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信息系统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物流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快速、经济、准确、可靠地满足城镇居民大量的物资需求和生活需求,是目前我国城市物流主要的任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向精致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零售商的备货也随之向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方向变化,这样一方面是物流效率的降低、物流成本的升高,随之带来的还有城市内部货运交通拥挤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有着发达物流业的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等的实践已经证实,采用共同配送这一先进的配送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在物流效率、物流成本方面与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之间所凸现的问题。
共同配送最早产生于日本,并在美国、欧洲等地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定义为“在城市里,为了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运输组织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共同配送是货主和运送者通过配送中心或其他组织联合开展的协同运送模式,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结束原有单一商品单独配货的分散、低效方式,同时减少车辆数目,降低环境污染。另外,还可以削减物流企业间的不当竞争,从整体上增强供方取得价格优惠的能力,促使企业走向优势互补的规模经济之路。针对我国的城市物流现状,通过逐步实现共同化、社会化的方式以求得规模化、集约化所带来的更大经济效益,因此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共同配送,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现代物流、解决城市物流困境的有效途径。
2009年3月通过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了未来3年内国家振兴物流业九大重点工程。九大重点工程之一的“城市配送工程”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实施共同配送工程,发展面向商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由于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的一种高级形式,参与共同配送的企业间业务之繁琐、业务处理量之大,远远超过一般的企业,对相关业务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快速科学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建立一套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参与企业的管理需求和配送客户的服务需求。基于此,本文研究设计提出了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个功能模块。
1 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城市共同配送的流程比较复杂,根据各个不同业务组织模式的具体情况,货物配送流程也会有很多差异。但为了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需要对整个配送流程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出一般的、通用的、标准的配送流程。目前,典型的城市共同配送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主要工作流程
(1)参与共同配送的企业物流联盟的每个企业通过系统接口或客户端软件向共同配送系统信息平台提供货运清单、装卸地点、运输时间及其他特殊需求,平台对每个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成本价格估算,并通过平台的信息系统接口将相关报价信息反馈给各企业业务管理系统或客户端软件。
(2)企业确定成本报价后,给予运输指令的下达,共同配送系统信息平台接受运输指令后,将根据装卸地点和时间安排运输计划。
(3)在进行单车分配作业时,共同配送系统信息平台检查车辆、司机、拖车、货柜等物流资源可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资源,并根据货运物品重量地、容积等属性合并或拆分成不同的单车作业。
(4)平台将通过客户订单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在电子地图上生成相应的网络模型,并把数据传递到运输计划生成系统,算法模块检验传递过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如果算法初始的车载量不能够满足运输要求的话就需要返回到算法的开始,重新填写车载量的信息再次计算;计算正确后得出优化路线并显示在地图上,也是生成了配送计划。
(5)配送计划要通过智能配载系统检验,是为了检验配送计划是否能够装载到相应的载重量的车上面,其中要检查车辆的空间是否够用。如果装不下,则要返回重新制订计划,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然后,对经过智能配载系统检验得到配送计划进行车辆调度,选择车辆和发车时间,保存调度方案。
(6)平台会将车辆调度结果传递给物流过程可视化监控系统,物流监控系统将会对车辆进行全程监控,跟踪车辆所在位置、装卸状况、车辆剩余运输等状况,实现在途中多次高度。并将货物运输状况报告给参与共同配送的企业。
(7)共同配送系统信息平台按照实际的运输状况进行费用计算,并根据参与共同配送的每个企业付款方式(运费预付、运费到付、见票付款、定期结算等方式)进行催款和费收核销管理。
(8)共同配送系统信息平台根据成本结构模型进行运输成本预算,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货物分类/运输距离/运输重量,整车/零担运输方式,附加费用、客户折扣管理等基准的费率结构。
2 系统结构和功能
2.1 系统部署结构
本系统采用B/S的架构,企业自身没有建设信息系统的,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部署在WEB服务器上的系统。由WEB服务器上的程序去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直接录入订单等数据,企业自身建立有信息系统的可以通过接口子系统实现与系统的连接,并通过数据交换在系统进行客户、订单等数据的交互,完成共同配送功能。系统的部署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部署架构
2.2 系统功能模块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软件功能结构
(1)企业系统接口功能模块。主要解决共同配送企业联盟内部企业的业务集中调度管理,适用于实效性强、机动性强、需要快速反应的物流作业管理,以应付客户的柔性需求,减少部门之间的沟通环节,保证物流作业的运作效率。系统提供电子商务化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与参与共同配送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低成本的数据交换。可以将企业的订单信息实时传送给平台受理,同时将平台对订单的处理信息和货物跟踪信息实时反馈给企业用户。系统客户端也提供订单录入与订单管理功能。
(2)基础信息维护功能模块。实现客户管理、车辆管理、货物管理、承运商管理、司机管理和车型管理。客户管理主要实现查看、新增、修改客户信息,重点是要和配送点对应。其中查看里面只能看到一些重要信息如客户编号、客户名称和地址,具体信息可以在详细信息里查看,同时在详细信息里可以修改客户的信息。车辆管理确定的车辆参数及所属车型,并对现有运输车辆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如车牌号、车型、使用状况等等。车辆管理不包括车辆的实时跟踪管理,但预留接收车辆跟踪信息的接口,以方便系统的整合。
(3)运输计划制定功能模块。以地图网络模型管理为基础,按照即时配送的原则,满足企业物流联盟各企业生产产品的配送管理,满足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配送管理,满足共同配送和多级配送管理。支持在多供应商和多购买商之间的精确、快捷、高效的配送管理。地图网络模型管理模块主要是在地图路网图层的基础上,将各个节点抽象出来,建立地图的路网图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网格将大地图分割成小地图,每个格子里设置一个节点,即配送点,实际配送业务中客户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的订单全部映射到该节点上,从而大简化运算量。再应用智能优化算法求解任意两个配送点间的最短路线,建立基础数据库,供计划模块使用。
(4)车辆调度功能模块。根据配送方案和车辆使用情况指派车辆执行配送计划。可以对所有运输工具,包括自有车辆和共同配送车辆以及临时租用车辆实行实时高效管理,提供对货物分析、配载的智能计算。智能配载模块可以从生成的配送计划中导入运输计划,以辅助配送计划在配送之前先进行自动配载,以确定所配送订单的货物在指定的车辆车型是否能够正确装载以及装载顺序和位置。同时与车辆监控可视化管理平台实时数据交换,获取车辆及货物实时相关信息。
(5)仓储管理功能模块。可以对所有的包括对不同区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的物流设备,对出入共同配送中心仓库的货物实现联机登录、存量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配、损毁登记、简单加工、盘点报告、租期报警和自动仓租计算等仓储信息管理。
(6)结算管理功能模块。共同配送是各参与企业之间的一种合作行为,在计算其成本时必须要考虑到共同配送联盟组建与运营过程所带来的所有成本。对各个企业所有的物流服务项目实现合同价格综合管理,包括多种模式的仓租费用、运输费用、装卸费用、配送费用等费用的计算汇总。
(7)统计查询功能模块。对车辆、运输计划、调度等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按车辆编号单独查询每个车辆的总出车次数、出车记录、服务客户和线路信息等。查询所有运输计划或根据计划编号查询计划的状态;在查询结果上点击计划编号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该计划的线路。查询所有调度或根据调度编号查询调度的状态;调度整体分布情况,能够看到调度编号、计划编号、车辆编号、车辆牌照、制定日期、状态和相关的线路等信息。
(8)地图操作功能模块。对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如分层显示、分层控制、无极漫游、任意漫游、直线选择定位,以及对电子地图的编辑操作等功能。
3 结束语
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城市共同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件功能设计,但对于搓和成交、路径选择、司机评估、货主评估、运输成本分摊核算等方面都需要在系统逐步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并细化,使系统更贴近实际应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