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中生口头训练的几种做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口头论文,做法论文,职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时代发展的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现代规格的专业人才,其中运用好语文教学手段,加强口头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因此,我狠抓薄弱环节,对所任专业班级的学生加强了口头语言训练,增加了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效。我的做法是:
一、朗读训练
朗读,是幼师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技巧。为了帮助学生们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我严要求,勤训练。凡朗读课文必须要张开嘴巴,放开声音,读得字字清楚正确,句读分明,读出抑扬顿挫语气来。这对口语表达的发音准确,措辞恰当,说话完整,条理清楚等基本功,能起到由浸润到熏陶的积极作用。我除了指导要求学生反复熟读成诵优美课文或段句外,还设计了普通话常规训练,举办儿歌朗诵会、故事会,请学生上讲台借助手势、姿(势)态、动作和表情等边朗读边讲述,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二、口述训练
电器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为男生,不善于说话确实够典型的。我便从“说”入手,要求学生“说”什么,怎么“说”。
如学习了课文《包身工》,我明确提出(一)说明包身工的来历;(二)重点分析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三)从包身工住宿、饮食、劳动三个场面的描写反映了当时是什么样的社会,然后启发学生概括要求找出课文中有关内容熟读熟记,指出不能死记硬背,口述时做到突出主题,上下连贯、详细得当,还要有感情。我还提出有些内容可用自己的话作适当的加工补充。如课文中“芦柴棒”的苦难经历很简单,学生口述时补充了“出生”、“被卖”、“求饶”等情节,丰富了原文的内容,把“芦柴棒”的悲惨遭遇描述得凄惨兮兮,增强了感染力。
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口述的学生站到讲台前讲,培养他们敢说话的胆量。现在课堂比较活跃,改变了过去沉闷的局面,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申述理由,在回答问题中,口语比较清楚,没有结结巴巴的现象。很显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培养学生会说、善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
三、说写结合
在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时,我注意把口头和书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即要求学生说一段话,就写一段话。一节课成了听、说、写、读的综合训练。
还有其它缩写、改写课文时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样做,上课时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张开想象的翅膀,提高了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若坚持训练,经常训练,能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看说结合
看与说相结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智力。如学习了程序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后,我就布置幼师专业的学生拿着亲手制作的幼儿教具或小玩具“看物说话”。上课“口练”的学生手捧物品边看边说,听说的学生边听边看。这样,学生们对物品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在口头训练的同时即激发了动手制作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观察能力。同样,旅游专业的学生手捧一盆多姿多彩,富有深刻寓意的插花造型,边看边说;电器专业的学生手捧亲手安装好的半导体收音机,边看边说,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五、讲评结合
即讲的人是口头作文,评的人也是口头作文。
旅游专业的职业特点是常常要向陌生人作介绍,在不熟悉的场合作介绍,或在仓促的情况下作介绍。针对这一特点,我便以“我这个人”或“我爱我的专业”、“我爱家乡,爱南宁”为题进行口头作文,要求学生口头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或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要求,以及地方风土人情、名胜特产等,说明自己选择本专业的缘由和打算。我还指导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向用人单位作自我推荐时,要求实说明自己的专业思想状况,技能技巧操作水平,体质状况及其有关情况,并充分发挥口语表达的优势,增强表达效果。同时,每一个学生讲述结束,就组织听的学生评论长处,评得讲述的学生心里热乎乎的;又分析不足,使讲述的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评论以后,又请讲述的学生谈体会,谈对评论意见的认识和态度。这样讲讲评评,使学生们既运用了语文课及其他学科所学的有关知识,又锻炼和培养了概括能力,分析能力。
标签: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