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收集两组患儿年龄、体温、性别、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并分析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危险因素;对照组患儿未实施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 年龄、体温、家族史是影响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OR>1);观察组平均降温时间、惊厥发作次数、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年龄、体温、家族史属于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急性高热惊厥;小儿;危险因素;护理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发病率高、发作急,且病情凶险,一旦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易给患儿带来脑部损伤,降低智力,甚至危及生命[1]。故对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极为必要。临床研究表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意义重大[2]。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危险因素与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所有患儿中,复杂性高热惊厥共27例,单纯性高热惊厥共7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个月-7岁,平均(3.24±1.02)岁;复杂性高热惊厥14例,单纯性高热惊厥3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3.41±1.26)岁;复杂性高热惊厥13例,单纯性高热惊厥3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儿年龄、体温、性别、家族史等临床资料,并分析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危险因素。对照组未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①基础护理:进行体位、口腔护理,调节室温,必要时进行吸氧支持或药物治疗,妥善采取物理降温措施,防止出现意外损伤。②心理疏导:一方面需关注患儿情绪,并有针对性予以疏导;另一方面需注重缓解患儿家属烦躁、恐惧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与护理依从性。③健康教育:耐心向患儿父母讲解疾病知识,建议其家中常备退烧药、体温计、乙醇等物品,指导其紧急降温等特殊情况处理办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干预效果(平均降温时间、惊厥发作次数及1年内复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所有患儿中,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年龄(2.32±1.16)岁、体温(39.65±0.41)℃,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年龄(5.29±0.74)岁、体温(38.4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80、15.947,P<0.05);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有家族史5例,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有家族史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8,P<0.05);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中男14例,单纯性高热惊厥患儿中男4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05)。
2.2 多因素分析 年龄、体温、家族史是影响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B=0.995、0.876、1.627,OR=2.704、2.637、2.163,P均<0.05)。
2.3 干预效果 观察组平均降温时间(31.27±17.64)min、惊厥发作次数(4.53±2.01)次,对照组降温时间(44.73±16.59)min、惊厥发作次数(5.82±1.65)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0、3.508,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2.00%(1/50)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6,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属于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主要因持续高烧引起,与小儿汗腺、中枢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等未发育完全,易遭受病毒与细菌入侵密切相关[3]。高热惊厥主要分为单纯性与复杂性两种类型,相较于单纯性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不仅预后差,还可能发展成癫痫,因而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对于促进患儿康复至关重要[4]。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体温、家族史是影响急性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提示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可从上述角度出发,着力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恢复,改善预后。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平均降温时间、惊厥发作次数、1年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有针对性的对急性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降温时间、减少惊厥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提升治疗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将危险因素纳入制定护理措施的过程中,有针对性、个性化、全面的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基础护理、心理疏导、知识教育等护理服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患儿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降低惊厥发生几率[5]。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与知识宣教,利于增强其对高热惊厥的正确认知,避免不必要的担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保证护理依从性[6]。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高热惊厥患儿,年龄、体温、家族史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利于快速降温,减少惊厥发作次数,避免病情复发,促进患儿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娟,王丹,王艳,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07-109.
[2]史红萍.小儿高热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02):223-225.
[3]叶英姿.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3):86-87.
[4]王丹静,黄斌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急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07):1118-1120.
[5]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6]张学军.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2):3454-3456.
论文作者:王秋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高热论文; 患儿论文; 因素论文; 危险论文; 统计学论文; 小儿论文; 单纯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