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学徒制”的提出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场变革,本文首先回顾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接着提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内涵。通过分析指出地方高职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开展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路径探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地方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在大力推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地方高职院校由于在地域、师资、生源等方面的先天劣势,使校企合作项目出现了生源流失、生产性教学不严格,甚至是项目中断的后果。在国家出台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后,“现代学徒制”成为高职界关注的热点,如何构建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摆在地方高职院校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和繁荣阶段。
(一)萌芽阶段。在2002年以前,出现了少数几位学者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只停留在较为浅显的理论阶段,对实践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二)发展阶段。该阶段发展从2002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这一阶段“现代学徒制”的相关论述开始增多,虽然数量还较为稀少,但“职业结构化”、“产业结构升级”等概念已经陆续提出。有些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基础,结合英国、德国等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提出了适合我国开展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建议,并在个别学校开展试点。
(三)深化阶段。以2010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起点,有关“现代学徒制”的论述和研究大量出现。2012年和2013年,教育部分别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中培养的 “技术技能人才”受到了大量企业的青睐。
(四)繁荣阶段。2014年2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启了“现代学徒制”发展新阶段。随后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启国家规划层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配套政策推进该工作,形成了“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热潮。
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并批准几百所优质企业在高职院校开展试点,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主阵地。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内涵是学校根据行业的发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符合人才中长期的发展需求。以特定行业成熟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为基础,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徒培养的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特定行业成熟企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特定行业成熟企业“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引进是重中之重。
三、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烈。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自身原因,人才培养乏力,内部管理混乱,企业会认为投入产出比不高。花很大的精力将“现代学徒制”项目落户学校,但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却不能及时跟上,最后导致培养出人才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投入项目的资金也会因为学校不重视而打水漂。另一个原因是由企业所处的地域决定的,企业会认为花很大精力气培养的人才,在毕业后会离开依托项目的企业,导致企业人财两空。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教育有偏见,对未来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他认为自己因为学习能力不佳才流落到职业院校,去“现代学徒制”项目也是充当廉价劳动力。还不如玩三年混个毕业证,等毕业自己创业当老板。
(三)企业师傅参与态度不明确。在“现代学徒制”项目中,企业师傅需要为学生传授该企业的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和岗位知识技能。但企业师傅脱离企业的管理后形成管理盲区。在学校,学校无权管理,另外对其传授水平缺乏同行评议的评价措施,无法准确评价其教学效果。这就说明企业师傅到学校授课全靠自觉,若企业师傅自身有抵触情绪,传授效果不会好。
四、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模式---建设生产性教学资源平台
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企业参与意愿不强烈;二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三是企业师傅参与态度不明确。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地方企业和学校通过沟通解决三个建设。一是完成“现代学徒制”项目的遴选和创建,政府在政策上对参与企业予以倾斜,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意愿。二是完成学生从入学、培养、毕业再到企业成长的长远规划方案,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明确未来方向,提高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积极性。三是完成企业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授课效果的正向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搭建科学完备的生产性教学资源平台。
生产性教学资源平台可以由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基地组成,两中不同类型的生产基地为现代学徒项目提供生产性教学资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基地的配置,在完成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尽量还原企业真实生产经营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企业真实生产经营流程,并将有关内容制成教学案例。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授课要以共同育为人目标,两者在教学内容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子洲与崔钰婷, 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领域的现状、问题与前瞻. 教育与职业, 2018(20): 第45-51页.
[2] . 刘繁荣,傅俊与丁淑芳,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项目“分层递进式”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2): 第72-76页.
[3].曹靖, 我国“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24): 第42-48页.
张小勇 (1987.10——)山西吕梁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高职教育管理。
本论文系2016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65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张小勇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学徒论文; 企业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项目论文; 校企论文; 学校论文; 地方论文; 《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