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社会#183;过渡事件#183;制度安排——关于青年向成年过渡研究的社会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学论文,事件论文,青年论文,制度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青年过渡是指由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历程的重要阶段。过渡这一概念指的是个人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中——父母的家到中小学、到大学到就业和成家——所经历的变化。在这一阶段,伴随学业的完成,就业的开始,以及成婚,建立家庭等事件,青年完成向成年的过渡。大量事实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事件,并不都是平稳、顺利完成的,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这些变异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秩序的影响又如何?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对青年向成年的过渡研究应该成为青年研究不可或缺的领域。这是因为教育和就业的时机和时序之可预见性较前减少,个人的压力也较前为大。稳定的工作岗位和谋求事业发展的机缘同时减少,为此所做出的生活道路之重要抉择——例如离开学校、就业、成家等的时间安排因之受到重大影响。本文拟从社会学视角,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个分析框架,以期推动这方面的研究。
西方关于青年过渡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英两国,以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所著《青年向中年期过渡》为主要标志。科尔曼认为美国的大多数学校都不能使青年做好充分的过渡准备以适应成年的挑战,他建议为青年的过渡做出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将保证青年获得实现他们作为成年人所面对的要求和机遇的能力,从而获得自尊和需求的自我实现①。根据西方各个时期不同的研究背景、研究特征及研究主题,大致将西方青年过渡研究依次划分为20世纪60年代研究、80年代研究、90年代至今研究等三个阶段。60年代的过渡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年运动、青年亚文化及其对社会秩序尤其是教育的影响。80年代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青年问题,与之相关的青年就业、教育、青年与家庭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90年代青年过渡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研究重心变为青年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实现,到了21世纪,青年过渡研究呈现出更为多元和复杂的特征,青年教育、就业、青年与家庭、青年新生活方式等研究仍十分兴盛,青年过渡研究进入了新高潮。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不断深化,各国青年问题的趋同性也随之增强,我国的青年过渡研究与西方研究逐渐呈现较为相似的发展历程。青年过渡研究的国际化无疑将成为一个客观的趋势。本文提出,国内的青年过渡研究应该着重考察以下问题:社会变化如何影响青年的过渡?有哪些理论和概念适用于理解青年的过渡?我国对青年过渡的安排具有哪些特点?这些安排是在复制社会不平等还是在减少社会不平等?国家关于青年的政策是否为青年提供良好的过渡安排?
青年过渡什么时候发生?将持续多久?这些首先取决于社会安排,换句话说,社会为青年安排的过渡出路有多少。除此之外,青年过渡研究还要看个人资源、人生计划和抉择。现在的青年与其父辈或祖辈相比,在就业、婚姻、为人父母等事情上的时间安排方面出入甚大。过渡的框架往往为文化标准和社会的机会结构所规定,从生命进程的角度观察青年的种种过渡,便可以看清体制安排、就业市场机会以及社会不平等结构是如何影响教育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的。因为无论是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还是人力资本理论,在青年从教育到就业的途径所得出的模式都过于简约,这些模式往往低估了社会体制、社会网络在学校和就业之间所起的复杂作用。而过渡这一概念则丰富了这一研究,它可以考察不同的制度如何在身份建构的关键时期为青年提供社会化的经历从而使他获得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稳定,同时又如何复制或改变了社会阶层的影响和不平等。
一、青年向成年过渡已衍变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青年走向成年,标志着一个人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开始以独立的社会成员身份,参加社会实践,开启人生新阶段。以科尔斯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将青年过渡分为三个方面:由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居住过渡和家庭过渡。完成这一过渡必须要有三个基本标志:生活不再依赖父母,经济地位相对独立,法律责任完全自负。法律责任完全自负是国家对年满18岁的公民所赋予的权利,带有强制性,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少。至于生活不再依赖父母、经济地位相对独立这两者则属于社会过程。由于个人生活其下的社会条件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他们完成青年向成年的过渡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增加了这一转变的复杂性。
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社会,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与早婚早育相联系的,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也较短暂。早期社会学家陈达曾对此做了研究,发现这一过渡中的主要问题,是对新角色的适应。在此方面以新婚女性对妻子、儿媳角色的适应问题最为明显。女性在出嫁前虽然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是毕竟在父母家尚能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出嫁后到了婆家,则面临夫权和婆权的双重压迫②。
再分配经济占主导的计划经济时期,青年向成年的过渡呈现全新的社会过程,其中心特征是全民趋同性的增长。一般而言,计划经济、义务教育、充分就业和晚婚晚育等制度安排,将每个人的生活锁定在高度确定的时序中。自7岁开始,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少数)、就业、完婚、生育一路走下来,使青年向成年的过渡发生在十分相近的年龄段,人们重复着哥哥姐姐的人生顺序,缺乏个性特征。在那个时代即使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但是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差异性却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期之间的差异。周雪光在研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生命运时,发现国家政策是解释各种人生事件的主要因素。他以国家政策作为视角研究了关于社会分层和生命历程的社会学分析中两个主要的论题:首先,研究了涉及广泛的社会政策如何经由社会分层结构与过程产生间接的影响。大多数社会分层研究已经集中讨论了稳定的制度结构与过程。然而,在中国及其转型社会,政治环境与国家政策经常变化调整,这赋予了社会分层过程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征。通过“上山下乡”这一绝无仅有的历史事件,戏剧性地展现了国家政策与社会分层结构之间的互动。其次,考察了国家政策如何形塑和改变了个体生命历程的机制,强调国家和社会政策在形塑个体生活中所起的作用③。周雪光的贡献在于集中探讨了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政策、生命周期以及社会分层过程之间的联系。
1978年以来,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彻底改变了青年向成年过渡的社会过程。逐步消除全民趋同性,不断增加个体间的差异性。主要有四方面的差异性。一是青年向成年过渡过程的长度的差异性,即20岁左右发生的过程,延伸到30岁左右。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第二种差异,即同一年龄的人有完全不同的事件过程,完成这些事件过程所需努力,因困难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是因为存在着第三种差异,即个体进入成年过渡时期的起点地位不同。也就是说,一部分青年在他们开始转向成年时,由于拥有其他青年所没有的地位资源,使他们较顺利地完成转变过程。而另一部分青年,由于缺乏某些地位资源,无法在短期内成功求职,从而必须依赖父母,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间内成为“啃老族”。研究“啃老族”现象不能单纯地从独生子女的娇贵以及观念入手,因为如果青年对家庭和社会网络的经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说明社会不平等的程度也日益加剧。“啃老族”现象的存在提醒我们青年研究不能忽视青年之间的“内部差异”。以往的青年研究其“内部差异”通常被严重忽略,研究者倾向于将所有的青年视为同质青年,没有严谨区分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等因素所构成的差异影响。由青年过渡存在的地位差异又导致了第四种青年在过渡时出现的结果差异:即一部分青年成功完成向成年过渡,以积极态度开启成年生活,而另外一部分青年,由于过渡过程出现的种种困境,对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最初的成年生活,也影响着社会和谐秩序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是否能够顺利地向成年过渡已经构成了重要的社会问题。
这方面的分析可以从青年就业难和初职差异来洞悉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差异性。目前中国社会在就业方面存在两种前所未有的局面,即就业难和初职差异大。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上流传着的“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即可佐证这一情况。即使能够就业,所能够从事的初职在收入、待遇上的差异也是极大的。据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1980年以前,从毕业到获得初职的“谋职时间”平均是7周,而1980年以后则提高了一倍,大约有10%的大学生在一年内无工作,近5%的大学生在两年内没有就业。该数据还表明,初职所给予住房补贴或医疗保险的比例,自1980年以来也迅速下降,到2003年(调查年)两项均有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由于这项数据只涉及城市居民,如果包括农村居民,情况则更为严峻④。
二、青年起点地位差异与阶层化分析思路
如果想厘清上述各种个体间的差异及其社会根源,须从“起点地位差异”入手。如果以成年人的法定年龄18岁算起,所谓起点地位就是指年满18岁的个人拥有的地位资源总量,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个人的教育程度和专业资质、政治地位和社会网络资源。这三个方面可称为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个人起点资源的另一来源是父母可直接投入到青年所具有的这三种资本以及财富。不难想象,当青年向成年过渡时,他们的起点地位是有差异的。
起点地位差异的根源是社会阶层化。中国社科院社会阶层研究调查显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个人占有的组织资源、财富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日益分化,阶层化的趋势很明显,该调查显示中国至少存在十个阶层⑤。还有的学者认为,造成阶层化趋势的原因是社会财富、机会和市场权力的两极分化,形成上下两个断面,称为“断裂社会”。断裂社会在现实意义上首先指明显的两极分化——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上层与下层,社会沿着这条主要断裂带展开,几乎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世界。这种断裂的含义既是空间的,也是时间的,既是经济层面的,更是社会结构层面的。可以说,断裂社会的实质,是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而互相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与整合机制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研究(CGSS)也发现,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的趋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有发生,而进入21世纪,流动中的个人因素,即依赖个人占有的起点地位所起的作用有加强趋势⑦。
上述社会阶层化研究成果,为如何分析青年向成年过渡的起点地位差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也就是说,剖析青年起点地位差异就是关注个人及家庭的阶层地位,包括以下方面:
1.家庭阶层地位。这是由父母的地位资源总状况决定的。虽然地位资源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据经典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决定阶层地位的三大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阶级论、韦伯的权威论和布迪厄的品位论。这三种理论指出,划分阶层的标准就是看人们对财产、权威、品位地位的占有。虽然还有其他的标准,但是这三种是最为主要的。根据这些标准,一个社会的职业类别可划分为若干层次,从而产生阶层指标。
对于青年向成年过渡的研究,本文关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家庭阶层地位对青年向成年过渡的直接影响,即家庭阶层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青年过渡的平稳程度和顺利程度。二是家庭阶层地位对这一转变的间接影响。这一方面,是看家庭阶层地位如何影响个人的起点地位资源,从而影响青年过渡的状况。
2.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一个广泛应用的社会科学概念,中心含义是指个人完成生产、服务的能力,其指标主要包括教育水平、知识储备、专业资质和前期工作经验。研究发现,这些指标在转型经济的我国并不是人力资本的全部,其他重要的指标涉及了个人的外貌、表达能力、与性别和年龄相关的灵巧程度、敬业精神,等等。在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方面的人力资本尤为重要⑧。本文所关注的是哪些人力资本在青年过渡中是重要的个人资源。
3.个人的政治资本。政治资本是个人地位资源中的重要方面,它对阶层化的作用也是市场转型研究的核心问题。虽然有的学者曾提出“政治资本贬值论”假设,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政治资本在我国阶层化中的作用没有下降,也许还在提高⑨。常用的政治资本指标包括党团员身份、干部身份以及个人和家庭的政治联系(如亲属中是否有党政领导干部)。如果政治资本在青年过渡中的作用是显著的,那么,这一转变过程不但是阶层化研究的进一步佐证,同时也说明我们必须从政治资本的视角来研究这一过程及其问题。
4.个人的社会资本。所谓社会资本,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义务性交换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个人行为目标的影响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指标⑩。但真正将“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并运用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完成的。布迪厄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社会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种“体制化社会网络”与某个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获得这种会员身份就会为个体赢得“声望”,并进而为个体获得物质或象征的利益提供保证(11)。显然生活机遇与人们的社会资本有着密切关系,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与青年过渡最为相关的社会资本,应包括学业完成以后谋求第一个全职工作时的个人网络的数量和质量。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个人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青年的过渡?社会资本的强弱是否影响青年的求职、择偶、事业偏好?在什么程度上社会资本对这些方面产生负面作用?
5.个人的社区资本。本文使用社区资本概念来反映青年过渡时期所生存其间的外在资源状况,包括社区、邻里、学校层次。因为阶层化和社会不平等总会反映在社区层次,所谓城乡差别、大中小城市差别、上海市内“上只角”与“下只角”的差别,就是指社区的层化。市场化的发展凸显了地区、城乡内部的差别,这些差别引发了社区之间的差别和学校层次问题。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在一个地区、城市、乡镇内部个人的生活平台的高低,从而影响青年过渡的走向及其结果。
三、过渡事件及其后果的分析思路
如前所述,青年向成年过渡是基于起点地位资源的高低而发生变异的。但是,这些变异都是通过过渡事件来体现的。所以,分析不同的过渡事件及其后果,也可以发现起点地位及其阶层化对青年向成年过渡所产生的影响。
所谓过渡事件,是指在青年向成年过渡中发生的人生事件。比如年满18周岁的居民,可以享有国家赋予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但其社会转变过程则是逐步发生的,其途径就是人人不可避免的人生事件。
1.毕业或肄业。这里指的是在第一个全职工作之前的学业及结果。对于许多青年而言,是从中等教育机构毕业或是肄业,但是自大学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在获得一份全职工作之前,已获高等教育,少数青年可以得到研究生学位。除了教育程度之外,这里我们关心的是毕业或肄业事件,以及随后发生的事件是顺利通过还是困难重重。这是反映青年向成年过渡过程是否平稳、顺利的开端。虽然可从行为层次测量这一过程的平稳和顺利程度,为研究方便,本文建议使用主观测量,如向被访者询问当时的感受,在多大程度感觉平稳或顺利,在多大程度感觉不确定或预感前景不乐观,等等。
2.求职。这是指谋求全职工作所做的努力。当前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并不是立刻谋求到全职工作,而是“打散工”等。但是我们关心的是谋全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变异性是很大的,而变异性正是我们的关注所在。从谋职研究得到的启示是,可以从三方面观察和测量谋职事件的变异性:一是谋职过程时间长短,可以假定短则较平稳、顺利,长则较困难;二是谋职次数的多少,这与努力程度成正比,与成功效率成反比;三是谋职过程中对困难程度的感受,这是一个综合的主观指标。
3.择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期间的异性交往和早恋越来越普遍,而且婚前性行为的社会认可程度也大大提高了。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开化程度,同时也为青年向成年过渡增加了研究内容。对此问题本文所关心的是,青年在择偶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独立性。这是因为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是通过社会化来完成的,而个人层面的结果是相对独立地做出理性的人生的选择,这也包括异性交往和择偶。交往的伙伴是由父母长辈等安排,还是自己寻求?这不仅表明机遇,而且表明交往的主动和成熟。
4.离家居住。这是脱离父母依赖的外在标志。住校生(大部分是大学及以上,少部分发生在中学期间)是群体居住的。在此期间,与父母的交往性质和密切程度如何?在发生情感、学业、人生其他事件或危机时,青年是否完全或部分地依赖父母的支持?或者可以脱离父母?如果是由于个人原因离家居住,在婚前,或与异性朋友同居前,这本身就是相对独立、脱离父母依赖的一个标志。当然,中国文化崇尚孝道,与父母的联系、交往,要分清哪些是尽孝和关心父母长辈,哪些是依赖后者。另外,要区分由于居住条件的局限而不能离家居住的。在此情形下,研究者应关心与父母同居的青年,是否有相对的生活独立性,如相对独立的起居空间,相对独立的行为表达,相对独立的人生事件的决策权。
四、结论
鉴于目前的青年研究大多集中在青年期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本文认为应该更加关注青年由结尾时期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青年向成年的过渡增加了变数,个体间的差异性极大。本文旨在对这一过渡过程提出一个浅显的社会学分析思路。
这个分析思路的第一个方面,是把握住起点地位差异这个概念。一个青年在向成年过渡的最初,是否拥有一定质和量的地位资源,这就是起点地位。由于日益的社会阶层化,人们之间在起点地位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差异,本文提出的思路,就是将阶层化的研究和测量成果,引入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分析中来。总的理论假设是:起点地位高低直接影响青年向成年过渡过程的平稳、顺利与否。
分析思路的第二方面,是在分析中扣住若干重要的过渡事件,包括学业完成、谋求职位、择偶、离家居住。在这些方面,我国尚无系统研究。但是西方社会学近年来已收集了大量调查数据,许多是公开发表的,可做借鉴。过渡事件的分析方面,总的关注点是青年在过渡事件中主观感受和行为体验,用以测定向成年过渡过程中的平稳、顺利与否的程度。
总之,过渡研究要探索青年在教育体系、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社会网络的不同层次和形式之间进行过渡时,是否面临着明显的社会接纳和排斥模式?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所有地区,同时正在改变现有的社会不平等模式及其重新产生的途径。这些过程打破和改造了一些旧有模式,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平等。最明显的结果集中体现在社会经济领域,某些社会安排为一部分人提供了自主和自足的生活,却造成另一些人生活的不稳定和贫穷。克服青年过渡中的社会不公,是一个紧迫任务。
本文虽然从社会结构制约的角度来分析青年过渡,但也主张不能忽视青年的“主动性”。“主动性”指的是以生命进程为框架而安排其过渡的个人取向、抉择和行动。有些过渡研究侧重于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路径和结果,过分强调教育、经济变迁以及劳动力市场划分的影响,往往忽略了青年自身的主动性。当今的生命进程包括规范、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因素,以及与就业机会有关的市场因素。关于教育、就业和成家应何时进行、持续多久的规范已经不如过去那么僵硬。这主要是因为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不再那么简单,职业生涯也不再那么一帆风顺。这些变化正在造就主动性,个人要对自己的过渡拿主意并负责。如果为便于分析而将主动性和社会结构分隔开来,这会妨碍我们去理解经济压力、劳动力市场瓶颈对个人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总是表现于人们在教育选择、事业抉择以及参加工作、娶妻生子等时间安排方面的差异之中。在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其出身、教育水平和文凭来预测青年人的事业发展已不大容易,因为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其时机和久暂的决定都更个人化了。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中国青年受社会结构的制约也许更多,若想对青年过渡求得较佳理解,必须同时考察相关的体制性安排,以及个人就有限的机会所做的抉择及其后果。过渡研究,注重青年在从学校到工作的不同路径上社会环境与个人事业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过渡研究不仅要重视机会结构和体制安排,而且也要重视个人的取向和决断,只有这样才能够说明工作的调整对人生道路的影响,而且也能发现青年在不同的体制领域之间做出的抉择和行动是否更加个人化了。
如果我们承认青年是人生的过渡时期,就应该承认这种过渡已经变得复杂起来。青年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关注这种复杂性。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和青年问题的现实状况所呈现出的复杂性都没有得到高度的关注。许多研究,受制于线性发展观,致力于寻求某种简单的确定性,至于过程、差异、个性、生活的多样性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未来的青年过渡研究,应该以复杂性为主导。
注释:
①科尔曼等.青年向中年期过渡[M].成年人的产生:青年的未来.转引自[美]L.布鲁默.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19.
②陈达.人口问题[M].商务出版社,1934:37.
③Zhou,Xueguang:Children of the Culture Revolution: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9,Vol.64(February:12-36).
④http://www.chinagss.org.
⑤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⑥孙立平.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社会?www.xschina.org,2004-3-22.
⑦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
⑧李培林,张翼.走出生活逆境的阴影——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失灵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⑨边燕杰,卢汉龙,孙立平.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M].三联书店,2002:12.
⑩张其仔.社会资本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8.
(1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