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摘要:智能电表是用电系统实现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智能用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用电系统乃至整个电网系统中都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智能电表的出厂抽检、出入库管理等安装运行前的各环节的过程管控,及在用电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正常的巡视维护,加快智能表故障的调查处理,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努力减少客户投诉,对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表;质量;故障处理
1 智能电表在智能用电系统的重要性
智能电表在智能用电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新能源用电秩序进行优化。在智能用电系统中应用智能电表,能够使相关测量工作更加安全、智能,使测量所得数据更可靠、及时和准确,保障了智能用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智能电表能够优化调度新能源,比如让用户能够优先使用太阳能、风电等能源。②智能传递故障信息。智能电表的计量系统能够实时有效地监控电能计量,一旦故障发生,就能自动向智能用电系统传达这一信息,而智能用电系统收到信息后就利用其智能分析指挥系统和数字化信息网络自动对故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智能用电系统的防御性和互动性提高。③对分布式能源的配置进行优化。[3]在智能用电系统中应用智能电表,能够对分布式能源的配置进行优化,由于在整个电网系统中遍布着各个智能电表,电网系统就能够利用这些智能电表反馈回来的用电信息进行相应的调度管理,从而不断优化分布式能源的配置,以此使得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电网正常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得到提高与保障。④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与传统电表相比,智能电表拥有更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其内部设置有专用的安全加密模块,能够使得智能电表信息的传输和储存的安全得以保障。智能电表主要是利用数字通信技术来传输信息,因此具有信息传输准确、传输快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使得智能电表信息计量的一体化、实时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弥补了传统电表的计量监察数据传输慢、容量小等问题,使得整个电网的计量监察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智能电表与老式电表相比的好处
2.1智能电表是未来智能电网终端的发展方向
与老式电表相比,智能电表具有计量精度高、智能扣费、电价实时查询、电量记忆、抄表时间冻结、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功能特性,能最大限度避免人为错误,还能有效防止窃电行为。
智能电表其实是为实现国家智能电网而推出的计量设备,是该系统建设重要环节。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建立在集成、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等技术设备,实现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高效的目标,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等主要特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电能信息全采集、全覆盖、全预付费的基础,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绝了原人工抄录出现的用电误读、误抄、漏抄和抄表不及时等问题。
2.2可随时查看电量电费
新型智能电表使电力用户不用跑到屋外找电表查电量,直接可以通过电表上的液晶显视屏查询电费、告警、历史用电、实时电价及供电曲线等信息,了解自家在不同时间的用电情况,在用电波峰的时候关闭某些电器,根据自己需求,制定用电计划,在精打细算中节约用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可以由电脑远程自动抄表,将大大提高抄表精确性和工作效率,有效避免人工抄表的误差,并可远程分析电表数据,帮助供电企业掌握客户用电信息,第一时间获取现场故障和异常情况,方便及时抢修,减少停电时间。
2.3督促大家养成节电习惯
由于部分客户不注意一些用电细节,例如关掉电视和电脑后,屏幕上的电源灯还在亮着,或者电脑在待机状态,各种充电器还插在电源上等等,用电量尽管很小,智能电表也会记录下来,这样积累下来的电量其实也不小。因此,让更多的人“智能”用电才是智能电表的功能所在。通过智能电表督促人们养成节电习惯。
2.4改变人们用电方式,节约开支
智能电表可以精确地分辨家庭用电的时间区间。根据目前执行的居民分时电价政策,平段用电价格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上浮0.03元;低谷电价在原销售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下浮0.25元,当居民的低谷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以上是,实施分时电价就可以节省电费。居民可以依据智能电表显示的家庭用电情况,申请执行分时电价,利用好用电的“峰谷”时段,在用电高峰期减少用电量,将一些家电设备如热水器、洗衣机放到低谷时段使用,可以节省不少电费支出。
2.5优化用电方式
让人们改变生活用电习惯,优化用电方式,也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这正是政府大力提倡的,也是所有公民的应有义务。
3.智能表故障及质量问题分类
3.1智能表故障及质量问题指经试验室检测、现场运行中发现的异常和问题。
主要包括:元器件不对不合格、抽样验收检验不合格、全性能检验不合格表计超过规定数量,超差、黑屏、飞走、功能缺失、通信故障、继电器故障等情况。
3.2智能电表质量问题分类
3.2.1一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某一供货批次产品的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不满足供货合同要求。
3.2.2二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供货产品的批量质量隐患,且无法按供货合同规定如期履约,对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和生产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3.2.3三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设计原理、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产品不满足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或供货产品多批次出现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对公司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和生产秩序,以及优质服务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3.2.4四类质量问题:是指由于设计原理、生产能力、制造工艺、元器件质量、测试试验等环节的原因导致供货产品多批次出现批量质量隐患或故障,严重妨碍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对公司优质服务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4.智能电表故障处理要求
为切实保障智能电能表质量可靠、计量准确以及正常稳定运行,必须做好智能电能表质量管控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4.1元器件比对、抽样验收、全检验收试验不合格,要求供应商签字确认,并立即报上级有关部门。
4.2发现不合格表计,应通知供应商技术人员到场,共同检查、试验、确认故障事实,并拍照留存影像资料,影像资料要求表计信息、检定人员、厂家人员、时间标识清晰、齐全。
4.3如需打开表计大盖确认故障原因,计量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开表计大盖,应由检测人员、厂家人员共同拍照、签字确认,由供应商交省级计量中心检测,并在供应商在场情况下开盖确认故障原因。省级计量中心形成智能表故障报告报省公司营销部。
4.4在遇到不合格表计时,不得擅自处理不合格表计,不得随意通知供应商更换不合格表计,必须查明不合格原因报省公司后方可全部更换。
5.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智能电能表质量管控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加强智能电能表各环节检测和仓储及配送、安装、运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证用电采集系统正常使用,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淮北供电公司的成功应用,企业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得到双丰收,职工队伍得到锤炼,营销管理科学规范,为实现“一强三优”的供电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康琰,李洁.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分析.技术与市场,2015,(08):190-191.
[2]王晓霞.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通讯世界,2015(01):164-165.
[3]文杨虎,陈凡铁,严蓉.试论智能电表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科技致富向导,2015(02):100-101.
论文作者:徐伟,龚赟,傅维柱,洪一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电表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质量论文; 电价论文; 不合格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