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经济论文,大力发展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511(2012)05-0001-11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重大
现在,全国上下都为到21世纪中期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而奋斗,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们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我国的基础性作用尤为突出。我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以及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思想。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认为,在所有的产业部门中,只有农业是社会财富和收入的唯一、真正的源泉。马克思则科学地论证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原理。他从社会分工和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角度来分析农业,他指出:“从事加工工业等等而完全脱离农业的工人(斯图亚特称之为‘自由人手’)的数目,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1](22)这就是说,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1978年我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1%,2000年为63.8%,到2010年为50.1%(当年乡村人口为6.71亿)。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的全局,而且对于巩固工农联盟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将其作为政治问题来对待。农民的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二,农业创造的财富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众所周知,粮食、棉花、食用油、肉类、蔬菜等人民生活必需品都是由农业提供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在全国新创造价值(国民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1952年为57.7%,1978年为39.3%。改革开放之后,在1979年至2000年间为30%左右,仅次于工业(占50%左右)。
第三,农村是最广阔的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在改革开放之前,县及县以下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7%,其中农村地区所占比重为42%。改革开放之后,上述比重下降,分别为50%和30%左右。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导致购买力增长缓慢。然而应当看到,随着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无论是用于农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工业品,还是涉及农民衣食住行和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轻工业品的需求都将大幅度增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它不仅是发展经济的关键,而且是扩大内需的主体,同时也是摆脱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的关键。
第四,农业向轻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轻工业总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71%,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占29%。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后者所占比重上升到60%左右,前者所占比重下降到40%左右。
第五,我国农民具有爱祖国、爱家乡、自强自立、勤劳朴实的美德,但由于几千年来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加之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往往无法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思想中小生产者意识较浓厚。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无论是在经济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集体化,还是从思想上提高农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或者是在政治上巩固工农联盟,发展社会主义政权,都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大事。
二、我国农业有两大特点:农业生产有先天性的弱点,农业是弱势产业;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低,这是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弱点
(一)与其他产业比较,农业生产有先天性的显著弱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作物露天生长,容易受到旱涝风雪和病虫灾害的危害。另外,农业生产也受到土壤肥瘠、地势高低的制约。肥料、农药等的无效耗费较大也是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一般在50%以下。据有关专家调查,我国耕地总面积中,经过土地平整等基本建设,能达到旱涝保收这一标准的农田约占50%左右。剩下的那一半耕地,位于丘陵地带的,经过农田基本建设,可建成梯田式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但由于耕地分散,连不成片,因此耗费的人力财力依然巨大。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不仅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几十天甚至几年),而且产量也受到限制,如高产的水稻、小麦每亩产量至多一千多公斤,每头肥猪、肥牛约为几百公斤。
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培育往往要经历几代,长达数年。如袁隆平发明的高产杂交水稻,从培育到推广用时5~6年。
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复杂性。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使用农业机械,但适合不同自然条件下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种类繁多,性能差别大。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因此劳动力和农机具使用忙闲不均,利用率低。
农业生产的上述种种弱点,导致农业产量较低,而资本有机构成高(物化劳动投入比重高于活劳动比重),从而呈现生产成本比重上升、新创造价值(净产值)比重下降的趋势。
农业生产上述先天性的弱点,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只是在不同国家所表现的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二)我国大部分人口在农村,人多地少,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010年,我国总人口为13.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7%。我国有50%的人口在农村,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人均耕地仅为1.36亩,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相当于加拿大的7.9%、美国的16.7%、俄罗斯的19.1%、法国的44.5%、印度的53.4%。另外,我国耕地质量较差,旱涝保收的农田少,坡耕地、中低产田多,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我国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撰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水旱受灾面积为4.02亿亩,2001—2010年为3.59亿亩,其中成灾面积比重约为12%。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时至今日,广大农民仍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经营和生活。我国的农业属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农民主要靠人力和畜力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农业生产的上述两个特点,好比两条绳索捆绑着广大农民,使他们世世代代备受煎熬,农民应该如何挣脱这种束缚?二是与其他国家不同,即使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情况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较多,粗略估计有2亿多人,这些人应当如何实现就业?
三、改革开放以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后来基本上停滞不前了,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曲折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从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其中互助组与初级社是成功的,但之后从1956年末的初级合作社一下跳到1958年末“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明显存在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改革开放后我国汲取历史教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推行以包产到户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末实行这一制度的村占到93%)。但之后的30多年这一制度基本无任何变化。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表明,到2006年末,全国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占16%,其中东部地区这个比例为23%、中部地区为17%、西部地区为11%、东北部地区为19%(注:这个数字不是指农户,如果指农户的话,则比重更低)。估计这种状况今后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核心是土地归集体所有,由农户承包经营,这属于公有制性质;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归农户所有,包产到户,分散单干,则属于小农经济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合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生产力状况,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力方面效果显著。但它毕竟属于最低级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具有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因此,无法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四个。
第一,农业有大的发展,但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之后(从1979年至2010年的32年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反映全国产品(劳务)的实物量,下同]年递增9.9%,而农业年递增4.6%,农业的增速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46.5%,相当于第二产业的40.4%(工业的40.0%)、第三产业的42.2%。改革开放之前(1953年至1978年的25年间),全国社会总产值年递增7.9%,其中农业年递增2.7%,工业年递增11.4%,农业的增速只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34.2%,为工业的23.7%。以上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从2.7%提高到4.6%),但仍不到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一半,只及工业的40%。从农业本身来看,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增加值年递增速度,1979年至1980年为2.3%,1981至1990年为6.2%,提高了1.7倍。可是1991年至2000年,以及2001年至2010年,年递增速度又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8%和4.2%,远低于1990年前的10年。具体数据见表1。
②国内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即扣除了历年价格变动因素,因而能够反映全国和一、二、三产业的产品(劳务)实物量。
第二,农业经济效益差。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增加值/就业人员。分子扣除了历年价格变动因素,反映每一就业人员产出的农产品的实物量)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1979年至2010年,年均递增4.6%,而全国平均水平和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年递增数分别为7.7%和7.5%、5.2%,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0%、第二产业的61%、第三产业的88%。
1978年至1980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递增0.5%,1981年至1990年年递增3.2%,1991年至2000年年递增4.6%,2001年至2010年年递增6.9%,虽然从总体上看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但水平却一直比较低。2010年平均每一农业就业人员创造财富1541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4%(即近一点六成)、第二产业的6.0%、第三产业的16.8%;而1980年平均每一农业就业人员创造财富3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0%、第二产业的13.3%、第三产业的24.6%。这说明30年来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二、三产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从平均每亩耕地的产出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按不变价格计算,每亩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产出的农业增加值(反映农产品的实物量)年递增速度在4%左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每亩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产出的农业增加值(反映农产品的价值量)年递增速度虽然较快,为11%左右,但2010年每亩耕地面积和播种面积产出的农业增加值(反映农产品的价值量)分别为2220元和1682元,实在太低。数据详见表2、表3。
②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员,由于分子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即扣除了历年价格变动因素,因而全国和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反映每一就业人员产出的农产品实物量。
第三,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现代化水平都低。就农业劳动力来看,青年壮年占70%,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大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5%(资料来源: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户的经济实力较弱。全国平均每户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2000年为0.47万元,2010年也只有1.10万元(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就农业劳动资料来看,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农田的质量很差。在全国耕地总面积中,有效灌溉面积(尚达不到旱涝保收的高标准)1978年占42%,2010年也只占49%,其中机电灌溉、喷灌、滴灌渗灌面积分别占到27%、2%和1%。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受灾和成灾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同时,很大一部分耕地靠人力加畜力耕作,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平均每亩耕地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5.08千瓦(其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为0.61千瓦、小型拖拉机为0.95千瓦),2011年全国机耕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就农业劳动对象来看,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培育滞后,动植物品种优质的少,一般的多。就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来看,由于农业技术人员短缺,这方面工作遇到较大困难。我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0万多人,平均每1万农业劳动力中农业技术人员不到1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初级和中级技术人员,这两类技术人员分别占72%和22%,高级人员只占6%。现代化设施农业(即农作物温室栽培)处于萌芽状态。温室面积有122万亩、大棚面积有698万亩、中小棚面积有347万亩,只占耕地面积的0.67%(资料来源: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
第四,农民收入增加,但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1979年至2010年扣除价格因素年递增7.3%,其中1979年至1990年年递增9.9%,1991年至2000年年递增4.5%,2001年至2010年年递增7.0%。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1978年的1∶2.57扩大到2000年的1∶2.79,2010年又进一步扩大为1∶3.23。如果将农民购置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城市居民获得社会福利性收入等因素考虑在内,则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还要再大一些,有的专家估计二者之间相差4倍。由于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民收入增长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这种状况会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我们如果过分依赖国外市场,则难以抵挡世界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总之,目前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相当薄弱,而且不稳固,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
四、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建议
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紧迫而艰巨。作者提出以下七个方面的战略性建议,供决策参考。
(一)确立遵循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虽然规定这种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农民认为承包后没有必要保留公共积累,而人民公社化中“一平二调”、“吃大锅饭”等错误,使农民对集体经济丧失了信心。因此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多数地方有分无统,村里的集体资产被分光,少数地方是以分为主,以统为辅,从而形成了基本上只有农民单一经营没有双层经营,生米煮成熟饭,政府难以纠正,难以持续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尴尬局面。这是不符合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至于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蜕变为以私营经济为主(下文将有详述),则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宪法》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规定。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但上述违背客观规律的状况,就像是抽掉了“重中之重”的主心骨——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剩下来的是只要农业能增产,实行什么所有制都行的片面认识,从而导致私有化思潮和行为在农村大行其道。因此,党和政府要既肯定成绩又汲取上述教训,针对上文谈到的农业的两大特点(实际上是先天性和历史性的两大弱点),确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指导思想:一是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核心是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二是遵循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核心是大力加强县、乡、村三级领导班子建设;三是遵循有关自然规律,核心是依靠科学技术和农民自身力量,战天斗地,克服农业生产的先天性弱点。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否则难以攻克农业现代化这一难关。
(二)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遵守三条原则,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
1.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既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所必需的,又是依靠农民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础和核心,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农民是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要素,但是农民作为个体劳动者,处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十字路口”。因此,只有从个体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才能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从政治上说,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而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涉及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的重要经济基础。正因为如此,《宪法》总纲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两个重要标志。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究竟靠什么?靠提高农业生产力诸要素的现代化水平,包括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优化农业劳动资料和农业劳动对象,另外,还要注意提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然而,要做好上述工作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和巨额资金。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约有2亿多人,潜力巨大,但集体经济薄弱,资金奇缺。据新华社报道,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164个行政村,村级集体收入平均为25万元,年刚性支出为12万元,节余13万元左右。在经济不发达的河南省杞县,很多村级集体的收入甚至是负数(摘自《老干部参考》2006年第6期第6页)。河北农业大学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至2011年10月底,河北全省49154个村,平均每个村收取有偿使用费6.8万元,新增集体收入2.5万元,合计仅9.3万元。而作者按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推算,2010年全国平均每一乡镇的财政收入约为3500万元(1996年普查为360万元,2006年普查为1815万元)。至于农户,由于分散经营,经济实力较弱,2000年,全国平均每一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为0.47万元,到2010年也只有1.1万元(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加工整理)。
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依靠集体力量,依靠科学技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战天斗地,积累资金,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过去,我国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小米加步枪,农村包围城市,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我国农民同样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农业集体化道路,靠脑袋加双手,愚公移山,挖掉“穷根子”。
应当说,广大农民中蕴藏着巨大潜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府领导下,广大农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变了当地的落后面貌。河南省林州市(原为林县),历史上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20世纪60年代,全县人民奋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脉崇山峻岭的悬崖峭壁上,斩断山头1250个,修建桥涵2530座,开凿隧洞138个,挖砌土石方1696万立方米,总投工日达到3964万个,修建了长达15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人的生存条件,农业生产加速发展。周恩来总理称赞:“这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是风沙南下的必经之路,干旱、寒冷、风沙成灾。“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人民坚持不懈地种树治理风沙,每年出动义务工几十万,有些年份甚至达到上百万个。资金大部分由县里自己解决,国家也补助一部分。艰苦劳动出成果,张北县的成片林地从最初的900多亩发展到97万亩,有林地面积是新中国成立前的1100多倍,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0.57%增加到15.4%,每年的大风扬沙日从最初的63天减少到现在的32天。黑龙江省甘南县,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从1995年开始,县领导班子咬定喷灌不放松,一本“水”经念到底。通过6年坚持不懈的工作,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1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2.5%,节水喷灌覆盖了12个乡镇的108个村,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由原来的7.5∶2.5调整为6∶4,优势和特色经济作物发展到110万亩,喷灌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非喷灌田,不少村大旱之年大丰收。甘肃省定西县是严重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380毫米,而蒸发量达2000多毫米。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领导一部分农民修水窖、集雨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在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之后,种上了蔬菜、水果,加快了脱贫步伐。四川省黔江地区周围都是崇山峻岭,是出了名的贫困山区。当地政府领导农民脱贫,当地人靠自己的双手,苦干八年,共改造低产田88.7万亩,垒石砌墙保土造地56万亩,从而建成稳产高产田103万亩,并改造了部分低产田,农作物亩产显著增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成倍增加,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2.从我国农业的两个特点出发,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需要遵守三条原则、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这三条原则分别是:第一条,积极谨慎、稳步推进的原则。应当认真吸取改革开放前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推行过程中停滞不前的教训,既不能急躁冒进、人为地提拔高生产关系,又不能思想保守、人为地抑制生产关系的发展。第二条,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发展多种形式集体经济的原则。应当从各地的经济、政治、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第三条,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逐步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要汲取过去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以致挫伤农民积极性的教训。一方面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农民相应的报酬,确保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就是不一样。另一方面,根据农民的资产等进行分配,通行的做法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折算成股份,按股分配。之后再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以按劳分配为主。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实行科学可行的定额管理。农业与二、三产业不同,实行定额管理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复杂,难度很大,切不可轻视。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之间,以及省(区)内各县之间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水平等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多数地方来说,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最低级的集体经济,带有浓厚的小农经济特点。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多数地区,这种所有制形式已远远落后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将实现邓小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355)。
第二个阶段,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行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从农民单干到集体劳动,从最初的土地零星、分散,无法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到土地连成片,实现机械化操作,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为使两种不同的政策相互衔接,可以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0年不变的政策,维护农民的个人利益,从合作经济起步,向高层次发展。
合作经济包括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因而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农民参加合作社以自有的生产资料入股,又按自己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参加收益分配。这种“双重分配方式”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是农民联合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以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三是联合方式灵活多样,集体化程度可高可低,规模可大可小。以下作一简要介绍:其一,专业合作社。这是根据生产或劳务性质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劳动者跨村、跨乡甚至跨县的横向联合经济组织。典型调查表明,参加合作社的农民比生产同类农产品但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增收二到三成。其二,社区型股份合作制。这是以行政村或自然村或村办企业为单位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其三,合作农场。这主要是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合作经济组织。以上三种合作经济,都应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民主决策。其四,农业行业协会。它具有政府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机构的特点,是具有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社会团体法人。它以服务为宗旨,代表会员个人或企业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为农民、企业、行业服务。其五,其他合作经济组织。
第三个阶段,在发展合作经济的基础上,推行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其特点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自主决策,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公有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注意因地制宜。目前这类经济组织在全国有几十个,农工商结合,规模较大,生产力水平和集体化程度较高。
3.在发展并完善集体经济的基础上,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建立在发展并完善集体经济的基础之上,个体农民分散单干是不行的,就如同大厦不能建筑在沙滩上一样。
各地的实践表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当地的资源(主要是农业资源,其次是矿产、区位、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由于其发展过程是艰难的,因此要分四步走。第一步,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发扬愚公移山的顽强精神,建设旱涝保收和实现机械化操作的高标准农田,并培育动植物优良品种,逐步克服上文所指出的农业的两大弱点,大力提高农产品(或其他产品、劳务)的产量和质量,创造财富,实现增收。对于农民来说,这一步是白手起家,是最艰难而又必须走的一步。对于政府来说,这一步是政策扶持、财政支持的重点。扶持和支持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改造耕地予以奖励、廉价或免费提供动植物优良品种,提供植物保护、动物防病方面的补贴,以及为部分重要农产品提供价格补贴,提供出口农产品补贴,对有些生产(劳务)项目实行免税政策,免费提供各种信息和农业技术培训,等等。第二步,艰苦创业,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兴办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利用农产品、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或利用区位优势与大企业联合办厂等)。第三步,通过兴办乡镇企业,解决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两个难题:大量的钱从哪里来?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到哪里去?也就是说,用乡镇企业的利润,反哺农业,俗称以工支农,由于乡镇企业吸纳了剩余农业劳动力就业,因此农民可以做到离土不离乡。如此良性循环,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创造的财富就会越来越多,在集体有大量资金积累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富裕。第四步,有集体资金积累作为保障,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将水到渠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就从理想变为现实。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迈出以上四大步的关键是要有能力较强的县、乡、村领导班子,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相关方面的典型事迹,详见问题(七)]。
(三)坚持发展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乡镇企业,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乡镇企业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乡镇企业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乡镇企业坚持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原则,因此它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同时它也是巩固工农联盟的最佳经济形式。第二,乡镇企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二、三产业,并在城镇化中扮演主角,乡镇企业能够使经济布局更趋合理。第三,乡镇企业的发展能够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钱从哪里来、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到哪里去的问题。据统计,2002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7200亿元,其中约20%~30%支援了农业,累计吸纳1.33亿农村劳动力就业(当年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约为9000万),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18%。
乡镇企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企业都要不同程度地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开放。第一类,农业企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种子(种畜)培育,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类企业的数量将不断增加,规模将不断扩大,现代化水平也将明显提高。第二类,以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的企业。此类企业的重要功能是为本县人民日常生活服务、为兴建基础设施服务。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等突出问题,“传统农产品加工要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两者的区别是:传统农产品加工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末端,是传统农业发展的产物,是在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对剩余农产品进行加工转化。而现代食品制造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产物,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求食品的原料必须按照特定的品种和一定的质量标准进行规格化生产,并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对食品的原料进行一系列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从而大幅度提高食用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3]。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深度在80%以上,我国则不到4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增加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3∶1,我国却只有0.8∶1。这充分说明我国发展现代食品制造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第三类,基于当地非农业资源优势兴办的企业。如充分利用当地矿产、土地资源,与城市大中型企业联合组建股份公司,或者为这些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如提供各种工业半成品等;或是兴办企业,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江苏苏州的刺绣、北京的景泰蓝、河北曲阳的泥塑、山东潍坊的风筝等);或者开发特色旅游业,吸引各方来客,旅游业被称为“不冒烟的工业”。第四类,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等),主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开办企业。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乡镇集体企业已蜕变为私有企业或个体企业。“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乡镇企业中,集体企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60%下降到2001年的26%……主要是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量集体企业成为个体私有企业”[4]。“2003年,168万家乡镇集体企业中的95%,通过各种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其中20万家转变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139万家蜕变为个体私营企业(占83%——作者注)”[5]。“‘苏南模式’曾经是乡镇企业发展的一大典型,尽管有乡镇政府参与其间,但总体上是乡镇大范围内的居民集体所有制。1995年以后,随着股份合作制的推出,大批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进行了重组。江苏等地除了一部分上规模的企业仍由乡镇控股以外,多数乡镇企业实际上已由原来的经营者等个人控股”[6]。应当指出,乡镇企业从以集体经济为主蜕变为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不仅违背了《宪法》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规定,而且背离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这一势头应当得到遏制。
至于发展小城镇,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考虑当地实际需要,不筑“无鸟之窝”;二是考虑财力物力因素,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三是注意保护环境、资源,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如多占耕地、滥用地下水等)。
(四)加强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领导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广泛、持久地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活动
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实施以下的两项战略性措施,常抓不懈。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1.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
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划和落实各种支农、惠农的特殊政策。同时,精简政府机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压缩数额庞大的行政管理开支,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支出。金融业要面向农业和小型企业,积极开拓小额贷款业务,改变农村资金奇缺的状况。
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应重点放在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农民有一句口头禅:“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农田基本建设是改变农业生产力要素(劳动资料)落后状况的关键。当然,此项工作应当主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然而政府需雪中送炭,在资金、物质和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过少。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农田水利投资来源于国家的村只占10%,来源于集体的占13%,来源于其他的占7%,而无资金投入的村则占到70%。令人震惊!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0年至2015年要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连同已建成的2亿亩,到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数量为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应当说,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巨额资金是正确的,但因为这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因此这些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浙江省政府出台让二、三产业反哺农业,以筹措巨额资金的政策值得推广。该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2亩,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它又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土地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突出。怎么办?我国田坎面积共计1.87亿亩,沟渠面积0.73亿亩,超过集约化水平中等国家1~2倍,因此应当进行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浙江省政府根据相关调查,于1996年至2003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46万亩,同一时期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199万亩,一共节余了47万亩,实现了占补平衡。那么,土地整理的资金从何而来?1999年至2003年,该省实施了向用地企业、单位征收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是让二、三产业反哺农业,通过实施该政策,共筹集资金123.3亿元。这部分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共建成标准农田1234万亩,使得“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灌得进、排得出”,全部实现机械化耕种。据专家测算,由于节水节电、保水保肥,可降低15%~20%的生产成本,每亩可增产农作物约80公斤,从而使规模经营农地成为现实[7]。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太低,技术人员奇缺,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是不行的。因此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同时应以实现农民和农业劳动力的健康和安居乐业为目标,加大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
2.各行各业广泛、持久地支援农业,积少成多,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从农业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技术,从教育到医疗、卫生、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比较多。只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是不够的,还需开展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活动。为了使这项大规模的支农活动能持久开展下去,应当本着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支援,有什么优势和专长就支援什么,其目的应当是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众人拾柴火焰高,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就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的三条途径
从长远来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呈现出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趋势。然而,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城市难以吸收数量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存在三条主要途径。
第一条途径,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改变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这是切实可行的路子。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主要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现在,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留下老弱病残在农村,农业生产的面貌很难有大的改观,长此以往,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第二条途径,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离土不离乡”,能够解决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钱从哪里来和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到哪里去这两个难题,可以显示出中国的特色。第三条途径,农民到城市打工。目前约有1亿多农村青壮劳力在城市打工,但由于城市也有大量青壮年需要再就业,压力已经很大了,因此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给城市造成很大压力。现在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应当加速城市建设,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使农民致富,只有做大做活城市资本才能促进农村需求的增加。这是照抄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脱离了当前我国国情的谬论。
(六)遵循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核心是加强农村政权建设,以及进行相应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
上文讲过,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涉及面最广、任务最艰巨的。因此既要发挥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的反作用,又要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述“双环套的反作用”具有巨大的力量。
1.加强县、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县及县以下的政权不断完善、巩固和发展,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政治保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有数百万政治素质较高、年富力强的县、乡、村领导干部战斗在农业第一线。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村委会主任45.3万,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另有党支部书记63.6万,两项相加共有108.9万,从年龄构成来看,26~60岁的青壮年分别占97%和96%,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分别占5%和10%、高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34%和39%、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51%和43%。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县、乡、村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艰巨性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难以解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其中还有一小部分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在工作中存在以权谋私、搞私有化的问题,另有一些人官僚主义、主观主义作风严重,霸道专断,民愤较大。由于县、乡、村领导班子基本上是由中共党员构成的,因此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实际上就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加强共产党的建设,首先要组织广大基层干部学习社会主义条件下执政党发展规律,确保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反对”。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私有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对以权谋私、腐败堕落;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反对集权制。这是执政党发展和巩固的内在动力,是永葆其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加强共产党的建设,就是要使县、乡、村领导成员具备以下素质:一是政治坚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实事求是,勇于改革,艰苦创业。三是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四是发扬民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共产党的建设,还要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的活动。大力表彰、提拔、重用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非农化”(“走读”现象)倾向,惩治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行为,清除那些混入政府和共产党内的侵吞公有资产、蜕变为“权贵资本家”的败类。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要依靠人才。应当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县、乡、村三级党政、技术、管理人才,尽快改变目前农村人才短缺的局面。全国和省(市、自治区)两级应当统一领导,举办各种形式的长期或短期培训班。同时,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电视台可以开展远程电化教育,这是花钱少、教育质量高、见效快的举措。
教育农民是一项重要工作。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成为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的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得到充分肯定,其劳动积极性大大增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人头脑中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个人主义、私有化等思想在农村大行其道,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腐落后的思想意识,因此必须坚持开展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遵循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的发家致富和全面发展需依靠社会和集体力量的原则,划清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个人主义和个人努力的界限。反对个人主义,保护个人利益,鼓励个人努力。
2.加强农村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提高。1979年至2010年,扣除价格因素计算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了7.3%。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1990年为5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用以衡量农村居民生活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比重)。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4平方米(1990年为18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的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电话机、黑白电机分别为57.3、45.2、16.0、60.8、9.4台,就数量来看,比1990年有显著增长。同时,农村的交通、邮电和电力供应条件,以及文化设施、医疗条件也有较大的改善。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与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距离小于50公里以及有二级公路通过的乡镇分别占61%和46%,有邮电所的乡镇占81%,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乡镇占82%,有小学的乡镇占99%,有中学的乡镇占87%,有职业技术学校的乡镇占11%,有广播电视站的乡镇占71%,有影剧院的乡镇占17%,有医院、卫生院的乡镇占99%。
然而,农村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很多地方缺医少药,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不够巩固。因此,需要发挥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思想水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办好小学、中学,普及义务教育,特别是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一大批中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要贯彻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的方针,政府调拨现代化医疗设备,组织城市的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院,或者组织名医定期下乡,以提高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标准。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健全乡、村两级的文艺活动站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总之,要使农民生活安定,医疗卫生有保障,身心健康,安居乐业。
(七)典型引路,推广社会主义性质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大批发展社会主义性质集体经济的典型。有江苏省无锡县的华西村,黑龙江甘南县的兴十四村,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的刘庄村、临颍县的南街村、修武县的小营村,山东省临朐县的李家庄村,山西省左云县的水窑乡,深圳特区的南岭村,北京市的韩村河村,等等。这些乡、村原来都是贫穷的村庄,由于当地村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艰苦创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最终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有些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归纳出四条基本经验。
1.坚持开展村委会和党支部建设
江苏省无锡县华西村领导班子坚持做到“三个过硬”。一是思想过硬。坚持三个“不”:在政治风浪面前不转向,在金钱诱惑面前不伸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退让。二是工作过硬。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任务。三是作风过硬。秉公办事党性强,遇事同群众多商量,困难面前带头上,严于律己做榜样。
2.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稳产高产
黑龙江甘南县的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原是一个贫穷的移民村,这个村始终没有分田到户,而是走土地集中连片种植之路。经过40多年的努力,2.4万亩耕地全部实现机械化耕作和节水化大喷灌。全村2%的劳动力种地,98%的劳动力进入村办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2011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26万元,因此被称为“龙江第一村”。
江苏省无锡县华西村制定了以治水改土、建设稳产高产田为中心的15年规划。围绕这一规划,对土地进行平整,移高填低,迁宅并村,8年共投入27万个工,实现了田成方、林成排、路成网,亩产粮食1吨多。
山西省北部的左云县水窑乡,平沟壑,开水渠,增加水浇地300亩,治理河滩地3000亩,建成旱涝保收田8500亩,营造成片林近5万亩,当地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23%提高到34%。
深圳特区的南岭村,原先是一个168户人家共计735口人的穷村子。村党支部用“共产党讲的是共同富裕的大方向”说服群众,利用240万元征地补偿费,平整犬牙交错、所谓“啥也不好干,啥也难干成”的土地。同时,利用紧靠深圳特区的区位优势,与南和电子公司合作办厂,共有26家企业到该村安营扎寨。除了租赁厂房之外,该村还积极兴办合资、合作企业和本村的集体企业,并大力发展原有的林果业。到1993年该村成为拥有集体固定资产6.4亿元,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的富裕村。
3.围绕农业上工业,办好乡镇企业促农业
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的刘庄村,一直坚持发展村集体经济,迈了三大步。第一步,把位于黄河故道的700多块凸凹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方方正正的四大块良田,并引来黄河水,初步实现旱涝保收。在此基础上攻克棉花种植关,经过10多年努力,皮棉亩产达到100公斤,粮食亩产也达到1000公斤以上。第二步,选择了生产汽车、拖拉机喇叭这个项目,并由此带出一批低技术、粗加工企业,积累的资金反哺农业,实现了机械化耕作。1980年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第三步,1984年至今,选择了生产以本地玉米为主要的原料的深加工医药原料——肌苷,并带出一批相关产品,走上了高技术、精加工、大投入、高效益、集团化的发展道路。现在,全村实现了按劳分配,共同富裕。住房、看病、教育免费,水电基本免费,65岁以上退休村民的年退休金达到9000元。
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地处豫南平原,有人家700户,村民3000余人,实行联产承包制后,一度分地单干,结果是“土地分到户,丢开党支部”,农田基本建设无法进行,集体副业散伙,农民收入下降。于是,他们又把土地集中起来,成立80多人的村农场。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从办砖瓦厂起步,艰苦创业,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开办了食品、彩印、建筑等23个企业、8个公司,成为河南省第一个亿元村。
河南省修武县的小营村,地处豫西北的平原,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全村2579口人靠5162亩地生存。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但是到1986年,80%农户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村集体收入从1981年的100万元降到5.7万元,集体欠债6万元。28岁的国家干部刘伟铭毅然回村当上了党支部书记。村领导班子选定了依靠集体经济,发挥耕地和粮食优势的发展道路。领导班子清正廉洁,作风民主,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该村以当地廉价的麦秸为原料,开办了年产2000吨黄板纸的造纸厂。后来又相继开办了机砖厂、存栏2.7万只鸡的养殖场、年产2700万吨饼干的食品厂,改造、扩建了小面粉厂,组建汽车运输队等。到1996年,组建了拥有大小企业13家,产品达到5个系列、150多个品种,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的农工贸集团公司。通过以工支农,将25%的工业利润用于反哺农业,建成了千亩连片一优双高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农业小区,主要农活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80%的耕地实现了管道化节水灌溉,建立了水电、农机、农技、植保、种子等服务站,并建成50亩塑料大棚,农业生产快速发展,粮食亩产连年超千斤。
江苏省无锡县华西村,地上没有矿产等资源,当地利用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势,与上海钢厂、铜厂、铝厂等大企业联营,办冷轧带钢厂、钢材厂、铝材厂,实现了村民发家致富。
4.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这些村、乡靠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村民收入增加,集体积累增多,有力量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村民住房、医疗、上学免费,村里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实现了老有所养。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开展,村民生活早已达到,甚至超过小康水平,村民们过着文明、安定、祥和的生活。
这些社会主义性质集体经济的先进村、乡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一旦涌动进发,就会创造出奇迹!它们是万花丛中的奇葩,芳香醉人;是碧空苍穹中的明星,光彩夺目;是浩瀚大海中的航船,正驶向中级、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彼岸!
标签: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种植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