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新势力与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电影论文,新势力论文,当代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下的中国电影多姿多彩,新人新作、青年导演辈出,成为电影新势力和复兴主义的代言。中小成本影片崛起,票房爆发式增长,单片劲收五六亿元,甚至十多亿元票房,内容和表现手法各有其所,有着多元的特征和面向。其中不少导演是仅仅拍过一部影片的处女秀,争议声此起彼伏,充满了话题性。他们从市场汲取灵感,具有勇气、充满热情,影片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整体质量问题,甚至不无商业投机心态,众说纷纭,却为他们在票房上或特定受众群体赢得所期盼的肯定。电影新势力对应当代中国电影产业框架之下的话语符号嬗递演进,成为中国电影革新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证明。
一、商业与艺术
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家支柱型产业。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制度创新十余年来更为自觉,成效愈加显著。时代为年轻一代提出了一种创意的思考。主旋律电影创作曾杂以主观,参伍错综而频下判断,教条与陈腔滥调在市场逼近时显出荒谬的简单。在市场化境况下,这种主流的声音得以改变。
年轻一代代表经由他们的工作和介入所宣告的事情,以影像的方式在与自己的信念保持一致的同时,葆有足够的基本电影的信念。在影像世界,没有什么君王,人人随自己的意思行事。这使其自由去成长,“改变心意、发现新事物、重新发现一度搁在一旁的东西”,①并构成电影新力量。方言今,已成昔,他们是世俗之人,无穷而有穷。
作为中国电影新力量、新势力,在近年已经呈现一个整体。宁浩、滕华涛、李玉、刘杰、徐峥、乌尔善、王竞、薛晓路、赵薇、徐皓峰、杨树鹏、李蔚然、韩杰、郭敬明……成绩次第为人所共见。他们执导之下流泻出一长串电影,片片未见类似,却大都是在见到灵光之后,已经变得强力支持市场。在市场化的“主动趋迎和被动胁迫”②中,反艺术主义似乎不断能得合理之基础。
更多的人并没有发生180度的转变,市场为他们提供了有利的奖赏。一切都是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回头看,青年电影作品带有显著的时代特点和或重或轻的商业趋求。在2010年,暑期档电影《决战刹马镇》,讲述西部寻宝故事,喜剧色彩较浓。影片由孙红雷、林志玲、李立群、黄海波主演,明星的形象与故事形成良性互动,展现出该片70后导演李蔚然对影片喜剧化和视觉效果的追求。影片系中小成本,最后获得票房约为五千万元。2011年滕华涛的《失恋33天》,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娱乐需求,类型意识格外清晰,市场成绩喜人。除此之外,《单身男女》、《将爱情进行到底》、《观音山》、《最爱》、《钢的琴》、《蛋炒饭》、《亲密敌人》等片,作为中低成本电影,同样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成就和商业价值。2012年,乌尔善的《画皮2》上映后接连创造了华语片的票房纪录:首日票房达7000万元、单日票房9000万元,而三天过两亿元,也创造了内地影片最快纪录。29天的时间,票房即突破了七亿元大关。影片打造东方魔幻世界,以情感作为故事的推动力,重点还在于“给这颗‘文艺的心’披上‘商业的皮’”,效果突出。同年,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表现的故事,从生活出发,具有较大的现实性基础。影片从演员选择、表演到故事包含的戏剧化冲突和人物关系设置,都具有喜剧性特点,但它没有肤浅的搞笑,或低俗化的狗血夸张,也没有生硬地贴上某种概念化的标签,一味流于说教。影片不仅是一个喜剧类型片的成功演示,而且制造了国产电影市场的重要事件。几千万元投资的影片,创造十二亿多元票房,票房远超预期,让人刮目相看。《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市场与观影上的成功,延及2013年。感受年轻的这种力量,感受电影青年的力量,介入与参与的模式不一而足。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获得7.19亿元的票房。该片注重细节表现的真实和氛围营造,通过20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故事,具体而微地呈现了青年人的青春爱情及其面对的困境,借以祭奠已逝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导演薛晓路,2010年导演处女作《海洋天堂》公映,虽投资仅有三百多万元,是小制作影片,却引起电影界和媒体的关注。《北京遇上西雅图》以类型化的方式讲述北京“拜金女”与西雅图“落魄叔”的跨国爱情奇遇,③努力表现时代,故事颇具观赏性,获得了5.15亿元票房。拍出过优质影片《马背上的法庭》、《透析》、《碧罗雪山》的刘杰,最近也在寻求转型,2013年他为影市推出《青春派》,成绩尚难具陈,所做努力值得重视。本年上映的爱情电影《分手合约》和出生于1981年的台湾新锐导演陈正道的《101次求婚》,在内地分别获得接近两亿元的票房,成绩不错。④2013年,《小时代》任市场而动,⑤首周四天票房2.6亿元,至7月4日,获票房3.6亿元,走的是借助自身的商业价值、以自己为中心的青春时尚时装电影路线。有人在网上感叹:影片一边被吐槽,一边赚票房。不管中国电影愿不愿意,携中国式青春片的郭敬明已经来了。影片可说是一部没有多少时代印记的“虚托”的商业化类型片,写四个女孩的青春爱情故事。影片内涵/题旨可以借用片中专栏作家演讲中的话:世界是个浩渺的宇宙,我们是发出微弱的光的小星球。尽管影片故事讲述、感情表现以至专业拍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它在一定意义上记录了一种青春形态与心理,有其时代性和观赏性价值。力挺《小时代》的观众,以郭敬明执笔的原小说五卷本读者和郭敬明个人粉丝为主。影片制造了2013年夏天最受瞩目的话题与事件电影。
面对近年来年轻影人电影及其演进发展,考定其时代,评论其价值,自有其亮点与成绩,所做努力值得肯定。但是,赌票房,轮番商业炒作,消费主义盛行,成天高喊票房过五亿元、过十亿元、现象级之类,不外乎造势与宣传,以己所欲言而寄诸他人之口,难免舛驳。从《画皮2》到《小时代》,不少电影的影像与叙事艺术不同程度上都存在问题,故事显得牵强,可归到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之列。有人称2013年是处女作年。确实,这些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个性色彩极强的导演,用《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天机·富春山居图》、《小时代》给中国电影送来了一个又一个争议案例。李安指出过国产电影流弊,道:中国电影市场很好,却还没有好的电影作品。笼统而言,似尚可信。中国电影整体创作质量有待提高,面临严峻的挑战。年轻影人电影存在争议,类型片创作上有投机,虽也可说声名鹊起,但能否成为一种运动,似尚在未定之中。
商业与艺术,本不应相互抵斥。面对业态发展的不健康,去其囿蔽,迫在眉睫。这对于年轻一代电影人而言,更具独特意义。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时代为其出现提供了必然,而且,倘使已经发生,便当继续盛行。振其绪,需要步步踏实,有更为良性、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被建构的个体及其媒介化
青年一代在当下电影发展中一直只是被媒介化了的现象。其作用的凸显,与其如何运用话语和策略来建构媒介形象有着直接的关联。
对于被放置于社会文化场域之中的青年导演来说,不论他们如何假装他们所代表的是属于什么更崇高的事物或艺术的价值,媒介化都以其在我们这个热闹纷纭的影坛活动为起点。一些导演,如徐峥、赵薇以至周星驰等人,演员出身,这使他们的作用和意义非常独特。他们与其说制造一种与观众的亲密度,不如说创造了一种构建个体、操控并营销影片的基础。演员和银幕内的人物之间的契合与其专业化参与、调教、引导及自我意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专业主体性和透明度,具有复杂和个体化的特点。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在他们那里,大一和小一得到统一。他们不可能心无所虑,他们活动于这件影事并服务于它的利益,并成为对流行时尚以至媒介化机制有价值的重要文本,是一种必然。“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他们作为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产物,是电影的创造者。其辞虽参差,表现各别,而作为由营销、宣传、影评以至八卦消息、评论等一起组成的媒体文本和明星形象则是一致的。“只要他/她反映了被现代社会、现代意识接受的新形式,他/她就是明星。”⑥现代意识来自于观众、其他媒介活动、电影动力、在电影发展中的位置的联系感。对勇于经验市场的青年电影导演来说情况更为复杂,因为美国电影成为今日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外来势力,在技术、艺术上平添了新的竞争要求。幸好媒体、游戏、技术自动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的伴生物。那些众所周知的电影格式、视听手法,完全是再熟悉不过的。
对一代青年影人来说有趣得多的是,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中保有一个空间。网络或其他载体形式的作家作品,与电影构成互动。《失恋33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片的成功,与其网络小说广泛受众群为电影提供的票房保证有关。《小时代》据郭敬明写了五年的同名小说改编,主体观众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说读者或年轻网民。影片简化了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没看过小说的,人物故事都有些搞不懂,但那些看过小说的都如数家珍。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影片营销、放映中其官方微博共发微博2409条,记录了电影筹拍、开机等的全过程,而24个转发微博大V粉丝总数接近3.7亿,而且频繁让主创参与微访谈,延续微博热度。通过媒介,特别是新媒体,他们在赚取利益的同时,还进一步谋得了影响力和名声。而后者又对其营销提供了互动性的支持与帮助。最具争议的《小时代》一片,片方主打90后观众群体的策略,在映后展开的两极化评论和骂战中运用得也颇为成功。
青年导演的创意、原则和信念是和游戏与视听互动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与青年影人对电影的理解和年轻人青春时期的一种选择直接相关。拍有《刀见笑》、《画皮2》的青年导演乌尔善道:“电影不是故事,电影不是思想,电影是一段视听体验。电影的体验是它存在的第一意义,否则我认为电影存在的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还是回到电影本身吧。”⑦至于抽象概念或正统观念,在影像与游戏思维中辩而无用,是会被放在一边的。游戏即自由。“游戏叙事中的自由就是在任意假设条件中无伤害地放任本我的游玩过程。快乐的紧张与紧张的快乐相辅相成,真实扮演与假做无知相映成趣。”⑧
艺术主义对于泥沙俱下的产业态势而言,提供改变与革新的动力引擎。少数艺术电影创作的导演突然发现自己的市场新角色,奴隶般地支持市场,把艺术主义转换成粗糙的拼凑之物。装着相同内容的所谓电影,追随者虽然大量存在,但毕竟不是密封、固定不变的。在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九天中,上海26家影院35个厅展映三百多部中外影片,放映场次八百多场,观影达三十多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八成以上,其中的影片不少是艺术性突出的影片。有人感叹:“培养懂得电影艺术的观众,才能把观众拉回到电影文化市场来。国际影展受到的欢迎显示了电影节培养多元观影系统的成效,观众的视野拓宽了,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铺开了更宽的路。”⑨确实,观众的丧失与否,虽然和质量、口碑不尽一致,但艺术是本源,“撼动心灵的才是大片”,⑩失了艺术,就与狭义的以市场和盈利为诉求的商业电影无异了。观众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成熟,智商并不低,作为导演,也要心存对电影对艺术的敬畏之心,要把智商提高到和观众同样的高度。
也许,在青年导演们的内心深处,艺术的念想和批判意识仍然是不得忤逆的。他们的电影努力与时代生活气息相通,也有把握大题材的能力,或严肃、或温情、或幽默、或戏谑与煽情,藏有批判意识但未必露出锋芒。当然,在炽热的市场语境中,导演最难做的事就是艺术。沉空守寂,排斥市场,脱略实务,并不可行。而偏于纯市场、客观与观众的倾向,“外吾心而求物理”,同样无电影“物理”可言。观众与艺术,媒介化与个体性,是基本电影不可缺少的两翼;心与物合一,心理合和,好市场、媒介化与好作品互渗,这应视为青年电影的实践法门。
三、以本为精:青年的作用与文化互动
青年导演在当下电影制作环境和文化里的处境、作用,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而作为成长中的新兴市场要成为全球电影新的增长点,青年影人与庞大受众群至为关键。青年的成长和基本电影,构成长久的复杂的动态关系。青年就是什么都可能的希望年代,对未来的描述,对未来的构架,已烙印在他们身上。青年代表了新的事物,代表了人的欲生、欲寿的人性。青年代表着一种生机与活力。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指出:凡是被人认为美的东西,本质上都属于生机勃勃的事物。
青年人身上没有老一代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但他们置无知之物于过程之中,不画地为牢,且振起精神,解开有形无形捆绑了电影人创作手脚的绳索,焕发出年轻的活力,以有积为不足,所展示的技术专才意识与日渐娴熟的电影技艺,将对影像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结合,势将中国电影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年轻是优势,充满希望与可能性。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导演”郭敬明,现在也才刚30岁。郭敬明电影可以讨论、批评,但包括郭敬明电影在内的青年电影可以存在。毕竟,“郭敬明给他了解的人群量身打造了他们理解、甚至渴望的梦,这个梦,炫极了”。(11)青年电影林立,可以争竞致辞,尽情表达。这里,对传统的继承与颠覆,市场与个性立场的选择,实现跨界融入与合作,等等,都得任人评说,但这是青年形态电影的一种镜像展示。
以本为精,以青年为破冰利剑,是尊重电影创作规律,是遵循了新语境下电影生产的必然要求,从历史比较的角度,这也是电影变革与电影史范式改变的重要规律。青年电影导演所表现的,都是作为时代观影群体中坚力量的青少年最想讲和最想听的故事。年轻一代影人坚信这些故事,一定能走进学生、青年人的心间。从影片《失恋33天》到《人再囧途之泰囧》,再到《小时代》,都是如此。这些影片的编剧文学基础、功过得失各异,但其中的叙事策略和风格往往既包含写实、隐喻、热情,也有浪漫因素。像《失恋33天》中由文章饰演的王小贱、《人再囧途之泰囧》中王宝强饰演的作为小人物的王宝宝,去圣绝智,他们的性格与人生目标,具有某种超越现实与圆梦的意味。“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也。”(《管子》)光线影业接连几部电影悬于市场权衡,起用徐峥、赵薇等新导演,是正确的人才战略。王长田对此总结道“大导演用新演员,而小导演用大演员,这个规律是不会错的。现在我们用的演员主要在内地,港台的演员越来越少。这里面不仅有内地演员成长的速度以及接地气的问题,还有售后服务的问题。比如说演员演了你的片子,结果服务跟不上,宣传时跟你提各种各样的条件,什么头等舱、公务舱,住什么总统套房,出场费多少……我们只好选择那些态度更好、要价更低的。我认为,我们必须推动潮流的改变,如果还用原来那套从香港、台湾那边延续过来的体系去发展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就不会有前途。”(12)如何做出市场成功的类型电影,分析量度电影市场新的发展,其用人之道适盖于此,可谓析数当下电影人才策略及转向之大概。
偏爱和拥护青年的经典,可能言之过早。不过,从电影到“青年”,感受年轻的力量,已经构成中国电影新势力。据说,于冬在美国给投资人讲故事,使用的例子就是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三部影片票房加起来超过24亿元,但成本很低。不唯于冬,一浪电影“青年”潮众人瞩目。青年影人的作品已经不仅是一匹匹黑马,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个奇迹。青年电影及其生产力在中国电影市场落地生根,大有可为,前景光明,是无可置疑的。
四、巨大的追赶空间
中国电影,距离国际主流电影,还是有着巨大的追赶空间,(13)中国电影继续上升,必须面对与改进的方面很多。年轻一代的许多成就还局限在国内市场,如何发挥其海外市场竞争作用,尚在未定之列。台湾年轻导演九把刀认为:说出来会被嘲笑的梦想,才有实现的价值。人们会问:中国电影为何“笑话”与“神话”齐飞?新人电影为何常起争议?对于中国青年电影来说,进入世界电影空间,实现海外市场竞争,是最有实现价值的目标。中国电影海外竞争力薄弱,凸显了国产电影业发展的不平衡和包括青年影人创作在内的国产电影的短板。
影片《中国合伙人》中有一句在观众中很火的话:“美国人炸了大使馆,你们就来砸英语学校。要是外星人来炸地球,你们要去砸航天部吗?你们跟30年前有什么区别,你们就知道窝里横。中国人打中国人懦夫,蛮横!去向那个打你的人学习,直到你变得比他更强。”学习好莱坞,在近年风风火火,其中的真忘错知,在青年影人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发一念而善,从青年做起。青年影人需要视野更具全球性。潜下心来学习人之所长,思考反省己之所短。
好莱坞的威胁困扰了中国电影人廿多年,在2012年上半年达到高峰,直至2013年上半年结束为止。迄至2013年6月30日,今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108.3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占61.8%,远超去年同期的34%。(14)这引起很多信心与联想。好莱坞梦在青年电影的强攻之下,也有破碎之可能。中国收复旧山河,并将取代美国登上“全球电影票房第一”宝座的梦想感染、激励着许多人。但是也有人认为,无论从投资、想象力、人才还是技术环节上看,中国电影在五年、十年里赶上好莱坞绝不可能。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制片成本高达两亿美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大投资影片,但现在却是最普遍的投资规模。《阿凡达》、《蜘蛛侠》、《加勒比海盗》、《超人:钢铁之躯》等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加以强大的明星阵容、精彩的叙事、高潮迭起的节奏,成本动辄超两亿美元。在这种技术艺术精细化、成本高企、资金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电影如何实现海外市场竞争?就国际化而言,中国电影要走的路还很遥远,在观念和技术、艺术上距离很大。(15)而且其实不只是中国,可能像韩国、包括欧洲电影都很遥远,它们的国际化不容假借,也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空间。因为即便有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如果大片达不到票房预期还是可能陷入危机。现在世界电影的口味,就实质论,大都旨在让观众兴奋、快乐,娱乐第一,是所谓爆米花电影。世界各国,包括独有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观,包括观众的口味,都是好莱坞主导的,这个口味虽然单一但它不是一两天造就出来的,它是和大众文化、时尚惯例一起占领全世界的。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和好莱坞竞争,短时间内是没有可能的。只能是退一步,凭着我们鲜明的文化特色,去占领小量的观众群,这个倒还是可能的”。(16)这只是一个角度的看法。加强自身话语权,青年影人需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对于国产小成本影片说来,制作发行上逼你零宣传,上院线会随时被下线、被推后,独辟蹊径,各有其自想,是关键点。当然重构中国电影的思考还包括青年电影怎样获得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参与,本土的民营电影企业走向世界,青年电影如何巩固内容品牌实力,实现创新发展,等等。青年影人易于接受新事物,融入娱乐产业思维很快,“外宣”意识少而通过商业渠道进入国际市场的意识多。怎样倾力投入,注入灵魂,精益求精,提高编、导、演、制作之整体水平,理合应时出现。
中国电影处于进行时中。中国电影要有强大的电影产业,中国电影要为世界认同,拍出让世界关注的作品,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参与和努力。积极展示自己的实力、魅力,进而提升国家形象,青年电影有它特殊价值。
五、进取性姿态与中国电影发展趋向
中国电影要有进一步的发展,需要积极谋新谋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电影的规划与改变,年轻一代电影元素的主动注入与扩张,越来越具有全局意义。青年影人代表未来。
当代中国电影极具多元的特性,青年电影和其他电影并不必然对立。主流电影是动态的存在。中老年影人虽跻贵要,其在影市中,并不一定成为贵人。“家庭中的尊老爱幼不能等同于社会长者本位、幼者服从。一个民族如果永远是老人经验和逻辑统治,必然暮气沉沉。那是农业时代传统。”(17)电影亦然。作为现代大众艺术形式,它并无积重之势。其中,青年电影更趋进取性的姿态。以开放性的电影观念,更具全球性的视野,充广知识,强化内容实力,越来越成为迈入资本时代的中国电影发展的保证。也许,就市场意义而言,此实无绝对的意义。电影不能满足于成为“票房良药”,不能简单地以票房增长多少论英雄,以商业大片或营销为重,并不等于一切。就连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对商业巨片现象发出了警告,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迟早会破裂的泡沫。青年电影的发展,正在更广阔范围内以更深层次方式,与中国以至世界电影展开密切的互动。它以更富前瞻性的理念、观念引领,加强生活的观察,思想的探索,创作诚实,心理守正,先知后行,这应视为更可行的国产电影业寻找新力量、拓展新疆域、追求创作上的内容发展与发现新观众的前提。
青年力量在电影和世界之间开启一个面目一新的相互理解时代和具有建设性的对话。青年更趋进取性,我性色彩明显。青年电影的独特视角,由此得以进一步认知和挖掘。更重要的是,一个以年轻观影群体为主体的新的电影市场值得重视。《小时代》等影片的目标观众是那些20岁上下、甚至更为年轻的观众。而这个观影群体“必然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18)在一定意义上,他们的选择决定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国内电影票房强劲走高,在中国电影总票房今年年底将超过200亿元的当下,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电影开拓创新的重点。中国电影更趋全方位与重大的变化,既体现在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涵盖国内、周边、多边以至世界空间等因素,也表现为对电影观念、电影创作、电影范式改变的重视。2012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政府在每年20部海外分账电影的配额之外增加14部分账电影的配额,而且,须是全新出世的3D商业大片或者是IMAX电影,而其票房分账比例也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这份备忘录的签订,对电影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好莱坞积极性高涨,国产片压力与竞争意识陡升,而市场的空间则越来越大。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美国的年度电影总票房108亿美元,是中国的四倍。中国电影市场扩容与增量前景非常可观。中国电影要下“先手棋”,发挥青年影人的先导作用势在必行。年轻一代电影人自由地成长,极具前瞻性,能力也越来越强,观念越来越创新,创意思维将使中国电影受益良多。青年电影的产业和市场成效必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年轻一代电影组成的新势力,其所开辟的崭新的、历史性的革命性的道路,将在电影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助推年轻一代的电影走向国际、迈入海外市场的重要推广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崛起的伟大工程,站在电影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面前,我们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因为梦想,志不可慢,时不可失,不萎惰精神,年轻一代与世界电影没有距离。风云际会,终有仰天大笑时。
拥抱电影的未来,中国梦,电影梦,青年梦。
注释:
①[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00页。
②陆弘石《现阶段中国电影发展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引见其新浪博客。
③薛晓路《〈北京遇上西雅图〉很浪漫》,《电影》2013年第3期。
④《101次求婚》获得票房1.98亿元。中韩合拍的《分手合约》2013年4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最后获得票房1.91亿元,该片由台湾的彭于晏与曾主演《失恋33天》的大陆演员白百何担纲主演,韩国吴基恒导演。
⑤数据显示,《小时代》6月27日上映,首日排片45.1%打破近年多项纪录,远超此前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35%)、《中国合伙人》(36%)、《西游·降魔篇》(40.34%)以及进口片《阿凡达》、《泰坦尼克号》、《钢铁侠3》、《变形金刚3》等高排片纪录保持者。该片第二天排片50.57%,获6900万元票房。上映两天,《小时代》累计获得票房1.4亿元。
⑥[法]雅克琳娜·纳卡什《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253页。
⑦转见许嘉《现象级华语电影是如何炼成的》,《大众电影》2013年第3期。乌尔善曾在接受采访时道:“我比较关注美国这几个新的导演,还有《通缉令》导演贝克曼托夫,他们对电影语言是有创新的,他们的慢镜头带有电子游戏的风格,给电影带来了全新的空气。”(杨林《〈画皮2〉:人妖混搭技术突破》,《新京报》2012年7月3日)
⑧王黑特《〈人再囧途之泰囧〉现象的审美文化思辨》,《当代电影》2013年第2期。
⑨施晨露《“选择上海是选择电影的未来”》,《解放日报》2013年6月24日。
⑩徐峥语,引见聂宽冕《商业片最抢眼 参赛片落寞》,《京华时报》2013年6月24日。
(11)李智勇《致他们正在发光的青春》,《人民日报》2013年7月3日。
(12)罗震光《类型片将成未来最大赢家》,《新民晚报》2013年6月17日。
(13)数据显示,2012年美国电影产业规模是900亿美元,而中国的电影产业规模仅34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6倍。更何况,这样的数字,也并非衡量电影工业实力强弱的唯一指标。
(14)数据来源:2013年7月1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张宏森局长在“华表奖”电影评选、推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5)笔者所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近期成功申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首次设立的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策略可行性研究》),拟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16)参见刘思羽《王竞:“好电影要关注人的深层需求”》,《影博·影响》2013年第5期。
(17)尹鸿语,引见其新浪微博。
(18)刘阳《青春电影等了太久》,《人民日报》2013年7月2日。
标签:郭敬明论文; 小时代论文; 泰囧论文; 中国电影论文; 失恋33天论文; 北京遇上西雅图论文; 中国合伙人论文; 致青春论文; 电影节论文; 商业论文; 电影的世界论文; 爱情电视剧论文; 都市电视剧论文; 中国电视剧论文; 剧情片论文; 喜剧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