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热中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冷思考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2000年重新修订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下称“新大纲”)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文学作品应占到课文的60%,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指导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正是新大纲的这一新变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开展文学教育的热情,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成为时尚,中学校园内的各种文学社团也空前活跃起来,师生文学创作的热情也异常高涨。怎样上好文学课,每个中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当前文学教育中呈现出的一些浮躁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思考一:串讲点评能代替古诗文的诵读吗?
美文必须美读。可惜的是,走进当今的语文课堂很难听到读书声了,老师不范读,也不要求学生朗读,更谈不上指导学生诵读了,老师整堂课的串讲、评点赏析代替了古诗文诵读。众所周知,入选进中学课本的历代诗词曲赋和散文都属美文,这些美文真实而细致地抒写了作者的个人情思,辞藻丰富华美,富有音乐感,读来琅琅上口,非诵读不能感悟其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古人很重视诵读,而现在的古诗文教学老师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先贤们的作品,不仅对字词句逐一串讲,而且还要对课文内容加以分析,美其名曰这是“评点赏析”。试想:学生没有熟读课文,老师喋喋不休头头是道的讲解,学生能喜欢吗?学生不能诵读古诗文,老师眉飞色舞自我陶醉的赏析,学生又能收获到什么呢?
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感,极力倡导“美读”,他认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也曾指出:“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如果学生真的熟读了作品,达到了于漪老师所说的那种“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的熟读成诵的程度,他们自会从诵读中感知和领悟文意,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对古诗文再作繁琐的讲解分析了。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受到历代语文教育大师的重视。在重视文学教育的今天也不可丢弃诵读。诵读的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如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学生读清句读,读准节奏,理解作品的层意,粗知文章的思路,进而读出语气和气势,读出作品中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读出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指导诵读,不仅要求学生诵读,教师更要作示范性的诵读,课堂上时而齐读、时而自读、时而分组读、时而领读、时而沉思默诵、时而纵情吟诵,多种方式交错进行,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学生在兴奋中愉悦地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辅以精妙的点睛式的赏析性点评,既能加深学生对文句的理解,又能加快学生背诵的速度,枯燥的古诗文学习自然会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审美过程了。
思考二:标准化测试能代替研究性学习吗?
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中学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测试方法仍然是以选择题为主,诗歌检测如此,小说、散文也如此,让学生在ABCD四个选项中巅来倒去地选择出其中一个符合命题者意图的“正确”项来。这种“标准化”的测试能测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水平吗?其实,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为了适应标准化测试,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纯技术性、操作性的机械训练依然盛行,教师不管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只管自己的分析与解说。在讲析文学作品时,脱离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具体内容和艺术特色,把教学参考书中供教师研读的材料,当作课文分析理解的唯一(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其结果必定限制学生的思维,桎梏学生的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是新大纲增加的内容,也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文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就是要在文学作品的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中心,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文学作品极富情感和形象性,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指导:①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比较阅读筛选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辩论中拓展思路,完善自己的观点;②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通过逆向思维,横向拓展,发散思维,类比联想,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敢于对现有的说法提出疑问,敢于对权威和定论大胆怀疑,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创性和灵活性;③鼓励学生改编和创作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实践能力,让学生运用新颖的文体,以新颖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写出富有时代感、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来;④创设情景,提出适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帮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收集相关信息,鉴别和选择信息,加工和转化信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锤炼自己的思维品质,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宽松的环境中张扬个性,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这是任何标准化测试都无法实现的。
思考三:多媒体教学能代替文学原著的阅读吗?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在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的同时,也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科书”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以其具有文字、图像、图形、活动画面和音响效果等直观信息,并能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文本资料等的优势,受到语文教师的青睐。但多媒体教学也有自身的缺陷,如内容的程序化、定型化、格式化,课堂教学时几乎无法随意改动课前已经制作好的课件,于是教师在讲课时,只得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导到课前设计好的答案上来,这实际上是一种在现代教育技术掩盖下的“一言堂”,同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是阅读、感悟、联想、贯通,即通过对作品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来激发学生与作者、学生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有教师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导入时即插放《好汉歌》和林冲枪挑陆虞侯电视剧片断,讲读时又反复插入电视剧片断,课堂总结又是在《好汉歌》和林冲夜走梁山的电视剧片断中结束。课虽很热闹,但这党课与其说是文学课,倒不如说是影视欣赏课,因为在整党课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读一句原文,看一遍课文,只是联系歌曲和电影镜头来分析人物形象。要知道,电视剧中的林冲是导演心目中的林冲,而不是作者心目中原有的林冲,也不是学生读原文所感受到的林冲。
美味佳肴,山珍海味,要让人去品尝;名篇佳作,巧词妙句,要让学生去品读。教师越俎代庖的讲解,多媒体的千变万化都代替不了学生对作品本身的阅读。中学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它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言简意丰,言浅意深。教师要选择经过作者锤炼、含义隽永、富有意味的语言让学生反复品读,从中体味出作者的情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只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与品味中形成印象,从而更加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再如《胡同文化》中的“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个“眯”字传神地刻画出北京人睡不着时不急不躁、悠着点的心态,这正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万事“忍”为先的胡同文化的典型体现,不反复品味能体会得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