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脊椎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提升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脊椎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别分成对照组(n=43,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不但能提升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概率,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脊椎骨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201-02
骨折类型中脊椎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达到复位愈合的目的,但是患者手术之后会因为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脊椎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结果证明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脊椎骨折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0.32±7.52)岁;观察组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2.85±7.62)岁。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对比具有均衡性(P<0.05),临床可比价值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同时告知患者如何开展常规抗感染干预,且实施常规用药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相关措施体现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对患者手术之前负面心理变化进行了解,并对患者进行鼓励以及安慰,在交流过程中需要达到言语得体、态度和蔼、衣帽整洁等要求,并告知患者手术前的注意事项以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自身的角色,使其顾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解除[2]。
1.2.2健康教育干预 责任护士在接待患者之后需要加强术前访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同时将脊椎手术的并发症、手术期间注意要点、脊椎手术流程、手术室环境等详细的告知患者,确保患者能够了解脊椎手术,并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接下来后蜀治疗。
1.2.3疼痛护理干预 脊椎术后疼痛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疼痛是护理人员急需处理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了解到手术后出现疼痛是正常的,同时将出现疼痛的因素告知患者,明显消除其紧张的心理。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采用观看搞笑视频、调动患者聊天兴趣、听优美动听的音乐等方式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促进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1.2.4并发症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在手术后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确保引流管能维持在通畅的状态内,并对引流管的性质、引流液量进行记录,引流袋不应该高过手术切口,避免出现逆行感染症状。护理人员还需要保障患者手术切口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内,需要根据无菌操作的要求更换敷料以及药物,避免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并发症[3]。护理人员应对患侧下肢皮肤颜色改变、肿胀情况进行观察,并观察患者患肢是否出现麻木感,对其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防止在同一位置作多次穿刺治疗,使血管损伤症状明显减少,指导患者作四头肌踝泵运动、等长收缩运动,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起到预防的作用。同时,护理人员要求患者多饮水,维持通畅的呼吸道,若疾病需要,需要采用吸氧进行治疗,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指导作咳嗽与叩背处理,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判定,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同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患处疼痛、术后感染、骨折愈合缓慢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的数据作分析统计工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t开展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并发症等计数数据,以卡方开展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x-±s)
3.讨论
由于脊椎手术后由于活动功能受限、疼痛等方面的原因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干预时是否能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4]。手术之前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可让患者正确的了解关于脊椎手术的知识,开展精神支持、心理调适、术前准备等工作,使患者手术前心理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5]。手术后通过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疼痛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使患者躯体疼痛明显减轻,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合理的康复锻炼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早日康复速度。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与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脊椎患者中具有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概率等优势,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活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63-164.
[2]胡文娟,朱玉梅,刘丽.优质护理服务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09):163-164.
[3]黄杏.护理干预对脊椎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155-156.
[4]沈丹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73+75.
[5]容燕君.脊椎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05):187-188.
论文作者:黄敬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患者论文; 脊椎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