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华蓥市人民医院 6386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和比较两组护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下肢肿胀症状评分、疼痛评分以及皮肤温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下肢深静脉血管中有静脉血液凝结,这一疾病容易导致继发性静脉曲张、瘀滞性溃疡、下肢水肿等多种症状[1]。下肢骨折术后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8例,常规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介于19-75岁,平均年龄为(45.6±5.3)岁;干预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介于21-74岁,平均年龄为(45.5±5.4)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数据对比结果提示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健康指导以及下肢情况观察等。干预组患者行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健康教育。为提升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意识和能力,护理人员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说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原因及危害,提升患者依从性,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得到有效预防。②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情绪和心理状态,疏导和安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抚慰工作,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配合,鼓励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③饮食护理。为患者日常饮食提供支持,嘱患者尽量食用低脂、高蛋白、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充足,避免出现便秘症状。同时排便过程中避免过于用力,并嘱患者戒烟,避免对血管收缩产生不良刺激。④肢体护理。对患肢皮肤进行观察,并适当抬高患肢,如果下肢出现积血或血肿症状,则会压迫血管,减缓血流速度,所以需要保持有效引流。术后挤压腓肠肌,从踝关节开始向膝关节进行24小时不间断挤压,挤压力量向上,静滴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⑤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抬高患肢15-30°,在不会对骨折固定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指导并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主被动运动:股四头肌训练:取仰卧位,在患膝下垫一卷筒纸,指导患者下压膝关节,收缩大腿肌肉10s,然后放松,每组20次,每天3-4组;踝关节屈伸运动:取仰卧位,指导患者以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帮助患者进行抗阻力训练,训练期间避免患髋内外旋,保持10s,每组20组,每天3-4组;膝关节及髋关节屈伸运动:术后2-3天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屈伸运动,屈伸角度按照从小至大的顺序进行,但不可超过90°。⑥预防措施。遵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并对切口进行定期检查,按时清理切口并更换药物和纱布。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遵照医嘱行以药物预防,如小剂量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抗凝药物,并辅助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制剂。
1.3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肿胀、疼痛以及皮肤温度三项症状评分均包括4级,按照程度划分,无记为0分;轻度记为1分;中度记为2分;重度记为3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比较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针对存在高危险因素的患者,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尽量多下床活动,必要情况下可穿戴医用弹力长袜,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2]。通常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一侧肢体会出现突然肿胀现象,同时患者会伴有局部疼痛感,行走状态疼痛加剧。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护理干预合理、适当则可以促进深静脉血栓恢复,防止病情复发[3]。同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之前,有效护理干预可以起到预防效果。在下肢骨折手术之后,如果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则会影响其生活和工作,并且延缓患者患肢康复。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发生概率,并且在临床诊断中容易遗漏,因此需要做好预防工作[4]。在临床护理干预中,除要遵循饮食原则之外,还应多食新鲜果蔬,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同时进行简单的下肢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另外,要想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其可以使患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疾病知识,保持良好心态,掌握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积极、有效预防,因此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5]。
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为26.32%,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为5.26%,由此可见,有效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结语:
总之,在下肢骨折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杰.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4):585-586.
[2]孙美艳.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02(41):198-198.
[3]粘燕.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6,01(01):114-114,115.
[4]黄柳月.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6):95-96.
[5]张爱红.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2(09):175-176.
论文作者:江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术后论文; 常规论文; 概率论文; 膝关节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