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小学生视角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建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_寄宿家庭论文

基于中小学生视角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建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论文,实证论文,为例论文,中小学生论文,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4)01-0005-06

学校布局调整是指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中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的一项工作。21世纪以来我国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小学布局调整,这次布局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于是在2011年末至2012年初,本课题组组织人力分期分批前往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彭阳县第二中学、孟原中学、草庙小学和海原县的第三中学、红羊学校、术台学校、西安镇园河学校、西安镇中心学校、史店小学以及位于北部川区的青铜峡市第四初级中学、青铜峡市第四小学、青铜峡镇二小、大坝镇刘庙小学、瞿靖镇中心小学和贺兰县第四中学、贺兰县如意湖初级中学、习岗镇五星小学、洪广中心学校以及西夏区华西中学、华西小学、银川市第十八中学等众多城乡学校,对义务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大规模的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共对上述中小学校不同年级的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80份,其中小学230份,初中550份;共回收740份,其中小学208份,初中532份,回收率分别为90.4%和96.7%。本次调查问卷有较高的效度,并有助于提高调查结果分析的客观性、真实性。

一、实证分析

学校布局调整的一大特征是大量撤并学校,这对于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

1.中小学生对家校距离的主要看法

在中小学布局调整背景下,中小学生对上学距离(家校距离)的基本态度与主要看法成为我们此次调研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向学生问到“你家离学校有几里路”时,学生的回答统计数据见表1。

表1清晰显示:在回答上学距离时,被调查的208名小学生中,有38.46%的学生上学距离在0.5~1.5km以内;在0.5km之内的仅占27.88%;2~3km的占18.75%;3km以上达到14.42%。被调查的532名初中学生中,上学距离在0.5km以内的仅占12.59%;在0.5~1.5km、2~3km的分别占24.25%和20.3%;距离在3km以上的为42.86%。

我国各省区规定的“就近入学”的总体标准为:小学入学半径不超过3km,初中不超过5km。这组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较多地考虑到了小学生的家校距离问题,85.09%的小学生可以“就近入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但还有14.42%的小学生的家校距离在3km以上;而中学生的家校距离更远,3km以上的家校距离的学生高达42.86%。从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家校距离也在增大,初中阶段学生家校距离明显远于小学学生,而学校布局调整对初中学生的影响更大。

在注意到学生家校距离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还对“你认为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远不远”这一具有一定价值判断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具体情况见表2。

表2清晰显示:在认为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远不远时,有6.25%的小学生认为很远并且难以承受,22.12%的小学生认为远还可以承受,36.54%的小学生认为是刚刚好,有35.10%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结合表1相关统计,我们可看出现阶段确有部分小学生存在家校距离过远的问题。而对初中学生的调查中,有14.66%的学生认为远且难以承受,略高于小学生比例;认为远可以承受的学生高达41.35%,这说明初中学生已把接受良好教育摆在了首位而宁愿接受较远的家校距离;认为家校距离刚好的学生占28.01%;认为家校距离不远的学生有16.17%。这明显低于认为(或事实)远的数据,可说明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初级中学的撤并步伐过快,以致过半数的学生感觉到家校距离过远。

综合表1和表2的相关统计分析,我们可看出中小学生对家校距离有着不同的感受与态度: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上学距离可以接受,说明现阶段小学生对上学距离基本满意;但过半数的初中生认为上学距离远,说明初级中学向乡镇集中与多乡镇综合办学步伐过快,应在今后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学生“理想”的家校距离是多少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学生虽不能很理性地看待上学距离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但他们却是最能直接感受家校距离对自身影响的“发言人”。因此,我们在学生群体中也对“你认为上学的最远距离应该是多少”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数据见表3。

表3清晰显示:各个学段的学生对可承受的家校距离有自己的看法。在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承受的最远的家校距离上,有78名小学生和169名中学生认为距离为0.5km,分别占37.50%和31.77%;认为距离为1.5km的小学生、中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4.62%和40.23%。说明大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承受的最远距离保持在0.5~1.5km之间。对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可承受的最远的上学距离,有57名小学生和199名中学生认为距离为2km,分别占27.40%和37.41%;认为距离为3km的学生分别为34.62%和33.27%。说明中小学生一致认为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可承受的最远距离保持在2~3km之间。

2.学校布局调整对中小学生上学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是学生就学的重要问题,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必然对一些学生的上学距离进而对上学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较为集中调查了中小学生对各阶段学生实际的和可承受的上学距离情况后,我们也密切关注了学生的住宿状况。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数据显示,高达72.12%的小学生选择走读的基本方式上学,说明大部分小学生走读上学,但住校生也占到了总数的13.46%,且寄宿和租房的学生也分别占到了3.85%和11.54%。这些比例说明在小学高年级中已有较多学生因布局调整所产生的家校距离较远而只能选择住校。有51.88%的初中学生选择了住校,而走读学生只为44.55%。显然,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选择住校、寄宿等方式与学校布局调整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在布局调整中主要是撤并规模过小的村小且并入乡镇中心小学或较大规模的完全小学,这就使得小学数量急剧减少并直接造成了部分小学生上学距离的增加,以致出现了住校、寄宿等情况。在初中阶段的学生中,由于学校布局调整主要是学校向乡镇集中或多乡镇合并集中办学,以致造成大部分学生因上学距离较远而只能选择住校或寄宿。但数据表明在初中学生中寄宿与在校外租房的学生比例很小,其原因可能与学校提供住宿条件有关;而小学生走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生,则与学校不提供住宿有很大关系。

中小学生主要因为由布局调整而产生的家校距离较远而选择了住校、寄宿等不同的就学方式,且数据表明有相当数量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和超过一半的初中生选择了住校。这一行为选择必然会使学生对住校、寄宿等上学方式产生喜恶或价值判断。因此,我们也对中小学学生是否喜欢住校(寄宿)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一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清晰显示:在学生对住校的看法的问题上,中小学生表现出一样的态度是不喜欢,而小学生对住校不喜欢的程度表现得更加突出,占总数的75.96%。这自然与学生本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正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对住宿表现出很强的厌烦感;由于初中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喜欢住校学生的比例就高于小学生。但仍有50.38%的初中生表示不喜欢住宿,这说明学校布局调整中开办寄宿制学校不应过多。

3.中小学生对撤并学校的态度

城市化所引起的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不断加快,必然会引起城乡学校分布变化和城乡学生数量的快速变化。在中小学校撤并的过程中,中小学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对学校撤并产生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因此,在此次调研中设计了“如果要撤销你现在的就读学校,让你到离家较远但质量较好的学校读书,你的态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统计数据见表6。

从表6数据中可清晰得看出,有42.31%的小学生“非常不愿意”换学校,有26.44%的小学生表示比较愿意,17.31%的小学生对学校是否撤并无所谓,仅有13.94%的学生非常愿意去新的学校。初中学生对此问题的态度是:30.64%和27.07%学生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去较远却更好的学校,而20.30%的学生则非常不愿意换学校。这一调查表明,小学生中的多数人对学校撤并持反对态度,这可能与他们因年幼恋家恋校而对撤并学校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认识不够有关。但也说明小学生对学校撤并有着较强的否定态度,应在学校布局调整中关注和重视他们的真实感受与直接要求。

为适应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就学人数的持续上升,城市学校数量越来越多。相反,许多农村学校却因生源急剧减少或“逼迫”或“主动”的撤并,学校数量快速减少。农村学生也快速流动——自然村学校的学生向行政村学校流动,行政村学校的学生向乡镇学校流动,乡镇学校的学生向县城学校流动。这一流动使学生主动去比较前后不同的学校、教师。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如果你因原先的学校撤并而到了现在的学校,你喜欢现在的学校还是以前的学校”,其调查结果见表7。

表7数据显示:有63.94%的小学生和56.02%的初中生喜欢现在的学校,10.10%的小学生和16.17%的初中生喜欢以前的学校,而仅有25.96%的小学生和27.82%的初中生未换过学校。从中可说明:学生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学校较为满意,这是学校布局调整的成功之处。

学生来到新的学校后,会顾忌到许多问题。我们也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小学生最担心的是自己学习成绩会下降,分别占41.92%和42.31%,这一比例最高;其次是较多学生所担心的是会加重家庭负担,且初中学生比小学生的人数更多一些,说明初中学生的理性认识要高于小学生。

4.中小学生对班级规模的主要看法

城市学校班级规模愈来愈大影响到教学质量;而许多农村学校却“门前冷落车马稀”,班级规模愈来愈小,也影响学校的存亡。过大过小的班级规模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过大的班级规模常常使教师关注不到所有学生,过小班级规模也常常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我国《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第八条规定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因此,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班级规模问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9所示。

表9数据显示,小学生对班额的要求较低,43.75%的学生觉得无所谓,30.77%的学生则喜欢小班,而喜欢中班和大班的学生分别为12.02%和13.46%;初中生则对班额有着较高的要求,36.09%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喜欢小班的学生较小学生比例高,为34.02%,喜欢中班和大班的学生也较小学生比例高。因此,总体来看,中小学生都较为喜欢小班额和中班额。

二、对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

1.以生为本: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

在教育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发展教育成为各级政府基本职责的时代要求下,中小学布局调整就要以建好每一所学校、办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个学生,即“以生为本”为根本价值尺度来进行。具体来说,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教育公平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中小学布局调整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仅仅是撤并或新建几所学校,而是为了确保国家教育基本政策、政府发展教育职责的全面落实;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而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特别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办学规模的问题,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义务教育阶段布局调整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政策价值取向:在小学阶段,学校布局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入学实际需求,即要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最好入学距离的半径为3km。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依赖家长、依赖家庭,调查中他们对到较远但质量较高学校去上学多持否定态度就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际布局调整中,对学生人数虽少但却因布局调整会给学生造成入学较大困难的校点,要予以保留并采取倾斜政策来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简单的只是出于“投入效益”就进行简单的撤并。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校的布局调整中也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政策制定价值取向,无论是寄宿制小学还是寄宿制初级中学,都要把学生实际上学距离与优化资源、提高质量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不可只以办学规模为唯一的标准。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政策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以方便和满足学生的受教育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推动这一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2.质量为重: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

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体现“质量为重”的价值取向。目前城市学生的“大班额”、乡镇学校的“大通铺”与农村学校的“微型班级”现象,在根源上实际是同一的——质量问题。即为了追求质量,许多本应在家门口学校读书的学生却远赴县城、中心城市学校去读书,这就造成城市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而农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特别是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城市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普遍不足,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班额”现象,致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固原市小学班额超过80人的教学班共有69个,上百人的教学班有20个,最大班额为116人(固原五小)。西吉县最大的班额达到126人,为全区之最。所以,为应对办学规模“过大”与“过小”并存的矛盾,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大价值取向就应是在调整中促进每一所学校都能提高或保持教育质量。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过大或过小的办学规模,常常影响到教育质量——根据社会聚集理论,教育规模与质量(效益)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过小或过大的办学规模都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有适当的学校规模才可使教育质量达到最大化。这样看来,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突出体现“质量为重”价值取向,就应在布局调整中理性地对待办学规模,促进教育发展向内涵式方向发展。在长达十多年的布局调整中,各地根据学龄人口减少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集中趋势,在城市(镇)建设高中、在乡镇建设初中、在行政村建设小学的布局策略,基本符合聚集理论。但同时,也客观存在着简单撤并了一些学龄人口少、规模小但教学质量较高的农村学校和合并后的新学校因多种原因虽规模扩大而质量不高。对此弊端,在今后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应加以注意和纠正。

3.因地制宜: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政策策略

学校布局调整不应也不能搞“一刀切”,而要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交通环境下的教育情况来进行。譬如在布局调整中要充分考虑到地域问题。农村特别是山区人口较少、交通不便,合校后学生上学可能会产生较多困难等问题,不能简单地撤并现有的学校。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学生上学路途中的安全隐患。我们的调查明确显示,现阶段中小学生因上学距离较远及交通工具众多而带来了安全问题,如宁夏北部川区一些农村和南部山区众多农村的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都依靠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因此,在初中阶段,在南部山区偏远的广大农村地区,要允许在少数行程远、交通条件差、群众居住分散地区有较小规模初级中学的存在;在小学阶段,更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交通情况、人口覆盖状况,在南部山区8县(区)允许极少数行程远、交通条件差的小学教学点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今后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未来城镇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不仅要避免教学点过于分散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还要避免班额过大导致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紧张问题。布局调整应做到“原则上,小学应该向乡镇和学区集中;教学点灵活设置,但一般只包含二三个年级。”[1]

4.促进公平: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都应以公平为基本政策目标,学校布局调整也需以此为目标。农村小学的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在不适宜撤并教学点的农村地区,要继续保留旨在解决低年级学生入学的教学点;在小学高年级可积极稳妥继续探求“合并式”(数校合为一校)、“交叉式”(不适合并校但班额过小,可一、三、五年级设在A校,可二、四、六年级设在B校)、“寄宿式”(高年级学生住校)等多种形式。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离家较远的学生中午只能以泡面充饥。所以,农村小学在结构优化、布局调整中,要把学生宿舍、食堂等食宿条件摆在重要位置,为学生学习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农村小学要按照相对集中、规模适度原则,适时合理调整进行,逐步形成中心小学、完全小学、教学点相互关联的网络结构。同时,农村小学在结构优化、布局调整中,除了要把学生宿舍、食堂等食宿条件摆在重要位置,也可采用开校车、租用班车等方法解决学生上学路途较远的问题,但必须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县城及县城以上新建小学要以建设标准化小学为方向,最低办学规模原则上要求达到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00人(班额40人左右)、占地面积3hm[2]以上、建筑面积8000m[2]以上。

农村初中布局调整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以满足城镇人口增长对初中办学的需求,稳步推进农村初中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初中学校一般应达到12个教学班、班额50人,校均600人以上的规模,并大力举办寄宿制初中。川区各市(县、区)的农村初中一般应达到18个班、标准班额50人和校均900人以上的办学规模。如在政府能够补贴学生上学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标准:山区初中,服务半径为7.5~15km之间为宜;服务人口为13000~22000人;学校规模600~900人,班级规模保持45人左右为宜,每所学校设12~18个班。考虑到山区初中有相当部分学生要寄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可相应扩大。[2]

标签:;  ;  

基于中小学生视角的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建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_寄宿家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