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吡酯致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张一帆,林志航

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摘 要】目的:研究托吡酯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对策。方法:在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接治应用托吡酯药物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188例纳入本次研究并作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的一般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制定相应解决对策。结果:在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包含87例认知障碍、53例高血氨脑病、38例脑病,6例肌肉阵挛、4例其他。分析其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现,用药过敏史、过敏体质、合并用药、用药剂量过大都是导致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在给予患者托吡酯之前,应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和用药禁忌,并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严格按照药物的相关使用原则,才能有效避免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关键词】托吡酯;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药理特点

托吡酯是一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新型广谱抗癫痫药物,这种药物能够预防偏头痛病治疗肥胖症和双向情感障碍等疾病[1]。托吡酯在应用期间能够对多种病症进行控制,常见的用药分量反应,包括用药后疲劳、失眠、少汗和体重减轻等状况。托吡酯在临床上可见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记忆障碍、思维减慢等,但关于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在临床上还缺乏相应的系统分析,为了明确托吡酯致使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特点和风险[3].本文中对我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应用托吡酯治疗的患者188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探究影响因素。

1.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接治应用托吡酯药物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188例纳入本次研究并作为实验对象。将所有患者的一般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探讨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制定相应解决对策。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89例,年龄介于14-68岁之间,平均年龄(42.6±2.4)岁,其中68例患者有过敏史;对照组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95例,年龄介于17-63岁之间,平均年龄(41.7±2.9)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具有正常机体功能;所有患者符合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由医务人员确认;患者入院后确认不存在生命危险可耐受此次实验。

排除标准:患者处于妊娠期内;患者存在其他禁忌症或实验禁忌因素;患者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患者无法接受后续随访调查不具有随访耐受性。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确认患者不存在其他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具有随访耐受性,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用药后不良神经系统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的用药类型。所有患者在资料收集完成后,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工筛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后对临床信息和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指针做好相应的防治处理。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与药物关系

在患者出现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中包含87例认知障碍、53例高血氨脑病、38例脑病,6例肌肉阵挛、4例其他。

2.2 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分析其发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现,用药过敏史、过敏体质、合并用药、用药剂量过大都是导致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表2 所有患者高危因素对比

3.讨论

在本次研究录入的188例患者中有27.66%的患者是由于自身过敏体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这是由于部分人体在生长和发育时,人体的脏器功能会出现一定的衰竭,这就会导致药物在代谢时速度减慢,肾脏排泄功能较差,也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药物代谢而引发不良反应。所以对于这类患者,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做好合理的药物剂量调整,必要时不可应用这类药物的患者进行治疗[3]。

而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如果出现药物合并应用的话,患者有可能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在患者体内托吡酯血压浓度升高后,如果联合丙戊酸类药物进行应用,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血氨水平升高,而托吡酯能够抑制脑谷氨酰胺合成酶而形成星型胶质细胞肿胀和脑水肿,使患者出现脑血氨脑病。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这种药物导致的脑病和脑血栓脑病大多可逆,需要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患者治疗和愈后恢复来说具有较好的效果[4]。而当患者应用托吡酯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时,需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检测并观察患者脑电图,排除脑病和高血压脑病的可能性,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受损。

为了降低托吡酯致使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在应用时需要注意其初始剂量和联合用药状况,同时还需观察患者的相关药物过敏史和患者个体体质,及时对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和监测,这样能够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

当患者出现这类不良反应后,应当立即予以处理,静脉给药患者需要立即停药,口服或外用药,患者应停止用药,避免再次给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吸氧和镇静操作,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是否完全缓解。

当患者应用托吡酯后,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时,首先为了降低患者痛苦,应当给予患者相应的应急处理,避免再次外用或口服用药,应当立即停止患者的给药途径,并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合适的竞争和吸氧治疗方案及治患者病症缓解。

在给予患者托吡酯之前,应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和用药禁忌,并了解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并严格按照药物的相关使用原则,才能有效避免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陶玉瑛,王鸣璐,李惟滔,赵明明,肇丽梅.托吡酯致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5):1677-1680.

[2]于莹,张娴.托吡酯对青中年偏头痛患者神经元放电及颅底动脉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9,33(04):101-102.

[3]唐晓静,田文彬,邓江旭.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29例癫痫患者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11):136-138.

[4]罗科峰.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J].大医生,2018,3(09):40-41.

[5]胡会婷.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8(10):31.

论文作者:张一帆,林志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3

标签:;  ;  ;  ;  ;  ;  ;  ;  

托吡酯致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论文_张一帆,林志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