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城珍禽藏雪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珍禽论文,雪城论文,藏雪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藏雪鸡是青藏高原野味中的上品,色香味兼备,是招待贵客佳宾特有的名菜,自古以来享誉中外。
藏雪鸡由于喜寒怕热,适应高山雪地气候,且产地大部分是藏区,故被称为藏雪鸡。属高原珍贵鸟类,地方性留鸟。鸡形目,雉科,雪鸡属。学名淡腹雪鸡,又名血雉,俗名雪鸡,藏语叫“孔姆”。形似鹌鹑,体大如鸡。头颈灰褐色,翅上有一大白斑,上体土棕色,间有黑褐色虫蠹状斑。前额和上胸各有暗色环带。下体白色,杂有黑色纵纹。体长60厘米左右,体重2至4斤。雄鸡脚部有距。
藏雪鸡栖息于海拔2000米~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常在稀疏灌丛和高山草甸中活动,很少进入茂密的森林。有时同蹄类动物一起活动,在牛羊践踏处寻找植物的根和茎。多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午间和夜晚隐入灌丛或岩下休息。夏季移至雪线上下活动,冬季下移到山势较低的山坡灌丛中或稀疏的圆柏地带。喜集群活动,少则几只或十几,多则几十只。雄鸡常发出“咯、咯……”叫声。腿短矫健有力,爱疾走,很少飞。休息时常有一只老鸡在高处“放哨”,发现敌害立即鸣叫报警,并一起向山顶岩石地区奔跑或就近隐蔽于草丛中,野兽或人迫近时则展翅沿山势向低处滑翔,然后降落逃窜到其它地方,互相鸣叫又聚集到一起。生性胆怯畏人,不易捕得。且体色与裸岩相似,亦难发现。食物很杂,以蓝花葱、莎草、蕨麻、秦艽、珠芽蓼、蒲公英、金腊梅、多枝黄芪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多数为药材。冬季食植物的根、球茎、块茎等。夏季食植物地上部分的细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并刨食贝母、虫草。也食少量动物性食物,如蝗虫和甲虫。到八、九月还去农田啄食青稞。
藏雪鸡巢多筑于悬崖绝壁裂缝的草丛里,很隐蔽,很简陋,呈盘状,内铺干草、枯叶、苔藓、羊毛和自身腹羽。每年5至7月为繁殖期,在此期间,雌雄成对活动,雌鸡隔日产卵一枚,每窝产卵6至12枚,以9枚者多见。卵为肉白色,略带淡灰蓝色,且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点。雌鸡孵卵,雄鸡警戒,一旦发现险情,高声鸣叫,并朝与巢相反的方向奔跑,引敌离开雌鸡。雌鸡轻易不弃窝逃命。孵化期为28天,刚破壳的雏鸡身着黄褐色绒羽,非常可爱,很快就能独立生活,但不离开亲鸟。雌鸡对雏鸡的保护如同家鸡。所以在秋天能见到几十只的大群。雏鸡两年性成熟。
藏雪鸡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是极好的肉用禽和药用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医疗价值。古籍《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生西陲,千百成群,栖止雪中。……暖丹田,壮元阳,除一切积冷阴寒痼癖之疾,较雪莲尤效。”其肉细嫩,肥香鲜美,极富营养,含有17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作药用,补气血,强筋骨,壮体质,历来被看作特别珍贵。民间认为虫草炖雪鸡,极其大补,滋阴壮阳,驱寒暖胃。身体虚弱、气血不足、眩晕和产后体亏服用尤佳。其汤呈乳白色,近似乳汁,有一股药香味,非同一般鸡汤。藏医将藏雪鸡全身入药。肉治妇女病、胃肠炎、溃疡、阳瘘、癫痫、疯狗咬伤等症。胆汁治高山反应、高血压、肝病、哮喘等症。血用于活血补益。骨治胃病和关节炎。骨粉治烫伤。油抹手脚防冻。羽毛烤焦治癫痫和疯狗咬伤。双翅下一撮毛治小儿惊风。蒙医用其肉治各种风症,疗效甚好。
藏雪鸡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亦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准随意捕捉。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很大,因此,人工养殖雪鸡势在必行。而且已有多处地方试养成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开发利用,对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和民族医药的不断发展必将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藏雪鸡的资源保护和深度开发。
联系电话:010-64923349
标签:雪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