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研究论文_罗志虎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研究论文_罗志虎

托克逊县盘吉煤业有限公司 新疆托克逊 838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煤矿机械设备和开采工艺的不断进步,煤矿安全生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煤矿开采进程的不断推进,深部开采面临的开采条件更加复杂多变,如不能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则将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现阶段,煤矿生产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距离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方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

关键词: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生产

引言

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生产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当管理到位时,煤矿开采工作就能顺利展开。这既保障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煤炭需求,也推动了煤炭行业的良性发展。反之,当管理不到位时,煤矿开采就会状况频发。这样煤炭生产达不到预期要求,行业发展的秩序也会比较混乱。因而,我们要加强煤矿生产技术研发,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从而有力维护煤矿安全生产。

1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不足

一直以来,国家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多项措施加强煤炭行业安全管理。但仍有一些煤炭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够充分,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安全生产的重点是不出现重大矿难,对于煤矿生产中的细节措施和落实方面不够重视,甚至存在违规作业的情形。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还是安全意识认识的不充分,片面追求企业生产效益,而忽视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不足,会逐级传递给现场工作人员,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事故,给工人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生产效益带来巨大威胁。[1]

1.2生产设备落后

生产设备落后是多数生产矿井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大型国有企业生产矿井的安全设施和配套保障比较完善,而一些老旧矿井或小型矿井则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的情况,尤其是面临复杂地质条件煤炭开采,原有开采设备明显表现出不适应性,这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隐患。煤矿作为生产企业,其管理多注重生产任务,而对于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和管理维护方面不甚重视,导致矿井生产设备特别是井下设备部分存在“带病”作业的情况。受井下特殊作业环境的影响,生产设备在长时间连续运行之后,如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维护,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如此,煤矿企业管理中未将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纳入企业规划之中,使得部分矿井设备的使用存在老化严重、过度运行的情况。

1.3缺少对工人专业技能的培养

科技的发展使得机电设备更加先进,其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安全操作培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型设备的能力,提升开采效率。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近年发生的煤矿开采伤亡事故的起因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的,这和参加开采的人员过多、施工环境复杂有着紧密联系。因为参与开采的人员在职业素质水平方面差异较大,往往存在以下现象:某些工人缺乏对设备合理操作的能力,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甚至在生产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这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个细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巨大的安全事故。所以,重点对工人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对工人培训上要让他们熟悉整个工作流程,重点是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方式,保证他们对机电设备操作的合理与规范,这样才能使设备在正常运转的同时,缩小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使机电设备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与此同时,要制止员工随意操控机器设备的行为,若有发生,一定要严惩。

2煤矿生产技术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2.1完善矿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措施落实的重要保障,矿井生产安全管理更应注重制度建设,健全矿井生产安全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套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应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操作规程和考核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工人井下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管理制度是生产人员操作行为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同时,建立考核管理制度,这是对工人井下施工作业有效性的监督保障。定期或不定期对矿井井下施工作业过程和施工效果等内容进行测评,指出井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为后续井下施工作业持续优化提供保障。

2.2积极研究、完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技术

煤炭资源开采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测技术与故障的解决是安全开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煤矿机电设备设计等比较基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研究,这既是为了能够一直使用上完善并且成熟度较高的技术,保证技术不落后,同时也能够加大安全生产程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2]通过调查得知,我国在一些煤炭资源的开采上还存在着爆炸隐患问题,因此,亟待解决的就是开发并组建一套完善并成熟的安全检测方法,这样才能在故障出现时及时排除。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有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在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3注重设备工艺更新

煤炭企业如要保证充足的竞争力,就需要具备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当的创新能力。a)煤矿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结合矿井发展需求,及时淘汰陈旧落后的设施设备,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矿井生产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b)需要结合矿井生产工艺需求,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保障矿井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

2.4提升人员素质

技术人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保障生产效益的关键因素。针对煤矿企业中整体人员水平不高的情况,煤矿管理中应针对煤矿生产管理需求,引进高技术人才,有针对性地对人员进行分别化培训。着重培养一批管理人才,提高煤矿专业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保障技术人才工资待遇,制订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出现企业培养人才流失的情况。

2.5加强“一通三防”的技术管理

在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指的是建设完善的通风体系,开展有效的防瓦斯、防煤尘以及防灭火工作。而要实现于此,我们就要做好制度建设以及实践管理两方面的工作。从制度建设当面说,我们在开展“一通三防”的时候,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技术存在,并指出它们的应用范围。这样,在煤矿开采中一通三防各项工作才能有据可循、顺利开展。还有,制度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在实践中多去捕捉细节,从而不断完善制度。从实践管理上说,我们要做到求真务实。就通风技术管理而言,我们要有效利用通风设备来推进供风、送风以及用风。这样,煤矿开采才能处于安全的空气环境下,这也推动了安全生产的落实。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定期检查通风设备,这是保障设备效用发挥的基础。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解决。这也从侧面给我们提出了技术研发的要求,我们要充分参考经济以及实用的内容来改进通风技术。[3]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保障煤炭资源的开采,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要提高对煤矿机电安全技术的重视程度,在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能力达到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我国要尽快制定出与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在生产中不断完善。煤炭开采相关企业要加大对工作人员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普及安全意识与先进理念,才能更加全面地加快煤矿开采工作。

参考文献:

[1]郭兴川.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4(06):118-120.

[2]韩仁伟.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116.

[3]赵建军.如何加强煤矿建设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J].能源与节能,2014(11):51-52.

论文作者:罗志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研究论文_罗志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