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价值观(笔谈五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
吴向东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对“社会主义”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传统:“科学的”社会主义和伦理的社会主义。“科学的”社会主义,如考茨基、阿尔都塞等人把社会主义实证化和制度化,忽视、否认社会主义的价值因素;伦理社会主义,如伯恩施坦、社会民主党以及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等把社会主义伦理化、价值化。二者都没有能够坚持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社会主义实践中也长期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实证化,社会主义价值被悬设乃至物化和湮没的倾向。事实上,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主义是制度和价值观的统一,这种统一根源于社会本身的内在逻辑。
社会是一个关系体系,马克思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0页。)这里的社会关系是制度化的社会关系体系,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反复的交往实践,将某些交往关系、社会关系固定、规范下来,或者通过理性的设计规范和固定某些社会关系,从而形成制度。社会总是以制度的形式存在着的,亦即制度是社会的存在形式。人的活动不仅造就社会关系、形成社会制度,还追求、实现和创造着价值并形塑着价值观。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人们关于一系列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制度与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关联。制度总是内涵着价值观,一个制度体系实际是围绕某种价值理想实现的制度安排,不同的价值理想构成了不同制度的内在精神和品格,使不同制度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气质。作为社会制度核心的社会规范,是体现价值观的规则体系,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根据一定的观念制定的供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规则、标准和尺度,社会规范实际就是价值规范。同时价值观还评价着制度,为制度提供义理性辩护。在一定制度中存在的社会共同体总是通过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自我认同,即自我确认和肯定,回答“我们是谁”,并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显现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自身的同一性。因此价值观是制度的生命之魂,也是社会的精神自我。
制度与价值观的这一关系具有普遍性。马克斯·韦伯把新教伦理中“视劳动为天职”等禁欲主义的理性伦理观念看作是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哺育了近代经济人”,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注: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6、49、16页。)对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神韵,是社会主义精神。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上的自觉,我们就不能真正懂得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任何忽视和淡漠,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某种先验存在,犹如社会主义是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历史必然性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运动,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基于历史运动、历史规律,以及人们价值实践的一种自觉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完善是不断互动的过程,同时这种价值观的建构本身也构成现实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内容。
价值观的建构需要一定历史和现实的资源。社会主义价值观应是对人类历史上以往一切合理价值理念积极继承的结果。社会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构成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建构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分析构成建构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逻辑前提,因为社会主义直接是以资本主义为自己的理论和历史的逻辑前提。
我以为,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个人主义被视为创造西方文明的传统,构成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功利主义被黑格尔视为“启蒙的最终结果”,布莱克等在《俄国和日本的现代化》中指出,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道德上都是借用了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取胜的,功利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个活着的传统。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世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米瑟斯说:“资本主义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它从自由主义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注:米瑟斯:《自由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2页。)理性主义曾和蒸汽机一样成为资本主义突出的标志,被韦伯认作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伦理正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理性主义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的深刻基础。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所提供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理性、正义、博爱等一系列的价值理念无疑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缺陷不在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理性、正义、博爱等价值理念本身的不合理,而是在于这些价值理念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表现为虚假性和内容上的资产阶级性质。同时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现代性的充分张扬,资本主义价值理念本身的片面性、单向度性、平面化等的弊端缺陷得以进一步彰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义世界的危机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疏离与对立是它的缺陷之表征。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合理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离开了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继承,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也就失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离开了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批判与超越,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存在的理由。
据此,我以为,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由新集体主义、人民功利主义、自由—民主主义、实践理性主义所构成的完整价值体系。其中,新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总的、普遍的价值原则,人民功利主义、自由—民主主义、实践理性主义分别指向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三个向度。这一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的必然要求和实际的展开,也是对由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所构成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批判性否定。
新集体主义肯定个人的主体地位,个人是独立自主的主体,同时强调个人主体地位根源于社会,社会也是主体。因此集体主义承认个人是目的、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同时也承认社会是目的、社会价值、社会权利,强调二者的统一。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它强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结合、和谐共生、辩证发展;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集体利益为先,在必要条件下放弃乃至牺牲个人的自我利益;集体必须充分关心和保护个人的合法利益,努力促进个人正当利益的满足和发展。集体主义还强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落脚点,最终要归结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民功利主义奠基于利益和道德的真实关系,是以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对社会利益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要求的理解与把握。它肯定个人合理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是一种道德上的善。它更肯定最大幸福原则即追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的原则,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幸福作为个人言行的最高准绳。兼顾动机的效果论也即实践论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它的价值评价标准。
自由—民主主义强调以民主保证自由的实现,以法治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自由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没有自由,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与共同承担社会和政治责任的机会。自由是全面的自由,既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也表现为人与人关系中的自由,作为权利的自由,还表现为人与自身关系中的自由。自由是每一个人的自由,他人的自由是每个人的自由的界限和条件。民主是实现自由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民主,意味着主权在民,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在于人民的同意,而不是在于神的旨意或者资本的逻辑。民主意味着尊重少数的多数裁决。少数服从多数是民主的必然内涵,同时民主也关注少数人的权利得到应有的保护,因为它知道最初发现、掌握真理的往往是少数人。尊重少数的权利乃是多数裁决的前提。民主还意味着权力的约束与制衡。因为没有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会走向权力的专断与滥用,这是千百年来人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
民主要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民主的理由,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在西方,公平、正义是同一个词,即justice,它与平等是紧密相关的。公平正义的观点从来不是抽象的,它不能超越现实生产关系的特点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意味着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公平(包括程序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分配公平。这里,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是要求结果的均等,它不等于平均主义,但同时也不能仅仅归结为机会平等而任由机会平等必然造成社会分化。它要求在机会平等和结果均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张力的程度和水平依据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保持着一种开放性。自由、民主、公平正义逻辑地要求法治,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也是自由、公平的保障。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法治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就是法律至上,核心是宪法至上。法律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任何人以及政府不得超越法律。宪法是评价和衡量政府、公民行为的根本准则或最高标准。
实践理性主义是对传统理性主义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一种批判性扬弃与综合。它破除了把理性理解为先验、绝对、普遍实体的旧理性观,强调基于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理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开放的、发展的,因而它实际是一种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合理性意味着人的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情与合理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它在实质上是指向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和人性的丰富、自由与解放。因此实践理性主义自然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8页。)同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表现为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否弃了以神为本,否弃了资产阶级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所掩盖着的以资本为本,同时也是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呈现出来的异化的价值否定。它强调要以现实的人即人民群众为目的,充分肯定、满足和发展人民群众正当合理的利益;要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等。自由是首要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人的最高价值,因此要特别强调保障和扩展人民群众的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等等。同时强调权利和自由概念的实际内涵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和历史性,是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得以不断丰富的。总之它强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简介:吴向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
王占阳
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中国长期忽视社会主义价值观,更缺乏明确的社会主义终极价值观。这种失误,已经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中国现在迫切需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并据此建构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终极价值问题的重要性,实际上首先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首要内容。有无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这是有没有社会主义的问题。有无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则只是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传统理论,总是强调从科学的角度判定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将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西方社会主义理论一概贬斥为“唯心主义”。但实际上,这种观点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归根到底也是行不通的。
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是唯物史观的产物,而是早在唯物史观之前即已基本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某些自由主义者,就是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提出者。马克思、恩格斯也是首先接受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后才提出了唯物史观的。马克思、恩格斯判断一种社会学说是不是社会主义学说的标准,也始终是看其是否包含、贯彻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并不是看其是否是科学的。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本质上属于价值范畴,尽管它也完全可以成为科学的对象。
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的前提下,把自己主要注意力进一步地转向了解决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问题,并且决定性地创造了注重社会主义科学性的思想传统。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来说,马克思、恩格斯未能再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问题给予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和阐释,以及他们对于人类价值观的相对独立性的估计不足,确实也是古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缺憾。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的部分理论家首先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曾试图借助康德哲学予以弥补。在此之后,20世纪西方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长处之一,也正是在于广泛、深入、系统地发挥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然而,不幸的是,在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落后国家,人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普遍难以发现和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包含的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更难以真正地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由此,从20世纪初期起,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轻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性的理论偏差,便在第三国际所属各党、各国内部愈益严重地发展起来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根本问题,也因此而再度成为最重要、最尖锐的理论问题,而这些国家在这些根本问题上的严重的“左”右摇摆,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有目共睹的严重后果。
这就表明,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在我们这个比较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明确社会主义的终极关怀之所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使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富于人文精神、理性主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得以有效地建构起来。
所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首先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同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使各种社会主义有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共同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那种最高价值。
人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由来已久。诚然,在人类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在各种古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古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以及各种现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之间,始终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的,但是,我们在这些各具特色的具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中,却仍然能够看出一种无所不在的共性的方面,这就是,这些学说都主张使社会成员能够普遍地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只有少数社会成员才能够过上幸福生活,因而,这些学说也都是以是否有利于使社会成员普遍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而不是以是否有利于使少数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这种无所不在的共性的方面,实际就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有的最高层次的价值追求,就是使社会主义赖以区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之所在。所以,我认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最一般的价值取向,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注:王占阳:《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在这里,我所说的“公民的普遍幸福”,特指“现代公民的普遍幸福”。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可以表述为“至善”。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实际是一种具有深厚人性基础的社会政治学说。社会主义的人性基础首先就是人的善良本性,而善良的实质就在于希望他人获得幸福,并以自己的行动为他人谋幸福。社会主义者的善良不仅是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善良,而且更是对于所有人(只要他不是害群之马)的善良。社会主义就是人类的善良本性的充分展现,因而也就是真正的“至善”。
进一步看,现代社会主义不同于古代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所追求和实现的是现代公民的普遍幸福,而不是臣民的普遍幸福,或者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公民的普遍幸福。
最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正是统领和规定社会主义全部价值的最高价值。因此,“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这一命题同时也意味着,社会主义价值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的价值。所谓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实质上也正是普遍幸福主义的价值体系。任何价值取向,如果它是具有普遍幸福主义的特征的,它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反之,就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衡量标准,也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解释原则和最高选择标准。按照这个普遍标准来衡量,我们才能有根据地判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什么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按照这个普遍原则来解释,我们也才能合乎逻辑地阐明为什么具有普惠性的效率、平等、富裕、福利、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博爱、和谐等不同的价值都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因而也才能够合乎逻辑地阐明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按照这个最高选择标准来考量,我们也才能在各种非终极性社会主义价值发生某种程度的矛盾时,做出价值论与真理论相结合的合理选择和协调,从而最有效地保障最大多数公民的最大幸福的充分实现。
作者简介:王占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政治学教研室教授。
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究
任玉秋
价值观或者价值观念是一个由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引申出来的哲学词汇,价值在这里用以表述人们判断事物对于自身的意义,包括是非、善恶、美丑、好坏、有用无用等等。以此推论,价值观就是关于人们判断事物意义的观念和追求这种意义的信仰与理想体系。价值观属于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正如一切思想意识一样,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意识就是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即本文要讨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作为统治阶级的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既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性的东西,也就理所当然地可以从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方面进行考究,最后得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综合性认识。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肯定凡是对满足人的物质需要有效用的事物就对人有根本的价值,由此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群众史观,体现了扬弃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辩证法,体现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
唯物主义价值观从抽象到具体,有三个主要的内容:一是价值是主体反映外部事物对自身的效用关系的概念。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把全部人类历史看作是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改造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作为对象的外部世界以及人改变对象的实践活动都与人形成了一种效用关系。二是满足主体的物质需要是最根本的价值关系。人对于外部世界有多方面的效用关系,是由人的多方面需要决定的。不同的人对各种需要的选择不同,因而对外部世界的效用关系即价值判断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在人的多种需要中,根本的是物质生活需要,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满足其它的需要,才有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集团都是同样的。由于人的物质需要是随着人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中必然包含对发展生产力的肯定。三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最具有价值意义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在现实生产过程中,生产力不是一个独立的事物,它总是与生产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具体的生产方式。人类改造世界的这个本质,决定了生产活动总是与不同社会成员的物质利益有着不同联系。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为了满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物质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它利益需要。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判断事物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效用关系,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首要的基本内容。
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原则为基础的价值观。这就是说,判断事物与人的效用关系是以阶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为基准的。这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尤其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区别。资本主义价值观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博爱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基准、个人的价值判断为转移的。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的最高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交换“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自由!因为商品例如劳动力的买者和卖者,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们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平等!因为他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占有者发生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所有权!因为他们都只支配自己的东西。边沁!因为双方都只顾自己。使他们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社会主义社会则不同,工人阶级内部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力与资本交换的关系,而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分配上是按劳动量换取报酬的,因此,他们必然是以整体利益判断效用关系,集体主义原则必然是其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并不绝对排斥个人利益,只是要求在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主义原则在政治关系中表现为平等和民主。贫富差距、地位差异、身份差别,都不能改变平等关系。任何社会现象如果偏离了平等原则,不论基于什么理由,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的人民主权决定政治生活的价值标准。人民主权一方面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合法性问题,人民反对的动议无论动机如何,都是不合法的。另一方面也是个价值观问题。人民群众满意的事,必然是对大多数人有益的事。
体现历史辩证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扬弃。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合理的价值观念主要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概念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曾经在思想的发展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绝对否定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成果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而是在肯定它的反封建功绩的同时,指出它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的虚假的本质以及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条件。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社会主义价值观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扬弃关系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要在汲取资本主义价值观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概念、建立起高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需要;一方面,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举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过的自由、平等、博爱大旗,既用于继续扫清残存的封建主义观念,又用于构筑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对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兼容并蓄,社会主义价值观才有普遍而长久的生命力。
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分子。完善、丰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构筑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完整体系,是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至少有两个关键:一是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概念。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社会主义就是创造条件消灭阶级的社会阶段。一切为了最终消灭阶级,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就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统治者的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群众实践行为的价值。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消灭阶级这个核心概念展开为思想体系。建立、完善、发展在全社会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产关系以保证消灭阶级的经济基础;建立、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一切社会成员的政治平等;普及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科学和道德水平,打碎束缚人的精神的枷锁,使劳动者的实践从自发的变为自觉的,等等,这些观点都应当从创造条件以消灭阶级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社会主义运动过程的高度,在总结社会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社会主义现状和未来趋势,从前人创建的科学理论起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系统的再创新,以引导人们走向实现这种价值观的未来——共产主义。运用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总结上述分析,看起来扑朔迷离的复杂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此时便豁然开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基本思想。概而言之就是:工人阶级和所有劳动者通过自觉的奋斗,在消灭阶级、消灭剥削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平等和民主,以构筑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150多年来,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全世界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不就是为了追求并将继续追求这样的生存价值而奋斗吗?
作者简介:任玉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
从价值观的高度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
白先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即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前进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高举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这不但是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需要,更是实践上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一、从价值观层面来认识和界定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回归
过去很长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制度和特征层面,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等,这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与资本主义的长期较量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社会主义一些具体制度的教条认识和僵化坚持,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阻碍。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超越了从具体制度和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在更抽象、更完整的意义上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进步的需要和人民意愿的满足,实事求是地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指导。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是一个理论抽象化的过程,揭示出社会主义的超现实的规范和理想,为人们提供判断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理念,明确社会主义信奉什么、主张什么、支持什么、赞成什么、拥护什么、坚持什么,而不仅仅是拘泥于具体的制度安排,自己束缚手脚。
事实上,社会主义的本源就是价值。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社会制度和专制主义的伟大运动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他们从人的理性本质推论出一切人的天赋的平等权利及其要求自决的权利。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是人所固有的。自由意味着人的自决的权利,平等强调的是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自由,博爱则被视为所有的个人都属于同一个人类这一事实的天然表现。应该说,这些主张代表了人类的基本共同要求,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步确立,自由、平等、博爱变成了少数有产者的特权,而占人口大多数的无产者得到的却是依附、不自由、不平等和异化。社会主义是对这一不合理现象批判和否定的产物,它要求自由、平等、博爱在全社会的意义上得到普遍实现,而不仅仅只在少数人身上得到满足。马克思更是在全面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揭示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自由的正确道路和途径,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不是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否定,而是全面的继承和彻底的实现。
二、自由、公正、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自由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自由意味着人们摆脱任何有损于人的尊严的依赖关系,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个性。自由应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实现。自由的实现需要物质前提,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是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自由的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通过制度和法律充分保障人们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以及政治权利和自由,平等、公正地分配机会,是自由实现的基本条件。自由的实现需要主体良好的素质,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是自由实现对主体的要求。自由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不大进步,人类自由的程度将不断得到提升,自由的进程没有终结。
公正是人类持久的呼唤,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诉求。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向,就是要消除资本主义带来的不公正、不平等。公正意味着人人天生都有平等的权利。社会主义主张的公正以一切人都具有同等尊严为基础,要求法律面前的平等、共享政治和社会机会的平等、享受社会保障机会的平等、男女平等,要求在收入、财产和权力的分配和在接受教育、培训和文化方面有更大的平等,还要求劳动的公正分配。
互助是人类天然的本性,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主张。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最初斗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只有通过团结和互助,才能对抗强大的资产阶级,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传统和斗争手段。互助意味着人们用人道的态度负责任地处理相互关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作为自由平等的人,只有彼此负有责任并且互相帮助,仁爱诚信,才能共同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没有互助不可能有更加合乎人道的社会。互助要求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得到自由。因为人们越是作为自由的人和平等的人互相对待,就越指望实现互助,但互助决不是强加于人。互助也要求整个社会为陷入困境的个人承担责任,不应把社会风险转嫁给个别人或偶然的私人乐助。互助还要求尽量发挥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和谐是人类的自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要素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和谐是其内在的要求。和谐意味着社会主义应该处于一种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要求人与自然平等相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和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驾驭自然。破坏生态平衡,对自然疯狂索取和掠夺,只会遭致自然界冷酷无情的报复。和谐要求社会结构协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必须协调发展。和谐要求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
三、根据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明确了认识和评判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拓展的空间。
首先,按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策略上更灵活。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表了人类美好向往和理想追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具有更加广泛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面对阶级阶层结构分层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以及人们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的现实,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社会思想的统一和利益诉求的整合。同时,社会主义价值观超越了具体的经济政治关系形态,具有更持久的魅力和意义,它确定了社会主义的方向、目标和准则,但又没有在具体道路、手段、方式上对社会主义实践加以束缚,无疑极大地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创新。
其次,按社会主义价值观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具体制度和体制指向上更明确。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面临一系列的判断取舍,哪些是应该坚持甚至发扬光大的,哪些是需要逐步完善的,哪些是需要改革创新的。判断的标准,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我们已经确立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只要有利于自由、公正、互助、和谐的实现,就应该加以坚持和发扬;只要有悖于甚至有碍于自由、公正、互助、和谐的实现,就应当谋求逐步加以改进;新体制、新制度是否应该设立,也必须以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现与否进行确定。
最后,按社会主义价值观制定现实政策目的更清楚。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我们制定现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无疑,具体方针政策的制定由于针对的问题不同,施行的时效不同,而不一定直接地显性地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但是,政策制定的理念支撑应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政策落实的,只有经过连续的政策实施,价值目标才能转化为现实。脱离社会主义价值观支撑的政策,只会使目标渐行渐远。
作者简介:白先愚,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李抒望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新主题。建设这样的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利益多元化、共同富裕、以人为本,应是基本的价值诉求。
利益多元化
单一和纯粹,不是和谐,更构不成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切难题,来自我们选择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一可能性,也在于我们能够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于是,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正在并将大量产生出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应该承认,多元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无视这种变化,留恋传统体制下利益单一化的思想和价值取向,是可悲的。
但是,从社会稳定运行的要求看,又必须把多元化整合起来;因为多元利益和价值存在,相互之间就会有矛盾,有磨擦,甚至冲突。冲突不是和谐,可是冲突能够转化为和谐。多元化与整合是一对矛盾,“和谐”就反映了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而恰恰在于面对多元力量的社会现实,摆平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因此,和谐,源于差别而又高于差别,源于多元而又高于多元。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有矛盾的、有差别的多元化社会,是一个容纳矛盾而且有办法解决这些矛盾的社会。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提供一种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等等。正因为如此,和谐社会才保持创新的活力,能够不断地、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共同富裕
从人们生活的物质层面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基本的价值诉求是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消灭贫穷。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都是讲社会主义的原则、特征、优越性等等。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用“共同富裕”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和价值追求统一起来,并且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终的区别,就是看是不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自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我们的社会,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贫富差距不是在逐渐缩小,而是不断加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便无从谈起。1986年秋,邓小平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节目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时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页。)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设想,到20世纪末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问题,并且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因此,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设想的20世纪末本世纪初,要把贫富差距作为中心课题来解决,以及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针对勤劳致富和守法致富而言的,而对非法致富,一开始就强调要坚决解决。邓小平一直强调的两手抓:“一手要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切以非法手段暴富的畸形先富,任何制假贩假、坑蒙拐骗、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发财致富”行径,一开始就都走到邪路上去了。它既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也违背社会主义的法治和道德原则,在加剧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中起着极坏的影响。这也正是人民群众最为不满意的、深恶痛绝的,实乃当代中国最大的不公平、最大的不和谐。
任何一个公平的社会,都不可能消灭贫富差距,而是控制差距的范围。当前,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所得税,扩征遗产税;在政策上向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倾斜,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一个和谐的社会,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平等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其中的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
以人为本
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中,经济社会发展是手段,而人的发展是目的。否则,所谓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个游离于人之外的预定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以人作为主体参与其间并影响其进程的历史过程。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保持发展强势,增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政治权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品格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坚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文明程度和运行效率,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对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理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作者简介:李抒望,山东临沂市委党校教授、《沂蒙论坛》主编。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理性主义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