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的中国指挥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理论研究论文,世纪末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着中国音乐表演艺术的进步,中国的指挥学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相应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展。90年代,中国指挥艺术理论进入20世纪最繁荣的时期,其间,出版和发表的各类著述及论文达300多篇目。
一、80年代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
80年代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是从“引进”开始的,翻译家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刊物上有关指挥艺术方面的译文约有100篇左右,译著8种。这些译文、译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把我们引进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一)关于指挥艺术的译述
音乐大师对指挥艺术论述的译介② 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指挥艺术理论文献。这些音乐巨匠们的至理名言,闪烁着智慧的光彩,还有为数不少的指挥大师对指挥艺术的精彩论述③。其中,特别是黄晓同译介的几篇论文④,十分准确地表达了大师们对指挥艺术的精辟见解。此外,戈兆鸿翻译的《卡拉扬谈自己》⑤,揭示了这位神秘老人一些鲜为人知的艺术生活和艺术见解。王哺整理的《英国指挥家吉尔伯特在中央乐团座谈纪要》⑥ 着重讲述了乐队训练问题,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埃·C·克鲁恩和金子建志这两篇译文⑦ 在众多文章中显得饶有趣味。埃·C·克鲁恩通过实验,对“指挥棒的尖端是能最清楚的表达出拍子的含意”的说法提出了质疑;日本音乐学家金子建志则对起源于欧洲的指挥艺术做了有趣的梳理⑧。
关于乐队演奏学方面的译文是80年代理论研究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这一领域,费德罗夫的《乐队队员的创造主动性和指挥家的“独裁”》、小威尔柏特·肯·金普尔的《如何建立乐队的圆号声部》以及藤田由之的《管弦乐的音色是怎样形成的》等⑨ 为我们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文献。同时,这些年对活跃在世界乐坛的所有指挥家和世界主要乐团的情况几乎都有所介绍。在这方面,《国外音乐资料》、《外国音乐参考资料》、《音乐爱好者》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10年来,还出版了大量的编译著作。吕金藻编著的《外国指挥大师传略》⑩ 是集大成者,其中“指挥艺术发展史概论”一章揭开了中国学者研究指挥艺术史的序幕。章彦、袁华清、王元方等在译著方面作出了不小的成绩(11),他们翻译的《亨利·伍德论指挥》、朱·塔罗齐《音乐是不会死亡的——托斯卡尼尼》、舍尔兴《我的经历》这两本指挥家传记文学等著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舍尔兴《我的经历》连同萧淑娴的《纪念海曼·舍尔兴》(12) 一文中所提供的权威性资料和真切的回忆珠联璧合,勾画出了这位世界指挥大师、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的生平业绩。魏因迦特纳的巨著《论贝多芬交响乐的演奏》(13) 是专业指挥家渴望已久的贝多芬交响曲演奏艺术研究,也由陈洪翻译出版。特别是陈贻鑫1985为函授音乐学院翻译的教材——优·巴卡雷利可夫《指挥法的基本规则》一书,虽未正式出版,但其所提供的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对我国指挥艺术理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我国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
80年代,我国本土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上海音乐学院著名教授、我国合唱指挥大师马革顺的两篇合唱指挥教学与排练随笔《击拍图式与音乐的关系》、《指挥时动作的主动与被动》(14) 是80年代重要的合唱指挥理论研究成果。《击拍图式与音乐的关系》一文精辟地指出指挥动作“其活动是以音乐中的拍子为骨骼,并在这骨架上充实以血肉和灵魂”,并分析了指挥动作在表达(预示)音乐时与“拍速”的关系;《指挥时动作的主动与被动》一文把其著作《合唱学》中“色调”部分具体化为指挥法概念,分析了指挥法中主动与被动、动与静、带与跟诸概念的关系及使用。
黄贻钧的论文《关于指挥专业的几个问题》(15) 把指挥技术归纳为“图式、分工、分寸、起拍”8个字,并指出“起拍”是最重要的课题,把排练的要点归纳为5个“—点”和4个“上”。
郑小瑛是这一时期唯一发表论述歌剧指挥艺术文章的研究者,她在《我是这样指挥歌剧的》一文中对极其复杂的“大歌剧”指挥艺术做了概述;她的另外两篇论文(16) 从不同角度谈及歌剧客席指挥如何进行工作的体会,从另一个角度谈及指挥艺术的特点。
此外,仇明德、齐国才、谭利华、龙永和(17) 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而肖锋、卞祖善(18) 对指挥艺术做了辞目式的高度概括也别具匠心。
80年代影响最为广泛的合唱指挥专著是秋里编写的《合唱与指挥》,作者从理论到实践,较系统地阐述了合唱指挥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由国家教委主持以此书为蓝本制成的《合唱指挥教学电视系列讲座》(19) 录像带,通过教学卫星向全国播放,其影响覆盖面之大,对在我国普及和提高合唱艺术所起的作用,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周沛然、刘大冬、朴东生(20) 等的专著,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成果。其中朴东生的《乐队指挥法》是建国以来唯一的一本乐队指挥法专著。陈贻鑫1985年为函授音乐学院编写的教材《指挥法基础》虽未出版,但其价值和影响是不容抹杀的。令人欣喜的是李晓龙对中国板、鼓指挥艺术及记谱法探索(21),其意在建立鼓、板指挥艺术的符号系统,它能使我国古老的民族指挥艺术走向现代化。有了现代化记谱法、指挥法理论的传播,才能使我们民族的坐式指挥方法真正的确立起来,也才能使我国独特的戏曲指挥艺术走向世界。
(三)合唱及乐队训练学
常言到,没有差乐队,只有差指挥,可见训练对于指挥的重要性。合唱和乐队训练是指挥的基本功,是体现其水平的重要方面。由此,合唱训练法和乐队训练法成为指挥艺术理论关注的课题。合唱(训练)学、乐队(训练)学的研究工作,在80年代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是我国指挥家对指挥艺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
自从苏联合唱指挥杜马舍夫在我国发表文章(22) 提出童声合唱训练中使用“弱声”问题起,我国的指挥家开始了合唱学的理论探索。马革顺先生率先推出《合唱学》(23),这本专著较详尽地论述了合唱艺术的组成、分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关系使合唱作品更完美地再现等一系列问题。1980年再版时,作者又进行了修订,加进了数十年实践中所获得的新认识和体会,在我国合唱学领域影响巨大。马革顺在他的另一篇合唱指挥的教学与排练随笔《咬字与吐字》(24) 一文中,对其在《合唱学》中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实践、剔除了某些偏见之后,对在童声合唱中使用“弱声”(“轻声”、“柔声”)的艺术价值产生了科学恰当的评价和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秋里提出:“音乐教师应抓住时机,以轻声带假声,以假声找头声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寻找共鸣位置。逐渐扩大音域,为增强表现力打好基础”(25),李金声认为:“在童声训练中坚持以轻柔声为主”(26),马庄认为:“教会学生用‘头声’歌唱,共鸣位置要高,唱高音时用假声,并把高音的感觉,带到中音区来”(27),梁青认为:“要提高对轻声唱法好处的深刻认识。”“要善于引导学生初步领会轻声唱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8)。看来,在童声的“黄金时期”(7-11岁)用高位置,轻声带假声来训练,以扩大音域增强表现力,似乎形成了统一的意见。章枚的《发展合唱艺术的特点》(29)中,在谈到合唱队组成时,介绍了美国声学家约·瑞德菲尔德提出的“音量效率递减律”理论。叶林在《合唱需要美学》(30) 中提出:“有关合唱表演的各种学问都有艺术规律可循,都有它的美学原则”,“讲求这些原则,讲求艺术规律,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只有这样,合唱艺术的水平才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乐队指挥和作曲家都必须熟谙乐队中的每件乐器,而乐队指挥不同于作曲家的是更偏重于各种乐器演奏的可塑性和对演奏技法方面问题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刘钟礼、陈建华等的专著和文章(31) 对乐队演奏中弦乐和木管演奏的表现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具有特殊意义的是林矣之和朱起东的文章(32),着重介绍了一批交响乐队中打击乐家族及其新的成员。以上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拓宽了指挥家们的知识面,都具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
在合唱及乐队训练学研究全面铺开的形势下,有两个领域引起了指挥理论研究的关注。
首先,关于乐队和合唱队训练中音准问题的研究,逐渐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热点集中到音律学上(也促进了音律学专家们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移)。在音乐实践中,现行使用的各类乐器3种律制并存是一个客观现实,因此,使用什么律制,以求解决合奏、合唱中的音准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听众的听觉习惯问题。1983年,李武华、李曙明等陆续发表的4篇文章中提出了“三律并用,纯律为主”的见解,在其最后一篇论文《谈我国西乐队之和声不谐问题》(33) 中,提出我国西洋乐队之和声不谐,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如欧美乐队那样采取纯律,而是采用了五度相生律所致的观点。车喂明的文章(34) 则认为“二律的任何一种都难以满足这种需要”。作者经过计算提出:以平均律为基础,上下浮动14音分的一种“弹性十二平均律”可以兼收三律的审美特色,这与马革顺在《合唱学》(1980年)增订本中所谈到的,“要求是以十二平均律为主,再考虑旋律或和声因素之主次,分别照顾其它三律的差别”的观点有些接近。杨鸿年在谈到音律问题(35) 时说:“我主张混合处理,在无伴奏合唱中最好以纯律为基础,有伴奏合唱应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杨鸿年首先分析了造成音准问题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与和声听觉、调式感、音律感、歌唱方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克服的方法,继而对合唱的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讨。丁芷诺(36) 则提出“弦乐重奏音准训练,还是以纯律为主的调整律较好(即按照纯律的要求训练,必要时要采用另两种音律加以调整)”,这将她1962年谈及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了理论高度。黄贻钧认为:
从律学观点出发,可以说乐队的发音在总体上是不准的。但由于人们的听觉器官的敏感度不像科学仪器那么高,不易从总体音响中鉴别出这三种音律存在的差异,因此,乐队发音只要符合以上三种音律,在总体上听起来是准的。
在训练中要注意大三和弦三音位置的音律,如用自然律(注:即纯律)则嫌低,用五度相生律则嫌高,用平均律则感到谐和了。(37)
其次,“总谱读法”研究也引起了指挥界的关注。总谱读法,就其本身对指挥艺术来说,虽然只是一个技术性的环节,但它却是指挥艺术成就的起点。对这门学问的研究在较长的时间内,只在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或在某些指挥法专著中被一笔带过,对许多没有进过音乐学院的指挥工作者来说,可能多数还没有听说过“谱表替换法”这一概念。不难设想,总谱读法的学术研究、理论著作、教材编写出版在很长时期内都是一个空白。80年代,这一僵局终于被打破了,出现了此类文章、专著和评论(38)。石中光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给青年指挥提的一些告诫是有益的,文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谈及总谱读法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到付诸排练实践两者之间衔接部分所应有的思考;熊冀华、邱正桂的专著《管弦乐总谱读法》一书的出现,在这一空白地带真可谓是异峰突起了。正如陈贻鑫评论所说的那样,它不仅填补了我国此类著作的一个空白,而且克服了我们所能见到的几本外国同类教本所存在的或繁或简、内容过时、不够系统、不大实用等方面的缺点,因而更贴近我国的现实。
指挥技术理论研究及合唱、乐队训练学研究的这种进展,大大地促进了我国指挥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使我们的一批毕业于国内音乐院校的指挥学生——汤沐海、陈佐湟、邵恩、水兰、王进、吕嘉、余隆等走向了世界。
(四)指挥评论、教学及文献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交响乐和合唱艺术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但我们所面临的毕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局面。于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性的关于交响乐与合唱艺术事业发展方面的论文。这类论文涉及面甚广,上至国家政策、艺术团体的体制改革,下至社会舆论、音乐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演员个人的艺术追求和观念意识,是不可忽视的艺术理论研究的产物。
李德伦、郑小瑛、姚关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怀着“曲高和众”的信念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发展交响乐事业,振兴民族精神,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演讲、谈话、文章具有相当的代表性(39)。这些文章和数月后发表的中央乐团座谈会纪要(40) 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舆论势态,为方兴未艾的“交响乐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李德伦另一篇谈话是在另一种历史背景下连同于庆新的《改革与北京交响乐团》一起发表的,这类文章还可以举出陈良和作曲家谢功成呼吁发展合唱事业的论文(41)。谢功成提出了已经被人淡忘了的、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有过特殊贡献的民歌合唱艺术的复兴问题。
此时的指挥艺术评论十分突出。如梁钢《崇高的艺术境界——陈佐湟的指挥艺术》(42) 一扫过去评论文章就事论事的缺点,使人读后所得到的不只是指挥家与演奏本身,而是在广阔得多的艺术与哲理的层面上使人有所获益;高伟《马革顺的指挥艺术》(43) 记述上海合唱指挥家马革顺北上排练中央乐团合唱队、总政合唱队的这一有意义的南北交流事件,该文以较高的专业水平细致入微地记述了马革顺作为一位老练的指挥家从选材、排练到演出的艺术活动,准确地分析了指挥家独特的合唱艺术见解和指挥艺术的特色,给读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出自作曲家刘庄之手的《一位良师益友——记法国指挥家让·皮里松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44) 是一篇评论外国指挥家在华工作的文章,文章对这位法国指挥家的艺术风貌和音乐造诣做了有分量的描绘和评述,它以发展我国交响乐演奏事业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构思而使文章的价值超出了评论的本身。金湘的《振兴与反思——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有感》(45) 则提出振兴民族管弦乐事业最紧迫的是观念的更新与乐队的建设以及创作问题。这些评论夹叙夹议,在朴实的记叙中阐发出深刻的见解,十分难得。
早在1984年,高德祥就发表了《中国古代乐队中的指挥》(46),这是笔者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中国乐队指挥的研究。而《人民音乐》和《音乐爱好者》在当代中国指挥家介绍、传记的撰写方面所做的工作更是值得称道的。80年代以来,《人民音乐》和《音乐爱好者》先后发表了大量介绍中国指挥家的文章,如甘亚梅对我国9位乐坛女指挥家的报导(47),虽着墨不多,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中国指坛人才济济的状况。此外,先后发表在全国的音乐刊物上的中国指挥家介绍、传略有:李德伦、黄贻钧、陈燮阳、邵恩、水兰、侯润字、彭修文、张式业、聂中明、司徒汉、曹鹏、尹升山、张国勇、林友声、郑小瑛、汤沐海等(48)。虽然这比起过去已有很大的突破,但勿庸讳言的是,其中真正称得上传记的,只有廖辅叔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合唱女指挥周叔安》(49) 等寥寥数篇。然而令人兴奋的是,指挥家卞祖善正在默默地从事着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浩瀚工程,应香港《音响技术》月刊之邀,每月为其副刊《音乐与音响》撰写一篇中国指挥家的介绍,尔后集册成书为《中国指挥家传略》。从1989年10月开份开始截止1990年12月,已刊登了15篇,依次为:严良坤、姚关荣、陈贻鑫、李德伦、张眉、葛艺林、阎惠昌、朱祟志、俞德秀、赖广益、尹升山、彭修文、罗浪、韩中杰、聂中明。据作者称,准备再写数十位,包括海外华裔,港、台著名指挥家在内。其对指挥家、艺术特色之把握、史料之丰富(包括一些极珍贵的照片),对指挥家所走道路及贡献记载之详尽,肖像式构思之巧妙以及论述之精当。
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得到飞速的发展,教学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中国选手在各类国际比赛中频频获奖,这对发展我国交响乐和合唱表演艺术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是,由于我国乐队演奏艺术的历史还很短,新中国第一代管弦乐器教师大部分没有乐队及室内乐演奏的经历,使得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重视合奏、重奏课。这种情况,严重地危害着我国交响乐演奏事业的发展,也暴露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方面还缺乏面向社全的求实精神。首先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的是在学校工作的一些指挥家,他们写了一些论述音乐学院合奏课、室内乐的文章,发表在院校的学报上。而一些有见地的青年演奏家在出国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所写的亲身感受,也引起了指挥家们的普遍重视。其中:宋培、解敏以及乐平秋(50) 等文章均谈到:在努力学习乐队演奏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的同时,一个演奏员的职业素质——献身乐队演奏的事业心、工作的自觉性、纪律、学风等的养成也是十分重要的。戎青良、邓宗安(51) 也指出了我国乐队演奏家存在的素质上的缺陷,提出“乐队演奏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以及音乐界应当被树立起来。
陈贻鑫的《培养乐队指挥的几个问题》(52) 是一篇反映我国专业指挥教学体系的基本观点的重要文章,该文强调专业指挥在学院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的必要性,继而就指挥教学中的若干具体问题做了深入的阐述。
在指挥文献的研究领域,马革顺开创了我国合唱风格学的研究(53);彦克则对我国合唱艺术风格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54)。
二、90年代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飞速发展,截止2000年,共发表各类文章240篇左右,各类著作和译著15部。与80年代所不同的是,90年代的我国指挥艺术理论研究不仅摆脱了单纯“引进”的模仿阶段,而且开始关注到中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现象,这说明,中国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开始进入“本土化”阶段。
(一)指挥艺术理论研究
在指挥理论研究领域,1990-2000年共发表文章83篇。其中:艺术院校学报30篇,内容涉及:指挥的专业定位与指挥的素质(5篇)、指挥法研究(12篇)、戏曲乐队指挥(3篇)、书评(5篇)、合奏(3篇)、译文(2篇);师范院校学报23篇,内容涉及:指挥法研究与指挥艺术修养(5篇)、合唱指挥(16篇,其中:合唱指挥与指挥法研究11篇,合唱指挥教学5篇)、合奏(1篇)、书评(1篇);音乐、艺术及其他理论刊物30篇,内容涉及:指挥理论研究(10篇)、作品的指挥与处理(4篇)、指挥教学(1篇)、戏曲乐队指挥(7篇)、相关研究(5篇)、评论与随感(3篇)。
1990年,我国第一代指挥家、已进入耄耋之年的黄贻钧先生就撰文,总结其一生的指挥经验,他用非常质朴的语言谈到:“指挥被称为作品的解释者。指挥解释作品主要是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体现理解的手段并通过乐队的演奏来完成。体现指挥理解作品的手段主要是指挥的双手和有关表演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语言或文字,乐队要求指挥善于用‘双手说话’来启示乐队的创造力。”(55) 具有丰富指挥经验的我国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将“指挥应具备的素质”归结为“激情基于理性表演体现学识”(56)。此外,平黎明、龙永和、李道平、邱正桂、刘伟、史秀玉、李以明、杨春发、谢宗昆、顾夫林、余浜、吴承箎、吴淑贞、杨澍白、丘人、朱少伯、肖鸣等(57) 对指挥的起拍与收拍、指挥中的对比因素、指挥图式语言中的停顿、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歌剧的指挥、指挥家的修养、指挥技术动作中的主动与被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中,岳辉(58)以独到的视角,重点关注了指挥作为一门高层次的表演艺术所面对的问题。他从指挥应有的条件谈起,分析了作为一位指挥必须具备的条件,详尽分析了指挥的“素质与语言”,“案头与演出”等问题,特别是对指挥案头工作的分析——通过尽可能多的资料了解作曲者及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曲者在创作时的处境、心情,作曲者想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等,深入到表演艺术理论的一些核心问题,是一篇重要的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乐府新声》发表了马克斯·路多尔夫(59) 关于保持音指挥技巧的阐释,《音乐探索》也连载(60) 了日本指挥家斋滕秀雄著的《指挥法教程》,并发表李西林、吴承琥的文章,总结了指挥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10篇论述中国戏曲乐队中指挥现象的文章(61)。王枫桐、张林、何炬等提出中国戏曲乐队中也有指挥,与西方指挥不同的是他们不靠手势、面部表情及眼神来传递指挥意图,而是通过声响及特定的锣鼓点和手势来实现其指挥意图,是“坐式指挥法”。肖鉴铮、彭涓谈到:中国戏曲乐队的指挥往往由司鼓兼任,而司鼓自己撑板击鼓参加演奏,并自始至终用鼓板配合演员排戏,这种指挥是中国传统式的坐式指挥,他撑板击鼓,自己一方面参加演奏,另一方面通过暗示掌握着打击乐组、戏曲乐队甚至整个演出的节奏等,故而实质上又是一种有声指挥。王牛宝在分析戏曲舞台上乐队司鼓的作用时提出,司鼓是戏曲乐队的指挥。它在协调乐队和演员、表现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和营造舞台气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司鼓必须有纯熟的技巧、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艺术素养,一出戏的成败与司鼓有密切关系。韩学义进一步对豫剧鼓师指挥的“三定律”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满从中国打击乐器入手,分析了众多的打击乐演奏中中国鼓的暗示动作,认为正是在鼓的暗示性动作的有机组织和指挥下,通过节奏、速度和力度的无穷无尽的巧妙变化,使得比较单调的锣鼓乐合奏成为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戚渝生、张德宁则进一步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由司鼓来带起带落是很难完成音乐表现任务的,因此,设立乐队指挥就非常必要。
中国传统民族器乐及戏曲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演方式。“鼓”、“板”演奏者既是乐队演奏员,又是乐队指挥者,在他们暗示性动作的有机组织和指挥下,通过节奏、速度和力度的无穷无尽的巧妙变化,使得表演成为表现力极强的艺术形式。“鼓”、“板”演奏不仅对地方风土人情、环境气氛,乃至人物细腻的心理刻画,都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上研究使我们高兴地看到了我国指挥艺术研究领域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研究中国民族指挥艺术的可喜成果。指挥上的一般原理是相通的,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独特的戏曲指挥艺术定会走向现代化,我国古老的民族指挥艺术定会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指挥艺术之中,为人类指挥艺术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乐队训练学与合唱指挥研究
继80年代马革顺《合唱学》再版后,我国的合唱训练学得以飞速发展。在90年代,杨鸿年在乐队训练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62),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乐队训练学这一课题的难度在于它如何区别于作品分析研究,或者说,如何找到乐队训练学和作品分析研究之间的衔接点,进而着重论述乐队指挥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去体现作品的艺术构思,以及如何建立乐队指挥正确的乐队音响观念来处理乐队演奏本身诸多问题的科学依据和科学方法。杨鸿年的做法是从作品分析入手,以乐队训练中的音色融合问题、音响平衡问题、层次布局(处理)问题以及复调织体层次处理等问题为契合点而展开论述,以构成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后,他又在乐队演奏中音乐结构及音响层次布局问题上(63) 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这些成果以及他在指挥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之成为我国指挥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在这一领域,钱建明提出:指挥在作品排演的任何时刻是否都是乐队唯一的意志体现和艺术动力呢?他从乐队演奏员在千变万化的技巧因素中的艺术地位及其与交响乐队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乐队演奏中演奏员在形式和表现上有其自身的技术规律和艺术特点,进而认为,优秀的交响乐队演奏不仅始终贯穿着指挥家统领全局的精湛技艺,同时也通篇渗透着全体演奏员与音乐作品水乳交融的集体性灵感呼应。沈、金凤台、李吉昌、朱同等的论文和译介(64) 文章则对乐队中的弦乐和管乐平衡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苏晨琦的普及性、介绍性(65) 文章中也不乏有益的见解。胡建华、银宝以及岳辉(66) 等,对我国音乐院校合奏课的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合唱指挥在90年代的指挥艺术理论研究中受到极大的重视,在各类刊物上共有31篇文章关注合唱指挥问题。在这些合唱指挥的理论研究中,邱孝胥、李友玲、李荣有、钞艺伟、杨建国等(67) 对合唱艺术及合唱指挥的本质进行了论述;谢宗昆、曹效建(68) 对合唱指挥的艺术素质和基本要素进行了阐释;阎宝林、陈晓平、刘秀荣、王德明、李勤、闫德坤、刘娴丽、李永等(69) 则对合唱指挥的素质与技巧从动作造型、乐感手势动作、情感启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苏以淑的评论(70) 呼吁努力发展民族合唱事业;徐行效、陈鹏年、唐其竟、姚方正等(71) 以书评的方式强调了合唱艺术及指挥在我国音乐艺术领域内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立“合唱指挥心理学”对我国合唱理论发展的意义。苏严惠、杨彬修、萧昱、裴铁军、陈明恩、韩德森等(72) 从“规范课堂教学加强素质培养”、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规范化、合唱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学生合唱指挥能力的培养、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综合改革等角度对合唱指挥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合唱队的演唱属于二度创作,它是由指挥与合唱队共同完成的。严格说起来,合唱队的演唱是实施指挥的艺术创作。所以,指挥的审美层次、艺术修养对合唱艺术的展现有直接关系。可以这样讲,指挥是合唱艺术的设计师,是灵魂。那么,对指挥的要求是什么呢?杨春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理性思维”加“艺术想象”的指挥思维模式(73)。
在合唱指挥中,指挥者是指导合唱队进行演唱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整个集体的导师和灵魂。由于各种作品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千差万别,从而就要求指挥者在作品的速度、节奏、力度、旋律进行、音乐发展变化等方面通过自己的素质、灵感创造性地显示出作品的音乐形象及风格。田茂瑜(74) 从各种情绪及连音、断音、延长音的指挥方法入手,对合唱指挥如何成为合唱队的灵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三)指挥文献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指挥文献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首先,各音乐和艺术院校的学术刊物对指挥领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75);而且出现了一批着重介绍世界指挥与交响乐团的新刊物,发表了大量的信息(76);许多非音乐与艺术刊物也在关注指挥领域的动向(77)。同时,作者队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马革顺、卞祖善、张国勇等站在舞台第一线的指挥家与指挥教育家,也有杨立青、王西麟等作曲教授,还有高为杰、杨燕迪等(78) 音乐理论家,甚至还有一批文艺理论家(79) 也参与进来,再加上一批年轻有为的记者(80),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其次,出现了一批对经典作品的研究成果。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严良堃先生对《黄河大合唱》的指挥与处理(81),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对20世纪上半叶具有浪漫主义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最重要的指挥家富尔特温格勒、门盖尔贝格、斯托科夫斯基以及伯恩斯坦、托斯卡尼尼指挥风格的分析(82) 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这些鞭辟入里的分析,为我们了解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和掌握指挥家风格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资料。同时,一批年轻有为的新人使我们看到了我国指挥艺术理论研究光辉灿烂的未来。
周进是这时崭露头角的一位年轻学者,他对瓦格纳指挥艺术中美学见解的归纳、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的指挥研究(83) 都是此时夺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的指挥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他从乐曲的创作背景入手,从曲式结构、音调材料、配器手法等方面分析了5个乐章的主要特征,勾勒出指挥这部交响曲的基本线索。同时,作者插入肖斯塔科维奇第七、第八交响曲与第九交响曲的联系、对比,从而从一个更深、更广的层次中发掘这部作品的内涵,为使指挥能得到正确、完善的诠释作了充分的准备。
张效东对《命运交响乐》的指挥分析(84) 从贝多芬反对封建桎梏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入手,阐明了贝多芬是以自由进步作为人生和艺术的最终目标——立志要为“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并通过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由此,把握贝多芬音乐的阐释,必须紧扣其音乐中充满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斗争胜利的喜悦,充满着生活的艰难曲折与幸福和欢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贝多芬作为海顿、莫扎特之后西方古典音乐杰出大师和最后完成者的崇高地位,才能真正表现出贝多芬音乐的精髓。
音乐作品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风格特征,一切作品的处理以个人感受随意进行是不严肃的,每一个指挥为了准确地解释和表达作品,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正确了解和认识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以及相应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否则,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正是基于此,不少指挥家和理论家将他们的视角引向对作品风格的研究。在这一领域,陈立弗对19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朗茨·苏佩《轻骑兵序曲》两版不同风格的研究,伦毅杰对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音色演释的研究,赵国雄对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几个版本的比较研究,以及程明秦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的指挥处理,阎宝林对巴罗克时期合唱风格把握的研究等颇有见地的文章(85) 也值得一提。
特别要提到的是卞祖善对指挥艺术发展一如既往的关注。他在对1996年中国指挥艺术领域的总结中(86),不仅对国内各交响乐团、指挥家以及国内外的指挥艺术交流活动进行了全面梳理,而且对国内业余乐团和指挥的工作给予热情的关注,同时,对全世界华裔指挥家的艺术活动给予热情的报告。再加上许克巍对1999年台湾指挥活动的特别报告(87),使我们对全世界华裔乐团和指挥家的艺术活动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此外,辛丰年、陈祖方、杨力、白志艺等从指挥入手对音乐表演艺术理论的研究(88) 也很有价值。辛丰年、杨力关于音乐表演中的速度节奏变化问题的论述;陈祖方从一则关于德国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和20世纪的德国名重一时的指挥克莱姆佩雷尔的逸闻引出关于“原本演奏”的话题;白志艺从英国著名指挥家亨利·伍德、当代指挥大师卡拉扬的论述谈到“音乐表演的三要素”等都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安宁等一批研究国内外交响乐团和指挥艺术的文章(89) 对我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以参考的材料。
三、结语
回顾我国指挥艺术理论研究走过的历史,虽算不上辉煌,但可以看出我国音乐艺术各领域都尽了自己的力量。指挥艺术的发展,不仅要靠指挥家们不断的“自我完善”,而且需要音乐各领域的不断参与广泛支持。同时,社会的变革与人们自身观念的变革同样影响着指挥艺术的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指挥方面的论文中可以看出,指挥法专论及专著的显著特点是其成熟性、较宽的视野和吸收了更多的世界指挥艺术前沿成果。音乐大师们的论述为我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繁荣的学术活动和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国指挥学科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学科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乃日积月累之力。形势发展的迅猛,使我们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来得及缜密思考。如,指挥应如何引领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应对市场经济,我国指挥应如何与国际接轨设计交响乐和合唱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等等。此外,我国一些著名的、特别是老一辈指挥家,有的已经退出舞台,有的年事已高,还有一些默默无闻为中国指挥艺术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人们,甚至还鲜为人知。应当趁着史料还不难搞到的情况下,使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为他们立传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
从世纪末我国指挥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概况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指挥艺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今天,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我国的指挥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只要抓住机遇,努力工作,一定能很快赢来中国指挥走在世界前列的那一天。
注释:
①本文在刘大东《80年代中国指挥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纵横观》(1991年《中国音乐年鉴》P.76-90)一文的研究基础上,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指挥理论研究及学科建设做了进一步梳理。
②柏辽兹《论管弦乐指挥艺术》,喻超译,《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5年第1期;里·斯特劳斯的《论指挥》,刁蓓华译,《世界音乐》1986年第4期;刁蓓华译《李斯特与指挥》,《世界音乐》1986年第2期。
③康德拉辛的《指挥家的境界》,刁蓓华译,《外国音乐资料》1987年第2期开始连载、后集册成书。
④布·瓦尔特《论音乐演奏》,《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2年第2期;续篇《论交响乐指挥》、《指挥的实践与发展》,分别发表于《音乐艺术》1984年第3期和1986年第3期;瓦文特《歌剧指挥》,《艺苑》音乐版1988年第2期。
⑤戈兆鸿译《卡拉扬谈自己》,《音乐艺术》1987年第4期。
⑥王哺《英国指挥家吉尔伯特在中央乐团座谈纪要》,《国外音乐资料》第17辑,1987年第6期。
⑦埃·C·克鲁恩《对指挥棒的看法》,韦郁佩译,《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4年第4、5期连载;[日]金子建志《指挥家的类型》,王亚平译,罗传开校订,《人民音乐》1987年第6、7期连载。
⑧金子建志提出了不同于小泽征尔(从指挥技术角度)的分类概念。他从表演风格史角度梳理了指挥艺术的发展进程,提出了两条发展脉络:第一、起始于瓦格纳的表现主义的指挥风格充满了浪漫色彩,其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表现在:1)经常对管弦乐曲进行更动和切割;2)速度变化很强烈;3)在音乐中能感到故事、情节或哲学之类的因素并极力加以表现。第二、起始于门德尔松的古典主义指挥风格,从富特温格勒经过伯恩斯坦等到阿巴多等所追求的客观风格特征表现在:1)原则上原封不动的按乐谱演奏;2)尽可能按规定的速度演奏,避免任何感情的波动而变更速度;3)重视声音的构筑性和运动性更甚于重视音乐的表现内容。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托斯卡尼尼、卡拉扬、穆蒂等的指挥艺术中。这种通过学习研究国际大师指挥艺术音响资料后所做的建立个人风格的理论研究,很有借鉴意义。
⑨费德罗夫《乐队队员的创造主动性和指挥家的“独裁”》,欧阳丽君译,《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0年第3、4期连载。另有苗林的同文译稿《音乐译文》1980年第6期;小威尔柏特·肯·金普尔《如何建立乐队的圆号声部》,韦郁佩译,《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0年第5、6期连载;藤田由之《管弦乐的音色是怎样形成的》,张淑懿译,《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
⑩吕金藻编著《外国指挥大师传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版。其中“指挥艺术发展史概论”一章曾在《人民音乐》1984年第6期单独发表。
(11)章彦《亨利·伍德论指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朱·塔罗齐《音乐是不会死亡的--托斯卡尼尼》,袁华清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舍尔兴《我的经历》,王元方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12)萧淑娴《纪念海曼·舍尔兴》,《人民音乐》1988年第1期。
(13)魏因迦特纳《论贝多芬交响乐的演奏》,陈洪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本书部分章节曾在《音乐译文》1980年第2期发表)。
(1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15)黄贻钧《关于指挥专业的几个问题》,《交响》1990年第4期。
(16)郑小瑛《我是这样指挥歌剧的》,《歌剧艺术》1987年第3期;《歌剧客席指挥如何工作》,《人民音乐》1981年第9期,《海外来鸿--在芬兰指挥〈蝴蝶夫人〉》,《歌剧艺术》1989年第4期;《怎样欣赏指挥艺术》,《人民音乐》1986年第4期。
(17)仇明德《乐队的排练与指挥》,《交响》1989年第4期;齐国才的《谈乐队指挥》,《乐府新声》1988年第3期;谭利华的《指挥法与演奏》,《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年第3期;龙永和的《试论指挥手势语言的运用》,《音乐探索》1988年第4期。
(18)肖锋《指挥艺术浅谈》,《音乐爱好者》1988年第3期;卞祖善《音乐指挥》,《百科知识》1982年第1期(后经提炼改写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19)秋里《合唱与指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电视讲座》提纲还发表在湖南《工人音乐报》上。
(20)周沛然《合唱指挥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刘大冬《合唱指挥法》,陕西师大出版社1990年版;朴东生《乐队指挥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21)李晓龙《京剧板、鼓指挥艺术及记谱法浅探》,《音乐探索》1986年第1期。
(22)苏联合唱指挥杜马舍夫的文章发表在《人民音乐》1955年上。
(23)马革顺《合唱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24)马革顺《咬字与吐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25)秋里《谈合唱歌唱艺术》,《合唱艺术》1990年第3期。
(26)据《合唱艺术》简报1989年11月在题为《合唱指挥家畅谈合唱艺术》一文《对童声合唱的探讨》一节中有关报导。
(27)马庄《小学的合唱教学》,《音乐探索》1984年第3期。
(28)梁青《浅谈大声唱歌和轻声唱歌》,《音乐探索》1992年第2期。
(29)章枚《发展合唱艺术的特点》,《中国音乐》1982年第3期。
(30)叶林《合唱需要美学》,《中国音乐》1982年第3期。
(31)刘钟礼《乐队小提琴的弓法和指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陈建华《交响乐队中的大管》,《艺苑》音乐版1988年第2期。
(32)林矣之《国际交响乐队中用的中国锣》,《中国音乐》1981年第1期;朱起东《奇特的打击乐》,《音乐艺术》1987年第3期。
(33)《谈我国西乐队之和声不谐问题》,《交响》1990年第2期中谈得比较透彻。
(34)车喂明《弹性十二平均律》,《音乐研究》1983年第2期。
(35)杨鸿年《论合唱音准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2、3期连载。
(36)丁芷诺《弦乐重奏的音淮及其训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37)黄贻钧《关于指挥专业的几个问题》,《交响》1990年第4期上。
(38)石中光《指挥应当怎样研究总谱》,《艺苑》音乐版1986年第4期;熊冀华、邱正桂著《管弦乐队总谱读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陈贻鑫《读〈管弦乐队总谱读法〉》,《人民音乐》1990年第2期。
(39)张弦整理《李德伦谈我国交响音乐事业》,郑小瑛《年青的交响乐事业需要得到支持》,姚关荣《中国交响乐事业要上进》,《人民音乐》1980年第10期。
(40)中央乐团座谈会纪要《发展交响乐事业的一些问题和建议》,谢明整理,《人民音乐》1981年第1期。
(41)《为了发展与繁荣--访指挥家李德伦》,于庆新《改革与北京交响乐团》,《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陈良《应大力发展合唱艺术》,《人民音乐》1985年第7期;谢功成《愿民歌合唱之花盛开》,《人民音乐》1982年第7期。
(42)梁钢《崇高的艺术境界--陈佐湟的指挥艺术》,《人民音乐》1988年第1期。
(43)高伟《马革顺的指挥艺术》,《人民音乐》1983年第5期。
(44)刘庄《一位良师益友--记法国指挥家让·皮里松指挥中央乐团交响乐队》,《人民音乐》1980年第7期。
(45)金湘《振兴与反思——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有感》,《人民音乐》1986年第12期。
(46)高德祥《中国古代乐队中的指挥》,《中国音乐》1987年第9期(总第二十七期)P.44。
(47)甘亚梅《九位女指挥的聚会》,《人民音乐》1980年第3期“音乐家介绍”栏目。
(48)见《人民音乐》1982年第3期;《人民音乐》1988年第3期、第8期;《音乐爱好者》1988年第9期;《人民音乐》1980年第4期;《人民音乐》1987年第6期;《人民音乐》1987年第10期;《人民音乐》1989年第1期;《人民音乐》1981年第4期;《人民音乐》1989年第1期;《人民音乐》1987年第9期;《人民音乐》1983年第11期;《音乐爱好者》1989年第2期;《人民音乐》1984年第10期;《人民音乐》2001年10期;《音乐爱好者》1987年第2期;《音乐爱好者》1990年第4期;《国际音乐交流》1998年第1期;《海内与海外》1998年10期。
(49)廖辅叔《近代中国第一个合唱女指挥周叔安》,《人民音乐》1982年第6期。
(50)宋培的《美国乐队一瞥》,《人民音乐》1985年第5期,《交响》1988年第1期;解敏的《乐队——培养音乐家的理想园地》,程咏整理,《交响》1986年第1期;乐平秋《格兰提登音乐节和乐队讲习班》,《乐府新声》1990年第2期。
(51)戎青良《乐队演奏者工作十条》,《中国音乐》1990年第1期;邓宗安《邵恩谈交响乐队建设问题》发表在《音乐周报》51、52期上。
(52)陈贻鑫《培养乐队指挥的几个问题》,《人民音乐》1987年第4期。
(53)马革顺《各时期合唱作品的主要表现特征》,《音乐艺术》1982年第4期;《外国合唱声响的演变过程》,《合唱艺术》1987年第1期。
(54)彦克《合唱艺术展翅腾飞》,《中国音乐》1986年第3期。
(55)黄贻钧《关于指挥专业的几个问题》,《交响》1990年4期。
(56)郑小瑛《激情基于理性 表演体现学识——谈青年指挥应具备的素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1期。
(57)平黎明《指挥起拍之内涵》,《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2期;龙永和《简论歌剧音乐及其指挥》,《音乐探索》1993年4期;李道平《简论音乐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2期;邱正桂《析指挥中的对比因素》,《音乐探索》1994年3期;刘伟《关于指挥图式语言中停顿的运用》,《交响》1994年4期;史秀玉,李以明《现代的指挥者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3期;杨春发《哲理的思维+艺术的想象——合唱指挥的二度创作》,《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3-4期;谢宗昆《合唱指挥者的素质浅析》,《中国音乐》1996年4期;顾夫林《略谈指挥艺术与指挥家的修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3期;余浜《论指挥的音乐素养及技巧》,《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吴承箎,吴淑贞《论指挥的起拍与收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期;杨澍白《乐队指挥趣谈》,《百科知识》1995年10期;丘人《大师的“背功”》,《视听技术》1996年3期;朱少伯《指挥技术动作中的主动与被动》,《音乐天地》1997年3期;肖鸣《浅谈音乐指挥》,《科学启蒙》2000年2期。
(58)岳辉《素质与语言——谈指挥之一》,《案头与演出——谈指挥之二》,《东方艺术》1998年6期。
(59)马克斯·路多尔夫《关于保持音打法的指挥技巧》,《乐府新声》1993年2期。
(60)斋滕秀雄著《指挥法教程》,李西林《借鉴与运用——〈斋滕秀雄指挥法教程〉研究》,吴承箎《谈合唱指挥的教学原则》,以上文献均见《音乐探索》1997-1998年诸刊。
(61)王枫桐,张林《也谈京剧鼓板指挥艺术——与李晓龙同志讨论》,《音乐探索》1990年3期;彭涓《戏曲乐队指挥的特点》,《中国音乐》1996年3期;王满《中国鼓的暗示动作》,《中国音乐》1996年3期;肖鉴铮《戏曲小乐队的演奏问题》,《当代戏剧》1996年3期;韩学义《豫剧鼓师指挥“三定律”理论之研究》,《当代戏剧》1996年4期;肖鉴铮《戏曲乐队三题》,《黄梅戏艺术》1998年1期;张德宁《戏曲乐队指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音乐天地》1998年1期;何炬《戏曲音乐指挥散论》,《艺术百家》1999年3期;王牛宝《浅谈戏曲舞台上乐队司鼓的作用》,《艺术百家》2000年2期;戚渝生《戏曲乐队指挥说》,《音乐天地》2000年3期。
(62)马革顺《合唱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再版;杨鸿年的专著《乐队训练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63)杨鸿年《论乐队演奏中音乐结构及音响层次布局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4年第1期(总第54期)P.37,第2期(总第55期)P.19,第3期(总第56期)P.19三期连载。
(64)钱建明《交响乐队演奏中灵感呼应的基础》,《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年4期;沈《略论交响乐中的小提琴演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5年第4期;金凤台《大提琴手在交响乐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乐府新声》1994年4期;李吉昌《低音弦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福建艺术》1998年01期;迈克尔·布朗《管乐队的组建与训练(五)--解决管乐队平衡化问题的几种办法》,朱同译,《乐器》2003年第10期。
(65)苏晨琦《管弦乐的体裁分类与表现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6)胡建华《合奏课与乐团排练的同异及其现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银宝《高师音乐专业合奏课教学之我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岳辉《案头与演出——谈指挥之二》,《东方艺术》1998年第6期。
(67)邱孝胥《合唱的指挥》,《福建艺术》1994年4期;李友玲《浅谈合唱指挥》,《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李荣有,钞艺伟《合唱指挥艺术浅论》,《南都学坛》1998年1期;杨建国《论群众合唱》,《彭城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4期。
(68)谢宗昆《试论合唱指挥的艺术素质》,《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3期;谢宗昆《合唱指挥者的素质浅析》,《中国音乐》1996年4期;曹效建《浅论合唱指挥的基本要素》,《安徽新戏》2001年第3期。
(69)阎宝林《合唱指挥始于总谱》,《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5期;陈晓平《浅谈合唱的指挥手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7年2期;刘秀荣《对结束拍指挥动作造型的研究》,《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王德明《论合唱指挥的乐感手势动作》,《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8年6期;李勤《情感启示在合唱指挥中的重要作用及运用方法》,《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闫德坤《合唱训练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2期;刘娴丽《论群众性合唱指挥的素质与技巧》,《重庆师专学报》2000年3期;李永《对合唱指挥艺术的三点思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5期。
(70)苏以淑《为发展民族合唱事业努力奋斗——北京合唱节比赛指挥心得》,《民族艺术》1994年1期。
(71)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2期;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交响》2000年1期;陈鹏年《〈合唱的训练与指挥〉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8年1期;唐其竟《汪洋恣肆功夫在诗外——赵梅伯〈合唱指挥法〉读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2期;姚方正《写在〈指挥法〉发印之际》,《音乐爱好者》1998年2期。
(72)苏严惠《规范课堂教学加强素质培养--合唱指挥教学管见》,《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1期;杨彬修《论高师〈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规范化》,《怀化师专学报》1999年1期;萧昱《浅谈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几个要点》,《甘肃高师学报》1999年6期;裴铁军《论合唱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2期;陈明恩《学生合唱指挥能力的培养》,《福州师专学报》2000年5期;韩德森《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综合改革构想》,《中国音乐教育》2000年11期。
(73)杨春发《哲理的思维+艺术的想象——合唱指挥的二度创作》,《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3-4期。
(74)田茂瑜《合唱指挥析解》,《西藏艺术研究》1998年4期,1999年2期。
(75)如:王晨《“让中国音乐站到世界舞台上”——记英年早逝的指挥家、作曲家魏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3期;斋藤秀雄,曹允迪《谈小泽征尔与指挥》,《中国音乐》1993年4期;海尔穆特·施密特,孙海:《卡拉扬》系列之三《关于卡拉扬的对话》,《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4年2期;彭玲修《锲而不舍博容百川——彭修文艺术道路特色》,《黄钟》1997年2期;希路《未来时代的精神先知——库尔特·布劳柯普夫〈马勒,未来的同时代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3期;房晓敏《弘扬民族音乐 更需精品良才——1997首届广州新春音乐会的启示与思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4期;何平《张昊先生谈纳迪亚·布朗热》,《音乐艺术》1998年1期;钱建明《指挥家 音乐教育家石中光访谈录》,《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3期;马革顺,韩德森《满目青山夕照明——著名合唱指挥家马革顺教授专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0年4期;李名方《聂申明及其指挥艺术特征》,《人民音乐》1997年3期;崔光国《乐棒下的追求——于海指挥管乐交响音乐会观后》,《人民音乐》1996年3期;刁蓓华《前苏联指挥新星与歌剧院的改革》,《人民音乐》1994年7期;王永令《难忘的往事——回忆中国第一个交响乐指挥训练班》,1995年11期;曹畏《起步欧洲饮誉世界——记旅德青年指挥家余隆》,《音乐爱好者》1994年4期;王西麟《新风格·新趣味--旅美指挥家蔡金冬的两场美国作品专场音乐会》,《音乐爱好者》1996年6期等。
(76)如:《音乐爱好者》(32篇)、《视听技术》(52篇)、《国际音乐交流》(18篇)、《音响技术》(3篇),共发表中外乐团与指挥家信息与介绍105篇。
(77)如:慕师白《走近大师托斯卡尼尼》,《国际市场》1996年1期;单世联《指挥贝多芬的权利》,《天涯》1997年5期;糜佳乐《指挥棒下的执着追求——访指挥家俞先明》,《浦东开发》1997年7期;罗唐《工作着是美丽的——访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女士》,《海内与海外》1998年10期;潘大林《敬畏卡拉场》,《南方文坛》2000年6期;许攀《爱乐余隆》,《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2期等共计12篇。
(78)如:李耀伦、刁蓓华、于庆新、曾田力、贺锡德、赵世民、叶松荣、李宝杰、李名方、何平、景作人、陈宗群、钱仁平等,均为卓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与音乐翻译家。
(79)如:欧阳江河、陈立、曹利群、卜大炜等。
(80)如:《视听技术》的记者音翔、佐耳、乙戈、牟强、艾禾;《国际音乐交流》特约撰稿蔡启智、扬文等。
(81)严良堃《黄河入海流——〈黄河大合唱〉的指挥与处理》,《音乐研究》2000年2-3期。
(82)张前《现代音乐表演美学观念的演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P.43-51。
(83)周进《瓦格纳指挥艺术中的美学见解》,《黄钟》1996年1期;周进《肖斯塔科维奇第九交响曲指挥研究》,《黄钟》1997年1期(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黄晓同教授)。
(84)张效东《我心目中的贝多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乐指挥手记》,《南方文坛》1997年3期。
(85)陈立弗《大师指挥棒下的骑士精神——浅评苏佩〈轻骑兵序曲〉的两版不同风格演绎》,《人民音乐》1995年4期;伦毅杰《音色的倾述——马勒〈升C小调第五交响曲〉及其演释》,《音乐爱好者》1997年5期;赵国雄《我听〈未完成交响曲〉的几个版本》,《视听技术》1998年12期;程明秦《歌咏声本于心——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终曲合唱的指挥处理》,《乐府新声》1995年第4期;阎宝林《关于指挥对巴罗克时期合唱风格把握的研究》,《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1期。
(86)卞祖善《活跃的指挥舞台》,《中国音乐年鉴》1997年P.114。
(87)许克巍《1999年表演艺术年鉴——中乐篇》,《中国音乐年鉴》1999年P.273-4。
(88)辛丰年《微妙的速度问题》,《音乐爱好者》1994年3期;陈祖方《重现过去——也谈原本演奏》,《音乐爱好者》1997年6期;杨力《关于音乐表演中的速度节奏变化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2期;白志艺《音乐表演的三要素》,《福建艺术》2000年5期。
(89)安宁《美国交响乐团发展简述》,《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王少军《指挥家的新时代》,《音乐爱好者》1990年第6期(总第53期)P.24;《著名指挥家简介》,《音响技术》1994年第10期;曾伟的《一颗存储350部作品的头颅——记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音响技术》199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