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管理科学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科学论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90年代以来,国际上企业管理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趋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我国的企业必须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顺应这种新趋势。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找出差距,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科学,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国际企业管理新趋势看我国企业实现管理科学的紧迫性
目前,国际上企业管理的新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跨国经营的公司的不断发展成为其重要标志。到1994年,全球跨国公司有3.73万家,拥有资产3.7万亿美元, 员工3700万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也不断向外投资,经营的空间进一步拓展。巧妙地利用全球资源经营,已成为企业家崇尚的经营方针,这一方针隐含着这样一种现实,我国企业必须充分作好不仅与国内同行,同时还要和国外的更强大的竞争对手进行较量的思想准备与实力准备。
顾客对市场商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多使顾客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阔,出现了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不仅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产,同时还转向以顾客为导向,研究顾客还有哪些新的潜在需求。以市场的需求和顾客潜在需求为企业的经营方针。
全球企业出现小型化趋势。企业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等“大企业病”的弊端也越发明显。现在国际上一些大企业正在开展地区性独立经营公司,以减少总公司的干预,而众多小企业倒结成联盟。在这些小公司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小企业灵活便捷的组织机制,使用其能更有效地贴近市场,“精简经营”已成为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原则。
企业组织以作业流程为中心。针对近年来国际上许多表现出色的企业问题叠出及倒闭的教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一个新的“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即为适应正在加速变化的内外环境,提倡以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来提高人们对“动态性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企业组织实现扁平化,适当授权,使决策点置于工作流程之中。企业部门之间的活动实现平行化,变从属关系为工作伙伴关系。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现今不仅世界上的著名跨国公司,就是一般的中小企业也广泛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MIS)与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 通过计算机进行市场预测的决策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资源制造计划(MRP), 进行生产过程的量本利分析或实行柔性化生产,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也是现代企业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迫切要求。
企业家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地位日益突出。90年代,企业家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角。许多大企业都在分散、重组,形成由企业家组成的网络,美国的IBM和GE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都进行了更迭, 新领导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得以转危为安。与此同时,企业对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跨国经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跨国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人才培训的新领域。可以预见,未来企业的优胜者,将使用西方式的会计,日本式的协作,先进的通讯,并授予企业在当地的管理人员比较大的权力。
处在世纪之交,正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我国企业,其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正在急剧地变化,企业正面临来自世界的竞争,传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管理科学体系是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
二、管理科学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赋予了管理科学以新的内涵,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组织结构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制是现代企业最基本、最典型的组织形式。这里说的公司制不是广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专指符合《公司法》要求的公司制企业,它较好地体现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它和“工厂制”企业最显著的区别。这种组织形式使企业管理的影响与作用不同于工厂制企业。
2.现代技术与现代管理的内在结合。管理科学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现代数理统计的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通过计划与控制解决各项生产与经营问题。
3.开放和创新的经营观念。现代公司本身就是开放的,它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一种开拓、开放的经营观念,并把经营观念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创新是现代经营观念的精髓,也是实现管理科学的主观条件。
4.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有机结合。管理科学要求企业运用现代信贷工具和投融资手段进行资产重组与交易,这种功能使现代企业有能力以生产经营为依托进行资产运作,进而做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融合。
5.“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管理科学巧妙地应用现代激励理论,注重调动全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挖掘员工潜在的需要与能力,并运用目标和期望理论,激励职工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共塑良好的企业形象。
6.经营战略与具体战术的统一。经营战略是企业全面、长远的发展规划,它引导企业开拓新市场、投资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经营战术是为了实现经营战略而采取的实施方法。为了确保经营战略的实现,经营战术强调计划、协调、控制、指挥。经营战略与经营战术的统一是管理科学的重要标志。
管理科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内涵上,同时还表现在它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关系上。
管理科学要以产权清晰为前提。多元持股、承担有限责任的现代法人制度,即企业中的产权属于投资者。其中,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及借贷形成的法人财产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管理体系是我国传统管理所无法比拟的。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其目的是要使企业能以新的程序和机制进行运转,并以此为开端,致力于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形成的高额负债、历史包袱和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产权清晰的多元投资体制是管理科学的基本前提。
管理科学要以权责明确为尺度。传统管理也讲权责明确,所不同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明确有其特定的含义:企业以其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按其投资额的多少享有资产受益权、投资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并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由此可见,现代企业制度的权责明确是管理幅度和层次适度,权利和责任对等的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要以“政企分开”为标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微观主体。除企业所具有的法人财产权之外,还享有与法人财产权对应的经营自主权,实现政企职责的分开。当前,试点企业致力于探索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等多形式的企业改制,其目的就是要探索政企分开的有效途径。政府通过利率、汇率、法规等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企业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根据市场情况建立起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正视差距、澄清认识、转变观念、实现管理科学
正视差距:我们要正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水平间差距。要看到我国企业以往的积弊尚未革除,一些新的弊端又在滋生。
澄清认识:一是明确管理是企业行为。企业管理是把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协调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因而它是一种生产力要素。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等职能使企业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配置。企业管理的优劣主要通过市场来体现,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和竞争主体。强调管理是企业行为并不排除政府的宏观指导的作用,从管理的社会属性看,管理科学的实现有赖于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主要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财务支持上发挥作用;企业关键是吃透政策、增强适应宏观调控变化的能力。二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改革的关系。有关改革与管理的关系,诸多的观点和论述仅限于二者的地位和关系,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的,就目前来说,企业改革主要是经营观念、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其目的是改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部分;企业管理则是运用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对市场信号作出快速反应和决策,并运用计划、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的配置,以期实现经营目标,有效保证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的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取决于管理的改革,改革的成果能否实现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的科学程度。因此一定要明确二者的不同职能,才能结合企业实际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三是现行领导体制如何与国际通用的管理规划接轨。《公司法》对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很明确:“召开股东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由董事会聘任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由高层经理人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问题是公司制的这种习惯作法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和领导体制的关系如何处理?从试点企业的实际运作上看,国有独资公司是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股份有限公司是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治理结构,经过一段运行后,还是可行的。在领导体制上,一种是书记、董事长、经理一人兼任;另一种是书记、董事长、经理交叉任职,党委、工会通过法律程序进入治理结构,并发挥作用。对大部分有限责任公司来讲,发挥职代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处理现行领导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时,不少企业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而是注重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实现管理科学,还必须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价。
应当承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档次、职工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自主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通过改革经营机制有了明显转变,涌现了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企业。但与此同时,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一些企业忽视企业管理工作,其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原有的管理水平没有保住,特别是基础性管理,相当一部分企业出现滑坡;另一方面是某些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对市场经济不适应。
就目前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企业实施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看,大致应该包括:健全的法人制度;新的国有资产经营制度;有效的内部组织制度;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民主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按“两则”规定完善的财务制度以及以三项制度为主体的内部管理制度;文明有序的现场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试点企业实施管理科学效果分析,面上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应首先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着重作好以下工作:
管理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就我国企业情况而言,能与国际接轨的主要有财务管理,ISO—9000系列、EDI(电子提单)交易以及现代生产管理等专业管理系统。这些管理在操作中有通用的规则和惯例,便于接轨,但在接轨中切忌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实际。管理与国际接轨,要改进和完善我国某些优秀的传统管理方法和思想。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既要重视和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探索和形成新的现代企业文化。
以生产经营为基础,搞好资产经营。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同,资产经营可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工厂制企业不具备资产经营的功能,但可以从资产的损益、调配上加强控制;公司制企业应通过责任中心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生产经营和资产经营的事权划分;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可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由集团负责资产经营,集团内的下属企业从事生产经营。
企业资产经营的管理,首先要做到产权责任清晰、所有者权益清晰,防止资产流失;二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资产经营形式;三是建立资本金的保全与保值制度,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四是通过兼并、控股、参股、股权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五是健全资产经营的指标体系,重点考核资本金利润率、资产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六是高度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建立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档案。
建立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根据顾客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是公司经营机制的内在要求。就目前企业的现状看,应着重抓好两项工作:第一,要及时了解顾客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的变化,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参与竞争。第二,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当今世界,市场竞争集中表现为名牌产品的竞争。在目前世界最有价值的50个名牌产品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这种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其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项艰巨任务。
建立现代财务管理。首先,要正确区分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不同职能,建立科学的理财机制和外部审计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正确理解和贯彻《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二是要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严格成本控制;三要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投资、融资功能。企业财务管理要以资金为中心,提高资金的时间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结构的合理组合;四是采用科学的财务评价指标,不但要注重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评价,更要注重投资风险指标的分析。科学引用机会成本、汇率风险、通货膨胀会计方法等财务分析方法。五要强化财务的外部审计制度,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审计,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公开性。
实行集约化经营,不断拓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渠道。就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集约化经营是以少量的资本投入,在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提高效率上下功夫,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应强调的是,管理科学前提下的集约经营要改变以往投资体制和产权形式,选择多元投资结构和有限责任条件下的集约经营,更能有效遏制以往的“投资饥渴症”,激励和约束企业以少量的资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实行集约化经营要求企业必须从过去的单一生产经营,转向工商贸多种经营,转向物质产品与知识产品相结合。不但要追求资产数量上的增值,还要讲求增加科技投入,实现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也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除上述几项管理外,实现管理科学还必须建立起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经营战略管理、现代成本管理和现代生产管理。
四、培育和造就职业企业家队伍
需要培育和造就一支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现代经营管理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
企业家职业化的实质是要改变企业家的任职方式,实现政企分开。即企业的经理(厂长)从行政序列中分离出来,变企业负责人的上级委任制为董事会选聘。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实际情况,一些大型或特大型企业,从本企业内部选拔年富力强、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将其不断充实到企业家队伍中是一种成功的做法。与此同时,也要通过市场供求来选聘企业家。
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鉴于企业家的特殊劳动,其收入和报酬应明显地高于其他职业,较为可行的是实行年薪制。从对辽宁、四川等地企业的调查看,年薪制的实行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目前的经济体制中政策影响的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年薪制尚未完全表现为经营者才能的报酬;二是实行年薪制的对象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整个班子?目前大部分企业实行的是系数分配,严格的讲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三是不能简单地用职工收入的3~5倍作比较,因为,按新的会计制度,经营者的收入要从利润中考核,而职工的收入要进入成本或期间费;四是经营者的年薪由谁来考核?是投资者还是主管部门。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对企业家的激励不只在物质收入上,还要充分承认企业家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还要从制度上着手,建立健全企业家的监督约束机制。对企业家的监督一是来自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企业监督;二是来自消费者和社会中介的社会监督;三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在约束机制上要加强对企业家自身修养的培养,通过自身修养而自律;强化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审计,重点考核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同时,把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家市场,建立企业家的优胜劣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