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属于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同时混凝土结构也是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对于技术的应用管理难度也在增加,通过梳理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注意事项,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快建筑行业经济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工民建施工作为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方面,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于我国工民建施工过程来讲,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对混凝土的性能、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重点阐述了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的应用以及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践,希望对于促进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由于混凝土需要多种材料基于一定的配制比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因此,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作业规程以及技术规范性文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及使用年限要求。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规程以及技术规则,极易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诱发安全事故。混凝土浇筑技术含有分段分层技术、分层技术等,不同技术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也不同。
2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浇筑问题
当前,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对于我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来说,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于混凝土的标号,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在钢筋数量较多的施工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让专业的施工人员采用专业的设备进行,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
2.2 搅拌问题
混凝土的搅拌问题也是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其次,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每一种材料都按照顺序进行添加,并且添加的材料比例要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保证所配出的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拉、抗弯性能,防止混凝土的搅拌性能不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除此之外,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要注意搅拌的方式符合标准规范,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对于整个搅拌过程进行科学的控制。
2.3 混凝土处理
除了以上两点外,对于混凝土的处理过程也是当前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首先,对于混凝土的整个处理过程要设计整体的方案流程,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防止混凝土在处理过程中出现中断现象。其次,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及时的进行刮平处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在整个混凝土的处理过程中,要重视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性,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合适的工作顺序合作式的展开相应的工作,这样既能够保证混凝土处理的质量,又能够提高对于混凝土处理的效率。因此,对于混凝土的处理也应该是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3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3.1 浇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使用寿命。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混凝土浇筑技术主要适用于受压结构的施工,如基础底板、顶板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结合作业区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混凝土浇筑方法,目前应用广泛的浇筑方法有分层浇筑法、分段分层浇筑法和斜面分层浇筑方法。第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建筑施工的作业速度,为了防止结构水化热过大,导致结构裂缝情况的发生。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时的外界温度和浇筑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另外,对于重要的建筑结构,如基础底板、建筑顶板等,在对其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确保浇筑过程的连续性,提高工程的浇筑效果。
3.2 振捣施工的技术应用要点
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结合现场实际作业情况,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操作,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均匀度。在振捣施工中,其核心内容便是进行振捣设备的选择。通常情况下,若混凝土材料的集料粒径相对较大,此类混合材料的黏稠度较高,那么在振捣施工中,需要选择振捣幅度较大,振动频率相对较低的振捣设备。若混凝土材料的集料粒径较小,此类混合材料的流动性较强,那么在振捣施工中,可以选择振捣幅度较小,振动频率较高的振捣设备。同时在不同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选择的振捣设备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在基础底板浇筑之后,因为该结构厚度较大,因此在振捣时应选择插入式振捣设备。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振捣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大部分情况下,振捣的时间不能超过30 s。同时观察混凝土振捣效果,若混凝土表层出现水泥浆或不再有气泡冒出的时候,应及时停止振捣,避免振捣幅度过高,导致混凝土离析的情况。
3.3 养护作业的技术应用要点
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其初凝时间一般会在两小时内完成,但是终凝时间较长,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结构完成振捣操作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控制在一周左右。在具体养护操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进行保温保湿的操作,如果施工时间位于夏季,那么在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保湿工作,在振捣完成后的12个小时内,利用草席在结构表面上进行覆盖,同时在草席上进行洒水操作,确保混凝土表层结构湿润度。若施工时间位于冬季,那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结构做好保温工作,如可以在结构表层覆盖薄膜、草席,尽量减少洒水等操作,同时做好环境温度的监测工作,防止水化热无法散出,导致结构裂缝的问题。
3.4 拆除模板施工的技术应用要点
待混凝土完成终凝或者结构强度超过预期70%时,可以对模板进行拆除工作。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外界环境温度的因素,并且在正式拆除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结构强度进行确定,待一切都符合既定操作要求之后,再对模板结构进行拆除。拆除需要遵循相应的拆除顺序,并且做好模板的保护工作。另外,在模板拆除工作完成之后,施工单位需要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为交叉作业施工的进行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
3.5 修补施工的技术应用要点
有时在结构拆除的过程中,会出现结构表面缺失的情况,为了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采取相应的修补措施。修补材料需要和原材料强度保持一致,并且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对缺失工作面进行清理,同时用水进行湿润,提高材料的贴合度。若缺陷面积非常大,应考虑对结构进行重新施工,以提高结构的综合强度。
结束语
总的来说,对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架构时,质量的把握尤为重要,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与技术标准,万不可为了赶进度抢工期而偷工减料,作为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浇筑时的施工管理,对浇筑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作的质量,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峰,李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
[2]沈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4).
[3]侯瑞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5(08).
论文作者:王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民建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