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建设离不开地形图的测量,质量管控更是离不开试验上的检测。如果说测量是工程建设的左膀,那试验则是工程建设中的右臂。测量、试验两者相辅相成,宛如工地上一双明亮眼睛照亮施工前线。工地试验室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感觉器官”,也是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前哨,作为项目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在工程质量的合格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就目前我将结合自己在试验领域多个项目工地试验室建设及运营的亲身经历,简要归纳、分析应该如何精细化管理工地试验室的工作,避免老生常谈的问题频频出现,作如下阐述。试验检测工作虽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规范试验检测市场,出台《公路水运试验检测管理办法》《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办法》,组织“全国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且开展“试验检测数据打假”专项治理等活动。但是工地试验室仍存在一系列普遍问题,问题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外部环境方面的,有职业行为方面的,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目前试验室存在的主要普遍问题
1、工地试验资料利用计算机编程造假现象依旧非常普遍。例如路基压实度等检测。有限的试验人员及设备完成的试验频率和劳动强度不匹配,试验检测工作量与实际根本不符。且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存在共检现象,试验数据雷同。在记录中所反应出的时间段内,不可能完成相应工作量。更有甚者,部分监理单位的资料有的都是施工单位来完成,否则,上报监理办审批签字就会用“看家的本领、免谈的手腕”来制约。
2、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母体试验检测机构未对工地试验室建立有效的授权和监管,或者工地试验室无符合要求的母体试验检测机构。现场工地试验室很难按照备案人员配备,往往新手多,持证率偏低,履约挂证,人员变更频繁,造成“有证的不在岗,在岗的没有证”,难以满足项目试验检测工作的需要。
3、试验资料牵东扯西,多而繁杂,约占项目工程的三分之一,管理相对混乱。同一试验项目的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原始记录、试验报告和试验台帐数据前后不符,相互不对应。涂改及漏登记现象时有发生,外委材料不按频率检测,且试验参数“善意性”遗漏,委托单不认真填写复核,导致错误百出,且检测单位报告返回迟缓。台帐不能及时更新、报告归档滞后。部分试验报告中试验检测人员与原始记录中的试验人员签字不一致,存在人员代签字或者签字人员不做试验的现象。
4、仪器设备管理比较薄弱,保养维护皆不到位。有些项目负责人由于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购置价格低廉、性能差的仪器设备。因为仪器配置精度较低,导致数据偏离真值较大。部分试验仪器未送检定校准部门,直接拍照托关系就能出具仪器检定证书也是有之。仪器校准报告从计量部门拿回后,一窝堆放在档案盒不进行确认。也没有按照一级一档要求完成分类归档。
5、从当前情况看,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进场后都比较注重项目部或者监理办的驻地建设,为树标杆各个标段也是你追我赶,便于在企业中形成竞争性学习氛围。而后期遇到问题则难以落实,甚至业主下发文件予以试验人员的表彰奖励也得不到项目上兑现,流于形式,看似问题不大,但事实左右人的情绪。挥舞制度鞭子的同时,忽略扛起人性化的大旗,没有从思想上对试验人员予以关爱。试验工作繁杂琐碎,具体责任大,薪酬低,“脏、累、险、毒”俱全,往往这个岗位不被年轻人看好。环境简陋,卫生乱而差,难以保持整洁。人员纪律意识差,上班迟到早退,我行我素,真把“企业”当所谓的“家”大有人在。责任心不强,团队精神淡薄,素质参差不齐。
二、工地试验室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目前项目建设都是机械化施工为主,施工进度加快。每日完成的工作量较之前大大提高,根据现有检测频率,试验室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极大,人员缺乏,环境简陋,人员数量根本满足不了日进度工程数量与之适应,造成试验人员编程造假屡禁不止。
2、三年停考,导致持证试验人员增长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建设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加之枯燥繁重的检测工作待遇差,前途渺茫不光明,造成试验人员跳槽改行流动性大,有些人员不在试验部门也参加《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考证只是为了挂证,根本不在施工一线,也是造成项目试验检测工作不能满足需要,导致试验人员素质低下的一个原因。
3、很久以来,试验检测行业在工程项目上“背黑锅”,存在地位低下,不被重视,相关单位对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甚至错误的把工地试验室认为是应付履约检查和为工程提供合格数据的工具。从而在试验室建设、人员配备、仪器设备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导致工地试验室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的应有作用。
4、工地试验室设备质量良莠不齐,试验仪器保养维护情况差,有的甚至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计量检定。也会对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及精度产生影响。
5、一个项目工地试验室运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体现在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上。工地试验室管理者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管人和管事。在管理上不要有偏向的色彩,即使背景深厚的人员也不能让其天天坐在空调制造的冷风中“理疗”。一个试验室其实并不是很多人,如何管理科室这些人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针对部分人员总是拿着试验规程机械的进行试验检测,我们就要每月定期组织大家开开会,坐在一起沟通沟通,讨论一下试验领域颇有争议的检测话题,学习一下新颁布更新的检测标准与规范,让大家感受到如此管理及科学又程序,自然他们自己也会严格要求自己。火车跑的快不快,还是要看车头怎么带……
三、解决工地试验室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权威机构监管,认真学习领会行业相关管理办法,因试验作假造成工程隐患的要零容忍,取消项目施工资格,清出市场。在项目检查过程中,经常开展工地试验室的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的试验人员要严厉将其淘汰逐出试验大门。
2、质量监督部门对试验人员核查一定以是否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试验检测机构人员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中,尤其是在人员配备问题上是否到位?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检查过后理应再杀“回马枪”,建立巡视组,定期巡视,对应付检查之后就溜之大吉的履约人员形成震慑,让其产生有证“不能挂,不敢挂,不想挂”的意识效应。话说一百圈就是要保证试验人员完全到位,方能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质量监督部门也可在其它线路对试验室做个试点,试验人员按照标准规范程序逐一检测上报完成审批,看看一个项目上对于工地试验室到底需要配备多少位试验人员,才能按照标准要求有序完成检测工作量。
3、业主及质监部门要促使项目领导重视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的衣食住行,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让其支持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且要有树试验标杆的意识,提高试验检测地位。再者,适当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加大鼓励员工参与相对专业考试,对于取得证件的人员,增补证件补贴激励制度势在必行,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理应考虑怎样留住人才一样重要。人员稳定才能有利于工地试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4、采用新的检测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先进仪器设备,组织检查仪器的维修保管,保证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精度合格。强制配足试验检测人员,合理组织安排检测工作,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按照新颁布已实施的试验标准合理确定试验检测频率,完成因机械化施工工作量增加的检测量。
5、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业务水平决定了试验室的工作质量。要加强试验人员管理,提高试验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考试》,以取得试验证书。在试验检测单位注册人员要签订固定的期限劳务合同,限制试验人员无序流动。培养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不一定有很好的技术,但必须对所从事的工作尽职尽责;认认真真的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要不折不扣的朝着试验工作目标去完成,总之要让其在试验岗位上完美担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只有责任才能激发人的潜能,唤醒人的良知。责任说白了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而不是你推我搪,扯皮!试验分工一定要明确细化,前提是分工不分家。鼓励他们只要在其位,就要尽其职,要有团队协助精神,顾大局。不能一闲皆闲,一累皆累。更要避免出现“一人疏忽百人忙”的情况发生。即使没有扭转乾坤之力,但也不能风吹随风倒,旁观待之。试验是个严谨的行业,要做到心中有数,责任在此,莫要推辞,要以事实说话。另外,在工地试验室上多关心科室的同事,聊聊天,减减压,特别是多组织一些放松活动,让紧绷的试验神经得到松懈缓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起到推波助澜之功效,也有利于试验工作的开展。
结语: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已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毫无疑问,试验检测既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在保证工程质量方面,工地试验室自始至终担任着重要角色。工程建设的计量支付、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验收等各道关键工序所需的数据无不由试验室提供。我希望工程领域各阶层领导,重视工程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试验检测工作,维护工地试验室应有的独立性,使试验人员的检测行为不受行政干扰影响。同时,要不断加大试验检测投入力度,完善试验检测手段,科学管理,强化过程控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级问题的出现,使工程质量得以保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论文作者:杨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试验室论文; 人员论文; 工地论文; 工作论文; 项目论文; 工作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