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中的悖论与选择:宏观调控的阶段性评价(三之二)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中的悖论与选择:宏观调控的阶段性评价(三之二)_宏观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中的悖论与选择——宏观经济调控阶段性评价(三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悖论论文,之二论文,阶段性论文,宏观调控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去年以来实行的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初步成效,过高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得到了遏制,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不稳定和不健康因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但是,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什么?下一步调整的方向是什么?如何使宏观经济政策避免所谓的“不一致性”?这些都引起了决策部门和经济学家的讨论和争论。

宏观经济调控遇到的最大风险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调控者和调控对象之间的博弈关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成功地实现宏观调控,如何达到稳定宏观经济,如何减少代价和成本,我们还缺少理论、经验和知识,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形象地比喻,还是“摸论”——摸着石头过河。

有关决策部门和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判断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如何处理宏观调控中的政策博弈?又是如何作出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选择?

1.货币政策:“稳健”加上“适度从紧”

下一阶段是否放松货币的投放量?是否会调整利率?前者已经不需要讨论,后者仍是热点话题。

在宏观调控体系中,近年来财政政策一直扮演着主要角色。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实践的惯性作用加上各种体制性缺陷,大大挤压了当前的财政政策作用空间。在这一次抑制或防止经济过热的舞台上,财政政策实际上已经退到幕后,而更适宜于总量调节、结构调节以及反通胀实践的货币政策站在了前台,自然引出对货币政策各种评判。

周小川在刚刚度过新手赛季的第一年后,就遇上了改革以来的第五次宏观调控。由于这一轮经济波动的特殊性,货币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货币政策主要有两个变量——货币供给和利率。从货币供给看,今年6、7、8、9月份,广义、狭义货币供应增长回落到今年调控目标17%之内,9月份M2达到13.9%,M1达到13.7%。

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信贷规模压缩过快,有可能出现信贷增长低于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信贷供求的增长量,也会引发资金的偏紧。因为信贷压缩的力度比较大,所以民间借贷扩张较快。银行储蓄实际利率已经是-3.72%,与此同时,非金融机构民间的贷款利率已经达到12%-20%。他说:“虽然这种情况是短期的,但这是不正常的,有必要重新考虑。在银行收缩信贷的同时,要保证供给正常流动资金,以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平衡发展的良好势头。”

法国巴黎百富勤有限公司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说:“8月份的货币数据出来之后,原来我认为已经到底了,但是出乎意料,9月份的货币增长数据继续下降。也就是说,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用行政的办法控制下来要比较容易,而用行政的办法弄上去要困难得多。”

一段时间以来,储蓄存款的减少,显然是负利率所造成的。事实上,如果明天你拿着10万元到银行储蓄存款,一定会有人建议你不要这样做,而是动员你买各种基金,因为有更高的回报。如果买10万元的基金,一年有6000元的返还,可能还有2300元消费馈赠。现在看来,如果利率不提高,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高利揽存。

显然,尽管央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但是把这两个变量看作是不同的政策工具是错误的,这是有些专家的批评意见。持这种意见的专家认为:本质上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央行应该通过控制货币的数量来影响货币的价格。现在只是用行政手段减少贷款,而不是用价格手段调整利率。

由于限制贷款过于猛烈的措施,以及在实际利率已经为负的情况下央行没有行动,有些专家给央行在这次宏观调控的表现评分只是一个B。但也有人不这样认为,理由是,央行在货币的收紧与放松之间的游走,并没有引发经济增长速度的严重下滑,对利率的这种“无为而治”的做法——“不作为”,也许就是有效的甚至是大胆的决策,因此可以给B+。

央行确实正在忍受着负实际利率的困扰。2004年5月20日,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提出CPI上升到5.3%时将调整利率。但是今年8月,这一数字已经到了5.3%,并没看到央行对利率进行调整。有经济学家认为,央行不调整利率,背后有利益的存在。由于这一轮扩张性的投资会加大不良贷款的沉淀,提高利率会进一步加重由于加息造成的偿付成本增加,进而可能导致贷款拖欠数量上升,中国脆弱不堪的银行体系恐怕仍很容易受到冲击。

下一阶段是否放松货币的投放量?是否会调整利率?前者已经不需要讨论,后者仍是热点话题。陈兴动认为,“我的判断是不会调整利率,但是应该调,主要不是利率调高多少,而是应该改变人们的一种预期。这就会为以后的宏观调控逐渐过渡到利用有效的、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手段奠定基础。我们要从整个经济的角度出发,什么经济变量都是可以变的,也都在不断地变,而利率为什么偏偏不能动?”

纵观全球的利率是有上行趋势的,美国现在利率为1.75%,到明年年底预期达到4%。专家们认为,利率调整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破坏,因为市场已经有预期,相反,还会使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显然,这已经不是调整利率的本身问题,而是改变利率的预期。明年也许仍然是个机会,这种预期还是存在的。

2.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中性”

财政政策之所以在变化了的宏观经济环境面前反应迟缓,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这一轮经济扩张中的财政政策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面对经济过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反应颇为不同,央行已经数次提高准备金率,表现出了强烈的反通胀意向。财政部门则态度暧昧,面对社会各界的企盼和责难,始终没有脱出继续“积极-扩张”的轨迹。另一方面,事实上,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旗帜下,2004年的预算安排已经进行了旨在降低扩张力度的少许调整:(1)3198亿元的赤字,相对于它所面对的分母——今年的GDP——而言,实际的赤字比率较之去年已经下降;(2)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从去年的1400亿元减少至1100亿元;(3)长期建设国债收入的投向,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至在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后续投入、公共项目的欠账填补和支持启动拟议进行或亟待进行的重大改革举措等等。

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无论从哪方面讲,它都不应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是什么原因造成“名不副实”的状况?社科院财贸所高培勇毫不讳言地说:“财政政策之所以在变化了的宏观经济环境面前反应迟缓,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正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的制约,束缚了财政部门的手脚,禁锢了财政政策的运作空间。”

关于财政政策,各个部门传递的信息是不一致的: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宣布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不久,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说,我们国家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两种说法显然是不一致的。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一般人理解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而不是中性的更不是紧缩的。

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有必要作出调整。高培勇认为,“中性财政政策一词,不仅是1998年以来在财政政策称谓上的重大变化,而且牵涉到财政政策内容及其实施方式的重大调整。”

在财政政策的称谓上,以往使用过“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各种表述。不过,在世界上,比较规范且得到广泛认同的表述无非三种: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而中性财政政策是移植于中性税收而来。以往的表述比较模糊,难以直接标识其致力的方向和确切的内容。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可以选择的称谓空间已经缩小。所以,现实已经有迫切需求,要求中国财政政策应该使用世界通用且规范的语言表述。

既然专家们认为,实行中性财政政策既不是在继续致力于扩张,也不会一下子改为紧缩,所能做的和已经做的全部事情,只不过是由过去的一心瞄准扩张、全力追求扩张转为适当减少扩张、逐步逼近中性。那么,中性财政政策可能取向和实际究竟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事实告诉我们现行的制约条件使其变化非常之困难。高培勇认为,今年的财政收支盘子已在年初确定并运行了九个多月,将高达3198亿元的财政赤字规模大幅度压缩下来,或者,将全年7022亿元的国债发行规模大幅度压缩下来,既不符合实际,也难免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之不采取压缩行动更大的负面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魏加宁认为,同财政收支有关的每笔数字的背后,都有既得利益的牵涉。即便抛开存量调整的企图而专注于增量,在国家利益被部门利益、地区利益、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严重肢解的今天,它的调整,肯定要经历各方利益主体阻挠甚至演化为激烈矛盾冲突的多重磨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中途夭折。

同以往相比,这一轮的经济扩张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既有别于以往单纯反通货膨胀,也区别于前几年的防通货紧缩的财政政策,而须兼容两个方面目标的所谓中性财政政策的操作艺术,更须花费相当的气力去探寻。

看来,制约财政政策转向调整的若干因素,并未随着对经济形势的日趋明朗而消失,亦不会随着中性财政政策的提出而削弱。在长达6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的惯性作用下,它们的存在和运转,对于财政收支的调整,无论如何是躲不掉、绕不开的一道乃至数道坎儿。

这一轮财政政策转向的艰难经历,使得我们痛切地感受到现实财政政策决策的复杂性。既要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又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既要立足于财政收支本身的运行,又要照顾左邻右舍并同货币政策、国家计划等调控手段相衔接;既需针对某一方向专门实施反周期操作,又需兼容多方目标、多管齐下斟酌行事;既需寻求现实矛盾的治标之举,又需着眼于长远的制度建设等等。所以高培勇认为:“财政政策中性举措的谋划空间狭小,可能的作为空间并不大。”

而陈兴动更倾向于“中性的财政政策与理性的趋向”的表述。他认为,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退出到中性的财政政策,包括诸多的改革内容,下一阶段个人所得税的调整、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内外资的所得税尽快合并,使中性的财政政策有其具体的内容。他说:“这些税收政策的改进或者是合理化,意味着中国有减税的趋向。”

在谈到下一步需要启动的改革时,高培勇认为有四个重点:其一,在支持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中追求“中性”,鉴于当前财政收支存量调整的难度和风险,在着眼于降低扩张性的财政宏观调控安排中,将新增财政收入和国债收入重点投向于支持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其二,在结构优化中控制或压缩支出规模,安排好各种财政支出的进退。向某些项目倾斜,或适当压缩某些项目支出,或严格控制某些项目支出。比如,相对减少扩张色彩浓重的基本建设支出并相对增加旨在实现“五个统筹”目标的公共事业项目支出。其三,迅速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抓住眼下的收入增长“旺季”,将已经绘就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蓝图尽快加以实施,以税制结构的率先优化为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打开通道、铺平道路。

3.物价上涨:关注核心通胀率的变化

专家们的一致结论是,中国不会出现高额通货膨胀,但是,4%-5%的通货膨胀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明年也许还是这个格局。

每年这个季节,园区门口都有一个卖南丰蜜橘的农民在叫卖。今年一小筐蜜橘的价格是20元,而去年同样的蜜橘价格是13元。当问到为什么涨了7元钱时,他说:“粮价涨了,运输费也涨了,我们也要涨价。”这就是当前农产品价格和人们预期心理的现状。

物价上涨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从2003年1月回升并迅速上涨,2004年1~9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总指数增长4.1%。从2月份的2.1%迅速起步到9月份则上升为..2%,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6.4%;工业产品出厂价增长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长10.8%;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11.8%,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增长10.4%,均已经不同程度地超过了宏观经济调控的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目标。

人们担心物价上涨,更担心出现通货膨胀。一般来讲,影响物价上涨有两个因素,一是80%的上涨因素与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关。专家们说,因为粮食价格已经稳定下来,这个影响价格的因素消失了,便得出“通货膨胀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的结论。二是物价上涨隐患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已经达到13.4%。成本因素何时转化到消费品,特别是食品的价格上,对消费品价格传导有多长的时间?是否早晚也会“叠加”到消费品价格中呢?

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往往参照价格指数的连续变动情况。仅以消费价格而言,6月份是5%,7月、8月是5.3%,9月是5.2%。依照张卓元的观点,当消费价格指数在6%之内还算是“通缩”,超过这一底线就算“通胀”。一般认为,在政策制定时,3%-5%也许是容忍区间,超过5%就需要考虑相关的政策。最近国家发改委说,第四季度的价格回落,而且是有明显的回落。张卓元认为:“这种提法不能太早”。因为9月份5.2%的物价上涨,食品价格占了2.05个百分点,所以难以降到3%以下。如果加上翘尾的因素,还有油价的上涨,工业品市场价格、原材料价格上涨如此之高,最后要向最终产品、消费品市场的传导。所以今年第四季度的价格究竟涨幅回落多少很难说。

刘国光相对乐观:上一次宏观调控,199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4%以上,物价上涨24%以上,现在经济增长率8%左右,物价上涨才4.1%,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都在正常区域之间。消费品价格主要因为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带动了物价上涨;如果扣除粮食价格因素,“核心消费品价格指数”只有1%到2%,价格也在合理区间移动,离严重通胀尚远。

胡鞍钢则引出一个新问题。他说:今天讨论物价,已经不能和十年前一样地讨论,我们要引进非食品的核心通货膨胀率(core inflation)的概念,要从物价上涨的结构讨论。现在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包括西欧国家,都有两个指标,一是通货膨胀;另一是核心通货膨胀,就是扣除了食品、能源价格的通货膨胀率。

依照陈兴动的研究材料表明,尽管核心通胀率在低位运行,但还是可以看到上涨的趋势:5月份0.5%,6月份0.6%,7月份0.8%,8月份1.0%,9月份1.3%。显然,从非食品的核心通货膨胀率来看,仍保持较低水平,但是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资料,今年前8个月粮食价格上涨28%,拉动食品上涨10.6%,整个价格上涨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87.5%;其次生产资料价格也大幅度上涨。目前已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今年1-8月份,居住类物价比去年同期上涨4.2个百分点,成为第二大类价格上涨。

“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我国物价上涨产生主要影响,例如去年10月份国际食品油价格上涨对国内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直接影响国内成品油及天然气价格上涨。但是国内石油公司搭车涨价,利润大幅度上升,仅上半年利润值就相当于全国GDP的1%,形成巨额垄断租金,直接影响了国内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胡鞍钢说。

胡鞍钢认为:“这次物价上涨与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粮食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有较大差异性,因为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为37.1%,而1990年则高达54.2%。”

总而言之,专家们的一致结论是,中国不会出现高额通货膨胀,但是,4%-5%的通货膨胀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明年也许还是这个格局。但是,他们也认为,现在需要密切关注的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上升,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成本的上升?未来将会达到何种程度?将采取何种对策?

结语:宏观政策正在悄悄变化

以上各方面专家所讨论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宏观经济变量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形成人们对此判断的不同认识。

但是,我们已经注意到,宏观经济部门的政策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提法、表述上有所改动,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各自不同程度的调整,这非常符合政策适应性与灵活性的特征,即不断地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宏观经济,不断地灵活地调整已经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调控方向与力度。这对于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宏观信息。

决策部门披露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主体形成良好的合作预期,就越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这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最大不同之处。基于宏观信息的披露,分享信息和达成共识,就有可能打破宏观调控的悖论,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标签:;  ;  ;  ;  ;  ;  ;  ;  ;  ;  ;  

宏观调控中的悖论与选择:宏观调控的阶段性评价(三之二)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