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行建筑防排烟设计的时候,要多关注要积极落实消防施工单位承担防排烟工作,应增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指导工作,要严格审核施工图,注意对排烟方式的选择,注重风量设计,分开设计生活空调和防排烟系统,设置对外开启排烟窗,验算相应的风口以及风阀,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
关键词:建筑;防排烟;设计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建筑设计中一个相对复杂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进行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的时候,要多关注要积极落实消防施工单位承担防排烟工作,应增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指导工作,要严格审核施工图,注意对排烟方式的选择,注重风量设计,分开设计生活空调和防排烟系统,设置对外开启排烟窗,验算相应的风口以及风阀。
1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1.1自然排烟设施不能排烟
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排烟窗开窗角度应该大于70°,在实际施工中,有些设计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致使设备投入使用后根本达不到自然排烟的效果。一个是排烟窗的安装位置:有的将排烟窗安装在墙的中部,部分甚至安装在墙的底部,导致完全无法排烟。有的将排烟窗安装得太高,且很不容易开启,有些甚至完全无法打开,根本起不到排烟的目的。另外一个是排烟窗的面积: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排烟窗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直接影响了排烟效果。
1.2机械防烟系统问题
1.2.1风机选择不合理
各种前室间的机械加压的风量应该依据具体的计算结果来确定,如果规范值和计算值不相符,则一般可以选择较大的值进行选取确定。一些设计直接用规范值来确定,而这样就会导致所选的风机产生的风量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设计所采用的是将机械排烟与排风互相结合,但是缺点在于不能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双速风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单位因为疏忽大意,以至于所购买风机的功率比设计所要求的要小,产生的风量不足。
1.2.2风口和风阀的选择不当、管道漏风
由于风口的设置不当,造成风口的有效面积偏小,再加之系统中的阻力过大,造成进风量不足;有些施工单位盲目增加风口的面积,导致风速过低;进风管道内的内壁没有及时抹光、脚手架临时钢管洞等没有及时修复等,这几种现象,都无法通过风阀做出调节,使进风系统无法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1.3机械排烟系统问题
1.3.1机械排烟系统可采用离心式或排烟轴流式风机,并要保证在280℃的环境温度下,能够持续运行30min。排烟系统的入口处排烟支管,要设置可自动停机的排烟防火阀,排气管的材料要采用不可燃材质。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而很多工程的排烟口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墙的下部,距顶棚的距离较大,这样一旦产生烟气,排烟设施就很难实现排烟。有的排烟口位置设置不当,使烟气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同,甚至有的将排烟口设置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这样不但不利于排烟,反而把烟气引向安全出口,影响人员疏散。
1.3.2挡烟垂壁未按要求设置
有些工程,设计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了挡烟垂壁,业主因为造价或其他原因并未施工,如超市、大型商场等。更有甚者,为达到美观效果,在第二次维修时,将原有的挡烟垂壁给拆除掉。同时,某些建筑的地下车库虽然设置了挡烟设施,却因安装位置的错误,根本起不到挡烟的效果。
1.3.3防排烟风机配电与规范不符
有些配电、专用双刨路、正压送风系统设计达不到电负荷要求,有些存在缺漏的共用正压送风系统,有些金属管没有涂防火涂料,有的忘了安余压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防排烟设计优化对策
2.1排烟窗的设计
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自然排烟经济性较高,施工便捷,而且维护管理比较方便。如果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则可以优先选择这一设计方式,但是如果设计方式不当,则会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排烟窗设计对于自然排烟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下文将对自然排烟窗(排烟口)的位置、结构形式及有效面积进行详细分析探究。
2.2注重经验总结,合理选择风机
风机是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它的选择关系着建筑防排烟系统应用的质量以及效果。在对我国建筑防排烟系统展开设计的过程中,风机的选型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整个防排烟系统设计的应用。因此,为了增强防排烟系统设计的有效性,我国有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今后开展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与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应对相关问题产生重视,并积极的对其进行解决。①有关设计人员应注重经验的总结与积累,积极的对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解,确保建筑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并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②有关设计人员还应对风机选型问题进行强调,向工作人员介绍相关的施工技术。在这方面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避免其因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风机选型错误现象的发生。
2.3风管密封性差,漏风问题严重
防排烟管道是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主体内容,在对其进行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有关设计施工人员不仅要考虑风管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的准确性等问题,同时还应对其施工的质量进行把握。加强对施工各项细节的重视程度,努力提高施工质量。①注重细节、提高施工质量。要想有效解决风管密封性较差问题,就需要施工人员加大对细节部分的关注力度,例如,最好风管接缝、接管连接处的施工工作,确保风管的密封性。②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行事,防止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在开展管道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外部附加支撑结构的重视程度,做好细节工作,以此提高管道施工质量,促使风管漏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4选用正确的防排烟方式
防排烟方式的选择对于建筑的防火有着重要作用,在最终确定通风方式之时,还必须要能够顾及到往后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持续性完善、改进。例如,通常选择的排烟方式有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系统在经济性和使用方便方面相对比较好,但是受到建筑布局的影响很大;楼梯间、前室等疏散走道,一般情况下设有窗户,采用自然排烟方式,但在高于50m的公建,以及高于100m的住宅,即便有窗的情况下,由于风压的作用,也必须采用正压送风系统。在具体的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及今后的系统完善需求来予以合理选取。
2.5科学安排防排烟设置
首先,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其次,根据建筑提供的方案,选择适宜的防排烟方式,自然通风情况下,要考虑到外窗的面积、位置及开启方式。机械通风时,选择合适的机房、管井位置,在此过程当中要尽可能选用具备自启动功能的排烟装置。对机械排烟进行设置时,需要对横截面积和口径位置做好计算,还有排烟量口径的大小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可以提前进行模拟实验,为以后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科学安排送风设备,通过合理设置系统的作用半径,以此有助于减少风道阻力。
3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的要求:机械防烟系统宜在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分别独立设置。当实际设计中确有困难,不得已共用一套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以满足楼梯间的余压值高于前室的要求。
(2)防烟系统设计中:结构风道漏风十分严重,而且土建风道的沿程阻力较大,导致送风口风量、风速达不到设计要求。鉴于上述情况,建议设计施工中建议土建风道内衬铁皮风道,既能解决漏风问题,又能降低风道的沿程阻力。经过风道的水力计算,结合以往的经验,铁皮风道的最经济风速为14—15m/s。
(3)自然排烟窗的设计:排烟窗应尽量靠近屋墙的上部位置,并应能保证规范规定的最小排烟的净面积。
结束语
总之,实际的建筑多种多样,《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涵盖的又不够详细、全面。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经验来确定民用建筑中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刘洋.通过上海某工程解读新防排烟规范[J].建设科技,2016(11).
[2]刘久源,王阳.建筑防排烟设计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
论文作者:阳杰1,夏竹君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排烟论文; 系统论文; 风管论文; 建筑论文; 风道论文; 风机论文; 风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