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虎 刘晓东 王彭
山东省龙口市梁家煤矿 山东龙口 265700
摘要:地测防治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文介绍了地测防治水远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工作流程,对此系统的要求及应用特点等。实践证明,此平台的应用,不仅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保障,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测防治;水信息系统;生产管理应用
引言
近几年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企业信息化不仅有效降低煤炭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而且能推进企业改进业务流程,促进企业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而煤矿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是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地测信息化则又是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
1系统建设框架
1.1技术实施架构
在遵循煤矿地质、测量、水文、储量等专业,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各种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水害防治工作模式、监测设备数据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根据系统详细设计编码并调试所有的功能模块,并利用实际资料检验程序的正确性与容错性。针对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水害防治与预警的实际情况以及彼此的相互关系,提出专业数据模型与水害防治预警模型。系统结构技术路线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阶段。
1.2系统研发平台-LongruanGIS
LongruanGIS是一套针对煤矿地测、生产、安全等工作开发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多层次的Client/Server、B/S结构,在面向对象思想指导下设计与实现;其前端开发工具为VC,后端数据库管理工具为SQLServer或Oracle,数据库系统采用了通用的接口,具有异构多源数据访问的能力。义煤公司矿级地测空间信息系统在此平台上,建立适合本公司的地测系统,实现地质及水文地质自动化制图和编辑功能。
1.3系统总体设计
网络地测防治水信息系统是为实现建立在先进的网络技术、GIS技术、矿山测量、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管理技术基础上的水文数据库及地测升级系统,构建煤矿分布式多源异构信息共享协作平台。系统建成后是一个典型的多部门、多专业、多层次动态管理的信息共享与远程决策平台,基于统一平台进而实现多专业的信息共享、综合分析应用以及远程决策服务。系统建立完善的专项审批流程,对各类图件和文档建立完善严格的逐级审批流程,并将审批通过的相关技术文档按类别归档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图文管理子系统、水文监测子系统、预警评价子系统和三维可视化子系统。其中图文管理子系统又包括图件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台账管理和资源储量4大模块,对图文资料的上传管理则主要通过办公管理模块来进行控制。
2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系统操作简便实用,只需要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后即可进入主界面。系统采用用户名+密码登录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内部的保密性,增强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网络间的流量。对于客户端的用户名和密码将由网络管理员授权。
2.1办公管理子系统
图文管理系统中的办公管理是基于煤矿各种公文流程的文件流转和审批,用它来完成事务的流程设计、发起、处理和管理,并记录事务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主要分为图文流程与公文流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文档管理子系统
文档管理模块包括地质、测量、水文及沉陷治理等相关文档的管理,如水情水害分析、探放水设计、防治水计划等,其中每个类别又按各专业标准化要求细分。义煤公司所属矿井图件通过流程上报后归档。公司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此管理模块进行文档的检索、上传、下载、删除、查询浏览记录等操作。
2.3台账管理子系统
通过此子系统实现义煤公司各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远程浏览查询,主要包括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气象资料台账、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成果台账、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矿井突水点台账、矿区地质钻孔综合成果台账、井下水文地质钻孔成果台账、水质分析成果台账、水源水质受污染观测资料台账、水源井(孔)资料台账、封孔不良钻孔资料台账、井田周边煤矿及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水闸门(墙)观测资料台账等。
2.4水文监测子系统
通过系统对矿井水文监测数据进行联网,将水文观测孔或传感器的水压、流量、水温等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WebGIS技术在水文监测图形上进行自动定位和实时显示。可实现超限自动报警和语音播报功能,并可利用监测数据生成水文报表,绘制水文历史数据曲线、柱状图。管理技术人员可以在线浏览各矿井水文监测数据,使得更好地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2.5预警评价子系统
通过对相关技术的比较与分析,结合义煤公司各矿的实际情况,水害预报预警远程管理系统采用以地测预警基础平台为基础,以ActiveX控件和ASP.NET页面为展现平台的解决方案
2.6资源储量子系统
为加强义煤公司所属各矿井资源储量动态管理,研究开发了储量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输入、数据检查、报表输出等功能。储量管理编制报表主要有工作面采出量、损失量月报表、生产矿井储量损失量表、生产矿井储量动态表、生产矿井(保有)储量汇总表等,如图7为基础数据管理及报表显示页面。通过储量子系统各矿井将各类报表按照时间节点编制完成保存至储量系统中,公司技术人员登录网络管理平台后可随时浏览下载各矿填报的储量数据,实现了全公司的储量管理的信息化。
3效益分析
网络地测防治水信息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为矿井地质、测量、水文与储量的完全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专业图形的快速自动化生成、专业报表的自动统计以及图、文、表到公司的远程报送,自动化与数据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矿井单位地测防治水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地测部门人员提高工效在10倍以上,尤其水害预警子系统功能模块中的水文监测实时数据与危险源预警能够指导安全生产,辅助决策层采取措施进行决策,有效减小水害事故的发生率,由此避免的损失和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同时,绘图速度、精度以及数据传输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绘图人员大大减少,预计每年公司可节约上百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与此同时,该系统基于WebGIS结合煤矿实际自主开发,专业性强,软件操作简便使用;系统面向义煤公司所属矿井地测信息远程联网应用,公司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等可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可以随时浏览、审查图纸、报表,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做到矿井和义煤公司资源共享,实现了地测防治水信息系统的动态管理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领导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可靠性,实现了矿井的水害监测预报,真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间接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结论
(1)基于WebGIS,实现了对地质、测量、水文、储量图纸、数据与文档的一体化管理,即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快速查询,改变传统的纸质管理模式。
(2)基于地测空间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地测图形库与地测数据库的建立输入了现有地层数据、煤层综合成果数据、测量数据、水文数据,实现了矿井管理层、矿井生产技术层随时随地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了解、查询、分析相关矿井的地测动态信息,实现了煤矿地测管理的网上办公,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3)通过建立的评分系统,实现了系统自动对各矿井资料上传与及时更新的督查。
参考文献:
[1]宋建成,毛善君,李中州,李梅.煤矿瓦斯防治导航系统研究与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毛善君,刘桥喜,马蔼乃,等.“数字煤矿”框架体系及其应用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4):56-59.
[3]毛善君.灰色地理信息系统———动态修正地质空间数据的理论和技术[J].北京大学学报,2002,38(4):556-562.
论文作者:王志虎,刘晓东,王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矿井论文; 台账论文; 水文论文; 子系统论文; 储量论文; 系统论文; 水害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