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运动规律及其启示_文化论文

运河文化运动规律及其启示_文化论文

运河文化的运动规律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河论文,启示论文,规律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法 K203 文献标识码 A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水患频发的国家,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水系自高原或山地 倾泻而下,有如脱缰的野马,在广阔的平原上横冲直闯,给逐水草而居的史前居民和历 史时期的沿河民众带来了数不清的灾难。早在久远的洪荒时代,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就 展开了不懈的治水斗争,大禹父子前赴后继治水的英雄事迹,更激励着千万炎黄子孙变 水害为水利的万丈雄心。举世闻名的、发轫于春秋、贯通于隋代、繁荣于元代的京杭大 运河就是治水传统的智慧结晶。

京杭运河南起杭州拱霞桥,北至北京积水潭,纵贯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五大水系,流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6省市,全长1800公里,是世界 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当时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交通大 动脉。为振兴民族经济,融合区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不可替代 和永不磨灭的巨大作用。在新旧千年交替之际,古老的京杭运河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 展机遇。为深入研究运河文化现象,发挥传统文化在新经济中的推动作用,谨就运河文 化的理论内涵和表现形式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一 文化概念与运河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人文”化。《易·贲卦·彖辞》所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的就是人类智能区别于其他动物 的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是自然界在生物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独特分支,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 会现象,正因为如此,在社会历史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中,人们都把文化现象与其他社 会现象混在一起,视其为社会现象中的非独立的或非科学性的领域。在中国,“文化” 作为一种概念,本意是指封建国家的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尚书·毕命》所谓“式化厥训,既历三季,世变风移,四方无虞”;《说苑·指武》所 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指的都是这个意思。

随着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 。依今人对“文化”二字的使用和理解,可区分为狭义文化、广义文化两种概念。

狭义文化属于精神领域的现象,产生于人、猿揖别之初,发展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 之中。最初,原始人类为了实现劳动和生活中的协同合作,创造了一些简单的声音符号 和视觉(包括各种手势、刻画线条和图形)符号。随着人类感情世界的日趋复杂和需要表 达的客观事物的逐步增多,符号的数量和种类也日益繁杂,要求符号与符号之间必须具 有某种确定的规则性联系,原始的、约定俗成的逻辑信息系统——首先是由声音符号组 成的逻辑语言系统,然后是由视觉符号组成的逻辑文字系统——便由此产生了。随着社 会的进步,这种特定的逻辑信息系统又逐步衍生出与语言、文字系统整合的、由光电符 号组成信息系统,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涵盖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文化信息领域。

从内涵属性的角度说,这类文化信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客观存在缺乏实事关 联的信息,如臆想的、神话的、宗教的、迷信的等;另一类则是与客观事物的存在状况 基本符合的、有真实性的信息,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艺术”、“文化科学知识 ”,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

广义文化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传统文化概念的无限延展,泛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 展过程中一切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在多数情况下,则泛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空范围或某一特定领域的一切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总和。英国学 者泰勒(1832~1917年)关于“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 在社会中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注:蔡德贵等:《道统文化新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的表述,把广义文化的局限于上层建筑领域,大致相当于中国传统 的文化概念。有关辞书关于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注:周行建等:《现代汉语大辞典》,学苑出版社2000年;《 辞海》的说法与此大致相同。)的界定是积极的,但却是不完整的。

作为一个系统,广义文化通常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物相文化三个层次。

理念文化,属于哲学和世界观的范畴,包括思维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信仰等方面, 处于系统的核心位置。

制度文化,属于政治和法律的范畴,包括典章制度、伦理规范、风俗民情等方面,处 于系统的中层位置。

物相文化,属于精神和劳动的物化,即物质的范畴,包括人类发明创造的工具、设施 、各种礼仪、祭祀用品和其他物品,处于系统的表层位置。今人称之为“文物”的均可 归入此类。

就基本属性而言,前两项属于精神的,后者属于物质的,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共同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系统里,理念文化是系统的内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事物的本质,物相文化则作为一种映象和载体而存在。尽管人们思想意识取决于其物 质存在,反过来,思想意识却决定着人们如何发明创造,以及创造什么样的物品。这正 是今人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物内涵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古人思想理念和社会存在形 态的根本原因。

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广义文化系统有如我们居住的星球,其核心部分相对稳定,表 层部分快速变化、移动,中间部分则随其具体位置的不同而处于变化频率和移动速度不 同的过渡状态:地核的任何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地幔、特别是地壳的剧烈运动;地壳的运 动却不能轻易地改变地核的存在状态。换言之,广义文化作为一种系统,有着表层多变 、中层易改、深层相对稳定的特点。

任何一种广义文化,都必须具备其他文化系统所没有的自身特色,时下人们所称的区 域文化、时代文化、宗教文化、风俗文化、饮食文化、企业文化、物质文化、考古学文 化都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文化的某一特定要素划分出来的、分属不同范畴的广义 文化,是人们以特定视角考察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概念上的提炼和强调。

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说,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都有其 积极、消极、乃至中性等不同的侧面。同样的道理,广义文化的主要内涵也应当是健康 和积极的,如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富的部分,同时也必然包含某种腐朽和消极的东西,即 属于糟粕的文化垃圾,如封建礼教的杀殉、裹脚、非洲的女性割礼,以及包括法轮功在 内的邪教歪说等等均是。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则在于发扬其精华,摈弃其糟粕。

运河文化属于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区域性广义文化系统,是包括运河设计、开凿、 管理、运营在内的,沿运河流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等一切社会活动的总和 ,同样包涵着理念(哲学观念、价值形态和政治、军事、文化、经济需求等)、制度(技 术保证、管理、运作模式以及由跨流域通航所导致的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等)和 物相(具体的河道、设施、运载工具以及由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改变而产生的各种物质 存在形态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作为系统的精神载体和物相表征,运河在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 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是其他形态的物相文化难以比拟的,包涵着极为丰富的精 神理念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综合状况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运河的开 凿时机、走向、名称、管理模式及其社会功能——除受技术水平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外— —都是由当时社会的哲学理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综合条件所决定的。反过来 ,运河的开凿和通航、漕运的兴旺和商业的发展,又作用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社会结构 ,导致沿运河流域各区域文化通过广泛的交流接触,逐步实现深层次、广角度的融合发 展。

一条悄悄流淌的人工河流并不构成特定的文化概念,只有当她对整个流域的思想意识 、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居民成份、民情风俗、生产、生活方式等等产生深度影响,造 就出独特的社会群体和独特的文化形态,才能构成一种动态开放的广义文化系统。

概言之,运河文化乃是人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跨自然水系的通航、漕运 ,促进运河流域不同文化区在思想意识、价值形态、社会理念、生产方式、文化艺术、 风俗民情等领域的广角度、深层次交流融合,推动沿运河流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 、文化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跨水系、跨领域的网带状区域文化集合体。

二 系统属性及其运动机理

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作用、互相依赖的元素(组成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运河文化就是这样一 个由运河河道、设施、漕运与沿流域各不同文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话说运河》电视片将长城和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以其平面构图就 象在中华大地上凸显的一个大写“人”字,体现了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和博大精神。从中 华民族文化大系统的角度观察,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运河与长城在文化内涵及其外延的表现上却是大相径庭的:长城属军事防御系统,具 有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不显著、系统特性不因时间推移而变化和弱开放性的特点,有 如闭关锁国的国家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属于相对可控的静态封闭系统(注:静态 、孤立或封闭系统是系统论的一种分类术语,是相对于动态开放而言的。系统论同时也 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系统都是动态开放性的,绝对的静态、封闭和孤立系统 是不存在的。)。运河则是一个相对不完全可控的动态开放系统。在政治上,前者是为 了“御敌于国门之外”,属闭关自守型的,其表现是要隔绝或部分隔绝不同文化区的经 济、政治、文化交流;后者则是为了“沟通与交流”,属动态开放型的,其表现是通过 人员、物资和信息的交换,促进和推动沿运河流域各不同文化区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 现共同繁荣。尽管开凿运河的初始目的并非完全如此,但运河一经开通,但在一定程度 上摆脱了人为因素的制约。

从表象上看,长城和运河都是一种人工系统,都发轫于春秋时期(齐、楚长城),并在 以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都有过时断时续的整修纪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 生过重大影响。但是,长城因其封闭、隔绝和纯军事属性,决定了长城在修筑、运营、 管理乃至于废弃等都处于权力中心的绝对操控之中,对社会的综合影响受到很大的制约 。运河则因其开放、动态的系统属性,决定了其不完全可控的属性。尽管运河的开凿和 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政治、军事目的,封建统治者也力图将运河的运营管理完全 纳入官方的控制之下,并在很长的时间内严格限制漕运以外的商业航运,但商业行为还 是透过漕运、物资和相关人员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 发展,封建国家对运河的政治、军事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运河的商业运营规模日渐扩大 ,推动了全运河流域整个社会在不同层面上的交流、发展和融合,具有特定内涵的、跨 自然水系的运河政治、经济、文化网带最终形成。

应该说,运河文化是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军事是政治的最高表现形式)、 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等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结果,其形成、演 化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独特的地理态势和自然水系是京杭大运河得以开凿、通航的自然客观前提;

(二)社会综合状况和政治军事需求是京杭大运河得以成功开凿、通航的社会客观前提 ;

(三)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京杭大运河得以成功开凿、运营的技术保证;

(四)运河河道、控水闸坝和相关设施是运河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基本物质前提;

(五)便捷的交通、漕运的实现和大规模的物资、人口交流是运河文化得以快速发展的 主要动力;

(六)经济的繁荣、人口密度的增加、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阶层的民众杂居共处 是运河文化得以形成的社会保证;

(七)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处交融,导致社区、社团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民情的 改变和商业都市的产生是运河文化形成的主要标志;

(八)水患、战乱、治理不善或放弃治理,是运河经济凋敝,运河文化蒙尘的主要原因 。

从理论上说,任何系统都是动态开放性的(注:静态、孤立或封闭系统是系统论的一 种分类术语,是相对于动态开放而言的。系统论同时也认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 系统都是动态开放性的,绝对的静态、封闭和孤立系统是不存在的。),同时又是在“ 空间和时间上有限的一个领域”(注:乌约莫夫:《系统方式和一般系统论》,吉林 人民出版社1983年。),无论系统与外界有多少或明或暗的联系,其自身在时空延展范 围上总是具有某种稳定性和一定的状态范围,都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区域,从而 表现出一定的有限边界性,由此构成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也就是系统和环境两个概念 。分而言之,系统是边界内部各要素及其全部联系的总和,环境则是与系统相关的外部 条件和联系的总和。尽管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和运动是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但这种 内部的联系和运动并不是完全孤立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从而构 成了系统的开放性。系统只有依赖于外部不断的信息、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以及相对应的 输出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所以,环境在特定的情况下也能对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起关键 性的作用。由于系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系统的边界和系统内部的联系也 是因为不断地运动才得到建立的、存在和表现的。运河文化的兴衰枯荣生动地说明了环 境对系统状态的制约作用。

作为一种人工程度很高的广义文化系统,运河文化也是在“空间和时间上有限的一个 领域”,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和运动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决定了运 河文化的兴衰枯荣。商业运营规模日渐扩大,导致运河两岸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 密集,名城林立,百业兴旺。宋代后期,金人入主中原,宋室偏安,运河断航,战乱迭 起,运河的整体性受到破坏,经济、文化一度凋敝。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山东段夺 大清河入海,把运河截为南北两段,导致运河淤塞失修;清政府又把漕粮改用现金折算 ,封建国家对运河的整治失去了兴趣;现代化的铁路运输和海运事业的发展,在某种程 度上降低了运河通航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巨大的资金投入又迫使人们暂时放弃重新疏浚 河道的愿望。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严重地破坏了运河文化与系统外部的交换平衡,终 于使运河文化日渐枯萎,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现代工农业的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紧张和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迫使人们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又把久违的目光投向这历经沧桑的运河。随着京九铁 路、京福高速的开通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必将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 运河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运河文化的内涵是指沿运河各自然水系、不同文化区、不同民族、不同社团、不同阶 层在运河文化系统的作用下,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扬弃融汇,在哲学、宗教、政 治、军事、经济、商业、教育、文化、科技、艺术、民俗等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的 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现象。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则是指由跨流域通航所导致的原流域 文化表现形式的改变,以及因原流域文化表现形式改变而产生的各种物质存在形态等,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一直是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两个举足轻重的重 要因素,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沿运河流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如以血缘关系维系 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到历史时期以地缘关系维系的吴越文化、荆楚文 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这些不同的、互不隶属的文化区之所以能够逐步发展成为 中华一统文明,除了东亚大陆的地理态势和三皇五帝以来形成的哲学思想、传统理念、 政治、礼仪制度的综合作用外,京杭大运河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她象一张充满 活力的网状大动脉,把自然流域和各个不同文化区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了由自然水 系和人工河道组成的网带状运河文化,增强了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维系 中华大一统局面的政治纽带。其主要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治水思想,人们在开凿运河及确保运河畅通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 的治水经验,包括开凿运河的设想、不同时期的运河设置方案、总体规划、水源选择、 配给和控制,具体河段、设施的定位和日常运营、维护管理等。如为解决黄河决堤淤塞 的问题,人们采取了“避黄保运”和增设“水柜”的防范措施;为克服水源不足和控制 运河水位,因势利导,引汶、泗、沂等“四水”以补充运河水源。元明时期,仅在会通 河就有闸坝近40座,其中尤以明永乐九年建成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备受世人瞩目。南旺 为京杭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素有“水脊”之称。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理会通 河,采纳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筑堽城坝及戴村坝……遏汶流,使无南入洸而北归海”,迫使汶水沿人工开挖的小汶河向西南流至运河南旺区段, 再行南北分流,“以六闸撙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形成“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的格局。这些成果是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华民族为变水害为水利,前赴后继,不懈努 力、不断探索、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运河文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中华一统的重要政治保障,运河因政治、军事和经济需要而开凿,更因通航、漕 运而发达,是封建国家实施南粮北运,解决军队给养和充实国库的重要保障。自元代开 浚会通河,使江南漕船可以直达通州到清末废弃漕运为止,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制度前后 维持了600余年,年漕粮运输量基本保持在400万石以上,最高可达700余万石,最低也 保持在200万石以上。为了保证漕运畅通,封建国家沿河设置都漕运使、都漕运司;修 筑城池,驻守重兵,仅济宁一地在明清时期就分别设有任城卫、济宁左右卫和城守营、 运河营及河标左、中、右三营,封建皇帝和官僚也不时沿运河南巡,通过京杭大运河实 现对东部繁荣地区的严密统治,使运河成为封建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和维系中华大一统 格局的政治纽带。这是运河文化在政治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兴旺发达的早期商品经济,漕运的畅通和交流的便捷,密切了沿运河流域各不同 物资产区的经济联系,官商乃至于民间商贾,凭借着纵横交错的水上交通网和便捷的舟 楫之利往来其间,有力地推动了东西南北的物资交流,促进了手工业、加工工业、服务 业和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作为封建王朝的重要经济命脉,明代的20余个染织局,半数 以上设立于运河沿线,清代设立于北京、江宁、苏州、杭州等著名织造局也均在运河沿 线。明清两代在运河上的商税收入分别高达八九十至一百四五十万两,分别占全国关税 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至五十,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运河商品经济的 发展,这是运河文化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

(四)海纳百川的新型社会结构,大运河纵贯南北,横连五大水系,是古代中国大地上 独一无二的运输大动脉。大规模的漕运,跨流域商贸经济带的形成,吸引着汉、回、蒙 、满等数十个不同民族、大量河工、船户、水手、搬运工人、手工业者、官僚、衙役、 军兵、商贾、僧道教众等不同阶层与当地居民杂居共处于运河沿线,导致沿线民众谋生 手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社团体结构,如不同的宗教团体、帮会团 体、地方会馆、各类学校等,促进了不同文化区和不同社团的传统理念。价值形态、文 化习俗得以在更广大的区域内互相交流,融汇发展,这是运河文化在社会综合领域的主 要表现形式。

(五)星罗棋布的商业港口城市,便捷的交通,繁荣的经济,使运河沿线成为人们向往 的聚居地,人口密度的大幅度增加直接导致了一大批运河城镇的崛起,原来处于散居状 态的村落或荒芜的原野,在运河通航的带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都市或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通县、天津、德州、临清、东昌、济宁、张秋、聊城、 徐州、淮安、镇江、扬州、苏州、余杭、嘉兴、杭州等。这些众多的城镇或者从无到有 ,或者由小到大,或由军事城防转变为商业城市,逐步发展成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大 都市,就象苍穹银河闪耀的繁星,点缀在千里运河之畔,构成了独特的网带状都市格局 ,这是运河文化在聚居方式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

(六)百花齐放的民俗文化艺术,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 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大运河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着来自不同文化区、不同民族、不同 国别、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群,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精粹,融东西南北民俗之神韵。 域内书院林立、人才荟萃,文化昌盛;宗教信仰、民间艺术、曲艺杂耍、饮食起居、服 饰礼仪、殡丧嫁娶、迎送往来等民俗风情,随着运河人员、物资大流动而呈现出百花齐 放、融汇发展的格局。词汇数量庞大的、几乎包括所有行业门类的暗语切口或手势广泛 流行于运河沿线,各种帮会组织的形式,以及天主教的迅速传播等都是比较突出的现象 ,这是运河文化在民俗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

(七)独领风骚的历史文化遗迹,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繁荣, 为运河流域、为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运河本身的各类设 施,如河道、码头、闸坝及其附属建筑;各类古城街区、特色民居、道观庙宇、教堂楼 所、地方会馆、皇家园林、官商庭院、名人遗迹等等,构成了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 群落和文物名胜,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这是运河文化在物相文化领域的重 要表现形式。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所包含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 表现形式也是包罗万象的,上文的概念旨在勾勒和强调运河文化的特色,以期为运河文 化研究标示一个大致的方向。

四 运河文化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凝聚着历代运河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积淀了中 华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和治水经验,是人类尊重自然法则、尊重科学规律,与大自然交互 发展的伟大成果,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又一座历史 丰碑,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

经验告诉我们,历史通常是按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不断演进的,不同历史 时期的同类事物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是在更高一级层次上的再现,所谓“以史为鉴可 以知兴替”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研究运河文化,弄清运河在 以往历史时期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把握运河文化产生、发展及 其运动规律,对于弘扬中华文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经济,提高 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运河文化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兼容并蓄、共同发展的动态开放性,这对于我们深 刻理解、坚决贯彻党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具有很大的帮助。 京杭大运河以贯通自然水系的方式连通了相对封闭的不同地理单元、以人员交流的方式 打破了不同社区的文化封闭、以物资交换的方式促进了不同经济区的共同繁荣、以文化 交流的方式推动了不同文化区的融汇发展、以风俗民情融汇发展的方式维系了中华一统 的政治格局。这对于我们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更好 地保持民族特色、维护国家统一,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快速发展国民经济,自强于世界 民族之林,顺利融入国际社会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水是生命的源泉,交通是经济的命脉,经济则是国家强大的后盾。京杭大运河自公元 前487年吴王夫差开辟邗沟以来,特别是隋代贯通以后千余年的时间里,或兴或废、或 通或淤,运河都以其通则经济繁盛、国泰民安;塞则民生凋敝、战祸不断的特殊方式, 顽强地向国人发出警示信号。运河对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更为今日欧美 国家的内河连通体系和江苏段运河沿线的发展模式所证实。所有这些都充分展现出运河 文化系统的运动规律。

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淡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国际反华势力妄图遏制、 分裂中国,加紧拼凑新的反华包围圈,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在我国即将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实现民族经济腾飞的情况下,南水北调工程的启运和运河的重新开通,既 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源优势,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各民族 团结,增强全民族向心力,巩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提高战时交通保障能力的重要措施 。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着“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 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注:苏秉琦:《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中 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访谈录》,《东南文化》1991年第1期。)。是世界上最为 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如果说,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健康成长 的摇篮,京杭大运河则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发展的课堂。我们必须 坚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京杭大运河地理位置 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文物古迹丰富的有利因素。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认真做好前期 研究和科学论证,从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上下功夫,将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集调水、航 运、科技、商贸、旅游和环保为一体的绿色长廊,让古老的运河文化再度绽放出绚丽的 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收稿日期:2001-09-19

标签:;  ;  ;  ;  ;  ;  

运河文化运动规律及其启示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