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做好市政道路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代市政道路建设多采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耐用性,同时其在行驶舒适度、行驶噪音和路面平整度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做好市政道路建设构建城市道路体系将有助于化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应用
一、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设计优化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保障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需要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之前对所需施工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勘测,了解和掌握施工路段的地质情况、水工情况,并结合市政道路的用途在此基础上对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沥青与混凝土强度以及稳定性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做好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设计。配合比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其直接决定着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防水、防冻性能。在确定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各项沥青混凝土道路指标合理的进行选择确定,配合比的确定可以参照以往沥青混凝土道路实例,如无实例可供参考则需要通过实际试验选取最优配合比。
二、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沥青混合料是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保证,在物料采购时需要严控原料的质量,避免不合格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此外,对于进场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避免因保管不当而导致物料的损坏。在物料拌合环节,需要对物料(如砂、石等)的含水率进行控制,并在物料调配环节中采取重量而非体积来进行物料的调配。此后,在物料搅拌过程中需要对物料搅拌的均匀度、原料的配比以及搅拌的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搅拌物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要点控制
1、沥青混凝土道路基础层施工
在完成道路路基的挖掘作业后,需要对道路的路基进行夯实加固,如路基为软土路基则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排水加固、或是采取换土加固等的路基加固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基的稳定性。沥青混凝土道路分为三层,最底层的道路路基、中间层为混凝土层,而表层则为沥青混合料层。在中间层的施工中需要严控施工质量确保中间层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为沥青混凝土道路提供坚实的基础。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完成了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基的施工后需要在沥青混凝土道路中间层上摊铺沥青混合料。结合市政道路的宽度做好沥青混凝土道路摊铺机的选型工作,确保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在沥青混合料摊铺之前需要在道路中间层上刷一层粘层沥青,刷好的沥青粘层不得被车辆所碾压。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之前需要在接触层上涂刷一层热的沥青结合料,以确保沥青混合料摊铺后与中间层的粘合性。为提高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可以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最大宽度可达13m左右,结合路面宽度合理的选择摊铺作业流程,如宽度允许尽量一次摊铺成型,如道路宽度过大则需要考虑两次摊铺之间的接缝问题。攤铺作业参数(如摊铺速度、温度等)需要结合沥青混合料参数及道路路基情况合理的进行选取最大限度的保障道路施工质量。摊铺过程中利用摊铺机所具有的自动找平装置和自动调节厚度的装置实现连续摊铺作业,最大限度的保障摊铺后道路的平整度。对于道路中无法使用摊铺机摊铺作业的部分(如拐角、井沿等)需要及时进行人工摊铺作业,确保摊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如在摊铺后发现凹陷、路面灾害等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对路面进行修补,以确保路面摊铺质量。
3、沥青路面的压实
在完成了沥青路面的摊铺作业后,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压实以使得摊铺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的粘合性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路面的碾压可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三个不同的碾压阶段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压实目标,需要结合碾压目的合理的选择沥青路面碾压机。针对沥青路面的初压可以使用双钢轮式碾压机,通过双钢轮式碾压机的重压作用以此来促进沥青混合料的初步成型。碾压过程中需要对碾压的温度、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以确保碾压的质量。此外,初压时还可以选用带振捣功能的碾压机,在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压实的同时通过振动来增强压实效果。此外,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压实前,可以在刮板和系统中加入肥皂水,以此来避免沥青混合料粘附在碾压机轮的表面。对于完成碾压作业的碾压机需要及时的撤离沥青混凝土路面,以避免碾压机长时间停留在路面上造成路面变形。对于沥青路面的复压和终压可以使用轮式碾压机进行,使用轮式碾压机进行碾压作业时需要待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温度下降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温度区间范围内再行碾压作业。避免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粘附在轮式压路机碾压轮上。
4、沥青路面接缝作业
沥青路面接缝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完成了对于沥青路面的摊铺和压实作业后沥青路面已基本成型,需要对沥青路面两端和所留的缝隙及路面与路沿、井沿的接缝进行处理。沥青路面接缝所面临的缝隙多以纵向和横向缝为主,不同的缝隙种类需要采用不同的接缝方案。以沥青路面的纵向缝为例,对于纵向缝的处理多采用的是热接缝处理方案,此种方案是指在沥青路面摊铺后沥青混合料还保有一定温度时在接缝段及时的摊铺上沥青混合料,采用热接缝时一般不对所摊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作业而是待到接缝完成后再进行碾压作业,用以确保摊铺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在具体的摊铺作业时需要将摊铺机相距10-20m以上,并将熨平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摊铺作业。纵向缝接缝处理多应用于道路路面宽度较宽的道路,而对于路面较窄的道路可以通过摊铺机一次成型而无需进行纵向缝的接缝作业。除了热接缝外还可以采用冷接缝技术进行施工作业,此方法是在完成一侧道路的摊铺、压实作业后,再在道路另一侧并排摊铺压实另一条车道,对接缝处进行清扫并在接缝边缘涂上粘结沥青,以此完成道路的接缝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冷接缝施工的过程中,另一侧摊铺机的熨平板需要重叠在第一条车道上约2.5-5cm的高度上,且搭接宽度需要控制在100mm以内,在摊铺接缝时需要对接缝处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并控制好松铺系数来完成对于松铺量的控制。
四、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沥青路面压实
沥青路面压实对于保障沥青路面平整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沥青路面压实作业时,需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压实工艺,保障沥青路面压实效果。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沥青路面压实作业时需要同时纵向行驶,由沥青路面的较低边均匀缓慢的向较高边行进。
2、沥青路面裂缝处理
沥青路面施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沥青路面摊铺、压实后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于沥青路面所出现的裂缝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对于对缝处,可以采用切除接缝两端,在接缝两端处留下平整、干净的接缝端,而后在其中灌注沥青混合料完成接缝处的填补,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结束语
市政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新建还是城市老旧道路改造沥青混凝土道路都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沥青混凝土道路具有施工成本低、工期短、路面平整度高、行驶噪音小等的特点,是一种极为适宜市政道路修筑的方式。新时期,沥青混凝土道路将在市政道路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为使得沥青混凝土道路能够在市政道路中发挥出更大的功用,需要做好沥青混凝土道路特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完成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本文在分析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难点的同时就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余春,熊晓峰.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运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8):86-86.
[2]欧阳迎忠.浅谈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29):224-225.
论文作者:李才勇,曲丰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作业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