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呼吸机;转运;院前急救护理方式;心得
引言
院前转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转运过程中,如何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急诊医疗是十分重要的。转运过程中,许多患者处于呼吸衰竭的急危重症状态,这种情况下,必须保持呼吸机械通气,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对危重患者进行长途转运一般采用便携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与传统呼吸机相比,携带方便,除此之外,也可以进一步保持气道通畅,提高转运效率,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90例危重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干预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23~80岁,平均(57.24±2.78)岁。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3.41±7.21)分。疾病类型:颅脑外伤4例、心脏疾病6例、肺脏疾病5例、重度复合伤并休克5例、脑血管意外7例、一氧化碳中毒7例、胸部外伤3例、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3例、烧伤2例、颈部外伤引起的高位截瘫2例、癌症晚期1例。常规护理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3~80岁,平均(57.24±2.71)岁。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3.41±7.21)分。疾病类型:颅脑外伤4例、心脏疾病6例、肺脏疾病4例、重度复合伤并休克5例、脑血管意外8例、一氧化碳中毒8例、胸部外伤3例、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3例、烧伤1例、颈部外伤引起的高位截瘫2例、癌症晚期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即家庭式呼吸机自行转运组。干预组采用呼吸机转运院前急救护理。
1.2.1院前人员培训
要求医师必须具有中级职称,相关人员经系统培训,熟练掌握呼吸机管道连接和参数设定等所有操作。
1.2.2准备工作
除监护型救护车应配备的设施外,最重要的是检查呼吸机、吸痰机是否能正常工作,配件是否齐全,各管道是否通畅、清洁、经过消毒、连接紧密,有无漏气,电量、氧气源是否充足。
1.2.3转运前风险评估
履行转诊前病情告知手续。转诊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全面评估病情、当地医疗条件和长途转诊风险,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为出发点,决定是否实施转运,对无法在转运途中实施积极干预治疗的疾病,如脑疝形成、未手术的实质脏器破裂出血等,尽量就地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决定是否转运。转诊前向家属详细介绍病情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经家属同意并签订转运同意书后进行长途转运,避免耽误救治或发生医疗纠纷。
1.2.4心理护理
急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培养患者自信心,引导患者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帮助患者树立一个面对逆境的决心,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维持以及身体状况的改善。
1.2.4现场护理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可行性评估:观察患者面色、神志、血压、体温和呼吸等情况,预计途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风险,知情同意且签字后进行转运。呼吸机设置:操作面板、接头、呼吸机呼吸阀、呼吸机软管、氧气瓶。连接呼吸管路,根据已知病情症状,选择使用纯氧或混合空气进行呼吸;调节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流量、呼吸压力、启用“辅助呼吸”模式时。调试呼吸机送气正常后,与患者面罩或气管插管紧密连接,观察有无人机对抗。呼吸机正常工作后进行转运。
1.2.5转运过程中认真监护病情变化,对呼吸机情况进行认真分析
转运过程中,急救医生不仅要做好病情记录,需要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呼吸机情况变化。进行转运工作的急救医生需有较为严谨的工作态度、极强的工作责任心。转运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急救医生要进行及时处理,防止病情恶化。
1.2.6接诊准备
转诊途中,提前联系接诊医院做好相关准备,到达目的地后协助呼吸机过渡,与接诊医生进行病情交接,介绍转运途中病情变化及处理用药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对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病死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软件进行配对t实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焦虑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状态和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心理状态和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干预前后焦虑心理状态评分比较(x-±s)
2.2两组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比较
院前护理组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院前护理组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比较(x-±s)
2.3两组病死率比较
院前护理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3讨论
长途转运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院外急救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使用呼吸机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长途转运过程中,面临患者病情复杂易变、途中环境恶劣、时间长、硬件设施有限等难点,具有很大风险和挑战。途中需要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和有效监测手段为患者保驾护航。长途转诊时合理使用呼吸机,能大大增加危重患者转诊成功率,使患者能够有机会赴上级医院接受更好治疗。
综上所述,将呼吸机转运院前全面急救护理方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转运时间,进入抢救室时间,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前转运成功率,值得在院前危重症转运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志勇,王晓燕,陈玉枫,等.转运呼吸机用于院前急救重症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1).
[2]王峰,张敏.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4).
论文作者:曾秀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1期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