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续)_市场经济论文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续)_市场经济论文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经济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成就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接上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一样,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创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针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总结、提升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向前推进、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各项重大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问题,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经济体制,使我国社会主义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但是没有对将要建立的新经济体制的内涵、特点、运行原则作具体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切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易于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这三个方面考虑问题,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确立并付诸实践。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探索,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试验和艰辛的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特点、运行规律都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去认识、把握。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丰富内容。他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这里说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就是在企业生产中起主要调节者的作用,这与计划体制下由计划安排全社会经济活动是不同的。江泽民同志还指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持久的努力,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反映和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那么在建设中,要努力学习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中一切合乎市场规律和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好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上是实行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走自己的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都要走向市场,成为市场的主体,而政府的职能是实施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发展各种商品市场,而且要培育、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形成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继续提倡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要坚决抵制和克服。

江泽民同志深刻论述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根本前提。我们的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创造性和特色也就体现在这里。”“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去掉,它不是多余的,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搞市场经济,……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不但发展不起来,富强不起来,而是连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也保不住,势必变成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变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第二,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市场经济既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基本形式。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论断。他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基本形式,其内涵和内在要求较之经济体制广泛得多。按党的十五大报告的表述,“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们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到这种经济的基本形式,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创新任务,不仅能保证我国通过市场化走向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三,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即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也内在地要求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以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不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止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注:《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2.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了具体规划,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次会议全面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

第一,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这种所有制结构下,首先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要求。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要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须努力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更好地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在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它对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使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起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改革中探索和选择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企业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要求的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体制,形成一套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的经营机制。”(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国有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三,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要求在国内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保持健康的市场秩序。我国根据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况,应把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点放在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上,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在内的市场体系。同时推进价格改革,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加快和健全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建设,制订完善市场主体法、市场主体行为法、市场管理规则法、市场体系法、市场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等六大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以前有关的法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完善,依法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竞争秩序。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就是把不应该由政府行使的生产经营职能,逐步转移给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政府主要是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按照政企分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改革和调整政府机构,为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新体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第五,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同时,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调节,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和两极分化,提倡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改革为重点,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注意社会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性保险业,并把它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

3.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一日之功。这“既要做持久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既要坚定方向,又要从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积极推进。……必须抓紧制定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我们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部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二阶段是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按照这一部署,到世纪之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和规则运行。但是现在仍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简言之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仍存在诸多体制性的障碍。2002年,党的十六大根据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客观需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内在要求和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时地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并对各项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我国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坚持市场取向,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成这些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的改革,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在深化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个《决定》既与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紧密衔接,又根据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具有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历史作用,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和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续完)

标签:;  ;  ;  ;  ;  ;  ;  

马克思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高成就(续)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