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杰,2004年_李长杰论文

李长杰,2004年_李长杰论文

李长杰在2004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李长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困扰金龙公司多年的知识产权问题终于有了着落。经过艰苦的谈判,金龙公司与芬兰方面达成了专利和解,芬兰同意金龙公司使用其专利,而金龙则为此支付了高达700万美元的专利费。李长杰深深知道这一变化对金龙公司的意义,同时也深深知道未来全球铜管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金龙而言,未来的市场中,金龙不再是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技术才能生存的企业,从此以后,金龙成为了拥有技术标准的企业;对于芬兰方面来讲,这家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在承诺转让技术之后,意识到全球铜管市场上金龙强大的竞争能力,于2004年12月主动退出了市场。

而另一个具有制度意义的变化是,长期以来一直是国有企业身份的金龙公司在2004年改制成功,方法依然是大众抨击最多的管理层收购。金龙公司正式成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并以集团公司的名义立足市场,以李长杰为代表的一大批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则正式成为公司的股东。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李长杰多年的努力终于赢来了产权方面的回报,从此以后,他不再是一个替政府打工的职业经理人,他成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在一起的、真正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家。

可以展望,在解决了体制问题和专利问题之后,李长杰和金龙公司未来的道路将顺利很多。

硬件的进步

记者:2004年金龙好像做了很多事情。

李长杰:去年我们收入了36个亿,整个集团利税3亿元。去年上海的公司在龙洋运行得比在浦东更好,上海公司收购了日本公司,去年完成了2000多吨的产量。日本企业在历史上都没有完成过200吨的产量。去年8月收购了泰山铜管厂,这是国内第二大铜管厂,我们把它买断了。去年6月在珠海动工建设了一个6万吨生产能力的基地,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一年时间,原来的一片香蕉园、甘蔗园已经变成了厂房,设备全部开始运营,这些都是在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的。还是在去年,新乡地方政府为了把我们留住,规划了一个400亩的金龙工业园,给了我们很多特殊的优惠政策。2004年7月29日,我们开始在这个工业园里建设厂房。现在已经建好了。

去年我们的硬件有很大的进步。

记者:去年是硬件大增的一年。

李长杰:去年我们过了一个很大的坎。

去年,我们凭借着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把美国一个巨大的空调厂的订单拿到了,我们的产品开始向美国出口。开始是一两个集装箱,然后是几百吨,再后来是上千吨。到8月份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已经有5000吨进入美国市场。

这时我们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我们把美国最大的铜管厂的饭碗抢了。他们的总裁,2004年6月份就到中国来找我,说我抢了他的饭吃,想和我协商平分美国市场。我告诉他,现在这个结果是市场决定的。当时我举了一个例子,你想娶一个欧洲姑娘做太太,人家不喜欢你,你也没办法。市场决定了今天这碗饭由我们吃,我们想平分,人家买方也不同意啊。WRV总裁很不愉快地离开了中国。

记者:这个故事应该能说明金龙的国际化水平有了大提升。

李长杰:我觉得这是一个信号——我把一个用户占领了,把一个竞争伙伴得罪了。这就是金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坎,不进步这个坎也不会出现。

解决知识产权

记者:你们和芬兰人在专利上多年的纠葛去年也得到了解决,是吗?

李长杰:是的。我们和芬兰的专利问题,本来在2003年已经全部解决了。但是由于我国加入WTO专利必须延长5年。芬兰人借了这个由头大做文章。

记者:究竟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李长杰:其实我们并没有违法,只是国家一些不可预见的举措让我们遇到了麻烦。

西方国家的公司,把专利看得比命还金贵。他们认为公司赚钱的最高境界是赚专利费,专利这种无形资产是他们赚钱最直接也是最短的路。中国人是在卖产品赚钱。外国人在卖技术、卖标准、卖专利赚钱。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既没有经验也没有教训。我们从理论上已经知道这是一道坎,但是还没有在实践中尝到厉害。

所以人家就在我们5000吨货物进入美国的当口,给我们发了律师函。一下子把我们5000吨的产品扣在美国了。当时这批货物的现汇金额是1600万美金。时间是2004年9月24日。

这时候WRV公司十分幸灾乐祸。

记者:中国企业在专利方面的教训还是很多的。

李长杰:芬兰公司的态度十分强硬,就说我们的产品侵权了。这对金龙这样一个企业来说,是个多么重大的事情啊!

这件事情从2004年9月14号开始操作,一直到年底才结束。好在结束得很漂亮。

记者:听说你们和解了。

李长杰:解决这个纠纷有几条路可以选。

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出口,就不会有这个麻烦。因为芬兰公司这个专利已经在德国和中国专利局作废了。如果不出口,我们的设备制造、产品销售都不存在问题,一切都是合法的。一条是走国际上很规范的道路——走法律程序,提起不侵权上诉。走这条路需要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指的是法律程序的时间。在这两年时间里,这1600万不能动,在这两年时间里金龙不能出口。花费这两年时间,我们即使胜利了,也无法抵消金龙失去这两年发展时间带来的损失。

第二条路是硬抗。随便他封杀,反正我们一分钱不付,不理他。这样他们下一步一定会起诉金龙侵权。这样1600万美金还是会被冻结,什么时间我们能出口也变成了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所以硬抗的办法也行不通。

第三个办法是协调。动用了河南省商务厅、国家商务部和芬兰大使馆,商务部副部长、芬兰大使都出面了。协调失败。

记者:最后用的什么办法?

李长杰:最后一种办法是迎上去和他们谈判。

100万美元一条线,谈到92.8万一条。最后我们算了算,上海两条线,新乡两条半线。他们还派了密探去探察我们在珠海的生产基地,连珠海的三条线一起要收。这七条半线怎么办?这600万美元要不要给?给的话,这部分钱从哪里出?我们的办法是在谈判结束前给这600万美元找个来路。

2004年11月,我们在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WRV公司对我们的谈判细节并不了解。我们也可能和解继续向空调公司供货,也可能失败退出美国市场。WRV公司是美国空调公司主要的供货公司,但是他们的问题是成本很高,供货价很高。我们和芬兰公司的官司如果失败了,美国的空调公司也会在中国找另一家公司合作。此时我想的是要在美国找一个很大的平台,万一我和芬兰公司的官司失败了,我们需要用另一种方式销售我们的产品,这个办法就是走OEM的路线。所以我把WRV公司的老板邀请过来,从2004年11月3日开始和他们谈战略合作。谈到2004年11月14日。WVR公司的总裁带了两个副总来,谈成了两个文件,第一,双方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互相理解和支持,在合作过程中要把金龙公司的文化搬到美国去。第二,形成了由WRV为引导,金龙做OEM贴牌,4年向北美供货13万吨的长期合同。保证向美国这家空调公司年供货5万吨,并向北美其他地区供货8万吨。

谈判的结果是,最终的价格是每磅比我们和美国空调公司成交的价格要贵2分钱。付款条件是,出天津海关,当月现汇给。原来我们和美国空调公司合作的时候是他们三个月跟我们结算一次。我为了支持和芬兰人的战争,在美国又拉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和我们签过合同以后,WRV公司才发现,我们和芬兰人的战争根本胜不了。他们后悔了,但是已经晚了。

记者:听说最后与芬兰人的谈判是以你们出600多万专利费告终?

李长杰:到最后关头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金龙要向芬兰公司支付600万美元,前提必须是我们和WRV公司签的合同必须生效。13万吨的合同生效,我们每磅抽2美分,一共可以赚600万美金,正好和付给芬兰公司的账持平。比直接供应给美国空调公司还能有些优惠的条件,一个是当月能拿到现汇,另一个是多了北美市场的8万吨。

WRV卖我们的货,还能从中赚钱,我们得到的是利润、即时的现汇、免去了服务和物流的费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以后,和WRV方面的谈判终于彻底告一段落。我马上告诉法院,我们同意向芬兰方面付款。和芬兰的官司解决了,海关的货物解冻了,WRV公司马上把那批货买断了。一个星期内,首款300万就汇给我了,2005年元月4日,第二批款300万又给我了。同时由于美国铜价升值,每吨上升了200美金,WRV公司又分给我97美金。

最后芬兰人和我说,不是我向你要得多,现在专利问题一解决,我等于把整个欧美的市场都拱手让给你了。我知道一旦把这个市场给你了,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记者:对啊,我想知道,这家芬兰公司今天的局面如何?

李长杰:这个芬兰公司2004年12月被卖掉了,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德国两家世界最大的铜管厂,因为德国的反垄断法,不能买这个芬兰公司。现在这个公司还没有人能买下来,他有200亿的收入资产,7亿的净资产,在全世界有工厂。这个公司得到了600万美金,但是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们付出700万,很心痛,但是值得。

记者:你解决了长期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你解决了标准的问题。

李长杰:现在我每个月光美国一个订单都有2000多吨。韩国还有上千吨。今年金龙有5.7万吨出口,还有可能达到7万吨。我们今年的生产总量是16万吨。如果拿出7万吨出口,国内的供应就很困难了。

记者:这样一件事情足足折腾了你一年。

李长杰:现在从商之道就是只能是想到了用不上,绝不能用到的时候想不到。美国这件事就给金龙很深刻的教训。这个问题我们原来还是没有想透。光知道这是一道坎,这道坎1米2高还是1米8高?金龙能不能迈过去?迈过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没想明白。出了问题,靠原来的一些积累,好不容易迈过去了。

记者:去年一年,金龙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李长杰:我们去年有17项成果申请了专利。

记者:用600多万买到了今后的平坦发展。

李长杰:现在我们的动力电池正在抓紧生产,争取早点投放市场,填补国家空白。弄了很多专利,每弄出一项就往上报。现在国内企业要用我们的专利,我们也是要收费的。

记者:国外企业主要是靠卖专利赚钱的。

李长杰:对,我们现在也要这样。

民营企业有点危险

记者:你怎么看现在民营企业的发展?

李长杰:很难。现在很多民营企业有致命伤。有些民营企业的文化修养、智慧总量和他们的发展速度不匹配。有些东西通过时间的积累,通过长久的补充可以补充进去,有些补充不进去。这就是他们的致命伤。

记者:观念不对。

李长杰:河南有个房地产老板,很崇拜我。他突然暴富,买断了市里的4星级宾馆。我想这样一个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个念头让我主动去接近他。我曾经问他,现在有多少资产?他告诉我,有3亿。怎么会那么多钱?他和我说实话,开始他只有5万块钱。当时河南统一建设指挥部的地皮要卖的时候,被他买断了。他看出来这块地很有潜力,当机立断把5万块钱当押金交了。订下这块地皮,马上他就牛了,别人拿着钱来给他付订金。一转手赚了一大笔。其中当然也有很多关系,很多人帮他。

赚到第一笔钱,这个老板又看好了火车站旁边的一块地。自己出资金开发搬迁。然后建一个5层的商城。这个项目的一层二层出售就把全部的投入赚回来了。剩下是3、4、5层,每年租金400万,出租。然后又做一个项目,也按照这种模式操作。

他有胆量也有资本来吃这样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去年把新乡国际大酒店买下来了。

我到他办公室去看,很大的办公室,专门有一个屋子供佛祖。然后让我看他收藏的名人字画,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还有一层楼专门是舞厅健身房。

他今年才36岁,人很好,很厚道,也很愿意进步。

我问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他说是驻马店工商学校。你说你怎样把他培养成一个MBA,怎样把他改造成一个企业家?

记者:现在这样的人很多。

李长杰:你愿意帮他,打造他,他还不愿意受这个罪呢。他已经习惯了走粗放型的道路,也没读过多少经典著作。用一些社会上认可的经验和个人的勇敢闯天下。

我占相对的大股

记者:所以我想问你。金龙在制度上有没有打算?

李长杰:两件事对这个企业威胁很大。一件,能不能持续地保持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件,^这个企业的领导班子能不能是长久的胜利者。

记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表述。

李长杰:现在有些专家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专利。其实不完全对,核心竞争力是技能和技术的综合。这里包含着专利,也包含着职工素质等等,企业展现给客户、用户的产品、服务水平的高低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背后藏的就是企业的文化。人铸造了技能和技术。同样是人,知识结构的差异会带来很大的不同。一个企业里面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和里面都是农民工,企业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农民和知识分子有什么区别?惟一的区别就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区别。

一个企业赚钱很容易,培养一个学习型的赚钱企业是很难的。

记者:你现在有没有具体想法。

李长杰:正在做着呢。我们改制了。

记者:怎么改的?

李长杰:金龙股份制了。我占相对的大股。国有、集体成分退出了。

记者:厉害!你做事情很稳,一点不张扬。去年你解决了标准问题,打开了全球的市场。另一方面是金龙股份化了,国有成分退出了,这是一个制度上的重大转变。所以你的构想都有可能实现。说说看你的股份制改造是怎么做的?

李长杰:金龙原来有一点无氧铜厂的股份,剩下的都是工人的股份。6年前,我们组成了金龙集团。前年金龙集团存在的无氧铜厂的股份全部被员工买断了。去年金龙的全部资产是2.6亿,政府把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中一些不好的部分全部量化分给职工了,还有600万股算是国有资产,如果想结束一张支票就可以解决。市里觉得如果完全没有了国有股份有点可惜,希望能把剩下的一小部分挂到国有资产管理局去。其实哪有集体资产挂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呢?但是如果不挂,他们的心情会不好啊!我分了1000万块钱的股。职工们最少的三、四万,几十万上百万的也有。

记者:现在金龙的产权很清晰了。

李长杰:太清晰了!

记者:去年做的事情实在是非常有意义。

李长杰:去年年底,我把总裁这块职务兼起来了。原来的总经理人很好,就是学历低了些,做得很稳当,但是缺乏抗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能胜任总裁这个职务。现在这个人暂时任我们的副总,分管一个方面。

集团化以后,资源可以共享了。然后我就想设立一种机制。

企业也要有“宪法”

记者:这次开两会,你有什么最大的感想?

李长杰:在金龙,接班人一定要在一种强大的竞争机制下产生。再者接班人的位置不能由某人长期占着。董事会下的经营班子的一把手可以连任,没有限制,但是必须有竞争机制限制他。我们还在探索这个路子。

记者:想做企业的宪法,保证企业的发展。

李长杰:企业没有长盛不衰的。能做的就是尽量延长这个周期罢了。

记者:现在你有了好制度,又有了好市场,还有好标准。这样已经可以朝百年老店的方向努力了。金龙准备上市吗?

李长杰:已经具备条件了。但是现在股市很低迷,国家监管也不是很规范,银行的利率很高。上市以后会有很多问题的。本来6月份就可以报材料了。我没同意。往后拖拖再说吧。

记者:你还是有资金。越是需要资金的人越想上市。

李长杰:现在银行的钱也很难用。但是我会想办法的。上市圈别人的钱,首先就是把两只手送给别人拴住。群众不拴,国家拴,证监会拴。给你派几个独立董事。一些事情就很麻烦了。

记者:去年是你的丰收年。

李长杰:现在还在发展中。国际市场上的裂口刚刚撕开。原来日本、韩国的那些订单只是雕虫小技。真正能在战略上解决问题的,还是欧美市场。

记者:你现在是河南最好的企业?

李长杰:河南的企业很多,特别是消耗资源的这些企业。

记者:但有些企业是虚的。

李长杰:对头!

标签:;  ;  ;  ;  ;  

李长杰,2004年_李长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