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会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的给排水施工既关乎到城市的发展也影响着百姓的生活质量,市政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因素,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措施、严谨的态度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从而保证城市建设规划的质量和百姓的生活水平,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在市政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管道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整个工程的使用年限、工程的整体造价、与人民、商家的经济利益,对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个好的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工程,有助于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可以引来开发商的关注,还为该城市的居民提供的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样非常有利于推动城市的不断发展与建设。
1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离不开的是水,干净、卫生的生活用水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这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在城市排水管道施工这一块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只有保证好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城市给排水功能的运行。在长时间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工作中,我已经知道,这期间有许许多多的可控或者不可控的因素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对城市给排水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我国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安装方面能够取得有效的突破,我们就必须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
2 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各管道之间的衔接缺乏稳固性
安装人员技术水平的低下与缺陷是造成给排水管道在连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始终保持严实合缝,管道衔接不紧密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从而使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质量大幅降低,给工程全面建设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2.2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对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的影响
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中务必要选用质量上乘的施工材料,如果所选的材料质量存在问题将直接导致工程施工质量的降低。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关乎到整个工程质量,因此在选材时一定要切实把好质量关口。设置在地下的各种给排水管道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受到水流的冲刷和深土的腐蚀,这就难免会使其性能受到一定影响,而一些不合格材料柱顶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使正常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使整个工程质量大打折扣,所以材料质量必须作为施工控制和管理的重要考量之一。
2.3施工图纸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所有给排水管道的工程施工都要依据施工图纸来进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作为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图纸本身必须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通常情况下是由设计方提供施工图纸,但考虑到施工科学化的具体要求,有必要请施工单位与设计方对图纸进行共同严格审核,绝不放过任何一处瑕疵,绝不漏掉任何一个疑点,而且对施工中的地域状况、自然状况以及周边地区线路分布情况要给予充分考虑,只有经过这种详细考察和严格审核的施工图纸才能确保保证施工的质量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
2.4没有对于给排水管道施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整个市政工程当中,给排水的管道施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与多个市政工程都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比如市政道路的施工就跟给排水的施工存在较大的联系。但是由于多数的企业不重视这种内在的联系,从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只对于地面以上的事关市政形象的工程给予较高的重视,但是对于市政给排水这类看不见的工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疏于进行管理,最终导致强降雨时城市内涝的现象非常严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城市的形象甚至对于市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详尽的了解当地的情况,因地设计、因地施工
当我们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地大物博,许多地点都有不同的气候与特殊情况,我们不能拿一套方案去框套所有的、不同地点的施工。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还可能为以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一再要求,设计师、施工队伍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土质状况进行详细的勘查,根据不同的土质状况制定相应的动工方案。比如说,在管道填埋出现有轻度滑坡的地段,我们就可以采取梯形开挖的方式,以提髙管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3.2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3.2.1沟槽开挖及支护施工质量控制
沟槽开挖、支护施工是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最初始部分,也可以将其视为后期施工的基础内容,这两方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建设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沟槽开挖的过程中要合理布局挖掘机、推土机和运输车辆的位置,选择有自动装卸功能的卡车作为运输车辆,鉴于城市施工环境的特点,车辆吨位不应该过大,保持5~10t即可;开挖以后根据地下水、地下设施的情况展开临时支护施工,确保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3.2.2管基施工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的“管基”是指管道的基础垫层,一般采用混凝土材料施工。由于管基施工质量会影响给排水管线的正常安装,因此施工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划展开,为了增强管基刚度、减小可变性影响,应该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早强剂类产品。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现土质地基呈现裸露状态,则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加以覆盖。
3.2.3给排水管道管材施工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管材种类较多,除了金属制品之外,包括PVC给水管、改性PP管、玻璃钢管、热塑性玻璃钢管等。管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给排水系统的无故障运行周期,在投入施工之前必须做好空隙、裂缝等常规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整批更换管材产品,避免材料不匹配造成的质量缺陷。
3.2.4管道闭水试验
管道闭水试验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贯穿整个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建设中,所以要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一项工作,以确保管道闭水试验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在管道闭水实验当中,我们首先应该要明确我们试验的目的与对象,有针对性的试验会让试验得到最佳的效果。而且,在具体的管道闭水试验当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及必须再回填前做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等。其次,在市政给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的具体的施工当中,我们还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比如说注意,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有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检查现场的水源是否满足闭水需要,是否不影响其它用水;排放水的位置是否会影响周围环境等。
3.2.5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
检查井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常规设施,不仅在给排水系统中,包括供电、通讯、煤气管道、通讯线路等层面具有实用。需要注意的是,检查井在功能上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给排水管道检查井在施工层面需要与沟槽、支护同步展开,因此在前期规划层面必须有所体现。同时,检查井的井基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尺寸,通过临时井口设置来实现井筒、管材施工,一直到闭水实验结束后临时井口才可以拆除。目前我国市政工程中对检查井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导致这一设施本身就存在“临时性”弊端,在后期应用中可能造成坍塌、积水等现象。因此,在检查井施工后期,需要针对工程质量做出评测,确保各方面参数与规划保持一致。
3.2.6回填施工质量控制
回填沟槽施工是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最后一步,与开挖过程一样,同样需要加强对地下设施的保护。展开回填施工的前提是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均符合要求,完全满足质量标准;回填施工要沿着管道两侧展开,无论是机械回填还是人工回填,覆盖物都不能直接接触给排水管道。在回填高度与管道持平之后,必须采取人工回填的方式。整个过程中要加强对覆盖土的杂质清理,包括碎砖碎石、腐烂物质等。
3.3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建立并且不断的完善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整体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提升整个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这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完善的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标准的过程当中,作为施工单位应该积极的催促施工人员来跟质量关理人员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并且要求监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一发现相关的问题,就立马应该跟施工人员进行反馈,另外作为质量管理人员如果听到关于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时,应该及时的感到施工的现成进行施工质量问题的分析,并且及时的制定解决的措施来并且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另外,我们在进行施工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得我们整个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而且有章可循,施工也更容易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根据目前施工的客观条件以及现状,让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进行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提升。
4 结论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的重要,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家庭用水的干净卫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城市的排水设施为我们的出行排除了障碍,是我们的财产不受自然环境所影响。在此之中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就显得分外的重要,所以,为了更美好的城市环境,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这一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晨,刘生龙.浅谈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J].明日风尚,2016,07:370.
[2]李炳锋.试论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4:20-21.
[3]刘洁.试析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189.
[4]时炜杰.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6,08:201.
[5]徐奉田.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0:194-195.
论文作者:陈达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0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