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指导;分类化指导;个性化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高校中的重点工作,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四年的教育和管理中,分类个性化就业指导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呈现的特点是: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单位的多元化、就业过程的个性化、就业选择的自由化、就业时间的提前化等。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们应该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地个性化就业指导,重点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指导,最终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一、以学生为本,充分了解就业需求。
传统就业指导无法兼顾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只能进行统一的指导,指导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差异,个性化就业指导就是针对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做到一对一的就业前景分析,对每种类型的大学生都能集中定期进行就业指导,这样才可以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率。
前期结合“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 让学生填写《就业意向统计表》,通过单独多次就业咨询,充分了解学生就业意向和自身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综合能力等。将不同就业意向的同学组成不同小组,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类个性化指导,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充分了解各语种的最新就业资讯,为毕业生详细介绍学校提供的出国留学项目以及出国出境工作机会,促进多渠道就业。同时我们还应该走出校园,了解就业市场中与专业相关或相近的新型行业,不断为毕业生探索新的出路。其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特殊学生的就业情况(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要实现充分就业,就是要把每个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做。
二、个性化指导,全程跟踪各个击破。
针对不同就业意向毕业生,采取个性化指导,集中优势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精准的指导,避免泛泛而谈。个性化就业指导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应该始终贯穿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应该跟踪毕业生求职的全过程,做好就业咨询工作,使毕业生能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到社会新鲜人的身份转换。
1.考研:及时转换
针对考研毕业生,成立了以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的考研指导小组。研究生考试时间跨度较长、难度较大、坚持较难,在备考阶段特别是临近考试之前,会出现各种困难和低潮期,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对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考研失利之后,一定要做好心理辅导调整好心态,同时指导学生转换方向,积极投向就业,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就业机会,以免被考研失利影响就业情绪和机会。
2.就业:多渠道就业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多语种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毕业生专业对口的行业也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教育类、外贸销售类、软件技术类,现在还新增有游戏开发类等,这就需要我们拓宽自身的眼界,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前沿信息,同时寻求校友力量和网络资源,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渠道的就业机会。
部分专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毕业时期会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能从事什么职业。这时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单独多次的就业咨询,让其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为毕业生制定一份个性化职业搜寻图。在此基础上,为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和实践实习机会,同时必须全程跟踪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是否真的能适应工作,及时做出调整找到工作与兴趣的结合点。
三、毕业生工作的思考。
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最为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优势及兴趣制定适合自己的择业就业方向。但在工作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地域限制。多语种就业需求量大的地域集中在沿海城市,然而很多学生不愿意离开川渝地区,从而错失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第二,逃避心理。部分同学选择考研或者备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家庭父母也对学生就业抱着一种没有好工作就考研的态度,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第三,频繁跳槽。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职场上的压力就受不了辞职。
这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的,只有我们拓宽自身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就业方向及就业信息,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才能实现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左方敏. 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路径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9.
[2]关顺贤.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1对1”个性化就业指导案例分析[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8.
[3]冯静. 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4]吴成林. 关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与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论文作者:王维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毕业生论文; 就业指导论文; 学生论文; 工作论文; 辅导员论文; 大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