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对城市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论文_刘锐

公共图书馆对城市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论文_刘锐

黑龙江佳木斯图书馆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摘要:外来劳务工群体及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弱势群体的典型,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身份的改变,更需要实现再就业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一系列转变,这些转变其实就是他们对城市文化的适应与建造。另一方面,他们原有的较为封闭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与较低的文化水平与信息素养又导致他们仅凭现有能力很难完成之以重大改变,迫切需要外界关怀与服务。因此,利用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为该类群体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成为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着这类群体能否在城市站稳脚跟并在城市找到归属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文化服务

引言: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或个人原因造成的对于现实社会不适应,在经济上贫困、政治上影响力小、文化水平较低、占有社会资源少的人群共同体。作为社会公益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拓宽信息渠道,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不仅是其服务内容之一,更是社会赋予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内容。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网络资源及信息专业人才,图书馆有针对性地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信息援助,让他们及时了解应该享受的政策和权利,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服务模式。在开展阵地服务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已有的条件,借助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和网络及各种通讯手段使弱势群体不必亲临图书馆就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延伸服务。3)服务手段。结合各种新兴技术和弱势群体特点,在技术层面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用户体验活动。通过建立网站,开展电子文献阅读、查询、咨询等服务,引导并指导弱势群体体验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

1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而弱势群体是公益性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之一,为弱势群体服务是我们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

1.1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对弱势群体服务理念的角度看,尊重、理解、保护、支持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是文明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教育性机构,作为社会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理应以服务弱势群体为己任,对他们实施知识援助,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弱势群体的精神家园。

1.2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和基本职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和国际图联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也指出:所有公共图书馆服务都应尽可能地为残疾人和困在家中的读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提供便利。因此,弱势群体历来都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对象之一,扶助弱势群体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这一神圣理念应体现在图书馆的全部工作中。

1.3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由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决定的

图书馆之所以必须服务大众是由图书馆的公共性决定的。图书馆面向大众的社会责任,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是其他社会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利用图书馆进行终身教育不应受年龄、性别、学历和职业的限制,政府官员、平民百姓、健康者、残疾人等在图书馆都享受平等的权利。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也不应该被剥夺,图书馆理应成为弱势群体最便捷、最廉价、最直观、最平等的学习平台。

1.4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实现职能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的职能是指图书馆在人类社会中所承担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图书馆有两种类型的职能:一是基本职能,这是古今中外的任何图书馆都具有的职能,例如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二是社会职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赋予图书馆的历史使命,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社会,因此,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因此,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自然也就成了图书馆应尽的社会义务。

2弱势群体文化服务对策

2.1从文化援助到敞开服务

由于弱势群体表达能力相对有限,而且为其服务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因而往往成为图书馆服务容易忽视的群体。但是本研究显示,弱势群体不但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而且这些信息需求的满足对其社会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对此,公共图书馆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为其敞开服务,并将这种“无歧视”、“无费用”的敞开予以有效传达。

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敞开服务与传统的弱势群体文化援助有显著不同。文化援助往往是不规则的、偶然的和施加性的;而公共图书馆的敞开服务则是常规化的、保障性的,因而是一种长效机制。而且这一服务将弱势群体等同于其他人群,会给弱势群体带来更多的“平等”感受,也将进一步引导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文明风尚。

2.2将弱势群体信息服务作为彰显价值的标杆

公共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的主要特点在于“普遍均等”和“免费服务”。但如前所述,目前该特点并未成为广大用户心目中公共图书馆的鲜明形象。由于弱势群体信息服务是我国文化服务中的最为薄弱环节,而且事关民主权益和社会稳定,深受关注。公共图书馆应当强化其弱势群体信息服务,并且将其作为营销战略的一部分,树立其“文化低保”社会形象。

2.3整合社会力量进行弱势群体信息服务

开展弱势群体信息服务不但所需资源成本高,而且对服务人员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尽管应承担相应责任,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更应当将自身作为一个资源整合者,致力于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弱势群体信息服务。

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主要内容之一是资源的整合。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一种高度机构化的服务,要强化弱势群体信息服务意味需要建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或服务点,因而应加强与其他文化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实现基础设施向弱势群体的覆盖。

对社会力量的整合也要强调能力的整合。弱势群体信息服务不但需要针对性信息资源,还需要输送一种信息利用能力;而相关服务的深入开展,即需要跨越来自弱势群体物理缺陷的客观障碍,也需要跨越来自弱势群体心理压力的主观障碍,而且还需要跨越来自弱势群体知识缺陷的认知障碍。因而,公共图书馆应更多的通过志愿者服务、专业合作服务来跨越相关障碍。

总结:

综上所述,图书馆应该大力弘扬和坚持公共性、公益性、读者至上、服务社会的基本理念,为广大的青少年、老年人、城市下岗职工和残疾人以及其他的弱势群体服务。关爱每位读者,不以社会地位、财富、权力划分读者,真正为每位读者提供人文意义上的帮助。加强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宋丽娟 《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图书馆建设 2004.3

[2]张秀兰 《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6

[3]雷树德 《图书馆学论要》 银河出版社 2005.4

论文作者:刘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公共图书馆对城市弱势群体开展文化服务论文_刘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