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正式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这为广大语文教师如何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鲁迅作品指明方向,也解决了不少争议。今天的学生难以透彻理解鲁迅作品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这不能成为放弃学习的理由;不仅如此,深入学习领会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合格公民养成至关重要。具体到《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解读,应该既注重革命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也不忽视语言艺术的学习与应用,力求在引导学生体会、涵泳该文语言艺术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体会和感受革命文化的熏陶,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鲁迅;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及其与《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之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仍然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且继2011年《语文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之后,2017版新课标首次正式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课堂教学从遵循三维目标的定位到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更加明晰。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解读过程中,能尽可能地挖掘到有利于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面,能够尽可能地在教学中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发挥作用。
谈到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应用与体现,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当明白,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因而不是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就能够全面体现的,也不是每一类文体、每一篇课文对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有均等分量表现,因此也不必苛责每一篇课文在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都有所侧重。面对更加明晰的课程目标要求,《记念刘和珍君》既然有作者的大悲与大愤,作者用了怎样的言语艺术来表达,是否能够在其中既能让学生学习到语用又能促进思维发展,同时能够在革命文化方面做到真正传承与理解,这就需要对文章各方面有所把握了。
鲁迅的作品都带着浓厚的历史性与革命性,他用自己的笔杆子戳着当时历史中中国人民的灵魂,带着浓厚的批判性,就如《故乡》中提到的“麻木”,而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则将国民以“庸人”二字概括。作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之前的学习使得其对于鲁迅文章的历史性、革命性以及批判性有所了解,学生内心对此应有了一个基本认知。在借悲剧性之事反映社会之黑暗方面他们已经学过两篇文章,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反映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制度,而《故乡》以人物的“变”(尤其是闰土的变化)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人民的困苦,《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也是借爱国青年的死亡来控诉当局政府、忧虑国民的无知,然后告知学生珍惜当下生活。但,仅仅以背景论思想,显然不够。故应先从“文化传承以理解”方面对其解读,上述对于文章的思想概括自然包含于内。
二、《记念刘和珍君》简介及其教学现状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写下的或抨击、或哀悼、或深思,或兼而有之的一系列杂文中格外用力的一篇文章。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笔调与言说艺术,呈现给读者深沉、复杂而难言的情感。刘和珍,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文章幽默,辛辣干脆,全近讽刺。”鲁迅文章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对所看到、所要描述的可笑、可鄙、可恶的事物加以精炼、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记念刘和珍君》作为作者在“三一八”事件之后格外用力的一篇文章,其上述特点皆体现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的五本教材中,散文仅占有两个单元共八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并以定篇出现,并且是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散文,高中阶段散文的学习,由这篇文章开始。因此,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散文的学习与鉴赏,对于初中阶段散文学习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大教师认为,鲁迅作品一方面难以理解到面面俱到的程度,另一方面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很难对文章中的情感有到位的把握,甚至有研究表明,中学语文中对鲁迅作品文本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成果的高低。这样一篇定篇课文,在教学中,根据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学生在学习本篇文章之后应对文章中的语用知识以及思想教育意义都有所掌握。但据调查,在高二高三学生中,提到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大多数人所能想到的仅是文章中的两句话,一为“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一为“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提到文章的启示,则无非是“革命不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之类的“标准答案”。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认为这篇文章艰涩难懂,就算读懂,也并不清楚其对于语文,特别是高考语文有何作用。
当然,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了解状况,存在公认普遍的客观原因。一是这篇文章与当代中学生所处历史环境以及生存状态存在距离,二是鲁迅文章普遍艰涩难懂,学生无法深层感受与理解文章,而课堂上教师讲读平铺直叙、一味强调哪些词语体现作者悲愤之情,则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仅从思想性以及情感态度、社会背景方面学习鲁迅作品,未免导致课文在“语文性”上的真正价值未有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积极性逐渐消失懈怠。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课文解读
上者提到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消极现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则是又为其指正了教学方向,“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其它三方面都以此为基础形成,充分显示了“语用”的价值。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作者对于词句的锤炼,发掘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所感所想,而不是仅仅以作者情感和社会背景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既然文章具有深刻批判性,又入编高中教材,那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在教学中也不容忽略,应在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引发读者或者学生的深思,这也是将学生培养为一个受素质教育合格公民过程中应有的一环。
(一)革命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2017版新课标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017年新课标相比2001年课标,首次提出了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同时也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作为第九个学习任务群,褚树荣主编的关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与探讨》的学习任务群分类也将鲁迅的作品归入“革命文化”。因而本篇文章的解读,所探讨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中的“文化”,主要以“革命文化”为侧重点。对于革命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教师也应在对本篇课文思想的解读与引导方面有所侧重。
鲁迅的杂文多批评,且因政治性突出曾被质疑是否适宜出现在语文教材中,正是这样的特征恰恰也坐实了在《整本书阅读与探讨》一书中将鲁迅杂文列为革命文化这一观点。鲁迅笔下,确切说他的针砭时弊杂文中的革命文化,其传承与理解又在当代尤其是中学教学中的解读值得深思。谈到杂文,首要特征便是针砭时弊。《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对当局反动统治和“闲人”、“庸人”这一类的国民的批判,与表达当时时局中作者心中的愤懑为创作背景。在教学中,突出的特点是,这种时代背景与国民状态似乎与当代学生并无多大干系,这种激进的、富有斗争力的革命文化似乎在当今和平年代并无实质作用。但是,能够造成如此不堪与令人焦虑的当时的社会,确实是由“庸人”、“闲人”这一类的国民组成,他们对于时政的认知,或有失偏颇,或毫无思考。但有失偏颇的认识仍是欠缺思考、认知或者说意识,对于一个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相信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绝不是坚船利炮独自所能推进的。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大明帝国,却由此走向了衰弱直至灭亡,在书中先谈到的就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所涉及的相关后果。“庸人”、“闲人”这些人大概就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正是如此,鲁迅才在刘和珍这些爱国青年的牺牲之后不吝笔墨指出这一类人,也如在《故乡》中提到的已经麻木的“故乡”,他在焦虑,在深思,在呐喊,呼唤觉醒、力量与希望。
无论和平年代与否,学生作为未来的国之栋梁,必须先形成独立的、正确的意识,我们的学生在教育中能够产生对于人生的、对于社会的思考,长此以往我们的国民也将人人有独立和正确认知与意识。早在几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也是在告诫一个民族的兴亡不能仅仅迷醉在当下的安逸中,发展才是不后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纵然革命年代距今已远,纵然如今站在历史高度来看文章中作者对于一些文人有所误会,但其借年代之事的警醒,在当今时代存在意义。作者在文章中一再提到“闲人”“庸人”这样的词汇,他在当时希望国民不要再麻木愚昧和无知,随着时代发展,这种忧虑也发展衍生出更为深广的意义。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学习这篇文章的已经基本形成人格的高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愚昧、麻木、无知的国民所组成的国家必然孱弱,他们有责任学习并时刻保持理性,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唯有这样的国民组成的才是强国。“少年强则国强”,想必学生通过对其深入的学习,对历史发展也应有进步意义。
语文学科也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因而对于思想的传授与引导必不可少,但不同于专攻思想课程的一面,则是其语言艺术之后的熏陶、感染与领悟,是语言艺术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二)语言艺术的学习与运用
2017版新课标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和梳理,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在语文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必须是依托汉语言文字文化,需要让学生在文字的学习中学习到思想,那么,语言文字的应用应是关于语文一切学习的基础。新课标中提到,“学习语言文字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挖掘其语言功能也是实现新课标要求的重要一点。
首先是文章中重复手法的运用。鲁迅的某些语句在这篇文章中以完全相同或者略作变化的形式多次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迅速发现。这篇文章的理解要点,就是刘和珍的形象和作者的悲愤之情,作者用重复手法完全地向读者坦露自己心声。
一是刘和珍君的形象的塑造,文章五次出现——“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次次强化了对刘和珍的美好印象,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其死亡的痛惜、哀悼,不断地出现也能引发和强化读者的感受。二者则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样的句子一共出现了7次,想说却无话可说,想说却说不出话,学生甚至能够自己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起伏中的悲愤、无奈与痛苦,这样在描述关于刘和珍死亡的作者的情感在言语中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可以说,重复的作用在突出主题思想、强化人物形象、紧扣读者心弦等等方面体现得漓淋尽致。
其次则是文章第五、第六部分中的长短句的应用、排比、反语、比喻及引用等众多语法修辞的使用。长短句的穿插叙述在全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但最明显最富有表达效果的当属文章第六部分第二节对于刘和珍、张静淑等人遇难经过现场的描述。开头两个句子很短,中间又频频停顿,语气舒徐,显得心情沉重。紧接着就是一个长句出现,但也是几个干脆利落的短句并列出现,虽是长句但读来并无慢条斯理之感。读来好似一个人激动地、无法控制情绪地在表达自己的悲痛,接着就是整饬的排比,让这种高昂地痛苦的急于表达出的心情与气氛更加浓厚,紧承反语的言说艺术用以谴责嘲讽当局统治。第五部分此三种表达方式,直接表达自己“必须要说”的话,充分动用了言语的力量撞击现实,学生可以感受在痛苦的情感抒发中语言艺术的力量。但有时更为深沉的哀伤与苦难难以直接言说,在第六部分,作者转直接的叙述为借助其它之事表达内心哀痛与思考,具体在此处表现为比喻与引用。他将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刘和珍等人的牺牲意义在这“非人间”的意义微弱,并表示了自己并不赞同徒手的请愿。在第六部分最后一段,作者引用了陶潜《挽歌(其三)》的最后四句,表露愿有青山埋忠骨,更愿有不被或是有恶意或是无恶意的“闲人”污蔑与攻击的关于死亡不幸中的最大幸。借他人之语言自我之感受,含蓄而不失力量,思考中仍不失悲愤之情。
总而言之,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常读常新。《记念刘和珍君》作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学习,对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功用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尽管鲁迅作品的背景与当今时代有着历史的距离,学生与作者之间在人生体味上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但毋庸置疑的是,纵然部分内容艰涩难懂,但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为基础,以社会公民责任为其态度,教师只要从中悉心把握教学点,对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作用则是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孙文辉.“说”与“不说”之间.中学语文教学[J],2017(2).
[2]林云妹.冷落交错中的情感表达.汉语研究[J],2014(3).
[3]马中芹.四处重复——巧解记念刘和珍君.学周刊[J],2013(2).
[4]褚树荣.整本书阅读与探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封玉莹(1994年—),女,汉,陕西铜川人,硕士在读,单位为宝鸡文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
论文作者:封玉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