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术中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阻滞完全时的收缩压、麻醉作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7.5%和9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阻滞完全时收缩压、麻醉作用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等,均有显著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采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的作用时间短,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麻;腰硬联合麻醉;髋关节置换术;疗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髋关节病变,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1]。在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考虑到其机体耐受能力较差,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也需更为慎重。适当的麻醉方式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手术顺利进行,提升手术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麻醉分级为ASAⅠ-Ⅱ级。患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其他重要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的情况。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患者的年龄在60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3.1)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在60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2±2.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方法、麻醉分级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8h,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各项生命指征,给予面罩持续吸氧(氧流量为4L/min)。
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择咪达唑仑、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给药剂量分别为2-3g/kg、0.1mg/kg、0.1mg/kg、0.2mg/kg。常规行气管插管,维持潮气量在8-10 ml/kg之间,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在10-12次/min之间。术中通过全凭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泵注量分别为0.1-0.5g/kg·h和4-6mg/kg·h。手术结束后停药,并在自主呼吸恢复之后,给予0.01mg/kg氟马西尼。
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取右侧卧位,将L3-4椎间隙作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间隙注入0.75%罗哌卡因与10%葡萄糖溶液,给药剂量分别为2ml和1ml,留置硬膜外导管,调整麻醉平面,使其在T8平面下。
1.3 观察指标和临床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阻滞完全时的收缩压、麻醉作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其中麻醉效果的评价是以术中完全无痛为优秀;以术野无痛,术中有轻微牵拉感和疼痛感,疼痛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为良好;以术中牵拉感和疼痛感强烈,疼痛难以忍受,需追加镇痛类药物才能达到止痛效果为差,以患者感受剧痛,阻滞无效[2],计算患者的麻醉优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7.5%和9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阻滞完全时的收缩压分别为(110.3±20.1)mmHg和(94.1±13.1)mmHg,可见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血压降低情况,与观察组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对照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达到55.0%(22/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12/4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普遍年龄较大,且常合并多种多种基础性疾病或者慢性消耗性疾病,加上随着年龄的增大,机能各项功能的不断退化,导致其在术中耐受性不高[3],尤其是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对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等造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手术实施麻醉的时候,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影响也有差异,如临床常用的全麻手术,可能会因气管插管对患者造成的机械性刺激诱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较大波动,损害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4]。
本文比较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阻滞完全时的收缩压,可见全麻患者收缩压显著降低,提示有较大的血流动力学波动,与上文结论相符,而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硬膜外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优点,能有效控制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波动小,可控性强[5],术后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的几率小。比较二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作用时间等指标,可见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更快、肌松效果和阻滞完全效果更好,全麻患者麻醉作用时间长还可能导致苏醒延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相当,都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但相对而言,腰硬联合麻醉更有利于术中控制和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永猛,陈力,熊陈,等.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81-2783.
[2]邹正斌.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41-42.
[3]林阿梅.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8(33):148.
[4]徐天,王薇薇.对比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4):1893-1894.
[5]索光辉,刘涛.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12-113.
论文作者:郭,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患者论文; 全麻论文; 关节论文; 效果论文; 收缩压论文; 置换术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