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得不到保障。为了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长效发展,应加强对于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及相关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督促施工单位完善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工程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管控,强化施工团队培训,提升其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营造和谐安全的施工作业环境,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策略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经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整体行业发展受阻,直至2015年,方开始起底回升,根据2018年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数据统计结果,在2017年,我国建筑企业个数达88059,建筑行业总产值达到21.4万亿,行业整体需求持续旺盛,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升[1]。为了推动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应该强化监管意识,督促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时,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提升安全施工意识,双方共同努力,确保工程能够按时保质完成。
1.强化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相关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单位虽然说在资金、技术实力上不断上升,但是在管理上,却存在比较多漏洞,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施工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施工单位在建设住宅建筑工程时,更注重效益,对于施工质量、安全施工等重视度较低,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虽然明确了施工质量标准,制定了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防护措施,但却未得到贯彻落实,“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等横幅虽然挂在施工现场,但却不过是一句口号;②施工团队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不足。施工管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将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化,缺乏安全意识,导致其在制定施工计划时,不会考虑到作业安全问题,也不会基于安全施工需求,去引进相关的安全施工技术及设施,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无法实现对生产事故的预防控制。而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及安全意识,会导致其施工操作的随意性,相关施工操作不标准,留下质量缺陷,而且在进行部分高风险的作业时,比如说高空作业,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会增加生产事故的发生风险[2]。
上述问题的出现,虽然与施工单位不重视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直接相关,但也说明了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不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目前,我国在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没有明确的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标准,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只有基本的质量、安全要求及内容,这导致质量监督部门作业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在这项工作践行过程中,由于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导致相关工作大多是走走流程,如若检查出实际问题,也没有后续的解决方案。
2.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相关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2.1健全质量监督及相关安全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住宅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安全施工水平,应贯彻落实建设部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中的理念,各级质量监督部门,强化对于工程参建主体单位项目责任人的监管,全面提高质量责任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应该基于住宅建筑工程类型,细化质量监督、安全管理条款,完善管理评估细则,客观、公正评价各个施工单位、各个项目的管理情况,存在不足者,限期整改,跟踪整改情况,拒不整改者予以通报及惩罚。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下,施工单位应该提升质量责任意识,尤其是项目负责人,根据施工情况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施工质量及安全管理
基于施工计划,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阶段,推行目标质量责任制,明确各施工部门职责,采取质量自检制度、质量动态分析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实测实量数据上墙制度等,进行施工作业质量自控,并构建以此为依据的绩效考核机制,督促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到施工现场管理中来。同时,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在施工阶段,每周都应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管理会议,由各项目部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员及施工现场管理部人员,分析各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项目,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提出施工现场注意事项,细化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事宜,明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负责人及监管人,将安全生产职责细化到岗位或个人,如若发生安全事故,追究责任人职责,给予严厉的处罚,督促施工团队提升警惕,充分重视施工安全[3]。
2.3加强工程原材料及施工设备管控
原材料及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是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的重点。施工前,施工单位就应该基于原材料足量供应,同时降低库存的原则,制定阶段性的原材料采购计划,入库前,由专业的审核技术人员对购进的原材料按照用材规格进行严格检验审查,确保其型号、质量、数量与原材料购买计划一致,并加强原材料的储存管理,材料进场前严格审查,如若存在质量缺陷禁止入场使用。施工阶段,加强施工现场设施管控,做好器械日常养护工作,定期派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检查,及时将一些故障零部件更换掉,消除故障隐患,并督促操作人员在操纵机械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合理设置设备运行参数,提升施工的精细度[4]。
2.4强化施工团队培训,提升其综合素养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更新速度快,对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人才竞争意识,不断充电学习,掌握当前住宅建筑施工常用的技术工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主动承担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培训,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召开知识讲座,或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让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当下应用率最高的施工工艺,熟悉相关技术流程及操作规范。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督促管理人员学习工程在质量、安全上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其责任意识,严格把控施工工序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性,提升安全施工意识,做好防护措施,施工时一丝不苟,杜绝质量缺陷及安全隐患。
3.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投资总额持续增长,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利润可观,业务多,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资质良莠不齐,强化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而且,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少施工单位为了优化工程建设效益,会采取恶意竞争手段,一味追赶工期,不顾工程质量,不顾及作业安全,形成了极其不良的行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工程建设监管,提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施工意识,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阶段的质量监督及相关安全管理工作,是极其有必要的[5]。
参考文献:
[1]吴水根,王玲玲,韩晓丹.BIM技术在多层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9,41(04):691-693.
[2]栗小敏,马力.节能环保理论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中应用关键思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8):74-75.
[3]田宇,梁芹,罗颖,邱雅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20):154-156.
[4]熊宇璟,胡敏.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5.
[5]贠照志,赵欢.试论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工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22.
论文作者:曹庚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质量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