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李梦婷 邓 瑛
摘 要: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色,是民族精神的代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彰显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中国梦 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根源是由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一、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些都凸显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的特性。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其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留存在一个民族中具备不变形态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的、不断发展的、打上自身烙印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并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不断发展的,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内容。早在先秦诸子百家达到了文化的一个巅峰时期,那些文化思想在古代中国对社会的繁荣稳定、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素质培养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当今社会仍然体现着重要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假如得不到国家或民族的重视,也就意味着丢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了生机与活力,他们是站不起来的。对于中国华夏儿女而言,中国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反映着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它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和地位,注重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这九个字深深烙在中国人的心上,对国人的思维想法和行为行动上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基础和起点,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人历来重视精神世界的生活,为精神的富足而不懈努力着,所以传统文化对精神层面的建设格外重视。中国思想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五千多年所形成和传承下来的各种观念,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而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库坝正面开阔,一组人物造型刚劲有力的工人塑像耸立在坝顶,应该是这座库坝的标志。迟恒拾级而上,慢走细看,登上坝顶转头下望,低处民居密集,尾砂库地势险要。
二、坚定文化自信,照亮复兴之路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的挖掘过程以及相关技术不仅存在巨大价值,也面临着险峻的挑战。希望在广大的学者与研发人员不断努力、实践下,可以构建出更加完善、科学的大数据管理机制与计算模型,凸显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为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
强大的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志的青年一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应通过体育、艺术、文学、书法、朗诵等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青少年从了解、知道,逐渐上升为热爱,使传统文化成为他们生活里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挺起文化自信的脊梁,而文化自信也在这一过程中水到渠成。
中国梦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是每个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这个梦,体现着党和国家的宏伟图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期望。实现伟大中国梦,仅靠广泛的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和经验是不够的,要更深层次的挖掘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里所包含的大智慧,同时结合时势,对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利用。
文化从古至今就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在长达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中,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印刻在革命建设上,体现在改造和创新的实践中,成为中国人民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代代相传,沉积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形成独特的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并不断推动着社会进步、民族富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在经济不断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也在复兴与崛起。传承中华文明,重拾文化自信,一直是每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的心中愿景。如何让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切实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也是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思考的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言,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伟大中国梦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国家或民族或政党对自身拥有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进行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践行,并对其强大的生命力有着坚定的信心。坚定文化自信,就是从中华数千年沉淀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加强认知,善于利用,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其魅力所在。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懂其内涵,才能培养对其坚定不移的信心,不畏前难的勇气,越战越勇。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关乎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古往今来,伟大的华夏民族儿女正是凭着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特有的民族之魂,才谱写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书写的宏伟篇章,才创就了“惊天地、动鬼魂”的历史功绩。因此,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传承下去,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进程。
世界古代文明有很多,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但华夏文明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并且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沉淀,将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携手共进,共同培育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卓越的伟大的精神,它是中国各民族生活的综合体,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更是华夏子孙的精神支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富国、重民的思想。荀子就曾经提出全民皆富,国家也就富强了;管子提出君王要重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国家殷实。可见实现国家富强,需要国家领导人发挥其领导作用,调动全民,发展经济,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富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民本思想,在实现中华梦的过程中,充分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在进一步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添砖加瓦。
(d)变更:当用户的分配部门或岗位、密级等其他信息发生变化后,系统管理员在权威数据源中对用户信息进行修改和更新,然后通过(b)、(c)两个步骤将用户信息同步至统一用户身份库,然后由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系统统一更新并同步该用户关联的其他信息系统中的账户信息。
1.3.1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BNP)、BNP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是土壤和基因,里面蕴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营养,而中国梦就像是一粒种子,充分吸收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沉淀着中国华夏儿女从未改变的民族情怀,彻底地融入进了炎黄子孙的血脉当中。而中国梦立于其中,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实现中国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儒家强调“以人为本”,中国梦更是为实现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体现的是人民的情怀。当今的中国,将传统的生存之“本”改成了发展之“本”;将“贵和尚中”改成了和谐的发展理念;将大同理想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所以中国梦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传统文化和时代的完美结合。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些优秀文化的弘扬,借鉴这些优秀文化以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或许在实现中国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会经历不少的阻碍和困难,但是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自强不息的重要因素。富有国家荣誉感,树立文化自信,以小我成就大我。每个人都需要有意识并且有决心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自己的一分力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更多的人参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人心,引起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明白中国梦的含义并践行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曾鸿钧.新时代的文化自信[J].当代电力文化,2017
[2]孙明君.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N].新清华,2017.12.08
[3]王 颖.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
[4]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5]周秋光,龚希政.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李先明,成积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理论、实践与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
[7]吴 倩.当前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J].学理论,2015
[8]徐龙建.文化自信的三重审视:内涵特征、现实依据和价值意义[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
[9]徐龙建.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三维审视[J].南方论刊,2017
[10]石仲泉.天之降大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天津日报,2015.01
[11]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
[12]雒树刚.新时代文化新使命[J].毛泽东研究,2017
[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摘录[J].中国纪检监察,2016
[14]佚名.如何理解坚定文化自信?[J].共产党员月刊,2017
[15]双传学.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国际视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有关论述[J].南京社会科学,2014
[16]陈茹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J].世纪桥,2016[17]黄 健.实现中国梦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杭州日报,2013.11
[18]薛正昌.用优秀文化培育和熔铸民族精神——近百年优秀文化的历史轨迹与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J].宁夏党校学报,2009
[19]耿甜甜.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路径探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8
[20]王宛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J].文学教育(下),2018
[21]刘冬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理路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
[22]翟 媛.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J].西部学刊,2017
[23]李明凯.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沈阳干部学刊,2014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3-0218
作者简介: 李梦婷(1995—),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兼职辅导员,研究方向:管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邓瑛(1989—),女,湖南宁乡人,教育学硕士,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中国梦论文; 传承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