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素质教育论文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素质教育论文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才培养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013 (2000)01—0043—04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作为培养人的基础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在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求教于同仁。

一、文理渗透,拓宽创新的知识基础

文理渗透,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同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将成为一个科学。从科学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在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的古代文明中,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古代科学代表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在一起而建立了一个包括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方面的体系。直至15世纪下半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的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类,而每一部类又逐渐分化为各门学科,这一过程直至18世纪才基本完成,并分别形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学科体系。

在科学不断分化的同时,科学的融汇与综合也在悄然兴起。一是同一科学部类内部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射电天文、经济地理等学科;二是不同部类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了例如数量经济、社会生物、计量历史等学科;三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许多学科实现了工程化,产生了例如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知识工程、金融工程等学科;四是近数十年来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等一批“横断”学科,它们所发现的一般规律正在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得到应用;五是由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群体化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数学模型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自然科学家要学习经济与管理知识,而社会科学家则要学习数学与计算机知识,双方的相互了解日益增多。目前这一融合过程还在继续并不断增强,最后将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综合,进而实现科学的融合。[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从界限分明走向融汇与综合不是偶然的,而是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带有必然性的趋势。“分化”与“综合”是学科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经过长期分门别类的独立发展,在各自领域逐渐成熟,但这是以牺牲对整体的把握为代价的。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所指出的,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人类社会客观世界的现实从来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部分所组成的、不断发展的变化系统,从来就是自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社会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整体。因此,如何通过文理渗透和多学科的合作,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现实,便自然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最热切的召唤。特别是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世界科学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已呈高度融汇渗透之势,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许多学科之间已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新的科学技术的生长点,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上和学科的渗透和转移之中。当代人类实践活动也已经内在地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人类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等内在地呼唤二者的通力结合。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新世纪人才不仅要专精于某一学科,而且要有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机械地分割开来,使专业分工过细,使现代人缺乏相应的文化基础,是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的,也不可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融汇和综合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在文理学院普遍开设若干共同基础课来保证所有学生获得学院认为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的美国哈佛模式;二是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日本筑波模式;三是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美国MIT模式; 四是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英国牛津模式。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于受前苏联办学模式的影响,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专业划分过细,学科环境单一,加之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致使一部分理工农医学生只埋头于专业教科书,知识面狭窄,缺乏应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在文理渗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但离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亟待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二、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信念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它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因为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是对已有观念或方法或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它没有现成的方法、途径可以遵循,必须打破旧有事物的束缚,寻求和探索新的东西。显然,这其中充满着艰辛和困难,需要付出比一般活动多得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能不能除旧布新,寻找到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具有不墨守成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烈、富有想象、独立自主等个性品质。同时,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提出往往容易受到已有的权威、保守思想的阻碍,这就难免给创新者造成一定的外在压力,这时,勇敢、不迷信权威、不怕失败等个性特征常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与创造力相关密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创造学、心理学中常被称作创造个性或创造人格。

研究表明,文化素质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2]我国著名学者鲁洁认为,人格陶冶的过程, 也即是从一个孤立的个体向世界性个体转变的过程;是个体的人占有人类历史所创造精神文明财富的过程。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一种单纯的个体经验过程。正是因为占有、掌握人类历史所积累的文明成果是陶冶完美人格之所必需,大学的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陶冶来说,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或者反过来说,大学的通识教育必然承担了大学生人格陶冶的职责。在这里应当特别予以重视的是直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的人文科学,它们对发展人的心灵,形成和谐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3]

忽视个性和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个性,培养创新人格是当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人格,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感;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高度的敏感性和开阔的思路;顽强的毅力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等等。同时,也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让每一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人本质的最高体现和表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4] 也正如我国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就是教育的一种失职,一种错误。”[5]“对教师而言,如果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漠不关心, 就是最不称职的老师;对学校而言,如果没有形成弘扬创造精神的气氛和适宜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就是最失败的学校;对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对民族的创举、对他人的创造思想和行为无动于衷,对自己的创造力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漠不关心,缺乏创造动机,只来世界上享受他人的创造,自己不想为他人创造点什么,就是最没有责任感的人。”[6] 开启人人参与拼搏、参与创新的冲动,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在新世纪国际社会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三、开发潜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它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的,是一种高度灵活、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常常在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包括直觉和灵感),以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是创新思想的特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潜能,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我们知道,创新思维是人脑的高级机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左右两半球组成的,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左半球主要具有语言、分析、计算、抽象、逻辑、对时间感觉等思维功能,是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收敛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右半球主要具有表象、综合、直观、音乐、对空间知觉和理解等思维功能,是进行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只有两个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彼此密切配合,相互补充,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左脑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还是在教育方法上,都是重语言思维,轻非语言思维;重抽象逻辑思维,轻具体形象思维;重收敛思维,轻发散思维;重分析思维,轻直觉思维。而这些被轻视或忽视了的思维形式恰恰是创新能力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右脑的重要功能。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就要从人的生理潜能出发,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意开发右脑潜力,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艺术和哲学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翼,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结合是智慧之源和创新之路,二者在人类的创新活动中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则进一步地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作了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他说:“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与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7]美国曾对1000 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人都是音乐或美术爱好者。哈佛大学、MIT 等世界著名大学普及而深入的艺术教育则与他们培养出来的众多杰出人才一同载入了历史史册。

除艺术教育外,哲学教育对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哲学为人们提供方法,启迪智慧。从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到笛卡儿、牛顿、莱布尼茨,再到康德,乃至更靠近我们的罗素、爱因斯坦,他们都是兼科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爱因斯坦从小喜欢哲学,在后来的学术活动中,他百倍地注意到哲学理论思维变革经典力学基础、发展概念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巨大功能。正是哲学思维的头脑和哲学的眼光,使爱因斯坦比当时别的物理学家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从而成为20世纪以来物理学领域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科学家。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在回忆父亲——原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的教育生涯时指出,在我念完初一时,父亲请人来教我《孟子》。《孟子》里头有很多关于儒家的哲学,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有用得多。[8]

培养创新人才,核心是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历史上那些杰出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并受到世人的尊敬,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进行创新思维,并在育人的过程中教育其他人学会这种思维。社会学家哈丽雅特·朱克曼发现,恩里科·费米培养出了6 名像他一样获得诺贝尔奖的学生。欧内斯特·劳伦斯和尼尔斯·玻尔各有4 名学生获得诺贝尔奖。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森和欧内斯特·卢瑟福一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述这些诺贝尔奖得主不仅自己富有创造力,而且能够教授其他人如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9] 而这也正是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缺陷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学会做人,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

做人是立身之本,也是创新的前提。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但是,要把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则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此,必须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关系。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一个擅于与人交往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并在与人交往中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也才能顺利地实现与别人的合作,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美国《财富》杂志下属的名人研究会对美国500位年薪50 万美元以上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300名政界人士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其中93.7%的人认为人际关系顺畅是事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我国JR人才调查中心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每100位头脑出众、 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不畅而在事业中严重受挫,难以获得成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尤其要求人们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果说,在牛顿时代和爱因斯坦时代,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往往还是少数几个人研究的结果的话,那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则往往需要数十人、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如1995年物理学研究的一大成果,证明第6个“顶夸克”的存在, 这个成果是两个实验组800人协作研究的结果,[10] 没有合作精神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学会做人,就是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使人们在尊重每个人的自我、个性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在要求个人自尊、自爱、自强的同时,还要求个人对他人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关爱,使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社会集体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的创新和发展得以健康而持续地进行。倘若人与人、人与社会不能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那么,每一个人的创新和发展就可能演变成人与人之间的剧烈对抗和冲突,而最终导致人的创新和发展的中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类在利用与开发自然为自身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陷入了资源贫乏、环境破坏与污染的生态危机。在未来的世界里,如何在继续利用和开发自然的同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学会做人,就是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不只是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新的家园,人类有道德上的义务去保护大自然,而且因为自然在人的历史和社会中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实际上都涉及到人与人(今人与后人、此地区的人与他地区的人等等)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了人类的长远和整体利益,人们必须自觉地保护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从而使人与自然能够处在协同进化之中——这正是人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人自身方面,研究表明,“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创造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历史上有高创造力的伟人其心理健康程度也是很高的,他们能够充分地接纳自己,接纳生活,对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同时,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对新事物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对社会环境有清晰的认识,并不因环境的压力而情绪起伏。学会做人,就是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人们正确地处理人的理性、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使人具有正确清明的理性、高尚美好的情感和顽强不屈的意志,以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健康发展。

学会做人,要特别注重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曾创造了令世界称羡的灿烂文化,并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宝贵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必须充分加以开掘。

收稿日期:2000—02—06

标签:;  ;  ;  ;  ;  ;  ;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