关于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毛永义

关于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毛永义

新疆维泰开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善,而城市高架立交桥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向上要空间并加以合理利用,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压力,提升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和顺畅性。从施工角度来看,钢筋混凝土是高架桥施工建设中较为常见的结构框架,不仅能够满足高架桥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等需求,并且可提高工程建设的美观性。文章从技术角度出发,全面剖析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控制质量问题和修补外观质量的有效路径,以期提升高架桥梁整体混凝土施工质量及美观。

关键词:高架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技术

1 工程概况

本段工程为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北高架桥段,工程位于杭州市东北部,主要位于滨河路与滨江路之间的盾构区间,标段总长3010.908m,包括1各高架桥车站和2段高架区间。地铁高架车站区间下部结构采用φ1000、φ1200钻孔灌注桩,桥梁承台、墩身、墩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刚劲混凝土箱梁。

2 高架桥梁混凝土施工常见外观质量问题

2.1 表面破损

在高架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表面破损问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其中,蜂窝、气泡、疏松、麻面等是此类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当混凝土完成脱模后,易在表面产生麻面起粉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用了不合格的脱模剂或者脱模剂使用不当等,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缓凝现象。对于混凝土表面的气孔问题的形成,通过长期施工经验总结得知,主要是由于滞留在表面的水泡,对模板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模板自身透气性以及吸附性较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气孔现象的产生几率;相反地,若施工过程选择钢模板进行建设,处于钢模板自身材质渗透性较差的影响,再加上振捣补充分极有可能产生气孔问题。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混凝土配比科学合理的设计,面临因混凝土和易性差、坍落度大或者外掺剂不当所导致的混凝土泌水现象。

2.2 表面颜色不均匀

根据对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的观察,颜色均衡统一的混凝土少之甚少。通常,施工中外界及内部的细小因素的变化皆有可能成为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的主要影响条件,如,施工原材料型号种类、配合比、振捣、脱模剂、养护以及混凝土吸附性等。目前,常规混凝土所呈现颜色主要是对水泥、粉煤灰、矿粉等原材料混合搅拌生成,对各材料在使用剂量上具有严格的比例要求,如果各材料比例失衡,所搅拌出的混凝土颜色将发生变化。此外,如果混凝土处于和易性不足阶段或者下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粗细骨料发生离析现象,再或者振捣不均匀等,促使粗骨料聚集至某些部位,而某些部位砂浆过于丰富,因此,导致混凝土凝结固定后在颜色上产生不均匀现象。

2.3 管廊渗水

因为荷载扰动和内外温差等原因,造成结构变形、收缩等导致变形缝、沉降缝处止水带一侧出现空隙,从而形成渗水通道,导致变形缝、沉降缝漏水;止水带一侧的混凝土未振捣密实,会在其周围形成渗水通道;以前堵漏施工队伍不正确的施工,造成缝内污染严重,并且防水效果失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表面裂缝

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内部结构收缩所引起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塑性收缩裂缝,指混凝土在凝结前,混凝土表面因水分蒸发较快而产生的收缩;二是温度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其中水泥材料在水化过程中差生大量的水化热,并大量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内部温度急剧上升,与外界环境温度形成极大的差距,从而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三是沉降收缩裂缝,该裂缝类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所处地形结构在地基分布上存在不均匀性、松软或者回填土不实等问题,导致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3 关于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的分析

3.1 表面破损的控制

针对混凝土表面破损这一质量问题,在进行修补过程中,未能够达到混凝土在表面颜色上的统一,应在反复实践之后,按照一定比例将白水泥及灰色水泥进行混合,并且利用筛子将砂石原材料中的粗砂进颗粒进行筛出,将聚合物,如,环氧树脂、白乳胶等聚合物添加至砂浆拌和过程中,最后采用砂浆快或者光滑的石板抹匀,直至混凝土表面达到十分光滑程度。

3.2 表面颜色不均匀的控制

如果混凝土凝固完结之后,出现颜色不均匀现象时,应率先采用稀释过的酸性溶液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彻底清洗,用水将处理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冲刷,如果相关溶液无法达到统一颜色的作用,则应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同一材料的涂刷。

3.3 管廊渗水的控制

渗漏水较大时,先灌注聚氨酯灌浆材料到结构背后止住水;然后再补充灌注低黏度耐水耐潮湿型改性环氧灌浆料,作补强加固;对麻面渗水采用梅花型针孔灌浆法灌注低黏度耐水耐潮湿型改性环氧灌浆料,作堵漏和补强加固;对无法灌浆的微细缝隙(缝隙在0.01 mm以下)渗漏部位,可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让渗透性强的结晶体填满渗潮部位细小的渗水通道。

4 加强混凝土外量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方面,严格混凝土配料、搅拌的规范操作。首先,选料阶段。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择同一家原料生产厂商,且确保是高质量的砂石料,并且多选用自拌混凝土。其次,配料阶段。配料工作的开展需结合多年配料工作经验,通过详细的计算对各材料的配合比率进行确认,在充分满足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的前提之下,对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材料加以利用,进而从根本上达到混凝土表面颜色的统一。最后,搅拌阶段。全面检查拌合楼的计量装置,按照相关标准对砂石料的含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处于多于季节时更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有效控制,确保混凝土拌合料的均一性。

另一方面,规范混凝土的浇铺和振捣操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展过程中,还应兼顾振捣工作,打破传统施工模式下“重振捣、轻浇筑”的格局。将分层分段浇筑方式应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每层铺设厚度宜固定在40cm,如果模板中存在引脚倒坡时,应在倒坡内侧5cm以下进行混凝土的铺设,并进行充分振捣,当残存于混凝土中的气泡被振出之后,方可进行倒坡处的混凝土浇筑。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工程,所涉及范围较广,施工周期长且施工工艺过于繁琐,外观质量控制任务艰巨,并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任重道远。而为了保证高架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时刻谨记各个施工要点,避免施工中出现裂缝、表面破损、气孔、颜色不均匀等外观质量问题,促使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改善,提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立.苏英杰,刘玲玉.混凝土全过程质量管理手册[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15(11):281-283.

[2]郭留红,王新友, 王威.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措施[J].交通标准化, 2013,06(09):132-135.

论文作者:毛永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关于高架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技术论文_毛永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