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中医院;江苏省 214400)
【摘要】目的探究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病例全部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25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胃镜治疗。结果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诊断结果采取保守或者胃镜治疗,胃镜治疗比起保守治疗更能够有效控制出血,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038-01
引言
作为临床非常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攀升,疾病临床表现为呕血、上腹不适、黑便等,以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多见,该病通常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并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因为该病有着发病急、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的特点,如果诊治不及时会引发诸多危险[1]。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4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取得了显著预后效果,下面对具体研究过程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病例选取自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8.5±2.3)岁。45例患者中,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中黑便10例,呕血16例,腹部胀痛、不适19例。首次出血22例,13例存在长期服药史,25例伴有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实验组25例,采用胃镜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保守药物治疗。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先仔细评估病情,观察患者外在症状表现,包括有无明显的意识模糊、嗜睡、烦躁焦虑等,每间隔20min左右观察一次体征,并同时对血压、脉搏、体温。如果患者多次呕吐,则要就呕吐性质、呕吐量、呕吐血液颜色等具体观察,并进行辅助检查。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即将静脉注射与止血药物使用相结合以达到止血效果,配合进行输血扩容治疗,使用到的止血药物有二乙酰胺、酚磺乙胺等,每间隔8h静脉推注西咪替丁,同时静脉滴注洛赛克,该药物每日用一次,连续用14d。在治疗的同时检查胃液、身体各项指标。实验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胃镜治疗,方法是插入胃镜经食管,将出血点确定后喷洒凝血酶药物,喷洒量在35ml左右每日1次,通过内镜注射针喷洒。如果止血效果依然不显著,比如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的出血,可注射硬化剂,如果胃粘膜病变引发出血,可以在病变区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同时喷洒生物蛋白胶。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再给予其他治疗方法。
1.3疗效判定
常规治疗后36h,患者出血得到控制,呕血、便血、腹部不适等症状均消失,视为显效;常规治疗48h内,出血得到控制,各症状好转,视为有效;常规治疗48h内,出血未得到控制或者有加重趋势,各症状仍存在或者加重,视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处理
关统计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其中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5例患者,显效15例(60.0%),有效8例(32.0%),无效2例(8.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20例患者中,显效10例(50.0%),有效4例(20.0%),无效6例(30.0%),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从临床实践来看,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中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消化道的临床定义为食道至肛门之间的管道,具体包含了直肠、盲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胃以及食管,可由多种疾病导致。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中,绝大部分为消化性溃疡患者,从患者资料分析来看,该部分患者体内的胃蛋白酶和胃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也处于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该类型患者出现出血可能性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患者未能在短时间内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还有可能导致大出血的情况发生,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诊断环节,采用胃镜检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00例患者诊断符合率达到了100%,但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系统性的观察,这样才能为最终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有力的支持。而对于已经出现黑便和呕血的患者,医务人员还应尽快确定患者的出血位置,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无法在短时间内止血的患者应该第一时间使用纤维镜进行止血处理。
从治疗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更倾向于采用内科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若患者的病情相对较轻,则可借助卧床休息和禁食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药物对患者的胃酸进行抑制,并通过生理盐水的补给来满足患者身体所需的基本液体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若患者病情较重,则应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西咪替丁和洛赛克等药物,文献资料记载,合理运用药物并配合输液、止血、输血等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90%以上;若上述方法无法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则建议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在对患者消化道溃疡进行整体评估的基础上,借助放置管的方法,抽取胃液达到治疗的目的,并配合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显著。此外,需要提到的是,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阶段,还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类的食物,并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患者,而急性出血患者则应在康复初级严格落实禁食原则。
当前,针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对于病变较轻的患者提倡保守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更为简单、方便、安全性更高,包括卧床休息、禁食、配合给予止血药物,可以有效对出血进行控制,缓解病症,也可以通过营养补给方式,对患者身体所需液体进行补给[3]。而病症表现相对严重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输血、输液等治疗方式。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较为凶险的突发疾病,如果因失血过多而未能及时救治会非常容易引发心力衰竭或者休克,增加了病死率[4]。为此,要做好治疗前期的诊断工作,保证诊断及时、准确完成,这样才能为后来的治疗提供依据、创造良好条件。最后,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饮食安排及指导,忌食热辣、油腻、刺激冰冷食物,多食用柔软、易消化的半流食,少食多餐,做到营养均衡,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此次研究,其中,实验组25例采用胃镜治疗,止血平均时间为(15.52±2.3)h,对照组为(21.5±2.6)h;实验组止血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了做好疾病前期诊断,基于诊断结果采取有效的治疗策略是控制出血、缓解病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综上所述,行药物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在未来可做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庞永光,迟建禄,潘茹会.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Z1):25-26.
[2]胡巧莲.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15863+15865.
[3]王丽洁.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63+65.
[4]郝丽琴.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46-47.
论文作者:盛方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消化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胃镜论文; 内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