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996年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分析及对策_国企论文

1995~1996年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分析及对策_国企论文

1995—1996年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剖析与扼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效益论文,对策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看,一方面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国际收支状况良好,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工业经济效益仍不理想,95、96两年一直下滑。这种明显的反差暗示着我们:如果把经济效益搞上去,则我国国民经济将会更加健康地发展,国家财政状况将会更加得到改善。反之,经济效益下滑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亏损增加,工人失业增加,财政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安定。下面就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问题展开分析。

一、工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表现

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1995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5.4%,比“七五”时期的平均水平97.5%低1.6个百分点;消耗水平持续上升,中间物质消耗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消耗上升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2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率由1985年36%下降到1995年的24%;1995年盈利企业盈利总额比1985年增长1.9倍,但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却增长28.6倍;1995年销售收入利润率为3.1%,比1985年下降8.8个百分点;1995年总资产利税率6.4%,比1985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又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8万多家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1996年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424.4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5.3%。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417.5亿元,比上年下降42.5%;亏损726.7亿元,增亏37.5%;按企业个数计算的亏损面为37.7%,涉及职工1550多万人。尽管近几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一直不理想,但1996年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态势,由于是在1996年整个宏观经济景气看好的形势下出现的,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二、工业经济效益下滑原因分析

影响工业经济效益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方面的,有微观方面的;有总量方面的,有结构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有政策、制度方面的;有市场、企业方面的,有政府行政方面的。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在某种条件下又交织在一起,呈现非常复杂的经济关系。譬如“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现价)”和“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行业销售收入”这两个指标,从其自身经济内涵看,前者反映企业的产销衔接和市场状况,后者反映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然而影响它们变动的因素,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思想观念,包括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进步、企业形象设计、品牌战略、专利、商标注册等;有政府的产业政策、价格、外贸、市场管理等诸种因素。所以,对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分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面面具到”。笔者认为,主要影响近年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改革方面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开始于1994年,当时主要是以制定和论证试点方案为主,1995年有的试点企业进入实施阶段,但多数试点企业围绕试点方案和政府“讨价还价”,障碍不小,加之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之难致使企业改革步履维艰。1996年继续试点,整个试点工作转入方案实施阶段,试点已取得重要进展,在企业制度创新上有新的突破,有力地促进了试点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但试点企业许多深层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如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建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离、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等并未解决,尚须在1997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攻克。点上企业是如此,面上企业又如何呢?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来看,企业在经营上取得了自主权,但投资上仍躺在国家身上,总根子仍是政企不分。由于政企不分,政府部门分兵把口行使企业领导决策职能,计划部门掌握着投资决策权,技术改造由经贸委审批,企业经营者由政府部门任命,经营业绩由政府部门考核。结果是: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社会负损。政企分不开的根子,又在于“政资不分”,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未分开,所以,归根结底,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问题。由于“政资分开”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它对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做到产权明晰有直接的关系。正因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不仅影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使产权不清的现象和国有出资人缺位以及所有者对经营者制约、监管的弱化等问题,长时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必然导致国有资产无人负责,政企不分,使政府部门权力化、权力利益化,甚至利益小团体化(如小金库)和个人化(如贪、占、据为私有)。此外,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上,进展也不太顺利,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

2、结构方面

结构合理意味着资源配置优化,从而带来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当然,结构合理是相对的、动态的。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主要是抓了总量平衡,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相对而言抓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这样,多年积存下来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企业经济效益这个角度来看,影响企业提高效益的不合理结构,除了表现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外,还存在一个更深层次、带有战略性的宏观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这就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存在经济效益低下的(除体制和机制外)又一个结构性根源。1996年国有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布局分散、战线过长,有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分布在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的一般性、竞争性行业;二是规模结构不合理,企业集中度低,大企业不大,小企业过多、过滥。全国清产核资结果显示,在国有资产中,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资产比重占50.7%,中型企业占27.5%,小型企业占21.8%。显然,国有资产的1/5多配置在小型企业里是失当的;三是地区产业布局结构趋同,“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的问题相当严重。产业趋同不仅仅是汽车、自行车,而且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石油加工、化学纤维等产品,全国都有20—30个省市当成主要产品在生产,多数规模不大,技术档次几乎处于同一水平。

由于国有经济的宏观布局结构不合理,以及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适应市场需要,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不是因产品不适销对路,无市场,就是因成本高、产品积压销不出去,或是因为资金难以筹措,形不成规模经济,而丧失了市场,结果造成企业亏损增加,利润减少,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从宏观经济效益看,由于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形不成优势产业,形不成地区经济特色,形不成规模效益,既削弱了产业、行业的协调发展和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又造成了市场过度竞争,严重浪费了资源,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

3、市场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与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关键是企业的市场行为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说竞争面进入全方位时代,不仅在一般竞争性行业有激烈的竞争,而且在某些基础性产业和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激烈竞争。那些离市场较近或较早走上市场的产业,必然给相邻产业带来竞争压力。如服装市场化对化纤乃至石化是一种竞争压力;铁路提速对公路运输、航空、邮政也带来竞争压力。产业内同类企业之间有竞争,产业之间关联企业也有竞争。真所谓各行业、各种经济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面临市场竞争的挑战。和往年相比,95、96年市场竞争出现了以下新特征:

一是市场占有率较大的国内名牌之间的市场竞争加剧。比较典型的如彩电和汽车市场。目前国内城市居民家庭享用彩电最具竞争力的国产品牌,依次顺序是:长虹、康佳、熊猫、TCL王牌、牡丹、海信、西湖、福日、长城、创维。轿车名牌是一汽奥迪、桑塔纳、富康;天津夏利和广州标致车已面临巨大竞争压力。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使一些品牌扩大了市场份额,另一些品牌则丧失了一部分市场。

二是国内知名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加剧。就消费类产品看,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及摩托车等产品市场,是当前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激烈竞争的领域。这里,大致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国产品牌逐步上升的市场。例如彩电、微波炉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产品牌已经站稳脚跟并取得长足进步,有些在技术方面已经赶上或超过了国外品牌,市场综合竞争力逐步加强。1996年彩电和微波炉的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69.3%和63.9%,明显高于过去累积的国产品牌拥有率。第二类是国产品牌竞争力走势不明朗。例如空调产品,1996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72.2%,低于过去累积的家庭拥有率,这说明竞争力的下降,但该产品未来三年购买意向中,国产品牌份额则上升为78.7%,又表明有很好的潜在市场。第三类是国产品牌正逐步丢失、被国外品牌占领的市场。调查显示,洗衣粉、洗发香波、饮料等,国产名牌的市场在逐步缩小,其中洗发香波和饮料的国产品牌,其“经营使用率”已经低于50%,主导权正逐步被国外品牌所取代。在这三个产品中,居民最喜爱品牌提及率,属国外品牌都已占到40%以上,洗发香波的国外品牌甚至占到71.2%。还有些行业,如计算机,国内市场其实就是国际市场。因为国际上所有著名品牌都已经进入国内市场,且雄心勃勃,力控市场。计算机市场的竞争结果是,有些国内品牌站住了脚跟,如长城、联想,但也有些品牌无力与国际同类产品抗衡,被迫让出市场。

三是不正当竞争加剧。由于市场立法不健全和执法中的某些混乱现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不少企业步履维艰,甚至某些企业采取了不正当竞争手段,造成市场上严重的假冒伪劣产品。据有关部门调查,1996年制假、售假的企业和单位有所增加,一些曾经辉煌过的企业也走上了制假、售假的邪路,严重冲击了名牌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

四是市场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业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据统计,已有442种产品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当前市场竞争加剧的根本原因。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因机制不活、包袱沉重、决策失误、整体素质低等诸种原因,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同时还应当看到,大多数企业是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在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暂时现象。比如,在长时期的卖方市场环境下,企业是靠“涨价效益”生存的。现在市场竞争加剧了,价格涨幅受市场制约,甚至非但不能上涨,还得下降。这样,许多企业一下子由过去盈利变成了亏损。再如,过去在卖方市场下,企业不愁产品销不出去,热衷于增人增资搞外延粗放式经营,所以长期以来形成了只招工不裁员的机制。现在情况变了,市场竞争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决定职工队伍的规模。即市场需求大时,就多招员工,市场需求小时,就裁减员工。在减员下岗工人的再就业机制未建立之前,企业就得承担富余人员的费用,从而减少企业经济效益。

4.政府方面

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政府行为因素,主要是指现行体制与政策引起的原因。现行体制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之交;市场经济的新体制未完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规则尚在运行。两种体制的摩擦与碰撞是体制转变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个体制矛盾会在现行政策中体现出来,因而出自政府各“口”的具体政策,往往互不衔接甚至相克、“打架”。再考虑到某些政府人员的办事效率低和素质差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从政府行为方面分析,最大的问题是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给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经济环境。而要真正做到转变政府职能,又必须与加快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而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就必须把构建国有资产管理、营运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结合起来,以此作为政企分开、推进资产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三、扼制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主要举措

在总结95、96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97年深化企业改革与配套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应采取如下重大措施:

1、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

“抓大放小”是国务院1995年出台的旨在迅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这一方针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而采取的整体性企业改革方针。1997年5月,国务院决定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试点企业集团由57家扩大到120家。试点工作要求达到以下主要目的:(1)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中形成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发挥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2)本世纪末,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并建立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3)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4)提高国有资产的营运效率和效益,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5)转变经济职能,逐步实现政企分开,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对于国有小企业,1997年要加快其改革步伐,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把全国24万多户国有小企业放开搞活、使之焕发生机。

2、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在市场供求格局基本上是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在市场结构主要不是反垄断而是反对企业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情况下,市场约束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最硬约束。也就是说,市场有效竞争、市场极限容量、市场占有率是评判企业是否获取经济效益的试金石。因此,国有企业要摆脱困境,必须面向市场,以最优的状态去适应市场的变化,重新配置存量资产和劳动力资源,加速结构调整,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必须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这既是加速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债权人权益,主要是国有银行资产免受更大损失的积极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要坚决反对和制止“假破产、真逃债”的“整体接收”或“整体收购”的错误作法。企业破产,应当是指资产结算变现,企业法人不存在了。而“假破产、真逃债”是一些非试点城市擅自利用试点城市冲销银行债务(国家有总量控制)的决定,使该破产的企业死不了,他们以“整体接收”、“整体收购”为名,保留破产企业的产品不变、班子不换、机器不停、职工不减,至多是改换门庭换个招牌。须知这些借“废债”而“新生”的企业多数早已失去生命力,只能靠吃冲销国家银行资产的“好处”而暂时勉强维持,最后还是继续亏损下去。

对于相当一部分负债率高、亏损严重、但没有完全失去生命力的企业,就不是什么破产的问题,而是属于企业兼并的对象,即被兼并企业的范畴。这些企业若被其他优势企业兼并,可以使其有效部分恢复市场竞争力,收到减少社会震动、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效果。兼并与“整体收购”是有区别的。兼并方要承担被兼并方的全部债务并负责人员安置。“整体收购”是指按照法律程序实施破产的企业,在产权市场通过拍卖,由被兼并企业收购。因此,“整体收购”是企业兼并的一种形式,但它发生在企业破产之后。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兼并,对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务,其中银行债务可按有关规定精神,享受免除利息、分年还本的优惠。具体政策是:优势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兼并连续3年亏损的企业,经银行核准,可免除被兼并企业原欠贷款利息;被兼并企业原欠贷款本金分5年还清,如5年内还本仍有困难,可给予1至2年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和计划还款期内,对被兼并企业原贷款本金免息,不能按约定计划还款部分,恢复计息。对免除利息造成的损失,在银行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中核销,坏帐准备金不足,可用呆帐准备金核销。

对于破产企业职工和被兼并企业的下岗职工,都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通过再就业服务中心,实施再就业培训,逐步重新安置就业。此外,对那些产品有市场、企业经营管理比较好,但债务负担较重,又缺乏兼并破产条件的亏损企业,富余职工下岗后,也要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领取基本生活费,通过再就业培训,逐步重新安置就业。

3、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实质上是指对国有经济进行全局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根本改组和结构调整,它不是单指国有企业的内部结构调整,而是就整个国有经济而言的结构调整。

提出上述战略性改组和结构调整的根据,一方面表明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变化。由于面临着非国有经济激烈竞争,为数不少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率上存在严重困难;在国有经济结构中,面临着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地区结构的不合理,规模结构的不合理,因而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另一方面,表明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上的转变,就是把经济增长的着眼点转移到国有存量资产的调整、改组和优化配置上来。

怎样实施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和对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前面分析的“抓大放小”、兼并破产都是重要途径,但是关键是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而要使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关键是按照提高资本营运效率这个标准,实现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落实到企业的改组上。

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是改革以来国有经济面临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必须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把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政府行为看,可采取行政协商的办法,经有关部门的协商认可,国有经济内部企业之间的国有资产可以无偿划转,有些可以跨地区、跨部门进行划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途径是很宽广的,主要有:(1)鼓励企业投资,用好用活增量,带动盘活更多的存量资产,注重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推动企业制度创新。(2)对债务重、效益差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可采取转产或搬迁、联合、合并、托管、拍卖债权等途径,进行债务重组。(3)稳步发展以兼并、收购、租赁为主要内容的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并推进企业存量资产产权的流动和重组。(4)把企业重组与盘活国有土地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利用极差地租收益,对市区的老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转产改造。等等。

4、全面搞好“三改一加强”,把深化企业改革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内部立足点。

试点企业要加大实践探索的力度,要在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建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离、解决企业历史包袱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利用存量资产调整的机遇,推动国有独资公司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转换。

面上企业,首先要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整顿和建设。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增资减债。对于条件具备的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设立专项投资基金等办法筹措资金,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对个别特别困难的行业,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加快调整和转轨步伐,如煤炭、水电、军工三个行业的“拨改贷”余额已确定一次性转为国家资本金。

应当指出,扭转企业亏损局面,扼制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远不止上面讲的四个方面。但这四个方面对1997年我们改变经济效益下滑,使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是十分重要的契机与政策环境。我们应当用足、用活、用好它们。

标签:;  ;  ;  ;  ;  ;  ;  

1995~1996年工业经济效益下降分析及对策_国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