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者固然可敬议论文素材

优胜者固然可敬议论文素材

问:急求中考作文素材(感动、奋进类)
  1. 答:1.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让思考从材料中析出。可以先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做深入透析,体现自己的思考。此则材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2.“你点亮了自己的灯。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你微小,却并不渺小”,这是智者对于萤火虫的安慰,引导它认识自己的价值。萤火虫的外形虽然“微小”,但它的精神是伟大的。“微小,却并不渺小”就是这个意思。
    3.萤火虫的隐喻则是要充分肯定自我。成功最重要元素的是什么?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可以激发无限的潜能超越梦想。
    4.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进行选材,立意,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但要注意选择典型材料,能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章为最好选择。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ucw1    
问:有关鲁迅的体育方面名人名言:我每看运动会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的出处
  1. 答:《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问:<<最先与最后>>一文的论点是什么?
  1. 答:1、《最先与最后》一文论点是”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2、原文简介
    《最先与最后》一文十分简短,只700多字,却突出显示了中国人国民性的弱点:“不为戎首,不为祸始。”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国民逐渐养成了坐山观虎斗的逃避性格,这便使得千年来的中华民族成为容易被欺侮、颠覆、毁灭的民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抓住了学校运动会的生活片段,由竞技者和看客两者对“落后者”的反应,凸现出国人不敢面对失败这一现实的现实,引人深思。
    3、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 答:中心论点: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3. 答:就事而论,比如捐款最先,嘉奖荣誉最后。我是指默默奉贤不慕荣利
优胜者固然可敬议论文素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