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建设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及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文章就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在质量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希望通过文章的重点论述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意见,并更好地指导建设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管人员;工作环境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建设工程想要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施工项目,具有施工工期长、技术难度大、工序复杂等特点,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都会影响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因此,建设企业只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且能够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进行创新,才能使得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1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
1.1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建设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旦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不但会影响建设企业的声誉,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当前建筑企业施工的重中之重。国家对建设工程的施工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想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需要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拥有使命感和责任心,要认真学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在工程质量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的,要责令施工单位停止施工,然后将质量问题上报给建设主管部门,只有彻底解决了质量隐患才能重新开始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质上代表的是政府部门行使职权,质量监督可以促使建设企业树立质量意识,这样施工人员就会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规范操作,这样就可以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建筑工程监督管理要认真履行职责,对于一些不重视工程质量的责任单位,要给予严厉的处罚,并将其作为行业的典型,这样就可以对其他的工程责任单位起到威慑的作用。
1.2优化绩效考核标准
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是由人去完成的,为了激发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成效,就必须针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标准。绩效考核制度要具有综合性,不能用一个工程的质量监督情况作为衡量监督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标准,这是不科学的,也缺乏全面性。绩效考核的着眼于整个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也就是说,要全面地了解该区域内的监督管理人员检查出的工程质量问题,然后掌握工程质量解决的情况,进而对监督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这样就能促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监督管理水平,进而使得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对于那些发现质量问题多,业务能力强的监督管理人员要予以奖励,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执行能力弱,不能及时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的监督检查人员,要公开地进行惩罚,这样就可以让其他人吸取教训。
1.3创造良好的监督管理氛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宣传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召开质量动员大会,全体参建单位都必须参加,在大会上要做好工程质量的宣传工作,让所有的参建方在思想上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建设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会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仍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监督体制中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目前,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及各种地方性法规、规程等。然而对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时,所参照的法律法规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还缺乏有力、适度的处罚依据。2)建筑工程监理机构的经费问题堪忧。我国绝大多数监理机构依靠“自收自支”方式解决经费问题。监理费用由建设单位直接支付给监理公司,建设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会按有关标准确定监理费用,而是要求监理公司给予优惠,优惠的比例有时还相当大,造成监理公司接到任务后无力派出足够的监理人员和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有的建设单位还拖欠监理公司的监理费,造成监理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经费困难,甚至发不出监理人员工资,使得监理公司无法正常监理工程,最终使工程质量受损。
3完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对策
3.1建立并健全配套监督制度
相关部门要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的检查制度,如施工图纸审查会签制度、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制度等。对政府职能进行大力完善,最终形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此外,严格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机构中人员配置情况进行管理。新形势下,围绕质量监督方向进行转变,促使各方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管效能,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帮助。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其内容有监督执法检查制度,实体质量测量制度,工程质量监理报告制度等。
3.2转变质量监督工作方案,加强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责任意识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的转变,会促使工作方式发生一定转变。实施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微观质量建设,应当由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控,同时对各个工序进行严格检查,最后对每个环节均要签字通过。相关政府监督机构主要为公众和社会负责,监督过程中,可以事先不通知建设单位,采用抽查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较为客观的反应出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督工作有效性得到充分发挥,提升监督工作的威慑力。
3.3严格实施工程质量交底工作
工程质量监督交底工作,和单纯技术交底工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属于一种相对综合性的交底。其中既包括对监督工作性质和方式的宣传和贯彻,并且对各个参建责任主体质量行为提出相应要求。同时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等进行实体质量监督,还针对组织竣工进行严格验收。因此,对工程实施分阶段和分重点监督交底,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实施工程开工之前,监督工作交底工作中包含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尽可能相对全面、完整的完成这项工作。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论述得知,随着我国对建设工程的逐渐重视,对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颁布了相应地法律法规来指导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作为监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对工程质量的认识,通过科学的指导方式和先进的管理办法,与实际施工作业相结合,为保障其工程质量,做好每项监督管理工作,使其符合规范要求,从根本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浚宇.新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02(05):142-143.
[2]金红辉.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路径探索[J].安徽建筑,2014,05(11):19-20,58.
论文作者:李名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工程质量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