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彪[1]2000年在《马来西亚华人及其对中马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侨华人问题为考察的起点,抽取华侨华人在马来亚二百年来尤其是马独立后的时间段,从华侨华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来探讨他们对马来西亚社会以及对中马关系的影响,从中得出一些历史的经验和规律,以便更好地为发展今后中马关系而服务。
张群[2]2016年在《“东盟共同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2016年6月27~28日,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复旦发展研究院在复旦大学联合举办了“东盟共同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外交部亚洲司、文莱大学、柬埔寨皇家研究院、印度尼西亚大学、老挝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仰光大学、菲律宾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
周雷[3]2015年在《“数”而不见 进退失“据”——作为科学和神学的数据》文中研究指明中文称思维及陈述有力,常言有理有据,而所谓据者,可通过多种方式达成,“数据”为其中之一。时下的社会,大数据之风颇为兴盛,从商界、政界乃至学界,似乎不提大数据无以论,不用大数据无以言。本文的研究试图从认知的本身着手,用现实事例和认知人类学理论为证据和视角,来解读某些庸俗“大数据”风潮的荒谬和“反认知”之处;尤其是针对大数据的认知代偿以及可能出现的数据独裁和数据官僚化进行分析,借此反思大数据在给人类思维和生活带来便利和准确性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潜在认知缺陷。
钱丹霞[4]2009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在介绍在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研究之前,先将介绍内容进行简单的界定。第一,“在日本”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指日本学者,二指旅日中国学者。第二,本文所介绍的中国人类学研究是指汉民族研究,不包括少数民族研究。第三,因历史等诸多因素,主要介绍20世纪80年代之后有关中国内地的研究成果,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社会方面的研究,因成果丰硕,只侧重介绍部分学者。第四,研究课题集中在亲族组织和宗教信仰方面。
彭青龙[5]2017年在《全球化视野下的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在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澳大利亚小说界呈现出审视殖民历史和民族叙事的回归,白人作家、移民作家和土著作家凭借各自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创作出许多揭示当代澳大利亚人生存困境的经典名著。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后殖民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文学转向亚洲、拥抱世界的趋势明显。本文以彼得·凯里等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例,结合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和全球化发展趋势,论述白人文学、移民文学和土著文学的主题内涵,彰显其回归历史本真性、建构文化身份的政治隐喻。
参考文献:
[1]. 马来西亚华人及其对中马关系的影响[D]. 刘建彪. 暨南大学. 2000
[2]. “东盟共同体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国际研讨会综述[J]. 张群. 中国周边外交学刊. 2016
[3]. “数”而不见 进退失“据”——作为科学和神学的数据[J]. 周雷.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5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研究[J]. 钱丹霞.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09
[5]. 全球化视野下的澳大利亚后殖民文学[J]. 彭青龙.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7
标签: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 马来西亚论文; 华侨华人论文; 中马关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