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韩萌,李伟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韩萌,李伟

黄河交通学院 河南焦作 454950

摘要: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是社会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没有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无法呈现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需有一个完整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有社会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今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发展体系是一样的,包括生态环境,能源资源,人口状况等不相协调的缺点。所以,为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本文通过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了交通运输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适合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内涵

所谓可持续发展从表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两个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就是寻找一条能源,土地,人口,环境因素相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的道路。可持续性指人们消耗或损害资源的速度不能超过资源再生或后续资源的速度。发展就是人们只有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才能有更美好的日子。可持续发展是1980年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论及发展策略,它已经完全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它的基本理论概念也被国内国外各界慢慢地承认,并且逐渐向社会国民经济各个方向延伸,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已经被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同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定为我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基础战略。

进一步来看,可持续发展有三大类,分别是可持续生态,社会,经济的发展,强调人们在可持续发展中注意经济效能、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这强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但作为人们进一步推进社会全面发展的思想,它已经完全超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它将环境生态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完全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策略。

2.现代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造成的诸多负面问题

交通拥挤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愈发严重,拥堵问题越来越大。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问题。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造成的交通拥挤成为许多国家的巨大问题。交通拥挤不但形成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使交通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还减少了燃料的利用能力,增大了交通排放物的排放量,因为交通拥挤的时候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下形成的污染排放量的远远超过正常行驶的排放量,并且拥堵路段因为有许多车辆聚集,让这一路段的污染排放气体浓度超过别的道路。

交通事故

在1993年,根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七十万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每两秒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受伤。据调查在世界内汽车保有量我国占有2%,但是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我国占世界的1/10。一直以来交通事故这个问题在我国很严重。另据不完全调查,自汽车出现以来,约有3100万余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财产损失及人身损失极高。

环境污染

当代交通运输也必不可缺少石油文化,在发达国家使用同时规范这一文化时,也恶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人口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交通运输消耗了许多的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给大自然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交通运输中,汽车耗油量最大,约是铁路的十倍,可见汽车在环境污染问题上影响最大。

土地占用

土地属于宝贵的不能再生环境资源,在我国人均土地不到世界人均数量的1/2。土地不可再生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民族安危有重要的联系。也是我国十三亿多人口及子孙后代的生活之道。如果不加以重视我国的人们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会有想象不到的危害。所以,土地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社会交通运输所必须的道路设施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建设公路占用土地资源最大,使用土地面积远远高于铁路,因为一级公路的双向四车道每公里都需要105亩土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想而知,公路建设后汽车也会加快的增多,造成交通拥堵进一步拥堵,公路交通运输仍在“拥堵—建设公路—再拥堵”。西方国家有科学家曾说“交通会一直超出道路的容纳程度,道路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意思就是建设设施或扩大公路道路会使当代交通运输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能源消耗

能源有四大类区分: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轻污染或无污染能源、高污染能源。土地是轻污染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矿是不可再生高污染的能源,交通运输系统是会大量消耗各种能源的一种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需要创建一个低消耗能源的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促使各种资源的节省,严禁浪费,减少消耗,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受力,增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种资源的使用,缓解资源的供给需求问题。

3.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交通运输的要求及策略

交通运输对能源资源有强大的依靠性。在我国除了铁路电力机车运用了无污染的电力能源外,汽车,飞机,轮船等大部分依赖石油资源,交通运输业中石油消耗数量占全国石油消耗总量越来越大。但我国的石油资源严重匮乏,使交通运输发展因石油资源的限制愈发严重。这一系列问题让我们需整治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提倡发展少用石油的交通运输方式来保持我国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设备需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它与商业、农业等其他产业用地相互牵制。当今我国道路设施建设非常快,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道路使用的土地也会扩大。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提升土地的使用量、最大程度发挥土地的资源效率的节约型路线。

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另一重大影响因素就是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在我国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来自交通运输各种工具排放的尾气或污染气体。可想而知,以后还是拓展道路数量和面积从而各种车辆也会增加的方案解决交通道路问题。城市的空气环境根本无法治理。只有调整交通运输的结构来降低污染来源的数量才能在根本上降低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代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交通运输业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可以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贡献,需做出合理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向,促进交通运输更好的发展。国家经济方案的推出要展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对合理运用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运输方式大力宣传。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阶段,要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放在前边,以及要把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参考各国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有关合理运用能源资源与保护环境的成功例子,仔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政策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论

通过对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我认为就我国当今交通运输体系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不成正比,在能源资源的合理运用上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与其他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虽然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和研究的方面有很多, 探索的办法仍需进一步完善,但我认为最主要是合理运用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等作为研究基础,根据本国国情分析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运用各个学科知识来创建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及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侯懿,我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和评价,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1999年

[2]陈景艳 张新宇,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研究 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8.9.1

[3]杨浩 赵鹏,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4]周红梅,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庆云,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观

论文作者:韩萌,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韩萌,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