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李晓杰

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李晓杰

李晓杰

(鞍山卫生学校;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痴呆类型有多种,其中最普遍的要数阿尔兹海默症及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排在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之后,大概占到10%~30%。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包括非血管因素和血管因素等。非血管因素包括年龄、遗传等,血管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以及脑出血等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高血压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着显著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在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中90%以上患有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视为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究其原因在于高血压可诱发多种血管性的病变,最终这些病变导致动脉血流的改变,从而减少脑部的血液灌注量。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高血压有可能引起的多种血管性病变入手,探讨高血压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原因。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作用;研究进展

一、高血压可引起小血管病变,从而导致血管性痴呆。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身体多组织的病变,比如脑白质的病变、微出血等。若不能合理使用降压药,对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则高血压有可能会引起脑物质萎缩,使大脑发生器质性病变,增加发生认知障碍或痴呆的风险。而在影像学检查中表明,脑白质病变、微出血等是小血管病变的表现形式。而小血管病变又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也就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高血压可引起微栓塞,从而导致血管性痴呆。

高血压的特点之一是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斑块。若高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长此以往会引起动脉炎症,并在炎性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血栓。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情况下,血管变得狭窄,变狭窄的血管道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而缺血性脑卒中,可进一步发展为血管性痴呆。高血压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过程大致为:在高血压的作用下,VEC受到损伤,继而生长因子被释放,生长因子的释放源为内皮细胞、吞噬细胞等。然后,VSMC在释放的生长因子的作用下进入到血管内膜,由生长因子所合成的胶原纤维对纤维斑块的演变会起到促进作用,尤其会促进斑块的脱落,脱落的斑块是血管内栓子的原型,栓子随着血管进行运动,到达颈动脉,并在颈动脉形成瘀堵,从而导致脑卒中的发生。

三、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血管性痴呆。

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高血压导致高血脂,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二是高血压性炎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资料表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高血压之所以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因为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产生损伤,且血管内皮下,聚集大量脂质,脂质被释放,从而形成高血脂。从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关系比较密切。血管内皮细胞在高血压的刺激下会产生功能性的障碍,影响其发挥正常的功能作用,并且其渗透性也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血管内皮出现损伤之后,单核细胞以及血小板就会产生聚集,黏附在内皮损伤处,分别形成脂质斑以及纤维斑块,这些板块改变血液流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后,并不能阻止脂质沉积,甚至对脂质沉积有促进作用。由此进一步加重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血小板的聚集,在更多炎性细胞的作用下,血管内的斑块会发生糜烂,血栓则在斑块糜烂或破裂的情况下产生。血栓的形成阻碍了颈动脉向脑部血流的灌注量,脑部处在缺血缺氧的状态下。长此以往,大脑就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最终成为血管性痴呆。

四、高血压的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引发血管性痴呆。

临床数据显示,c反应蛋白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而c反应蛋白含量的高低,一直作为判断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依据。同时它也被作为预示因子来推断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性。c反应蛋白会直接参与到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当中,因此常常根据其浓度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临床上认为,高血压是一个低度炎症性的状态。这一判断无疑与高血压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有关。而c反应蛋白诱发血管性痴呆的原因在于,VEC在c反应蛋白的作用下,会发生增值或者是迁移,这一反应会促使血管内膜变厚,厚度增加的血管内膜对血流产生更大的阻力。从而致使血液循环不畅,灌注到脑部的血流减少。道理同动脉粥样硬化对大脑的影响,脑部血流量的减少无疑是大脑缺血缺氧的重要原因。而大脑缺血缺氧的状态又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最终出现血管性痴的形成。

五、结论

血管性痴呆,目前的发病率较低。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现代人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其发病率也在呈现上升趋势。所以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引起血管性痴呆的因素有多种,比如本文中所说到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炎性因子、小血管病变、微栓塞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比较少见的因素,比如动脉瘤。但是对于其发病的具体机制,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临床治疗及研究中发现,通过合理的用药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善,可有效的对血管性痴呆进行预防。并且也有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在所有的痴呆类型中是唯一一个可以预防的。在对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上,能够明确其诱发因素及机制是重要的环节。在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诱发血管性痴呆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便是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以在治疗用药的研究上,可以借鉴这一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名武,余利军,许海.醒神益智饮协定方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10):0256-7415.

[2]刘森,胡敬,崔蓓.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83-4.

[3]宋宛珊,李霖,岳少乾,等.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22):1005-9202.

[4]申冠洋,韩玉华,周海燕,等.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河南医学研究,2019(21):1004-437X.

论文作者:李晓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高血压在血管性痴呆病理过程的作用研究进展论文_李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