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贫困与瑶族社区现代化建设_瑶族论文

缓解贫困与瑶族社区现代化建设_瑶族论文

瑶族社区的扶贫与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瑶族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以南丹县白裤瑶异地开发扶贫为例论述了扶贫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民间组织在瑶族社区扶助现代化的作用。

[关键词] 瑶族社区 白裤瑶 扶贫 现代化

自新中国成立,瑶族与其他55个民族一道,开始步入现代化建设的轨道。由于世代繁衍生息于落后省区的偏远山区,瑶族社区的发展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可以说是较为缓慢的。然而,就各种发展因素而言,自90年代起,瑶族社区似乎具有发展现代化的巨大潜能。许多过去封闭自守的瑶区,如今已敞开寨门,加快了实现现代化的步伐。近期,有不少扶贫与发展组织或民间社团组织已经在部分瑶族社区展开工作。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领导的倡导下,在民间组织及瑶族社区基层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很多瑶族社区正在加快迈向现代化的步伐。事实证明,中国各级政府与国际援助机构的合作是成功的。

本文以下就广西的部分扶贫救困项目进行论述。其中以作者在南丹县所观察的事例为引证。任何外来扶助少数民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项目,对其民族文化都产生影响。如果扶助者对民族文化比较熟悉,而且花时间去了解被扶助的群体及其需求,那么,所实施的自愿性异地安置项目便会成功;反之,则会对其民族文化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会起破坏作用。(Arensberg & Niehoff,1971,114-117)本文试图论述以上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根据实地调查,就扶助项目对民族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扶贫救困项目概述

国际世界宣明会是个国际性的民间组织,该组织于90年代初开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扶贫救困项目。该会的总部设在香港,在中国设有国际世界宣明中国办事处。该组织已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南丹县开展工作几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在都安,该组织主要扶助壮、瑶贫困户,帮助壮、瑶山民摆脱十几年来洪水对他们生活的侵害。1994年的那场洪灾尤为严重,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防洪治洪工作。这项工作从总体上被称作农村发展综合项目。我们采访了几位项目负责人,对总体项目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1994年6月,在实施了一项短期扶贫项目后,此项目于1995年4月正式启动。这个项目主要包括增加移民收入、发展畜牧业、培训村寨干部。政府选拔技术人员到壮、瑶村寨定期举办培训班。目前,发展畜牧、培训干部两项工作已经开始。增加移民收入主要指发展农业和经济作物产品的运输问题。此项工作首先在部分典型示范户中展开。这些典型示范户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在特困户群众大会上(县里的特困户主要是瑶族),选举产生脱贫致富带头人。确定了最后人选中妇女所占比例后,在坛子里放入大豆粒,表示投当事人一票。政府贷款主要用于扶助那些定居在原处的居民。村寨干部有贷款资格审定权,贷款的利息计划用于村寨的发展。利用这些贷款,村民可以养羊、喂猪、运输水果等农副产品。此项综合项目中,卫生保健是另一项主要内容,包括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个人卫生培训。同时,对原有校舍进行修复也是本项目的内容之一。

另一项由中国各级政府与世界宣明会协作实施的更为庞大的项目是异地开发扶贫措施。此项旨在促进瑶族社区发展的异地开发扶贫措施可以被看作是促进瑶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典范。本文主要以此项工程为论述重点,希望本文能为瑶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积极范例。

提请各位注意,参与此项国际世界宣明会扶贫救困项目的长期工作人员均为汉族,说明这点很重要。项目刚刚启动时,工作人员都不会讲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大部人讲普通话、广东话或英语。他们边工作边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其中有些人进步很快。

南丹县白裤瑶自愿性异地安置计划

国家扶贫办邀请世界宣明会协助南丹县政府共同安置白裤瑶。根据协议条款,世界宣明会要扶助这些特困户摆脱贫困。1990年冬,应国家扶贫办的邀请,世界宣明会副主席一行访问了南丹县,开始接触白裤瑶。

异地开发扶贫计划之对象

白裤瑶是生息于中国南部地区几十种不同瑶族中的一种。尽管汉族因其服饰而称其为白裤瑶,但至少在南丹县有些瑶人根据费孝通早期的研究,自称为“璃格劳”(Lemoine-Chiao,1991,Fei:20)。白裤瑶在瑶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据1990年人口普查,在广西和贵州南部约有27000人,主要居住在广西北部地区的南丹、天峨、河池市及贵州南部的荔波。白裤瑶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过去,白裤瑶语被粗略地归类于苗语支布努语之下。然而,很多新近调查对璃格劳语言进行了进一步分类:25000人讲包诺土语,2000人讲努茂土语(王,毛,1995·2—4)。

根据国家扶贫办的要求,1990年世界宣明会开始在白裤瑶聚居区实施异地开发扶贫项目。项目从救济当地灾民入手。为了逐步与当地居民接触,扶贫救困人员向他们发放毛毯等救灾物资。经过一段时期的相互接触,工作人员才拟定出最佳实施方案。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在先前政府确定的几个地区选定了异地开发扶贫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的里湖、八圩、芒场被列为异地开发扶贫和就地开发脱贫试点。

异地开发扶贫的原因

由于白裤瑶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人们生活极其贫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重点扶贫。这一地区白裤瑶的贫困状况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白裤瑶被列为特困之列。许多白裤瑶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南丹县的自然条件恶劣,尤其是冬季。白裤瑶世代以农业为生,但每年4—8月,他们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境地。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及山多地少,每户的可耕地已无法满足一家人吃粮的需求。上述各乡的白裤瑶人均耕地不足0.3亩。周围均为石山,难以耕种。你或许认为这种自然条件与大部分瑶族生存的环境并无多大区别,但上述被列为异地开发扶贫或就地开发脱贫试点的地区,严重缺乏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农作物的产量因缺水而连年歉收。

异地开发扶贫对象

南丹县政府于1991年已开始实施异地开发扶贫措施,并向世界宣明会提出一项发展计划。世界宣明会首先对整个计划进行了系列评估,并进行了适当调整,1992年3月正式与南丹县政府合作。南丹县政府已经组织首批白裤瑶迁往异地开发区。有关具体细节将在下文论述。根据乡民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潜能,1033户人家被列为首批搬迁对象。以下为选择条件:1.人均收入不足200元;2.人均有粮不足200公斤;3.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3亩;4.无电或经常断电;5.用水困难;6.房舍为茅草顶结构。

异地开发扶贫地域选定

当地政府委派白裤瑶村寨干部直接参与新居址的选定过程。最后选定200平方公里的两块相距不远的土地为异地开发区,其中面积约150平方公里的土地由白裤瑶村寨干部选定,另外50平方公里的土地由当地政府后来划定。根据迁移计划,先由村寨干部负责向移民传达搬迁精神。开始时,由于新开发区已经有部分壮族居住,搬迁工作遇到些困难。但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协商,计划最终得以顺利进行。尽管新区已有壮族居住,但人数不多,通过协商,仍有足够的土地用于开发。在讨论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时,我们再对此进行论述。与故居的大石山相比,新开发区周围的山均为土山。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片土地有利于农业的开发。

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在整个异地开发扶贫项目中,共修山路11条,总长222公里,使开发区道路畅通。部分瑶族群众参加了筑路工程。

异地开发区的新房主要为空心砖或土块结构,外部粉饰白灰。建房费用由世界宣明会资助,并由世界宣明会指定专人指导基建工程。根据移民的意愿,新房舍一般都建在他们中意的地方,对此,项目负责人极为慎重。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因移民不喜欢建房的地点,不得不停建已经开工的房舍,重新选择宅地。新房建好之后,抽签分房。分房人员还尽量使亲属、原先的邻居住在一起。世界宣明会雇用一名专职建筑承包商—在新区工地工作的两名职员之一,负责新区住房的建设。瑶族群众不仅对宅地提出建议,而且部分瑶族群众还亲自参与了基建工程。同时他们也参与筑路工程。这可以说是改革措施顺利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因素。异地安置项目失败的原因往往是计划者或实施者只顾按计划修筑房舍,而不去考虑居民的意愿,不去征求他们的建议(Niehoff,1972:118)。

新区民房排列整齐,每排4—5家,相互邻接。说明这点很有意义。这与原定居占零星散居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应该注意居住形式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乐意接受新区的聚居形式。因为它更接近于人类早期的居住形式。我们知道,在早期人类历史上,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往往聚居在一起,以防外族侵扰。迄今,在不少地区仍有几代人同住一间设有隔墙的大房的现象。直到本世纪末期,全家人同住一间“长房”的现象仍然普遍。

新房为瓦片屋顶、土质地面。全部用料均在当地购买。二屋结构,底层屋顶由竹子构建,上层储存粮食,主要是玉米。作者到开发区采访时,部分新房已经安上了电灯,计划在一年之内家家通电,线路由政府部门负责架设。

移民安置的具体过程

计划实施之初,政府力图帮助那些在1991年遭受严重灾害的群众。之后又采取具体措施大力宣传异地开展扶贫计划,力求群众自愿报名参加。异地开发扶贫计划由宣传者口头进行宣传。自愿移民每家可得30—40亩荒地及松树亩、果树苗、玉米种等经济作物种苗种子。人们了解到新区将修建学校,家家户户有电。政府还将负责免费向他们提供9个月的口粮(玉米)。在通知了当地村寨干部并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后,才正式通知所有计划搬迁的群众。根据作者的观察和采访,此项异地开发扶贫措施得以广泛宣传的首要因素之一,似乎是组织者采取了各种方法(Arensberg & Niehoff,1971:83-93)。

最初,政府约收到1500人的搬迁申请。为搬迁工作顺利进行起见,对申请者进行了审核。审核的标准见上文所列。另外,在当地村寨干部的大力协助下,对申请者是否具有足够的劳力开发新区的荒地也进行了审核。在1991年、1992年、1993年,共有1033户约5000人分批搬入两个开发区。卡车等运输工具均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提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异地开发扶贫措施从一开始就使群众参与,并允许申请搬迁的人在他感到不情愿时,可随时退出搬迁行列。

在永久性新居建成之前,刚到开发区的群众筑起临时草舍,很像他们故居的简易茅草居所。但有部分群众对新区并不满意。他们随后又迁回故居。目前有920户人家定居在开发区。那些不愿在开发区定居的原因似乎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在这部分人中,多数感到异地开发措施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见效慢,风险太大;其余的人则仅仅认为开发区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他们难以接受迁移的现实。异地开发一开始,组织者就向自愿迁移的群众保证:如果他们感到自己在开发区生活不惯,可随时迁回,原先的居所及耕地仍然归属他们。

异地开发区综述

有三个开发区,其中两个在宣明林场,另一个在巴定的拉也林场。共占地200平方公里。920栋排排整齐的新房已经拔地而起。开发区约有3483人(主要为年富力强者)。新建学校14所(由世界宣明会出资建成),聘有54名教师(由地方政府出资)。新建厕所48个。新修公路11条。新建医院1所(由政府聘任16名医务工作人员)。新建办公楼1栋。新建市场2个。

异地开发区发展进程:土地及其开发

搬到开发区的群众,每户平均有30—40亩荒地,但离村寨较远,因原有居民——壮族已占有较近的耕地。现在移居开发区的村民有更多的空间饲养鸡、猪、鸭等家禽家畜。瑶家养的鸡,主要以玉米喂养,因其肉嫩味香而远近闻名。

瑶人的农耕方式已由过去那种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于开发区土质山地的优越条件,梨树、桃树、栗树、柿子树、白果树、中草药、松树等短期、长期经济作物已被引入开发区种植。1996年夏季,开发区的柿子喜获丰收,总产达40000斤,在短期内销售一空。乡民们平生第一次出售了亲手种的经济作物产品。甚至有部分南丹县居民到开发区购买粮食,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事。世界宣明会聘请了一名专职农艺师,专门指导乡民们施肥、栽培果树。共举办果树栽培培训班78期。

异地开发区新近统计表明,乡民人均收入1000元的人数达90%,已超过温饱线。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实行一项贷款项目,农民可向政府申请贷款,申请被批准后,可无息获得大米、种子、树苗等物质生产资料,秋后农民以现款偿还贷款。

异地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及人们的态度

当然,实施任何重大改革措施,总有人持消极态度。总的来说,这次异地开发项目是成功的。项目组织者—当地政府人员及世界宣明会的协作人员对项目的圆满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项目进行了大力宣传,当产生误解时,便向当地白裤瑶村寨干部求教。尽管南丹县并不属少数民族自治县,但少数民族在有关保留传统文化方面享有特殊待遇。自异地开发扶贫项目实施以来,当地党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预防搬迁者不适应新区的生活,政府向他们保证,原有土地房屋仍归属他们。此举措与近年在广西实施的另一项异地开发项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者在开发区采访过的群众对新区的生活非常满意。他们感到,步入小康之日已为期不远。有位妇女说,她在新区的生活较过去好得多。政府对移民定居后的情况进行了2—3年的观察。如果他们安居乐业,将把他们故居的土地房屋分配给留在那儿的群众。这对故居的发展来说具有促进作用。人口过于稠密是异地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过一段时期后,故居的群众也将拥有更多的可耕地。但有些人已提前把其故居的土地转送了自己留在那儿的亲戚。

开发区农民的耕地远离家园也是个问题。正如上文所述,开发区原来已有壮族群众居住,他们的耕地就在家园附近。起初,壮族群众并不拒绝白裤瑶迁入。但当白裤瑶真正开始迁入时,当地壮族群众因害怕大批人口的涌入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而感到不安。尽管如此,通过实际交往及对开发区发展的所见所闻,他们开始打消顾虑。对于开展区的群众来说,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他们可以往返于各村寨、城镇,这或许是商品流通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开发区种植玉米的数量有限。在故居时,白裤瑶主要种植玉米,且可多季种植,而现在因土质流失之故,玉米只能在旱季作为短期作物种植。

开发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白裤瑶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政府因四周山上种有大量树苗而禁止饲养乳牛。随着新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状况迟早会得到改善。由于开发区离南丹县很远,农产品在运至市场之前免不了要损坏些。因此,为了柿子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新鲜,有必要采用保鲜技术。

开发区的群众已经向政府反映了他们进一步开发新区的愿望。如继续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等。他们还希望继续举办果树栽培技术培训班。如何保存新引进的经济作物的产品也是个问题。他们需要学会长途运输水果的保鲜技术。世界宣明会聘请的专家已经开始对他们进行指导,并将继续对他们进行一段时期的培训。

在1996年10月底举行的异地开发扶贫工程竣工仪式上,一位瑶族领导在代表首批自愿性移民的讲话中提出了这些问题。饮用水供应仍然困难。打井工作已经开始,并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所有人家通电供水。政府仍在继续修建水池,以缓解吃水难问题。耕地离村寨太远给村民的生产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继续修筑公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些旧公路的路况较差,政府也将进行维修或改建。

原定居点概述

里湖、八圩和芒场是迁经开发区的920户人家的故居。自1991年移民安置项目开始实施起,上述地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故居的研究远非本文所及。因此,我们只能对其进行概述。

在抓好异地开展扶贫项目的同时,南丹县附近的13个村寨也开始就地开发。其中里湖是就地开展的试点乡之一。在每个扶贫救困区,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已成为世界宣明会扶助工作的重点方面。对村寨医务人员的培训仍在进行,这些医务人员以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不懂如何管理和使用医疗设备。为了发展教育,当地政府约选派了100名中学生到两年制职业学校学习。他们中约有20%的人毕业后将成为家乡学校的教师或医务所的医务人员。乡医院已经使用心电图和X—光设备。1993年加速了开发进度,到1993年年底,此项工作在里湖乡发展成为与都安的综合工程差不多。促进卫生保建副业的发展一直是此项工程的一大特点。解决饮水、蓄水问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予以优先考虑。世界宣明会专门出资对部分当地瑶族妇女进行卫生保健培训,然后再由这批受过专门培训的妇女对其他妇女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这样一来,事半功倍,效果不错。当地瑶族妇女对卫生保健工作一直持怀疑态度,在当地妇女工作者的鼎力协助下,情况才有所好转。起初,他们认为外来妇幼工作者仅仅在宣传计划生育。随着工作方法的调整及村寨妇干的不断努力,她们开始加深对妇幼工作人员的信任,接受他们的宣传教育,对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而,尽管旧居白裤瑶的发展受到世界宣明会的极大关注,但基础设施的建设仍与1991年相差无几,这点显而易见。里湖是笔者实地调查过的村寨之一。笔者对白裤瑶过去生活状况的描述,将以里湖乡的事例为依据。通过比较,笔者希望找出差距,发现问题。

1991年之前,白裤瑶的生活状况

以下所述内容与前文大致相同。笔者考察期间,就在开发项目正在实施阶段。居所的结构为土打墙,茅草顶或简易瓦顶。有些仅由竹子围成。一般为二层,顶层用来储藏粮食。多数人家没有电或供电不足。无能力架设电线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均亟待解决。如上文所述,旧居地处大石山,山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胡椒、豌豆、南瓜等作物,饲养鸡、鸭、猪等家禽家畜。缺水严重。在冬季,担一担水要花2个小时。

学校寥寥无几,且离家很远。小学生住校,只在周末回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基础教育差,学生失学率高。

许多人年均收入100—200元。在4—8月这段青黄不接时期,断粮现象普遍。就连油盐等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往往短缺。白裤瑶的卫生、健康状况在前文中已经提及,但有必要指出他们中仍存在诸如卫生条件差,缺乏卫生保健知识等问题。婴儿的死亡率依然很高。许多医务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医务所缺少医疗设备。医务人员因工资低,不安心本职工作,弃职现象时有发生。

笔者调查过许多从事织布职业的瑶族妇女,自制服装是白裤瑶悠久的传统。他们制作的服装款式优美,色彩艳丽。为此,他们感到骄傲、自豪。然而,从种棉花、收棉花、纺、染、绣到制成衣服,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付出艰辛的劳动,同时,这也意味着在寒冬来临之前,她们很难做出全家人御寒的冬衣。1990年冬,白裤瑶仍生活在贫困之中,严重短缺最基本的被毯等御寒用品(皮克、毕洁莲1996年调查)。

结束语

从对当地居民的采访及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南丹县政府还是世界宣明会都在竭尽全力,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白裤瑶脱贫致富。异地安置扶贫伊始,组织者就注意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这可以说是此项目成功之关键所在。在异地开发扶贫项目的整个过程中,组织者不时地征求当地居民的建议,不失为计划性变革成功之典范,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也不失为白裤瑶以自己的双手创建未来之范例(Niehoff,1972:15-16,118-119)。当然,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对异地开发及就地开发的长期性实际效应进行长期的观察是极为重要的。正如Niehoff在其《社会变迁之个案调查》中所论述的那样,时刻牢记观察结果是首要的。

“任何新的观念,只有在其与某一民族的生活习俗溶为一体,不再需要外来力量强行注入时,它才能成功地渗入这一社区。”(Niehoff,1972,119)。

这点对我们所论述的异地开发扶贫项目是有其参考价值的。果树栽培及其它革新对于白裤瑶来说是新鲜事物,需要对他们进行进一步培训。但这方面的工作仍需积极加强与其它较大社区的联系。世界宣明会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在当地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外地群众到白裤瑶聚居的开发区购买农产品的事实说明,人们对开发区的认可,这对白裤瑶安心定居,也是个积极因素。世界宣明会的工作人员只在技术方面予以指导,进行培训,帮助少数民族找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之根源,然后协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设法使白裤瑶养牛,更新作物品种具有积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迁入开发区的白裤瑶主要是青壮年,开发区大片的荒地需要他们去开垦,他们将成为开发区未来的先驱。任何对白裤瑶研究感兴趣的学者,如果二十年后再返回白裤瑶开发区,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代健康、幸福、安乐的白裤瑶,他们会极为自豪地向你展示其传统文化。当然,他们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调适其传统文化,以新的表现方式弘扬其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将主宰自己的未来,对于任何民族来说,这是最基本的需要。

参考文献:1.康拉德M·阿仁柏歌、阿瑟H·尼荷夫:《社会变迁简介:社区发展手册》,芝加哥Ill:Aldine.Atherton出版公司,1971年版。2.乔健、尼柯拉斯:《中国的民族与民族性》,香港Don Bosco印书有限公司,1989年版。3.雅克·勒穆瓦纳、乔健:《华南瑶族的近期国际研究》,巴黎pangu(盘古)出版局,1991年版。4.《南丹异地开发区项目进展报告》,南丹县人民政府,1996年10月25日。5.阿瑟H,尼荷夫:《社会变迁处案纪录》,芝加歌IU:Aldine出版公司,1972年版。6.马寅:《中国少数民族》,北京外语出版社,1989年版。7.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版。

Assisted Modernization among the Yao Don Lee Picker and Lynne Picker Translated by Yuan Tongkai

With the resettlement of the White-Trousered Yao in the County ofNan Dan as a specific example.the essay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ef and development.and the impact of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ssistance on speeding up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YaoCommunities.

袁同凯/译

标签:;  ;  ;  ;  ;  

缓解贫困与瑶族社区现代化建设_瑶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