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背景同质条件下京都马拉松赛事对西安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启示
郭 伟1,秦子婷2,曾根纯也3
摘 要: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研究以西安、京都两城市马拉松赛事为例,分析两座城市举办和发展马拉松赛事的有利条件,探讨优化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路径。从京都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可以看出: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对马拉松赛事的支持可带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为马拉松赛事运营起到良性推动作用,京都马拉松赛事利用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为参赛者及游客提供了深度文化体验。因此,西安可充分借鉴京都马拉松的成功经验,从政策、经济、文化和增强群众意识等方面着手,谋划西安市马拉松赛事发展的策略,优化马拉松赛事路径,将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剂,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品位与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城市文化;同质条件;马拉松赛事;发展模式
举办马拉松赛事作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深化城市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项涵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参与者的代表性体育赛事,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得到迅猛发展,国际上许多城市将马拉松赛事的举办看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本研究以西安、京都两城市的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两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对城市文化背景同质条件下马拉松赛事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此优化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路径。
1 西安、京都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1.1 西安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围绕展现明城墙的历史文化魅力,西安市人民政府自1993年起举办西安城墙马拉松赛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3届。2018年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5 000人,参赛者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714家媒体对赛事进行了报道。同时,在西安迈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时期,西安市政府于2017年成功举办了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高达40 000多人,最终形成了一场具有20 000人参与的大型马拉松赛事。2018年由中国田径协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体育局主办的西安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更是高达30 000人,成功的递交了一张全新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名片。
然而,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事因起步较晚,赛事的运营和发展存在诸多弊端,例如:近年来,西安空气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马拉松运动是一项长距离、长时间的户外体育运动,对室外空气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空气质量成为影响城市举办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西安马拉松赛事未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域特色,在路线设置部分未使参与者切身感受西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次,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条件之一,虽然地市政府十分重视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是在城市总体的体育设施方面投入还远远不够,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且部分设施陈旧。综上所述,西安马拉松作为一项年轻的马拉松赛事,在市场化运作方面缺乏良好的经验,市场化运作程度和企业参与度不高,应该积极的借鉴国内外优秀马拉松赛事的成功经验,优化马拉松赛事的发展路径,促进西安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发展。
1.2 京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同为亚洲国家,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则以京都马拉松等赛事为代表,向世界传递着古老而独具特色的日本传统文化。京都马拉松之所以受到广大跑友的热衷参与及好评,不仅是因为赛事的组织和运营专业化程度高、赛事服务水平质量高,更重要的是赛事举办地的环境、空气好以及城市文化有特色。
日本政府早在2000年就制订了《日本体育振兴基本计划》[3],并通过此计划达到增强青少年体质,加强地域体育活动的目的,为促进日本民众终身体育发展,全面提高日本国际体育竞赛能力奠定基础。到目前为止日本体育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努力,取得了可观的成绩。201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地方体育振兴政策》,在地方举办一些国际性马拉松赛事,如福冈国际马拉松、京都国际马拉松等,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健康的娱乐活动条件,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日本历史悠久的“长跑文化”中,以弘扬“坚持不懈、超越自我、胜利”等为主题的马拉松运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民众的体育观,从而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了公认的“马拉松文化”,进而树立了对马拉松精神的价值认同,这种精神价值认同深刻嵌入到民众的价值观念中,加强了人们对于马拉松的喜爱,大大提升了日本民众对于马拉松运动的参与热情。
京都是日本民众非常喜爱的接力跑比赛的发祥地。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京都市政府为了振兴受灾地区的经济,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于2012年首次举办了京都马拉松赛事,迄今为止已举办了8届。京都市政府本着“以跑者为本”的办赛理念,在每年的京都马拉松赛事中对跑者的尊重和细节的重视非常严格。从赛前的物品领取,到赛中的啦啦队助威,再到贴心的赛道服务都井然有序,且在比赛期间选手及赛事工作人员凭参赛证明还可免费享用京都特色美食,充分利用赛事向人们展示了京都的历史文化与饮食文化。参加过京都马拉松的跑者表示“这绝对是一场无法拒绝的马拉松赛事”,可见公众对赛事的极高评价。
1.3 西安、京都马拉松赛事对比分析
西安马拉松赛事的比赛路线覆盖了西安的几处代表性景区,起于永宁门,途经钟楼、小雁塔、回民街、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2018年赛事路线较往年增设了南门、高新开发区等新兴产业园区。同时在整个路线中还特别设计了23处文化加油站,引入更多传统文化元素,以仿唐表演、秦腔、现代流行音乐、非洲手鼓、抖音热舞、摇滚说唱等现代和国际元素为内容,向参赛者们展示了古今中外的丰富文化。
表1 西安、京都马拉松赛事对比
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Xi'an marathon and Kyoto marathon
京都马拉松赛事由京都市政府、京都田径协会主办,京都马拉松执行委员会负责策划和运营。赛事的主要宗旨是:振兴市民运动;路跑者、助威者、志愿者,每个人都是主角;向日本国内外宣传京都的魅力;提高京都及日本的活力。京都马拉松赛事每年参赛人数约16 000人,路线起点设在西京极综合运动公园田径竞技场,不仅途经金阁寺、银阁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等七处世界遗产,还途经拥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京都大学等10所大学,奔跑在京都最有名的鸭川旁,远处眺望着五山,感受着京都的绿色文化,最后抵达终点平安神宫,充分让跑者感受到了京都“古、绿、文”等多元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底蕴。(见表1)
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发展和投资、提升城市经济活力及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图1)。马拉松赛事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由政府投资,赞助商支持及参赛者报名费组成,而这些费用远远不够支撑马拉松赛事的良性运行。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如体育与住宅、休闲、商业的综合开发;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运动健身指导技术装备、运动功能饮料、营养保健食品药品等研发制造营销;赛事举办权、赛事转播权等都可为西安马拉松赛事提供资金保障。
从这些递进的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不仅提出了发展少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也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还制定专门政策大力提倡和发展少数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指导,有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2 西安、京都两城市同质文化内涵
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决定了每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各不相同,但是现在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相互依存,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各类文化差异性减少,逐渐出现了文化趋同现象,城市的个性化和特色性减弱,这就导致了每个城市文化背景趋于同质化现象。中日两国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不断融合,这一过程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据史料记载,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经历了隋唐时期通过使节的往来、留学僧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吸收中国的技术和制度,利用汉字造日文,并以唐朝律令制度为基础在日本实行大化革新,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的交流,形成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高潮。到了明清时期中日两国更加注重交流的多样性,以文化交流为中心逐渐转移到贸易、政治、经济以及医学等多方面的交流。
众所周知,日本著名的传统文化重镇“京都”正是中日两国共同的文化象征和历史记忆。京都是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模仿盛唐时期的长安城建造的,从城内屋顶上的装饰可以看出宫殿式建筑特征,屋内的大厅、墙壁、屏风、地板等几乎都沿袭了唐朝的样式。另外,京都城内随处可见寺庙、庭园等古代建筑遗产,部分园林有明显的我国宋元时期的建筑痕迹,诸如著名的金阁寺、银阁寺、永观堂等园林式佛寺都能找到中国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影子。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中日文化交流较多的则是中国文化输入日本,而日本文化在借鉴中国文化的进程中,逐渐创造出具有日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内容丰富且复杂,无论是从狭义文化概念所包含的哲学、文学、史学等领域,或者按广义文化概念所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诸层面,都展示出中日两国相同的文化背景。
对此,《法制晚报》有文章指出,通报中提到的“所辖单位”或指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是民政部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
3 京都马拉松赛事的借鉴意义
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离不开体育的贡献,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状况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4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8]。体育运动在促进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2014年国务院46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全国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随后,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了《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功能完善的马拉松运动产业体系,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了马拉松运动产业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3.1 体育政策促进了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注重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体育产业的发展。从1961年《体育振兴法》到2000年出台的《体育振兴基本计划》[4]可看出,日本政府在每一个时期都为发展本国体育事业制定了非常完善的体育政策。《体育振兴法》指出体育振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民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国民锻炼体育的意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要求地市政府跨区域举办一定规模的体育运动交流大会,增强区域居民的社会体育活动意识,促进区域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对日本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它不仅推动了日本申办各类国际马拉松赛事,而且促进了日本体育文化的发展。京都马拉松赛事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赛执行委员会统一对水、电力以及垃圾处理进行管理,力求打造零二氧化碳的马拉松赛事,在赛事中提供可直接饮用自来水,对大会运营会场使用电力、焚烧垃圾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碳中和。由此说明,在举办马拉松赛事上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具体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于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起到组织指导和引导作用,以及政府对体育整体工作的支持和赛事的具体筹备、运作等各个方面。
二是进一步提高化解争议能力。加强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行政应复应诉案件分析统计工作,对案件类型集中、发案地区集中、败复败诉集中等问题进行研究,适时选取典型案例交流,推动行政争议源头治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协作推进行政公益诉讼促进法治国土建设的意见》,加强公益诉讼法律法规培训,完善自然资源部门与检察机关的沟通协作机制,减少公益诉讼风险。
3.2 经济基础为马拉松赛事提供了保障
京都的经济发展可以与大阪经济发展速度相抗衡的原因在于京都可以和大阪齐头并进构成关西经济圈。由于京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中心带的历史背景,因此其具备相对应的经济特权,这一特殊地位可推进京都的社会发展。纵观历史,日本京都以雄厚的经济支持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马拉松赛事。京都马拉松赛事的投入分别由京都市政府、赞助商以及参赛者报名费共同组成,每届投入经费约为4亿日元。每年的投入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城市交通服务、媒体宣传以及志愿者培训等各个环节。城市经济为马拉松赛事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使其举办的赛事质量越来越高,还可为参赛者提供良好的参赛环境、高质量的供给和专业医疗保障。同时,马拉松赛事又会进一步激发对体育用品、培训、传媒、电视直播权、食品、交通、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行业的需求,有效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另外马拉松赛事产生的税收收入也对当地政府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体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京都马拉松赛事组委会为了节约成本,实现物品的可循环使用,引入了氢动力车“MIRAI”,采用可再利用垃圾箱,从废弃小型家电中回收的“金”成分制作优胜奖牌,对出发会场、赛道沿线及赛事志愿者的服装进行回收再利用,赛事中供水、供食所剩余的物品将捐赠给食品赈济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实现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3.3 传统文化为马拉松赛事提供了历史传承的内容
在反应床日常运行中,当床体表面颜色变黑,结壳发硬、湿度增大,甚至积累了黑色稠状有机物以及生长藻类物质时,应及时进行表面处理。在小试中采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非常简单,即在落干期用铲状物将表面致密层(厚1~2 cm) 破坏、翻挖,使其呈松散土状即可。一般冬季约3个月、夏季1~2个月需翻动1次。
3.4 群众意识的增强助推马拉松赛事的发展
2011年1月西安市为打造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市”的战略目标。《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施体育场馆整体改造,高标准建设陕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符合竞技体育发展要求的场馆设施,积极承办各项大型马拉松赛事。在此方向上,西安市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和比较优势,围绕加快筹备第十四届全运会工作,打造“15分钟便民健身圈”等工程,编制《赛事名城建设三年工作规划》,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以此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开创“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古城西安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 100多年,拥有着众多不同朝代的历史,但最具特色的就是唐文化。大唐时期的西安曾是世界的大都会,在诗歌戏剧、美术建筑、经学史学、礼仪风俗、道教与佛教文化方面都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盛唐时期的跨文化交流现象极为普遍,在当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周边扩散,传播至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在亚洲乃至世界领域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盛唐时期的西安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物质文明和唐人的风度与素养,都蕴含着浓郁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对当今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西安与京都同样作为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城市,承担着展现和传播两国文化内涵的重要责任,是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特殊载体。
众所周知,日本拥有众多高质量的大学和现代教育研究机构,京都又作为学术界的大都市,享誉世界。文化的传承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更需要代代相传。受过高等教育的京都公民,不管是主观意识还是文化理解上都有自己的传承方式,且通过实际行动来影响下一代,这种言传身教比印刷在纸质上的文字更加鲜活生动。用言传身授以及潜移默化的方式使文化的传承绵延不断。明治维新的迁都对京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京都的复兴是依靠强化文化力量来对抗失去政治主导权带来的损失,在顺应时代的趋势下,京都用自身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将传承与发展的精神世代相传。
综上所述,从京都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可以看出,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对马拉松赛事的大力支持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今后更好地运营马拉松赛事起到良性推动作用。雄厚的资金链可以保障马拉松赛事的质量,赛事成功的举办又会促进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两者皆会起到相互助力的效果,缺一不可。同时,京都还利用文化软实力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文化与魅力。群众的群体意识增强是参与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将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和绿色体育相结合,将保护环境、防止全球变暖的各种措施和马拉松赛事相结合。由此可见,政策、经济、文化和群众意识的增强等对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来看,城市居民供水系统多会采取管道分流方式,从城市给水系统中分流至各大住宅小区当中,目的在于及时供给人们日常饮用水源。针对于此,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给排水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住宅小区的管道处安装倒流防止阀装置,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水流出现严重的倒流问题,造成供水压力的明显提升。
4 优化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路径
4.1 政府政策的支持
体育及其比赛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功举办马拉松赛事对于扩大全民健身意识、拉大马拉松产业链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惠及民生、城市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京都马拉松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优美的风景、特色地方美食以及传统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马拉松参赛者充分感受到城市魅力,有效的提升了城市知名度。通过借鉴京都马拉松的成功经验,优化西安马拉松赛事竞赛组织、医疗服务、安全保障等管理体系,并在马拉松赛事组织中融入城市文化特质,打造属于西安的特色马拉松赛事,实现“体育+文化+旅游”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良好的体魄是个人长久发展的资本,因此,日本对于国民的体质健康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为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得到良好锻炼,在此基础上政府在促进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尽量保证每个青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日本的各个学校都会开展足球、棒球之类的体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增强身体素质[5]。此外学校还会根据学校的特色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俱乐部,例如:柔道、相扑、体操、排球等。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让其自行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参与,同时,受日本教育文化的影响,学生在就读某学校时,如没有其喜欢的体育项目即可办理转学手续[6-7],日本各级学校之间也建立了完整的衔接体系,以此来保证每个孩子都可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意识,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此外,京都马拉松赛事从第一届大赛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保护环境,提高国民环保意识,主要体现在:抑制垃圾生产、推进回收再利用;努力实现节省能源、节省资源;采用合适的交通手段保护环境;提高参赛者的环境意识。为了减轻办赛期间的交通负担,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量,避免赛事中道路大规模堵塞,京都马拉松赛事当天实施无私家车日;实施印刷物的无纸化,如参赛者完跑记录可从互联网上检索。
4.2 经济条件的保障
西安马拉松与京都马拉松同为城市马拉松赛事,在蕴含着城市文化底蕴的赛道中挑战体能极限,感受城市魅力。两场马拉松赛事的赛道设置均以平坦路面为主,沿途感受古代建筑、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美食带来的独特体验。京都马拉松全程约42.195 KM,设有一般马拉松、双人接力以及专为残疾人设计的6.1 KM轮椅竞赛等项目;而西安马拉松赛事分为全程马拉松(42.195 KM)、半程马拉松(21.097KM)和迷你马拉松(4.5 KM)三个比赛项目。由此可见,京都马拉松注重参赛者的广泛性,而西安马拉松的参赛者更具大众性。在赛道设置上,京都马拉松沿途经过了7处世界遗产,能够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的优势所在。在办赛宗旨方面,京都马拉松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见表1)。
图1 马拉松赛事对塑造城市形象的促进作用
Figure 1 The promotion of sports events to the image of city
当马拉松赛事在西安落户之后,会形成固定周期的旅游高峰,各地的体育爱好者参与马拉松赛事活动,促进了西安旅游、交通、酒店及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将科技与体育和文化相融合,促使体育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在未来文化与体育融合的发展方向实现“互联网+体育、科学技术+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金融+体育、文艺+体育”等都将是一个必然趋势。选择城市当中具有当地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非遗项目进行开发,使其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品牌吸引关注度,带动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2.1.2 非运动症状对病耻感的影响:嗅觉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可靠标志,正如嗅觉障碍这样的感觉障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社会参与减少,产生与社会的隔阂感[11]。此外,流涎、便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给患者带来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不便,加重患者孤立和抑郁,可能与被贬低和被歧视的感觉等复杂体验有关[7]。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分别为11.17%和25.81%,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是阻碍治疗的主要因素[12],而患者不会承认存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患者不可忽视的病耻感来源。
4.3 历史文化的传承
首先,西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应充分利用其独有的古城体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具有西安特色的品牌活动。近年来,西安市以“体育惠民”为主题为城乡群众营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开启了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惠民工程。在汉城墙遗址长廊清平门、宣平门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了全民健身示范区。其次,在群众中开展富有西安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例如:围绕“千年古城墙、万众马拉松”“绿色长安、水上体育”“全民健身与和谐西安同行”“健身快乐过春节”等各式各样的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遍布城乡的群众体育活动。从西安古城墙到曲江遗址公园、从南湖之滨到灞河之上、西安城墙马拉松赛、高校赛艇对抗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等一系列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成为西安体育赛事中“走进新时代”的亮点。出台对马拉松赛事和城市旅游的各项扶持政策,激励马拉松赛事开发旅游产品、营造体验式旅游、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品牌化的马拉松赛事,推动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10]。西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体育部门要在较好地利用西安城墙、大明宫、大唐芙蓉园等特有地域资源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人文资源优势,组织创建和开展富有特色的品牌活动,增加城市体育元素,努力实现体育活动与西安文化资源有机结合。
4.4 增强主观意识
由于国家对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群众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不足,对国内举办大型马拉松赛事了解甚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无法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群众收入水平的差异,群众很少会将收入的一部分消费到现场观看马拉松赛事或者参加到体育锻炼中。此外,由于受到场地局限性和部分场馆需要有偿使用,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比较单一,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感到单调,挫伤了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增加免费公共体育设施,从而逐渐培养群众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实现人人都能参与体育锻炼。我们更要通过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更多的体育场馆,将锻炼方式和方法教授给群众,通过提高对健身的认知来培养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还应多开展区域性或社区体育活动,举办社区体育比赛,让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感受体育文化的魅力,对群众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西安正处于现代化都市建设的黄金机遇叠加期,马拉松赛事也将不断超越自我,展现西安城市活力与文化魅力。2019年3月中国田径协会授予西安马拉松赛事银牌赛事殊荣,这标志着西安在举办马拉松赛事活动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举办国际大型赛事方面拥有了更大的潜能。
5 结语
“马拉松文化”在提升马拉松赛事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城市文化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京都马拉松赛事的成功经验为例,探讨优化西安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事的路径,从而推动西安的经济、文化、交通及地方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进一步将体育与文化相结合,让体育从文化的角度立足,探索城市文化新背景,挖掘地域性特色体育赛事的发展潜力,加快推进西安市大型体育赛事的全面发展,推动地方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创新融合,最终形成体育与城市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参 考 文 献
[1] 武胜奇.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马拉松赛事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4):106-109.
[2] 武胜奇.马拉松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提升路径选择[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6):480-483.
[3] 郭伟,滝瀬定文.日本中小学体育俱乐部发展经验对我国学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学报,2018(1):111-115.
[4] 日本文部科学省体育局体育课.体育振兴基本计划[A].2000.
[5] 体育振兴计划[A/OL].[2015-12-11].http://www.mext.go.jp/.2008-07-01.
[6] 中澤篤史.学校運動部活動研究の動向·課題·展望:スポーツと教育の日本特殊的関係の探求に向けて[J].一橋大学スポーツ研究,2011(30):31-42.
[7] 郭伟,滝瀨定文.日本青少年体育振兴政策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6):690-693.
[8] 张自力.健康传播学——身与心的交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3.
[9] 帕特丽夏·盖斯特-马丁,艾琳·伯林·雷,芭芭拉·F.沙夫.健康传播:个人、文化与政治的综合视角:Person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omplexiti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63.
[10] 陈玉萍,刘嘉毅.大型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以南京青奥会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3):15-19.
The Enlightenment of Kyoto Marath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Xi'an Marathon under the Same City Culture Background Condition
GUO Wei1, QIN Ziting2, SONE Junya3
Abstract Since national fitness became a national strategy,the development of marathon in China has faced new opportunities.The development of marath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al-ethical standards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marathon has become a new landscape in urban culture.Taking the marathons in both Xi'an and Kyoto as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holding and developing marathon in Xi'an and Kyoto which have similar cultural background,aiming to optimize Xi'an's route to hold international marathon and build it into 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with global influence.From the success of the Kyoto marath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 relevant national and local policies on marathon can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marathon operation.Secondly,the Kyoto marathon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tourism through cultural soft power,which has in turn promoted both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popularity of the city and in-depth cultural experience for participants and tourists.Therefore, under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strong sports city, Xi'an can lear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Kyoto marathon to propose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to develop marathon 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policy, economy, culture and public awareness and make the event a booster to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taste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Key words: urban culture ;similar urban conditions ;marathon ;develop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 G822.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9154(2019)05-0073-07
DOI: 10.15942/j.jcsu.2019.05.008
基金项目: 2017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文化背景同质条件下体育赛事发展模式研究(2017R010)。
第一作者简介: 郭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大众体育发展,E-mail:kakui50@126.com。
作者单位: 1.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8;2.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陕西 西安 710068;3.大阪体育大学,日本 大阪5900496
1.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Xi,an Shanxi710068;2.Division of Graduate,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068;3.Osaka University of Health and Sport Sciences,Osaka 5900496
图1所示的BMD也可以看作是依据矩对函数f=x1x2⊕x2x3进行的线性分解[12],结点的实线边表示函数f随该变量线性变化的部分,而虚线边则表示函数f不依赖于该变量的部分.
收稿日期: 2019-05-14
修回日期: 2019-08-11
CLC number: G822.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1-9154(2019)05-0073-07
(编辑 荆敏)
标签:城市文化论文; 同质条件论文; 马拉松赛事论文; 发展模式论文; 西安体育学院论文;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论文; 大阪体育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