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林业局 451450
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林业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有着巨大潜力。
关键词:新农村;林业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抓手。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上,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林业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一、建设主体是农民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发展是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服务的对象首选农业。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林业肩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有着巨大潜力。
林业在新农村生态建设中具有主体地位,在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具有保障作用。要通过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生态状况和人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构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保证农业增效和粮食增产;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和农民增收;深化林业改革,提升林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能力;同时,发挥林业的多功能效益,促进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县沙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3%,林业用地29.8万亩,在耕地潜力有限的情况下,林地等非耕地资源利用前景看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宜林荒山荒沙荒地,发展林业产业,是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林业重点工程布局
继续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加快生态体系建设。
一环:南以陇海铁路、北以贾鲁河、西以万三路、东以223线为骨架,三路一河相交叉形成一个环字型框架,每侧各绿化50米,紧紧环绕在新老县城周边,林业重点工程占地面积为460公顷。该环城绿带可大降低风速,减少扬沙天气,可以城区人民提供适宜的生态、生活环境,为城区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
二带:黄河、贾鲁河横贯中牟县东西全境,黄河位于中牟县最北部,贾鲁河从县中部穿过,沿黄河大堤500米宽、沿贾鲁河两侧各50米宽林业重点工程用地面积为2438公顷,构成了保护全县的两条带状屏障。
三产业:林业产业,以经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经济系统产业,保护、培育及开发利用森林为其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名、特、优经济林和林木种苗花卉基地建设,加快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益的林业产业体系。
六河渠:在中牟县重点保护的六条河渠两侧营造防护林带,采取常绿落叶相结合,高标准绿化美化,构建森林景观,建成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与一体的生态走廊。
七游园: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以郑州绿博园、雁鸣湖生态风景区为核心,打造 科技博览、防风固沙、生态展示、森林游憩、水上娱乐、林果采摘为主要功能的游憩区,并结合郑州都市观光农业的民展布局,带动周边林业、农业、旅游业的发展,结市民提供各种娱乐游憩空间,建设总面积达1577.25公顷,将建设成为都市区森林公园的亮点。
八廊道:重点完成境内八条廊道的绿化建设,采取常绿落叶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高标准绿化美化,构建森林景观,建成集景观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于一体的生态走廊。
继续实施好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将工程范围扩展到全县,大力发展沙产业;速生丰产林、名优经济林工程,将加快推进村屯绿化、四旁植树、平原绿化和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搞好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试点示范。同时,尽快启动生态村镇体系建设工程和湿地保护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乡一体绿化
实施城乡一体绿化战略。转变以城区为主的绿化方式,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制定并实施《城乡一体绿化规划》,以城区、村镇绿化为“点”,路渠绿化为“线”,农田林网建设为“面”,构成点线面一体化、功能相互辐射的“城乡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启动开展“绿化致富文明村”创建活动,通过完善农田林网,扩大四旁植树,增加村庄和农户院落的林草覆盖,扩大发展生态庭院,改善农民的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促进农民生态道德和乡风文明建设。建设和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实行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将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与农田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灌区基础设施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和黄淮海综合开发共同推进,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林业产业促进增收
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市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完善林业企业技改资金、贷款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提升企业竞争力。在重点集体林区要把乡镇企业等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发展农村林业产业的主要载体,培养“县有主导产业、乡有龙头企业、村有优势品种”,走“大基地、优产品、强龙头、响品牌”的龙头企业带基地农户之路。
通过林业重点工程,直接增加农民收入。退耕还林工程、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实施6年来已使5万多农民直接受益。对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监测显示,2002年至2005年,农户每年纯收入中来自退耕补贴的收入在930元至1150元 之间,占农户年均总收入的22.7%—28.1%。
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林、花卉、林下产业、生物质能源等林业产业。扩大发展干果、水果、木本药材、工业原料、调料香料、饮料、森林食品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沿郑汴车连接线、310国道,豫04省道两侧的干鲜果产业带。
五、林改解放生产力
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明晰产权、放活经营、综合配套、规范流转”等措施,还荒、还林、还利于民,激活广大农民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全面释放林业生产力。
探索建立农民决策为主的农村集体森林资源管理体系。组织农民群众管理好、经营好林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探索开展“农村森林规划活动”,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民主参与为主的方式,广泛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经营利用规划制定等工作,让农民参与林业管理和建设的各个环节。
六、强化林业服务保障
建立多元化投入和扶持机制,对农村林业“多予少取放活”。千方百计扩大各级公共财政、银行信贷投放、城市商业资本和农村社会资本对林业的投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投身林业。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取消农业特产税等各项税费政策,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减轻林业经营者负担。
七、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一项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有关后续政策,解决农村“口粮、牲口、灶口”问题,确保退耕成果的巩固和退耕农户继续得到实惠,实行后续产业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手段。
项目实施后,林木生长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时一步改善,使大面积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由于林木自身的生物物理作用,通过森林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蓄水、保肥作用,大大提高了减灾抗灾能力,减轻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为农牧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林业工程实施后,林地增收,林农致富,开创了高效林业的新局面,林地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善,优化了投资环境,实现了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治邦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求是》2006(14)
[2]孙成刚 加快发展现代林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咨询导报》 2007(29)
论文作者:白振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林业论文; 新农村论文; 生态论文; 产业论文; 中牟县论文; 农村论文; 森林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