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课的教学,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原因就是课上的各种不确定性,这就非常考验一个老师的教学功底。而对于新老师往往是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那如何来上好一堂实验课呢?笔者正好结合近段时间上的一堂物理实验公开课“测量小灯泡电功率”为例,谈一谈该如何上好一堂物理实验课。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教学
对于物理的教学,实验课教学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经常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物理正好就有“实验”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吸引学生走进物理。所以,把握好实验课的教学,让每一个通过实验走进物理的学生,最后也能通过实验去更好的学好物理。接下来,我就从准备了半个月之久的实验公开课“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出发,谈谈整个过程中,我是如何进行这样一堂实验课的教学。
一、前期的准备工作
上好任何一堂公开课,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前期的准备,分别是认真备学生情况、备课的内容、备实验器材。
首先是备学生情况。学生由于电学实验器材接触较少,对于先画电路图后开始连接电路的要求不太习惯,看见实验器材就急于动手。另外,有少许女生不太喜欢动手操作,或者不知该怎么操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会事先将一些电学实验器材带到班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并知道该如何将其连接到电路中。并且让学生进行认真预习,在课下就将实验电路图进行设计,然后上课时进行点评。在分组实验中,将那些不太喜欢动手操作的女生进行分开,让她们分别和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她们可以学习别人的操作并且尝试动手。另外,让她们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比如她们可以帮助设计实验表格,从而让她们也能在小组中发挥她们的作用。
其次,是结合学生的情况认真备好课。“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是选自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八章的第三节。实验较综合,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为了降低学生的难度,我计划在教学中将之前学过的“伏安法测电阻”拿出来做一个过渡,可以让学生对比得出本实验的电路图,从而选择本实验要用到的实验器材。然后简单交代一下本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实验环节,让学生设计好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高于和低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并完成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的表格中,为让学生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伏安法测电阻”,因此可以在表格中加一栏计算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最后得出本实验的一个实验结论:小灯泡的亮度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在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故意设置了其中有三组实验中,电压表量程只有0-3V,而需要测量出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最后是认真备好实验中的实验器材。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准备上这节课两个星期前,我就去实验室配了一组器材进行预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做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问题。比如干电池由于放置时间久,其电压并没有1.5V,即使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零,小灯泡也不能达到额定电压。这就需要在实验准备时,给学生多配几节干电池。有的灯泡并没有标明额定电压,我就需要自己做完后用标签写上去等等。在正式上课前,还需要仔细检查每一组实验器材。我根据学生人数分了10组,每组4个人左右。这10组实验在摆放完毕后,我还花了两个小时左右将每一组的实验都做了一遍,确保都能完成实验。最后,还需要另外准备一些备用器材,以防万一有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器材损坏的问题。
二、课堂上的教学
在我们老师中,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一堂课都是现场直播。所以即使在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我们也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由于之前自己做完整个实验,大概花了4、5分钟左右,而学生稍微做得慢点,再加上要计算一些数据,所以我给学生预留了15分钟左右。正式上课时,学生做的速度非常快,8分钟左右就做完了。这大大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实验展示环节,我找了分别用额定电压为2.5V和3.8V的两组同学进行展示。其中一组同学根据自己得到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小灯泡的亮度由它两端的实际电压决定,实际电压越高,小灯泡的亮度越亮。但是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就越大。不过这种解释,学生就不太理解,我当时也没有做更多的解释。
三、课后的教学反思
整节课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前期的准备做得很充分,这个课程的环节设置非常流畅。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验环节碰到的问题,我可以很轻松的帮他们解决。比较不足的地方就是,实验过程中时间设置过长,还是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实验的情况。比如后面可以把“怎样测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讲解得更详细一些,也是可以达到课程时间的。另外,当学生出现实验结论与我的备课内容不相符时,我的临场解释还是不够完善。学生说到: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两端的实际功率来决定的。而我们的实验结论应该是:小灯泡的亮度应该由它的实际功率来决定的。我上课碰到这个问题时,只是简单解释了一下,并不能使学生信服。我们教研员在课后的点评中,说到这个问题时,就很好的解释了: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电流在一定时间内做的功就越多,消耗的电能就越大,那么转化成的小灯泡的光能就越多,所以小灯泡就越亮。这个解释就很能让学生信服了。从能量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就非常好。所以,在教学中并不怕出现学生答案与自己不同的情况,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处理这个问题反而更容易让整个教学过程出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九年级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课,从实验课的前期的准备工作、课堂上的教学和课后的反思三个方面,谈了一下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验课中,学生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课中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对学生实验中碰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多听听有经验老师给自己的指导意见,做好课后的反思。这样,对于上好物理实验课,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不忙了。
作者简介:张扬(1990.07-),男,湖北省黄冈市人,教师,中二,研究生,物理教学。
论文作者:张扬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灯泡论文; 学生论文; 电功率论文; 电压论文; 器材论文; 物理论文; 测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