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论文_乐奕全

62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论文_乐奕全

乐奕全

(杭州市大江东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 杭州 311225)

【摘要】临床显示“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10%,常常久治不愈并容易复发。本人总结2000年-2016年亲手治疗过的消化性溃疡病人546例,对其中62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经过体会如下,供同行们借鉴。

【关键词】难治性溃疡;个性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095-02

1.病例资料

546例病人治疗开始前全部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1],常规治疗后2~3个月后复查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168例病人治愈,316例有溃疡疤痕,62例病人病灶仍然处于活动期,考虑属“难治性溃疡”,后对不同情况通过各种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措施,分别报告如下。

2.难治病人的治疗经过

2.1 所选62例病人复查呼气试验、组织培养,发现1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且对最初使用的抗菌素耐药,经重新选择敏感抗菌素杀菌7~14天,彻底根除,再次治疗约2个月,病灶治愈,随访3年,每年复查胃镜、病理检查、呼气试验,无复发。

2.2 其中15例老年病人,单独合并或同时有“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高血压”,长期服用NSAID药物,均经综合治疗治愈后复发或反复复发,后长期加用胃粘膜保护剂,随访2-3年,每年胃镜检查,4例病人因为心脑疾病死亡,11例病人无复发。

2.3 幽门管溃疡病人12例,其中3例幽门管溃疡病人,常规治疗2个月,复查幽门螺杆菌阴性、病理检查阴性,但胃镜检查见病灶无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继续抗溃疡治疗2个月,病灶仍然处于溃疡活动期,以防发生癌变,经患者同意,予手术切除病灶,1例随访6年,1例随访4年,1例随访2年半,除吻合口炎,无溃疡复发。

2.4 21例十二指肠巨大溃疡,经过常规综合治疗2个月,病灶基本治愈而停止治疗,复查胃镜发现4例病灶面积缩小,但病灶及病理检查处于活动期,病人有症状,后继续综合治疗,2例继续治疗2个月治愈,1例治疗半年治愈,1例出现大出血手术治疗。4例病人随访3年,无复发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 17例胃巨大溃疡,经过综合治疗3个月,复查胃镜发现3例无治愈,其中2例继续综合治疗2个月,复查治愈,1例病理检查有异型增生,为安全起见,征得病人同意手术治疗,3例病人随访2年,无复发

2.6 2例高位胃体溃疡、4例胃角溃疡、3例胃底溃疡,经过综合治疗2~3个月,复查胃镜发现病灶处于疤痕期,表面及病理检查无异常,继续治疗1~2个月后,但患者一直感不适,胃镜检查及病理无异常,胃CT检查提示局部胃壁增厚,后经过超声胃镜检查提示病灶深部愈合不佳。继续维持治疗半年左右,9例病人7例症状消失,超声胃镜检查无异常,2例病人一直维持治疗、随访,症状时好时坏,胃镜、病理检查阴性。

2.7 食道溃疡11例,经过综合治疗2个月,复查胃镜、病理检查发现其中2例病人病灶不愈,1例病人合并有胆结石手术史,胆汁返流明显,1例贲门收缩异常,加用抗反流药物并继续治疗2个月复查,病灶有所好转,但症状一直存在,停药后加重,随访每年复查胃镜2次,均无治愈,1例至今3年多,1例至今5年多,一直服用抗酸药物及抗反流药物维持治疗,症状能够控制。

3.难治性溃疡原因分析

3.1 根除幽门螺杆菌不彻底,主要是因为:(1)杀菌治疗不规范,目前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但真正做到的不多,一是医生的专业水平不够,二是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2)幽门螺杆菌耐药处理不当据文献报道[1],目前“克林霉素”耐药率10~20%、甲硝唑耐药率高达70%、阿莫西林耐药率30%,医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常规使用上述药物治疗1~2周后无复查是否根除,复查阳性的病人无进一步做耐药敏感菌分析,(3)基层医院检查幽门螺杆菌诊断手段落后,存在部分假阴性,延误了治疗机会。

3.2 对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不够[2],(1)老年病人症状不典型,且合并症多,病人及家属一般不同意多次胃镜检查,给正确诊断带来了困难。(2)医务人员思想上麻痹大意,老年人以心肺疾病为主,非消化专科医师往往不太重视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使得该病在老年人的诊治中产生了空白。(3)老年人常常多病并存,服药多种,特别是长期服用NSAID,可诱发溃疡,妨碍愈合。(4)老年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差,服药不规范、遗忘现象常有,影响了溃疡的愈合。

3.3 特殊类型的溃疡诊疗难度大,(1)容易漏诊,如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附近,X线及胃镜检查易漏诊。(2)对药物治疗不理想,如幽门管溃疡对抗酸药物反应差,医师在治疗上无加强抗酸治疗。

4.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对策,

4.1 多次检查幽门螺杆菌,防止假阴性,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理抗菌素,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初次治疗失败的病人,可采用四联疗法:PPI+胶体铋剂+2种敏感抗菌素,疗程可以延长到10~14天为宜。

4.2 对初次治疗失败的病人,可以延长抗酸治疗时间,一般DU延长6~8周,GU延长8~12周,质子泵抑制剂长期使用有发生癌变的风险[3],我们可以选择中和胃酸的药物,如达喜、碳酸钙甘氨酸胶囊等

4.3 及时复查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对症状顽固,而上述检查阴性的病人,可以行胃CT检查、超声胃镜检查,及时发现不愈合原因。

4.4 加强医、患认识,特别是老年群体病人,我们要多方面考虑,消除隐性因素,也可采用中西医相结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4.5 手术治疗,(1)经过内科保守治疗2~3个疗程,反复不愈、症状明显而影响生活质量的病人,建议手术。(2)反复不愈,复查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重度肠化的病人,建议手术治疗。

4.6 对顽固性溃疡病人,我们要建立专门的健康档案,定期随访,加强医患联系、沟通,密切注意临床变化,及时得到最佳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黄德强.HP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54-55.

[2]潘新增.老年消化性溃疡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4,4(9):37-3.

[3]王德荣,等.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诊治现状[J].医学综述,1999年12期.

论文作者:乐奕全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62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论文_乐奕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