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中心小学 224512
【摘要】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方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希望共同提高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35-01
数学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接下来,我在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优势的基础上,从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重点难点、拓宽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个方面,研究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一)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那些数字、概念、公式本身就枯燥乏味,小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二)提高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逻辑性强,偏向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模式偏重于以老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能把课本上的数学问题情景化、生活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范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帮助学生揭示数学的发展规律,让小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主动去分析、探索、发现数学新知识、新内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方法
(一)运用信息技术突破小学数学教学重点难点
1.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很多数学概念都是对有关理论的高度概括总结,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详细的讲解,仍有很多小学生还是不能完全弄明白。而信息技术整合了视频、声音、色彩等多种元素,具有灵活、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上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表现出来,易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教学中,以往我们只能让小学生观察数学课本上或者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图形,给学生展示的都是平面图形,小学生们无法从物体的各个方向观察理解。而现在我们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视频,把被观察物体的各个方向立体形象的给小学生们表现出来,帮助小学生从各个角度准确观察和感知物体的形状。
2.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
信息技术具有储存、记忆的特点,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小学生加强对数学重点难点的理解,仔细学习、反复练习。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中会有意识的加深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但是实际上是,很多小学生在课堂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让小学生在课下、课外,或者回到家里,通过信息网络技术重复学习、反复练习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帮助小学生突破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小学生数学视野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数学学习资源。虽然数学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主要资料,但是课本上的教学素材毕竟有限,学习资源和实例也被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而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知识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有效扩大小学生学习的范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能把更多的资源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比如在小学数学《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教学中,这几种运动的方式在数学教材上的例子仅有几个,小学生自己能够观察到的实例也比较少。在上课之前,我就利用信息网络查找、搜集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例如轴对称的建筑、剪纸,升降的电梯、平直公路上奔驰轿车等平移运动,旋转木马、大风车转盘、转动陀螺等旋转运动。这些例子从视觉上给小学生带来直接的冲击,是小学生平时能接触到的,把课本上知识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又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我国古代《九九乘法表》等数学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不仅学到了乘法知识,还了解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文化。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小学数学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单方面的把知识讲解给学生听,小学生学习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不能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课堂教学效率也不太理想。而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利用信息中技术中的网络QQ群、微信群指导小学生网上学习、互动、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小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另外,还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利用作业帮、成绩宝的网络学习软件开展自主学习,自己通过网络解决数学难题,探寻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性比较强,小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解决一些数学难题,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黄秀清.课程教育研究. 2015(19)
[2]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岳锋,李爽.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3]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王彦兰.才智.2017(26)
[4]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探究[J].暴艳.中国校外教育. 2016(S1)
论文作者:潘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生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教学中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